让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成长

2014-06-06 10:44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殷荣
成才 2014年6期
关键词:值日班长班级

■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殷荣

让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成长

■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殷荣

我们常说现在的孩子人小鬼大,难管难教。那是因为处于信息时代的孩子受网络海量信息的熏陶和影响,让他们越来越见多识广,这样的孩子自然个性更强更有主见。他们不愿被大人束缚,不愿意整天被告之“这个不行、那样不可以”;他们宁愿自己尝试,即便辛苦,即使失败,也甘之如饴。事实也证明,如果他们心不甘情不愿,教育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作为现代为师者的我们,何不将学生的自主空间还给他们?作为当代班主任的我们,又何不让孩子自己来当“家”,把班级这个大“家”留给他们来管理?而我们,则尽可退居“二线”,提供平台,作好服务。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解放了自己,何乐而不为?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成长?结合实践,我觉得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加强学习,唤醒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主要原因是这种管理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若能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学生的被动接受管理转化为主动参与管理,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唤醒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必须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班集体自我管理机制,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我班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班名、班级口号、班风、班级精神、班级奋斗目标的制定和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是在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后,由班委会讨论出初步意见,再由全体学生讨论决定通过,最后形成规范的制度的。例如,第二周的晨会课上,我让学生先谈谈班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结合学校的五星班级评比制度,让全班同学的讨论商议,从“进校”“早读”“升旗”“两操”“上课”“课间”“学习”“作业”“活动”“生活”“离校”“目标”这几个方面来制定班级公约,最后通过晨会、班会的反复学习,让他们牢记于心的同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人尽其才,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管理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班级中有各种各样的“小人才”,每个人又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如果把每个“小人才”的能力都发挥出来、都利用起来,做到人尽其才,各负其责,就能实现高效率的班级自主管理。因此,我引导学生发挥所能,让他们全员参加班级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我和学生一起讨论设立了10个不同的管理部门,并共同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在晨会课上,学生通过自我申请、竞职演讲、投票选举等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做到人人有事干。我们还定期举行“优秀岗位部门”和“优秀岗位人员”的评选活动,以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样,有了班级自主管理意识的学生一旦寻找到自己心仪的班级管理岗位,就会完全释放出老师难以想象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比起老师分配任务被动管理和被管理,我班实行的在“竞争上岗”基础上事事有人管的做法效率更高。

三、班长轮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奓山中心小学五(3)班班级管理结构图

我经常听见孩子们在议论:这次的班干部又是那几名同学,根本就轮不到我们……听到孩子们的抱怨,看出孩子们的失望,我常常思考:如何把班级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坚定的主人翁意识呢?于是,为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我决定采取“值日班长轮换制”来配合班委工作。其目的是给每位学生提供做事的机会,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提供使用权利的机会,但也通过师生共同制定的值日制度来保障他、监督他。具体做法是:学生根据学号轮流值日,只要自己当天是值日班长,就要从早到晚对班级工作负责,并且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如负责认真填写班务日志记载本等。除对班级的日常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作好记录外,值日班长还应根据当天具体情况安排班级工作,如排解同学纠纷、安排课外娱乐活动等。一轮轮值结束后,根据每位值日班长填写的班务日志的质量和同学们的投票数,选出“优秀小当家”,并予以表彰。值日班长的设立,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主人翁责任感、荣誉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班级是自己的”。一些平时纪律较差的同学就是通过当值日班长,改掉了自己的某些毛病。另外,学生经常处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中,也为他们长大后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分组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为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我以学校提出的“合作小组”为契机,为他们搭建一个“团结、拼搏”的舞台。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别形成了“烈焰组”“旋风组”“流星组”“闪电组”“飞鹰组”5个合作小组。大家通过讨论确定我班的合作小组口号是“人人参与合作共进”,还根据我班的班级精神提出合作小组的精神口号是“让爱住我家”。每个小组八人,选举产生一名组长,具体负责本组工作,对组内成员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情况作好记录,以便与其他组展开对照,并予以适当奖惩。这样,组内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关乎本小组整体荣誉,有效地督促了组内成员为了集体荣誉而努力争取进步。同时,其他组员、组长也在合作、竞争中,在相互协调、督促中逐渐学会怎样开展工作,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为了一个目标而去努力,去奋斗。

五、细化考评,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导向和监督

制定评价制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为此,我细化考评,做到“每日一播报”“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评”。我将考评内容分为“作业”“自主晨读”“课堂”“活动”“佩戴”“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了“班级合作小组评分表册”,并制定了奖惩制度和整改措施。如:每周达到20分就奖励一枚“笑脸”,十个“笑脸”换一个爱心,五个“爱心”免一次作业,十个“爱心”抽一次奖,学期末爱心多的小组和个人就优先评先。如果一周违纪扣分达到30分或一周总分低于40分者,就送入加油站学习,视情况轻重来采取不同的惩罚措施。我们还根据每组及个人的得分情况选出每周的“冠军组”和“闪亮之星”及“进步之星”,分别将其照片刊登在展板上。这些评价措施,有效地督促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加强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当然,孩子毕竟还是孩子,让学生自主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由于年龄尚小,经验不足,学生在工作中难免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班主任去提醒、去引导。如在日常管理中,我提醒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教育班干部在管理班级的同时要注意尊重每一个同学,不能盛气凌人;处理事情不能急躁,要以理服人……同时,我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他途径,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引导他们加强学习和借鉴,不断提高其班级管理的技巧与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之中,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轻松的氛围中探寻“管是为了不管”的班级管理真谛,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值日班长班级
差一点儿当班长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班长的烦恼
值日歌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
每天一个新班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