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县奎苏镇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的调研与探讨*

2015-04-09 05:10蒋小凤
实事求是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牧民农户资金

蒋小凤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一、新疆奎苏镇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新疆奎苏镇位于巴里坤县东部,全镇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3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 626户,13 630人。耕地面积16万亩,目前年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奎苏镇基于土地及草场资源,在种植业、牛羊育肥等方面已经显现出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已打造出的主要品牌有“奎苏金土豆”、“力坤”牌羊肉以及“康士”野菜等。

2012年,奎苏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2.08亿元,较上年增加3 745.38万元,增长21.8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405元,较上年增加1 232元,增长19.96%。为确保奎苏镇经济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当地政府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速牛羊育肥业发展、大力提升劳务经济等方面不断挖掘和寻找新的增长点。

(一)奎苏镇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类型

1.能人带动型。能人带动型是指由种养殖大户或经营能手牵头,积极吸纳其他农户参加,以从事农副产品产购销为主所形成的“合作社+农户”的一种经营运作模式。如,2008年3月,由马世兴等人为主的22户育肥大户组织成立的奎苏镇安达养殖育肥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该合作社从业人员总和为152人,带动农户数为180户。由种养大户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利于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且有利于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2.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指在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同时依托或依傍某一大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一种产业化运作模式。目前,奎苏镇由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最为典型的是众合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11年2月,从业人员总和57人,累计带动农户数为600户(其中残疾人112户)。由大企业即龙头企业带动,一方面,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在解决生产资金及购置各项农资方面比农户及农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有优势。另一方面,依托企业丰富的市场营销渠道,为农户解决了产品销路的顾虑。同时,在企业的要求和指导下,农户及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种植及采摘,不仅能够为农民节省费用,带来效益,同时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

3.主导产品带动型。即以某农产品为主,连结分散农户,成立专业协会,形成“主导产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如2009年3月成立的奎苏镇农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目前在镇政府牵头下还成立了马铃薯协会,并申请注册了“奎苏金土豆”商标,取得了自治区绿色证书认证,目前拥有会员2 278人,种植面积2011年已经达到1.3万亩,建成500亩连片示范点5个,带动辐射周边乡镇农户2 500余户。

4.政府扶贫资金带动型。为有效转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巴里坤县积极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采取财政扶贫生产资料折股到户、集中管理、利润分配的方式,探索建立了专业合作社扶贫模式,切实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

(二)奎苏镇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1.数量迅速增长,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顺应农牧民的合作要求,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奎苏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迅速增长,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3家,但到2013年6月,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20家。如今,奎苏镇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很多产品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比如,“奎苏金土豆”、“力坤”牌羊肉、众合农副产品合作社的“草原双珍”以及“康士”野菜等产品远销内地,享誉疆内外。

2.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奎苏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不断机制体制创新,在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合作层次也在不断提升,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1)不断延伸产业链,创新挖掘产业增值机制。如农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过去一直以农户分散种植,合作社收购并销售当季马铃薯为主,2011年集中建设了200吨储藏窖6个,据初步测算,每公斤马铃薯经储藏反季节销售后可增值0.5元以上。今年奎苏镇马铃薯协会播种面积超过1万亩,同时流转土地230亩用于马铃薯良种扩繁,目前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及马铃薯协会形成了既有种植培育基地,又有联营种植,还有销售、运输、存储等多项产业链服务,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2)运用现代经营制度,不断创新合作收益分配机制。优质的合作社内部形成“诚信经营、利益均沾、运转高效”的现代经营制度,实现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和高效的经营制度统一。如众合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的高生产运作标准,社员及农户按产量每公斤提成1元,即按照“利益均沾”的原则给农户进行第一次分红,到年底,再按照本年度的总产量高低进行二次分红奖励,这种收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社员及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社员的收入,同时也巩固了合作社的原料供给及质量。

(3)提升合作层次。为了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合作社的发展走向行业或区域间的联合,农民开展了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的合作经营。如昌坤机械专业合作社与县其他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巴里坤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全年可以沿北疆地区形成跨区作业。联合社的成立,不仅扩大了经营范围,而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账目统一管理,享受更好的优惠政策,同时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3.运行机制逐步规范。由于合作社是农民联合成立,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有限,在合作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管理滞后问题日益突显出来。目前奎苏镇发展较好较快的几家合作社管理运行机制较为完善,比如众合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归档齐全,有固定办公场所,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齐全。不仅制定了规范的章程,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确定了利益分配原则,而且与农户签订了收购意向合同书,同时其内部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销售管理等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负责。

4.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奎苏镇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带动农民创收以及引导农户创新生产经营意识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比如,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中,农户以其自有牲畜入社后,如果在合作社中工作,每月可以领取3 000元的劳务费,同时到年底还可根据入社牲畜数量进行分红,平均入社农户可以分到5 000元左右,雇佣的挤奶工工资200元/天,浇水工240元/天,喂牛工4 000元/月,在这样一种生产经营模式中,农民的收入较此前有了大幅度提升。

二、奎苏镇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普遍资金实力不强

1.农牧民合作社自有资金匮乏。巴里坤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奎苏镇作为该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可开发的产业优势很突出,但由于农牧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农牧民贫困家庭每年的收入除了养家糊口以外,多余的资金有限,有的还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因此用于开发优势资源的资金来源很少,尽管奎苏镇已经成立了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绝大多数农牧民仍然没有资金入股合作社。几乎所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资金,经济实力不强,难以很快推动当地的特色产业规模性发展。

2.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度大。尽管相关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的协助和配合下不断创新贷款的方式,鉴于贷款银行机构防控贷款风险的需要,以及贷款开发及贷后管理难度大等原因,仅有的贷款规模远不能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求。例如奎苏镇康士野菜有限公司+众合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是当地比较有经济实力的贷款对象,是2011年巴里坤自治县示范合作社,2012年地区示范合作社、2013年地区等级评定为AA级,2012年已经从国开行贷款三年期限的资金50万元,虽然按期还款没问题,但如果按照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用于建厂房和收购产品,还需要贷款500万元,对于这巨额贷款,合作社法人代表表示十分困难。

3.扶贫资金数额有限。哈密地委组织部尽管针对帮扶村的困难和实际,多次召开奎苏镇南湾村、帮扶单位和企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签订了部门包村和村企共建帮扶协议,确定2012年帮扶项目10个,涉及特色养殖、劳动力转移、壮大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农牧民培训等内容,到位资金及物资共计314.6万元。2012年,巴里坤县争取互助资金规模达到3 000万元,把互助资金、财政扶贫项目、村优势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为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更多的贫困农户提供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尽管如此,真正落实到各镇乃至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很少。

(二)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自身建设滞后

1.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近三年来,奎苏镇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十分迅猛,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很多合作社管理还未跟上,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即便是挂在墙上的管理制度和章程,也还没真正实施或还有待于观察。比如,巴里坤县奎苏镇龙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3月1日召开的成立大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但至当年5月中旬才对外开放,其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尚需要观察。

2.经营管理人才欠缺。很多合作社的管理者就是夫妻两人,会计人员也是自家亲戚兼职,一些合作社没有建立健全规范的会计账目,这种管理人才队伍制约了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及层次的提升。例如,奎苏镇康士野菜有限责任公司投资60万元,专门从事野菜生产、加工与销售,目前,公司生产的“康士”牌野菜系列产品已经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产品不仅销往全疆各地,而且远销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该公司虽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但由于管理人员数量及质量跟不上,至今没有食用菌种植基地,只是储藏销售。

(三)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

合作社在农牧业产业链条上的分布面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奎苏镇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基本都是生产经营地方的特色农产品,而都是以种植和销售为主,对部分产品进行储藏,也有些农产品如对野蘑菇进行简单加工,并且很重视包装,但缺乏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的合作社,或者说真正能实现成规模的产加销一条龙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微乎其微,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带动力弱。

三、加快发展奎苏镇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优化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

1.探索通过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耕地资源集约经营。根据奎苏镇的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农林牧业生产和耕地地力等级属性及适宜种植作物及模式,针对奎苏镇耕地建设与土壤改良存在的问题,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土、水、肥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行改良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保持水土,并对全镇小部分盐碱化较重的耕地实行退耕还草,在退化草原区实行禁牧舍饲和围栏种草,飞机播草,立草为业,种植优质饲草发展畜牧业和草业。

2.探索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一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特色产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种养殖大户拉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户连片规模发展设施农业、冷凉蔬菜等农业重点产业,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2013年5月,哈密地区行署印发了《关于规范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抓好落实。要继续以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规程。对采取委托村集体组织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的乡镇,严格按照自治区统一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委托合同,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要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制度,认真清理、规范整理和永久管理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

(二)加快发展和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

1.加大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巴里坤奎苏镇的资金互助社是由具有本村户口且常年居住地农村居民自愿结成专业性、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资金互助社设立理事会,负责扶贫微贷款业务的受理和日常管理,接受管理平台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并起到信用促进会的作用。奎苏镇牧业村有114户互助资金互助社入会会员,在2012年5月以前,他们都拿到了互助资金贷款,村民们借助互助资金发展种、养殖业,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到2012年5月,奎苏镇牧业村互助资金互助社已累计发放贷款150多万元,全村有114户受益会员,到期还款率达100%。农村互助资金作用和意义在于,能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农村商业银行,优化银行体系结构,降低系统性风险,并能有效地遏制民间非法金融的蔓延和发展。因此要加大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奎苏镇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努力探索有特色的农村金融新路。

2.切实加大农民资金互助社扶持力度。要在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产权入股、资金补助、贷款支持、简化注册登记手续等扶持政策。尤其是对资金管理效益好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加大以奖代补的力度。对扶持农民资金互助社投放信贷的金融机构,应积极加大财政有关贴息政策的力度。

(三)加快发展和完善扶贫专业合作社

1.加大政府对扶贫专业合作社资金扶持力度。通过扶贫专业合作社,整合财政扶贫资金、行业部门资金、河南援疆项目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社员入股资金以及合作社带头人入股资金等各类资金可以有效放大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贫困农牧民能实现财政扶贫项目收益“一元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贫困农牧民通过财政扶贫项目折股到户,既能从合作社分配到生产资料入股收益、财政扶贫项目固定资产租赁收益,又能获得劳务收益以及土地、草场、棚圈等自有资产流转收益等收入。

2.促进扶贫专业合作社与优势产业相结合。根据县扶贫办和奎苏镇的经验,要继续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牛羊养殖育肥、食用菌种植、蔬菜种植等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的扶贫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以增强贫困村和贫困农牧民发展主导产业的能力。其次,继续推广实行滚动扶贫机制。即一轮扶贫合同到期后,脱贫农牧民可根据意愿退出扶贫专业合作社,将新的贫困户纳入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范围,以确保扶贫项目健康发展。

(四)加强对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分类指导

1.加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和技术队伍力度。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尤其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人才的培训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议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财政支持专项,为搞好培训提供经费保障。二是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

2.充分利用当地人才和从社会上选聘高级管理人才相结合。合作社一般自发地依靠能人、大户或者从社会上选聘高级管理人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用并充分发挥当地人才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如奎苏镇马铃薯协会,聘请奎苏镇干事任秘书长,充分发挥其熟悉马铃薯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和其他成员一起根据市场需求和质量要求,重点推广淀粉含量高、产量高、耐储存、好销售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打响了“奎苏金土豆”的品牌。建议根据贫困地区的特殊情况,聘请县农经局、乡镇农经站的专业人才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从专业技术方面进行帮扶。此外,可以从社会上选聘管理人才或吸收大学生人才,并制定鼓励大学生参加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

[1]钱微.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减贫作用的实证研究——以和田地区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2(09).

[2]王戎.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10(01).

猜你喜欢
农牧民农户资金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