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的社会思潮

2014-11-19 01:47史成虎张晓红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

史成虎 张晓红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但仍然可以从现实条件出发以理论与实践为两种路径为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开辟道路。从理论创新路径着眼必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对不同社会思潮加以严格区分以抵制各种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从实践路径出发必须将解决民族群众的民生问题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联系起来、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融入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地区;社会思潮;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4-0060-05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党对民族地区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的社会思潮非常紧迫。

一、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思潮多元化冲击着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663这就是说,所有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都是现实世界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经济结构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这不可避免引起了多元文化格局的出现,即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在指导思想上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多种文化并存局面。不可否认,由于一些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甚至极端宗教思想等不良思想混杂于文化领域,民族群众的道德取向、价值观念日趋复杂,部分民族群众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

首先,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文化失去兴趣、有意疏远,加剧了主流文化的思想缺钙和精神贫血,其教化导向功能严重弱化。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9然而,随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民族群众日益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认识开始模糊起来,精神文明建设出现边缘化倾向,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消费文化、庸俗文化、商业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挑战,导致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社会运行机制的内在规则以及内化为民族群众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我国民族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多元价值共生的国际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所谓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甚至一些极端思想等受到了盲目崇拜,部分民族青年由于涉世不深或立场不稳对西方错误思潮盲目推崇,他们中的极少数人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怀疑,乃至否定、背弃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苗头开始出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难以得到广泛认同所带来的困境

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大众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理化、经院化等,实际上是“小众化”,难以真正做到大众化、通俗化等,毛泽东就此曾作出这样的批评:“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4]我们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式方法上,不能用符合民族群众思维习惯以及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曾批评过类似情形:“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5] 这必将严重影响民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度。由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度不够以及民族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相对贫乏,不少民族群众很少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而在宗教迷信和赌博等方面消磨时光。以学理化、经院化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非民族化方式加以宣传,使其难以得到民族群众真正认同,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的难度。

(三)民族地区党员干部行为失范和道德滑坡带来的困境

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在民族地区的基石,是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民族地区的策划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他们一言一行所代表的是党在民族地区的形象,关系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但是由于新旧体制转型所带来的矛盾冲突、阶层分化、价值多元以及异域文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以及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与民众的价值期待还存在相当差距,他们对党中央的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政策执行不到位往往会引起很多问题。毛泽东早就说过:“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6] 邓小平也多次说过,政策不能随便改变,改变了群众就不信,“一变就人心不安,人们就会说中央的政策变了。”[7] 前几年在民族地区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如贵州的“瓮安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等都是因为基层干部对党的政策理解偏差以及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所引发的消极影响。另外,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道德滑坡也使党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的损害,有些基层民族干部滥用职权,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远离群众,公仆意识少了,特权思想多了,艰苦朴素思想少了,奢侈享受思想多了,严重侵蚀了党的威信,污染了党风、政风,败坏了社会风气。在民族地区一些党员干部公然蔑视党纪国法,徇私舞弊,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侵吞公私财产等时有发生,他们道德滑坡,置国家和集体利益于不顾,而以个人利益为核心,使我们党的伟大形象在民族群众群心目中被矮化,极大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社会主义的说服力。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思潮的可能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的可能性

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292这就是说,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由于统治阶级不同,其社会主导理论体系或核心思想体系是有本质区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形态,是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建立起来的,是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理论指南,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关键支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当前中国最贴近民众、最受民众关心、也是民众最需要迫切掌握的理论,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巨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民族地区社会思潮可能性

马克思说:“思想是利益的派生物,利益是思想的决定者和产生的根源。”[8]205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在制度上保证了广大民族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政策的推行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巨大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阳光也沐浴到了民族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民族地区陆续推行,解放和发展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005年以来,党和政府取消了在我国存在了 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这对绝大多数都是农民的民族群众来说是个巨大福音,为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民族地区实施后,民族地区生产得到了持续发展,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农业实现持续增产,部分民族群众的生活已经富裕起来;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民族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都有明显提高,文明之风正在民族地区刮起;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群众以原有的“寨规寨约”、 “乡规民约”等制度形式为基础并渗入现代民主元素积极参与本民族各项社会事务,民主化管理日渐盛行;随着民族群众对环境的日益关注,他们居住地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状况有所改观,寨貌村容渐趋整洁。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凡成就,增强了少数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度,“群众关怀的主要不是目的如何伟大、高远,而在于这种目的是否反映了群众的实际利益,反映了群众的利益的目的,那么就可唤起群众的热情”[8]69,也就是说,能否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决定了民众对某种理论认同程度的高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民族地区的成绩越大,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就越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各种消极、错误、甚至反动的社会思潮就会受到更有效的抵制。

三、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

(一)以理论创新为手段抵制各种社会错误思潮

1.持续推动理论创新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一面精神旗帜,毛泽东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2]6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具有强大生命力,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无限活力,既要吸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挖掘汲取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也要重视各民族在共同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经验,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经验,不断进行新思考、新总结、新提升、新创新,持续汲取新的思想营养,一以贯之地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在实践中进行持续丰富和不断创新,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民族地区现实生活的基本状况,发挥对民族地区多元社会思潮统摄功能和其他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

2.对不同社会思潮加以严格区分积极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思想

针对民族地区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我们必须既要从内容上对它们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刻把握,严格区分哪些思潮是落后、消极和保守的,哪些是先进的,哪些又是反动、腐朽和没落的;同时还要将不同社会思潮的性质弄清楚,进行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区分。我们只有对民族地区社会思潮从内容和性质上加以区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才能有效抵制民族地区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思想,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民族地区的指导地位。

(二)以实践为基础着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解决民族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民族群众的民生问题,本质上就是他们最关心的利益问题。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9]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187当前,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离开与民族群众切实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是寸步难行的。为此,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要从宏观的角度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持续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不断对民族地区进行“输血”,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深化边疆开发战略,大力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各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环境和资源特点和优势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产业经济,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以使自己“造血”功能持续增强。健全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的医疗、养老问题得以解决,真正让他们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愿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10]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民族地区得到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民族群众的广泛认同都有赖于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有效引领民族地区的社会思潮。

2.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到民族地区各类教育中

民族地区教育是提高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教育主要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对于民族地区不同的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受教育对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入到学校的语文、思想品德、自然科学等课堂教学中去,以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抵制落后的、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与他们的职业培训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在获得生产技能的同时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

3.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到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传承中

民族文化是指“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发展并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是各民族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综合反映。”[11] 少数民族群众从小就在本地区、本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化、风俗民情、历史人文的熏陶下成长,民族文化在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已经深深扎下了根,对他们审美习惯和认知方式有着根本性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作为少数民族群众信仰的民族文化是他们的根,他们的魂,其强大的亲和力与旺盛的生命力是激发民族群众自豪感的文化根基和保持民族群众自信心的文化源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到少数民族乡土文化,就是借助于民族群众常见的乐于接受的民族文化载体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实到民族文化内容中,通过“老树嫁新枝”的办法,既可以把传统民族文化内容中的封建迷信、宗族思想、等级观念等清除掉,弘扬爱国主义、宣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同时也保留了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非常自然地并带着亲切感接触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世界观的熏陶。通过地域性的民族文化形式,民族群众所固有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得到充分发掘,他们较低层次的价值观念在正确、有效的引领下逐渐向较高层次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民族群众的凝聚力也逐渐增强。

4.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到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思想上受到高度重视。受地理条件、资金、历史和政绩等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从自治县、自治乡领导到村级干部都对“以经济为中心”有着高度共识,而对文化发展却“语焉不详”,认为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才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关键,把文化发展这一社会进步“软实力”特别是价值观教育问题丢在了一边。民族地区党员干部这种认识的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民族地区的宣传和普及的效果打了折扣。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指南作用给予高度重视,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的认识。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行动上得到自觉落实。马克思说的好:“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2] 民族地区党员干部只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实质性效果,才能使民族地区的社会思潮得到有效引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86.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1.

[8]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3.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11]布赫.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116.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6.

责任编辑:陈文兰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