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文化成为一种力量

2015-12-22 05:21朱凤江
湖北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校本学校

●朱凤江

让课程文化成为一种力量

●朱凤江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三角湖小学“让课程成为一种文化”的愿景成为推动学校优势发展的力量。

构建了一致性的课程文化体系。课程有了理念才会有灵魂,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而课程文化只有接地气才会有生命力。为此,学校提出了“感受今日幸福,奠基明日成功”的办学理念,架构了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的课程理念,形成了“健康、安雅、灵动”的课程目标,构建了生本的、个性的课程文化体系,致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学校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改进、调整,编制并出版了课程手册《为儿童设计的学程》,汇聚了课程纲要、课程方案、课堂模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以学程为“冠”,一以贯之,为课程文化之路指明方向。

实施了自主合作的课堂。自主合作的课堂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学校探索构建“3H”评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聚焦合作学习课堂,分三步实施:实验学科—实验班—全覆盖。班班实行小组合作管理,实施合作学习评价,逐步形成了合作文化。

整合了自主多彩的校本课程。学校根据学生需求、结合本校特色,将校本课程整合成《童·趣》《文·彰》《武·艺》共38门62个个性课堂和《品·行》五大子课程。采取调适进课堂、创生进课程课表、打造全员兴趣课堂、整合进阳光空间、融合进节日课程及班级文化课程的策略。在三角湖小学里,每一周学生都可以享受丰富的校本课程带来的幸福时光,每个月都可享有节日课程带来的体验互动,每一学期都可享有课程评价带来的成功和自信。

壮大了自主开发的教师队伍。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核心,为了更好地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四抓并举:招募专业突出的教师、培训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与专业机构合力开发、实施“饮水浇园”工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程开发之路上由“自发”走向了“自觉”,如今学校81.6%的课程是由本校教师开发实施的。同时,学校还大力建设课程资源库,自主编制校本教材,几年来共编制《舞动彩球》《趣味衍纸》等校本教材10余套。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积累,一支教师、家长、社会人士齐参与的立体、互动的课程文化教育团队日渐壮大。

营造了自主参与的课程氛围。“我的课程我做主”,学校对38门课程进行分层设置,采取推荐而学与选班而学的方式,孩子们可以进行自主选择。“我的课程我来评”,孩子们既是多样课程的参与者,也是评价者。学校设计黄、红、蓝三色水精灵,实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晋级形式,评出课程达人。在课程评价中,孩子们始终是主角,教师在感受孩子成长真实需求的同时,也可以不断地满足自身专业成长的需求。

打造了开放性的课程文化品牌。三年来,学校共迎接了来自湖南、黑龙江、济南、新疆等地600多名同仁的参观交流;学校赴雅安、云南、重庆等地参加课程文化论坛;学校在省、市、区级进行了课程文化交流展示。课程建设助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教师多次荣获市级以上基本功竞赛、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助推着学生走向健康、安雅、灵动,并多次荣获市级以上团体比赛一等奖;校本课程展示走进了武汉电视台、湖北琴台剧院、央视校园春晚乃至美国舞台。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见习编辑周群)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校本学校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