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与公平刍议

2015-02-12 22:15崔红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410004
图书馆 2015年4期
关键词:藏书公平文献

崔红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 410004)

效率与公平刍议

崔红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文章对图书馆学中的效率、公平概念作了初步探讨,二者在认知上呈现一些不同,文章在分析这些特征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视角探讨了二者的本质区别,指出效率具有的技术、器物的“器”之特征和公平具有的人文的“道”之特征。

〔关键词〕技术效率公平观念概念图书馆学研究

效率与公平是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学研究的深入,探讨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和理论特征对于图书馆学理论是有益的。

1 图书馆人对效率、公平的价值认知

在图书馆工作中,效率概念的涵义多与效益、速度相关。如要检索-文献,用卡片目录检索比较慢,而在电脑上检索则相对较快,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电脑检索文献的效率高于手工检索。公平概念则是一个人文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在图书馆学中,效率大多与物、工具及技术相关,是属于文化表层而容易被感受和认知的东西;公平概念则与人的权益相关,属于观念形态,处于文化内层。从我国图书馆发展历程观察,人们对效率认知先于公平。

1.1对效率的认知

图书馆人对效率的认知和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我国处于改革开放之初,知识和科学技术成为立国之本,加快发展、深圳速度成为时代强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追求效率的提高成为共识。8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要树立以效益为核心的理论价值观,可以说是概括了那个时期图书馆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效益为核心价值观指的引下,图书馆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在关注工作效益的提高:在总体上提出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藏书利用率,降低拒借率。藏书利用率偏低始终是我国图书馆的通病,不但公共图书馆藏书利用率较低,高校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亦较低,80年代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仅为20-30%,而西方国家公共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为60-80%。两相比较,差距很大。提高藏书利用率成为80年代图书馆提高效率的重要领域,关于藏书建设的原则成为讨论的焦点,藏书的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被认为是藏书建设的几个基本原则,而其中的实用性原则,由于其与“用”关系密切,更有助于藏书利用率的提高,尤其受人关注。为提高藏书利用率,人们不但关注微观藏书建设,还把目光投向宏观的全国文献资源建设,以提高我国各类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利用率。全国文献资源建设由高校图书馆肇始,肖自力、朱强、吴晞、林申清、张学华等一批学者从我国图书馆实际出发,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模式与经验,提出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1986年末在南宁召开“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研讨会”,1987年成立全国性的部际图书情报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1988年在部际图书情报协调委员会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图书馆文献资源调查工作,获得大量图书馆藏书建设基本数据,为共建共享工作奠定了基础。如当时较有影响的模式有系统布局模式、区域布局模式、分级市局模式等。

80年代图书馆提高效率的另一重要领域是文献检索,实现了文献由卡片手工检索到机械检索再到联机检索,为90年代的网络检索做好了准备。检索的这一革命性变化使图书馆管理最终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彻底改变了图书馆工作面貌。文献信息网络化使文献获取实现网络自由存取,大大降低了文献传递因地理距离遥远产生的高成本,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进而使宏观文献资源建设和协调成为可能。在新的网络环境下,系统图书馆联盟和区域图书馆联盟迅速发展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效率和工作效率。

1.2对公平的认知

我国图书馆人对公平的认知始于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而21世纪初是对公平认知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图书馆运动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创建后的一次大规模宣传公共图书馆制度和理念的活动,获得公平服务的理念曾在该次运动中得到大力宣传。公平理念在欧美图书馆获得长足发展是在二战之后,伴随国际民主运动和人权理念得以高扬。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由于社会环境的原因,人权理念曾被视为禁区而被撂置,从而造成图书馆服务中的重点服务盛行,与公平理念渐行渐远。

21世纪初中国人权理念开始觉醒,图书馆界的公平理念受到关注,图书馆基本服务的平等原则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原则得以确认,原来的重点服务和把读者区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遭到唾弃,图书馆服务的公平原则从公共图书馆向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渗透,服务的公平性成为各类图书馆的普遍原则。

2 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特征与辩证关系

上述人们对效率与公平的认知,反映了二者由于文化层面的差异而产生的认知差别,由于效率的技术与物质层面的表层属性,使其具有优先性,而公平属人文的观念层面,其深层的文化结构使其具有相对滞后性,这是易于理解的,下面将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二者的各自重要特征与辩证关系。

2.1效率的理论特征及与技术的紧密关系

效率的重要理论特征是其作为“器”的特征,如果将“公平”视为图书馆事业追求的“道”,那么“效率”则是为达大“道”而利用的“器”,亦即是为达目的而利用的工具。而作为工具,效率与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机构,它的产生即是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19世纪中叶,由于欧美国家大工业的发展,使与之相关的机器印刷业异军突起,社会文献在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文献的社会领域传播为图书馆的创建准备了充足的社会条件,这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技术的工人,而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图书馆承担了培养大批产业工人的部分责任。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成为当时的社会老师,为大工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一些有知识并远离粗鄙的文明人,使公共图书馆从当时的教会图书馆和学术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这都是由于技术的决定性作用,使图书馆的创建具有社会需求,而且具有充分的可能性。

如前述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中,为促进共建共享曾提出多种文献资源布局方案,然而这些方案并未付诸实施。原因是业界学者已从日趋临近的信息网络中,洞察到未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网络信息存取这种新信息技术将发挥巨大作用,因而图书馆界将原来的学科布局方案改造成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如教育系统的CALIS),将原来的区域布局方案改造成区域图书馆联盟(如上海中心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之城),这些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合作形式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创新,给图书馆效率的提高产生的助力。2.2作为“道”的“公平”理念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机构,有诸如公平、免费、权益等维护自身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

由于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质,决定了它的“公平”特征。公平的最主要表现在于“平等”,即是说,在图书馆实行同一原则,不论人的地位如何,肤色怎样,只要是在图书馆,就必须遵守同一原则。我国由于封建社会较长,人的等级观念在图书馆中亦留有印迹,如图书馆曾对等级不同的人给予不同待遇,又如一些图书馆常为地方重点项目提供资料服务,一般企业则较难获得此种服务。而国外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则显示了绝对的公平性,有人认为,如果想了解西方的民主如何,即可看一下那里的图书馆,西方图书馆遵守同一原则,便是小朋友借书超过了日期也要缴纳罚款。

一些图书馆服务违背公平的现象,显然只是公共图书馆发展中的个别现象,而作为国际公共图书馆的普通现象和一般现象,是已经历经近两百年的公共图书馆制度,而这一制度鲜明地体现出其公平特征。我们之所以将公平视为“道”,是由于公平在图书馆制度中永恒不变特征,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公共图书馆经历了近两百年历史,也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制度,还经历了由印刷型文献向互联网的变革,公共图书馆始终保持了其公益的本质。90年代末,当互联网席卷全球时,学者黄纯元密切关注着欧美和日本的公共图书馆政策,通过对这些国家公共图书馆政策的分析,黄先生认为虽然互联网具有鲜明的商业性质,但是网络信息获取将给个人财富造成巨大影响,因而要消灭“数字鸿沟”、“信息鸿沟”,消灭即将形成的社会不公,就要加强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让网络成为公共图书馆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络社会到来时,各国采取的公共图书馆政策几乎是一致的,即继续加强其公益、免费性质,黄纯元先生的分析再一次证明了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永恒性特征,而公平性是该制度的核心和精华。

3 文化视角的效率和公平

效率是一个与器物、技术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技术是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是为图书馆员理解的。有学者曾提出过图书馆员的“技术情结”[1],这表现图书馆员十分看重技术变化给图书馆服务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正是由于技术的文化外层结构成为一种容易为人感知的文化,这就容易理解何以在改革开放之初,图书馆就较早提出效率问题,在信息技术刚刚来到图书馆,人们就以极大热情欢迎它。

技术除了易为人感知的特征外,它还是文化中一个最活跃、积极的因素,从时间和空间上给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从这方面说,技术的影响是永恒的,绝对的。由于技术影响的永恒性,图书馆依靠技术进步从19世纪中期的手工操作和简陋管理发展到今天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并行的复合式图书馆,都是由于技术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发展而来的,这有力证明了技术发展和效率提高的永恒的,绝对的本质。

相对于效率、技术的这种绝对性和永恒性,公平理念则具有相对性和暂时性。公平理念是图书馆的重要理念,之所以说图书馆服务中的公平是相对的,一是由于公平概念本身具有相对性,我们只能说某种事是相对公平,而不说它是绝对公平,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二是在图书馆实践中,人们追求的只是相对的公平,如果一本书同时有两位读者要看,那么就需要视哪一位先借,或哪一位排在前面,而不以其它条件作为判断的理由,如不以肤色、地位、年龄等作为优先借阅的理由,这是由于以排序来决定优先借阅比以肤色决定更合乎“公平”。

“公平”的进步有时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发展时让图书馆公平的范围得以扩展。在印本书图书馆时期,往往距离图书馆近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便程度优于远离图书馆的读者,从而造成一种不公平。这种由于与图书馆距离而产生的利用不公平到了网络时代基本得到解决,网络时代由于读者与图书馆联系通过网络互联,读者在远距离同样可以获取图书馆信息,得到图书馆各种服务。

效率的提高依靠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公平的维护依靠伦理道德的践行和图书馆制度的约束。图书馆公平作为维系图书馆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道”,它本身具有强大的伦理道德力量,能够得到广大读者和社会人群的理解与支持。由于“公平”这种“道”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从一开始便得到社会法治的支持,如英国布加勒斯特市图书馆在1852年创建后,即获得税收的保障和立法和保护,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在国际范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维护社会信息公平获取的制度。

(来稿时间:2014年11月)

参考文献:

1.吴慰慈,杨文祥.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思考.图书馆,2003(1)

〔分类号〕G250

〔作者简介〕崔红娟,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A Talk on Performance and Fairness

Cui Hongjuan( Library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performance and fairness of library science that appear difference on the cognitio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points out that performan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and humanistic fairness.

〔Key words 〕Technical efficiencyFairnessIdeaConcept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猜你喜欢
藏书公平文献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笨柴兄弟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天一阁藏徐时栋藏书题跋考释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珍惜每一本藏书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