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六个关键点”

2015-12-05 11:11王竹平江苏省镇江市大路实验学校212133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运球篮球

王竹平 (江苏省镇江市大路实验学校,212133)

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六个关键点”

王竹平 (江苏省镇江市大路实验学校,212133)

一、循序渐进,准确定位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计划是完成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是在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在制订某项教材单元计划前应该对这类教材进行系统分析,根据项目特点和技能形成规律,结合学生掌握该项目的实际水平进行目标定位。由于每项教材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所设置的学习目标会存在差异,甚至对相同教材内容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每一学段间的教学目标又是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和逻辑联系,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如,在小学和初中都有篮球高低姿运球这个教学内容,但在小学主要强调的是激发篮球运球兴趣,为提高球感服务。但在初中就要强调运球姿态和控球能力,为提高行进间运球和运球突破能力服务。对单元教学计划的目标表述,应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要结合项目特性来表述,不能出现一个目标能适用于所有计划的现象。

如,水平四七年级第一学期“篮球运动与体能练习单元计划”的目标表述为:1.学生积极参加篮球运动中的移动练习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及双手胸前投篮动作的学习,体验在篮球学习中进步的乐趣。2.知道篮球运动中的高低姿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投篮、侧身跑、后退跑的动作要领,能将这几种技术熟练运用到游戏和比赛之中。3.提高跳跃和投掷能力,发展学生的弹跳、力量等身体素质。4.在学练过程中能乐意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指导,愿意通过多次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篮球基本技术水平,能主动照顾同伴。

二、科学分割,设置课时目标内容

课时目标是单元教学计划目标的分支,是体育教学计划中最小的目标单位,是单元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根据单元计划目标的总体规划,遵循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排列要求,参考技能形成的前后因果关系,把单元目标任务科学分割,合理分解到每节课中去,再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能力起点等因素来确定课时目标,使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影响,设置的课时目标要可控、可测、可评,应该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目标。目标的具体内容应该以具体的技能素质学练为载体,充分挖掘项目固有的健身和育人功能。如,篮球传切配合教学,既具有提高灵敏协调等素质的健身功效,也具有培养学生胆大心细、果断决策的意志品质效果。课时目标表述的切入点要小,一般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表述课时目标。根据“目标引领内容”的课程理念,结合课时目标和单元教学内容,遵循动作技战术形成规律,合理地把单元教学内容分解到每节课中去,在确定内容时可以出现部分的重叠,以便及时巩固和补差。如,水平四九年级第二学期篮球运动与体能练习单元(第二课次),教学内容:篮球传切配合、多种形式的合作跳;学习目标:1.能说出传切配合中传球学生和切入学生的动作要求,知道配合时要注意的事项和配合的要点。2.能够较熟练地完成传球后做假动作加速摆脱防守队员做切入动作,传球学生能掌握好传球的时机。3.在学练过程中提高形势判断和果断决策能力。

三、知材知生,剖析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完成每次课教学任务的关键点。重点主要是针对教材而言,是学生应该主要掌握的知识技能,难点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是不同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环节。因此,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知晓度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前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结合单元教学计划目标和课时目标对教材技术结构进行剖析,了解技术结构特征,清楚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知道完成所学技能需要哪些体能做支撑,准确理解每节课教学内容在单元教材中所处的位置,要想完成技能学习目标哪些技术是关键,把这些关键点就定位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一水平段学生间的差异性很大,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学习同样教材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难点,有些学生是因为体能因素不能完成学习目标,有些学生是因为心理问题不能完成学习目标,所以造成了学习的难点很难确定,难点也不唯一,教师要具备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估能力。这需要教师提前熟知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能力起点做充分的了解。首先根据共性问题研究共性难点所在,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降低重心,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体验学习的各个环节,对于形成标准技能动作的核心环节以及容易形成错误动作之处进行反复斟酌,这些都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对于少数特殊学生在学习中的生成情况,根据个例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个性化的难点。

四、依据学理,寻求最佳突破策略

在目标、内容、重点、难点都准确定位之后,需要探究的就是突破策略,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一切终极目标的实现就都是“空中楼阁”。措施是依据学理而生,学理是建立在身体发展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不同年龄认知规律、学生心理变化轨迹等基础上的一种分析,对学理的分析不够透彻,或者违背这些基本规律,所有的教学措施可能就是低效的或者无效的,甚至会产生负迁移作用。如,在小学篮球原地高低姿运球教学中,有教师在准备活动中设计运球慢跑和运球打球游戏,主教材学习的内容是原地运球,准备活动却设计了难度更大的行进间运球,这是典型的“没会走先学跑”的教学设计。按照课程理念“要关注学生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受益”的要求,教学手段和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应该有着共性和差异性,不能千篇一律,突破的手段要巧妙流畅,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般倡导在准备活动中能结合主教材学习内容设计专项准备活动或者游戏,使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前提下先有感性体验和认识,为主教材的学习自然铺垫。主教材学习中的分层手段和各种强化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最好能和学生日常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学生一听就清楚、一看就明白。如,在篮球传切配合教学中,能够迅速摆脱防守队员、快速切入接同伴的传球是学习难点,因此,学生的脚步移动和身体虚晃假动作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突破手段,在准备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做“抓尾巴”、“SPARK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发展学生左右变向能力,提高假动作的迷惑性。在确定课时计划的难点时,不可“一刀切”,除了对“大众难点”设计突破策略之外,还需要储备多种个性化难点的突破策略,对个性化的学习难点需要设计针对性强的教学措施,以便在课堂中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这个设计能力需要通过多年教学历练,同时需要在同行集体备课中收集大量教学信息。

五、统筹兼顾,形成单元评价标准

评价是指挥棒,是导向。经过一个单元的系统学习,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制订适切的单元评价标准是在制订单元计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应该根据单元目标而设置,在制订单元评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项目教学的连贯性,必须要参考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年龄生理特点、技能能力起点等因素,同时,依据课程标准理念,在单元评价标准中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意表现、进步幅度等权重,分析不同水平段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应该分别达到什么样标准。单元考核评价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后续对该项目的继续学习,要让大多数学生在评价中能体验到基本成功的乐趣,但要达到优秀的标准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行。考核评价操作方式要简便易行,不能太繁琐,同时要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评价考核中。

六、适当留白,且教且看便于调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切的计划都是纸上谈兵,计划不如变化快,没有任何一个计划能和实际教学情况绝对吻合,也不可能绝对地按部就班。在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方面要适度留白,防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现象发生,打乱原定计划部署,影响整个单元教学效果。适当留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留白能成为补差、巩固提高、拓展的主要阵地。单元计划中,课时教学策略也可以留白,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生发出更好的教学策略,可以及时调整。

王竹平,江苏省初中体育特级教师,江苏省镇江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先后获“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学校体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十余项省市课题研究,现主持省规划办重点自筹课题研究;在《上海教育科研》、《中国学校体育》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参与多本教材和书籍编写工作。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运球篮球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新课标对教学计划灵活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