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的“三不”现象探析

2015-12-05 11:11尹耀,张鹏,郑耀辉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三不体育评价

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的“三不”现象探析

一、学生不愿反思与评价

笔者认为,学生不愿反思与评价的原因,除了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是一个不具有真正意义的“学习”特质的学科,因此很难对体育学科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反思,影响了评价效用的发挥。二是对体育学科的学习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体育学科的学习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思考和自我调控的过程,其学习特点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身体练习。而反思在心理学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更加强调对内控制,缺乏主动学习动机则难以形成有价值的思考。

对策:一是规范体育学科的教学环境。如,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完善教学过程的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的跟踪评价体系等;二是正视反思与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在学习耐久跑途中跑技术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极点”,学习克服“极点”的方法,学会合理地分配体力、控制速度的变化等。这些知识与技能的习得,需要学生结合教师讲解、自身运动体验,回顾自己的做法和感受,思考如何改进,适时进行自评或互评等;三是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对反思与评价做得较好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鼓励,以满足学生被认可的心理需要,变被动为主动。

二、学生不能反思与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师反思与评价多,学生反思与评价少,教师替代、包办学生反思与评价的现象。究其原因,教师思想观念保守,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只有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才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对策:一是创设学生反思与评价的时间与空间。课前引导学生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中做好即时反思、阶段性小结,课后总结评价等,教师均应充分创设。如,接力赛后,教师预设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评价比赛的情况,让学生看到自身及团队的优缺点,找到问题及对策,有利于整个学期的学习;二是厘清反思与评价的内容及操作形式。在内容上,应有明确的反思与评价指向。如,自身及同伴的技能学习情况、学习方法运用情况、与同伴合作情况等。在外显形式上,将反思与自评、互评、组内及组间评价相结合,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如,采取语言即时评价、简要的课堂随笔、小组记录、教学周记、学期阶段性问卷及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或比赛微视频录制与播放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反思与评价的平台;三是贵在坚持。只有将学生反思与评价定位于习惯培养,并循序渐进,学生才能学会反思,合理评价。

三、学生不会反思与评价

有时,即便给予学生反思与评价的机会或空间,也会出现反思与评价无效或低效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时机不当。一是练习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什么体验或尚未形成正确的概念,这时往往说不出所以然来,甚至会简单地照搬他人的反思与评价内容。二是反思与评价的时机过晚,导致错误技术动作的形成。没有一定知识、技能基础的反思往往是无效的,评价则浅尝辄止,不得要领。出现反思评价过晚的情况与教师对学生信息掌控不足有关。

对策:一是教师针对学习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水平;二是在定量练习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反思与评价;三是加强掌控和合理引导。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有明确目标地观察动作细节,学会多方搜集、积累、归纳信息,才能形成正确的诊断等;四是强化、矫正对学生反思与评价表达方式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反思有据、评价有理。

2.教师反思与评价模糊,形式单一。教师的反思与评价往往停留于“好”与“不好”,或者“对”与“不对”等方面。简单语言评价虽然也有激励作用,但指向性不强。教师这样的评价会给学生评价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评价去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学习情况。

对策:一是教师的评价要简洁、精准。应说清楚“好在哪里、不对在哪里、原因何在”,以此引导学生反思与评价。因此,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内容,熟练掌握重难点、易错点等,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二是通过操作简便的课后问卷及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或现象;三是宣读学生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字性反思,辅之以简单的点评与分析等。

3.教师设置的问题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如,学生在初次进行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练习时,教师即提出技术动作如何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显得笼统,易造成学生的反思不着边际、失去方向,不利于重点问题的解决,且给课堂掌控带来困难。再如,在小组合作学习阶段的小结或课堂总结时,让学生反思与评价自己做的如何时,学生就很难回答。

对策:一是问题设置要具体。如,前述的反思可以从反弓技术、出手角度等方面进行,让学生一听即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反思;二是复杂问题可以适当分解。如,将前述的小组合作效果的问题分解为小组参与、管理、交流、练习效果等几个维度(或用表格呈现),并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有重点地选择某一内容让学生反思;或在课堂总结时,提示学生从“学会了什么”、“体验感受如何”、“今后怎么办”等方面考虑,使学生的反思评价更有针对性。

— 尹耀,张鹏(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口学校,264515);郑耀辉(山东省乳山市府前中学,264500)整理

猜你喜欢
三不体育评价
“三不”男人滚远点儿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