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主管理
——保康县中小学生本管理纪实

2015-12-22 05:21鄢志勇
湖北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保康县班级学校

●本刊记者 鄢志勇

走向自主管理
——保康县中小学生本管理纪实

●本刊记者 鄢志勇

保康县马桥镇中心小学学生社团在表演节目

2011年,保康县生本教育改革大幕开启,作为生本教育五大模块之一,生本管理着力于把“为教师好管而设计的管理”转变为“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管理”,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去,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潜能和动力。

全面实施生本管理以来,保康县各学校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无所不包的“保姆”“警察”“家长”,而是变身为“导演”“观众”“朋友”;学生不再是被管理、被呵护、“永远长不大”的对象,而变身为真正的自我教育者,变身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监督者,真正成为学校的小主人。会学习、会生活、会管理,阳光自信、人格健全,保康教育人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学生也是学校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资源,把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起来,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余娜是黄堡镇中心学校七(2)班的学生,作为学校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的一员,她的主要职责是维护食堂的环境卫生和学生就餐纪律。“地面是否湿滑,餐桌够不够干净,餐具是不是卫生,这是我首先要重点监督的目标。”余娜说,就餐时,同学们有没有按规定排队,是不是在指定的席位上就餐,也是她要监督的重点。如果有同学在就餐时高声喧哗、吃完饭不收拾整洁,就会遭到批评并督促其立即改正。

尽管每次轮到自己值周时,总是要比别人早到,而且是最后一个才离开,余娜却说自己很庆幸,能够参与到对食堂的管理工作中来,因为“这让自己变得大方、自信,也锻炼了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能力。”

变得大方自信起来的,还有龙坪镇中心学校八(1)班的孔祥云。上学期被选举为校学生会体育部长的孔祥云,主要负责组织、监督“阳光大课间”活动,做好课间操值日记录。和大多数山里孩子一样,以前的孔祥云腼腆、羞涩,课堂发言总是结结巴巴,“紧张得不得了”。不过,孔祥云不仅是长跑健将,而且球也打得好。进入学生会一年,孔祥云感觉自己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同学们投票选我,我就要担起这份责任。”他说,现在大声说话、大胆做事、大方做人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是保康为实施生本管理打造的校级学生组织,在传统学生会、共青团基础上组建,重点成立四个小组:安全监察组,负责食堂、交通、设施设备等安全检查和整改督查;教职工评议组,负责对学校教职工的师德状况及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议;活动管理组,负责大型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管理;校长助理组,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向校长反馈。

“如果学生食堂的菜谱没有及时更换,食堂伙管组一定会第一时间反映到我这里。”龙坪中心学校校长唐明星说,类似这样的细节疏漏,都有学生“盯着”,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不敢马虎,不然,学生们不答应。

自从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后,县一中的老师们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压力。因为教职工评议组每周都要对任课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情况进行评议。“一中的老师不好当啊!学生评议老师,假如获差评,脸上挂不住呀!”老师们笑着说。

“事实证明,学生虽然没有他们自己认为的那么强大,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弱小,放手、松手,他们一定做得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在生本管理推进会上,保康县教育局局长孙代文说,学生也是学校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资源,要把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起来,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如今,在保康的许多学校,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们都成了学校名副其实的“小主人”。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班级的管理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室纪律:上课不睡觉、不说话;内务整理:起床之后快速整理自己的内务;两睡纪律:按时就寝,不打扰别人休息;两操纪律:不拖拉……”这是保康县中职学校“奋进班”(2014春季计算机2班)蔷薇组六名学生集体协商制定的小组奋斗目标,由“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生活”三大板块12项具体指标构成。

“奋进班”班主任杨绪兵是湖北省首届“新锐班主任”。他说,“2014年春季,刚接手这个班时的确很头疼。学生无论成绩基础、行为习惯,还是纪律意识、精神面貌都不够好,甚至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沾染上不良习气,管理难度很大。”

这年春季,生本管理研究与实践在保康县各校推开,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学生的管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杨绪兵所带的计算机(2)班被选为中职学校生本管理试点班。在生本管理思想引领下,杨绪兵决定“放手”,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把班级管理权还给学生”。

“放手”绝不意味着放任,“依靠学生”也绝不等于甩手不管。“放手”之前,杨绪兵预先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构建了“四大系统”:

层级目标系统,人人树立奋斗目标,组组制定努力方向,班级确立发展愿景;立体监察系统,学生每天填写个人反思表,小组长对组员进行考核打分,一周一评比,班委会的监察部长对小组考勤、纪律和卫生等进行考核,一月一总结;丰富活动系统,每天进行一项体育活动,每周撰写一份班级博客、讲一个名人故事、观看一部德育短片、给父母发一条问候短信,每月办一份班级小报、参加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多维文化系统,在教室门口悬挂学生亲手设计的《班级铭牌》,班级更名为“奋进班”,在教室后墙张贴梦想宣言,建立班级博客,印制班级小报。在“四大系统”引导下,自主管理让班级焕发生机,学生们个个争着向上、比着进步。

“过去,班级管理一向由班主任唱独角戏,要么一手包办的家长式管理,要么跟踪服务的保姆式管理,老师们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但效果并不理想。”县职中校长熊正柱说,“我们也尝试过刚性管理,期冀猛药去疴,结果也不理想。最终,生本管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对此,黄堡镇中心学校九(1)班班主任韩启翠有着同样深刻的体会。“以前,我跟班特别紧,安全、纪律、卫生,方方面面我都亲力亲为,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什么岔子。”韩启翠说,“总是放不下心,大事小事全都揽到自己头上来,再苦再累,也不敢松懈。”

遗憾的是,由于从来没有主动权,没有对班级管理的话语权,学生们很难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久而久之,自觉性越来越差,班级管理越来越难、越来越累。

“痛定思痛,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日常班务。”韩启翠说。首先,是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自主管理方案,然后,从班长到学习、安全、纪律、卫生、文宣、体育、宿管各部部长,全都由学生自主申报、民主竞选、投票产生。学生们各司其责,整个班级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氛围,每位同学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班风班貌有了巨大改观。

“学生们再也不用盯着我玩猫鼠游戏了,而是相互监督、互相促进。”得到“解放”的韩启翠,终于有时间、有心情陪爱人散步、给孩子做饭,也能抽空安静地看看书了。

“人人都是小组长”,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郑照强是黄堡镇中心学校四(1)班学生,一直以来行为习惯差、学习不主动。上个学年,该班启动生本管理实践探索,他被分配到同学刘关金的小组。在班主任宋军老师的指导下,刘关金带领组员一起,承担起帮扶郑照强同学的“使命”。经典诵读没背好,大家便一起督促他,并传授他记忆方法;卫生值日不认真,组员们就及时批评指正;上课“开小差”,小组成员把他“拉回来”……在小组成员的热心帮扶下,郑照强渐渐地跟上了学习的进度,纠正了不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也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字写工整了,语句也通顺了,最近一次考试中从没及格的数学科目居然考了70多分。”看着郑照强的变化,宋军感到很欣慰。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落地生根,“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已成为保康教育人共同的教育梦想。为实现这一目标,保康在班级学习小组建设上,想得更深,走得更远。

“小组是生本课堂的学习单位,但它同时也可以成为管理学生的基础单位呀。”谈起小组管理,黄堡镇中心学校的班主任袁朝新老师一脸兴奋。他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实现班级“生本管理”》获得县级表彰。袁老师探索出来的“小组竞争制、轮流组长制”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步,学生投票产生小组长,小组长抽签定序轮流选组员,组成学习小组,也是管理小组;第二步,给每一个组员划分任务,学习、卫生、纪律等责任到人,实行“轮流组长制”,每一个同学在小组内轮流当一周的组长;第三步,全班同学共同制定集学习、纪律、卫生于一体的小组奖分、扣分办法;第四步,确定“竞争对手组”,“对手组”中编号相同的人作为“竞争对手”。

为激发各个小组比学赶超的积极性,班上每周举行小组总结会、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每月进行“竞争对手组”结算,依据总得分,确定“竞争对手”组的优胜者。

推行小组竞争制、轮流组长制以来,袁老师班上的学生人人都当了至少一周的小组长,学生的自律意识、自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班上再也没有出现违纪现象。

脱胎于课堂教学的学习小组,如今已成为生本管理的基本平台,也成为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纽带。

以社团为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

下午第三节课时,如果你走进保康县中职学校,一定会被学生们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深深吸引。

音乐室里歌声嘹亮,书法室里翰墨飘香,美术室内挥毫作画的同学全神贯注,形体室内曼妙的身姿,操场上篮球、羽毛球小组的同学拉开架势拼杀……学校变成了乐园,学生们的个性、特长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展示。

校长熊正柱介绍说:“学校现在有23个社团,由团委牵头,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社团活动基本都做到了规范化、课程化。”学校团委书记彭光普告诉记者,各个社团长都由学生自己投票选举产生,指导老师隐身幕后,平时的活动基本都由学生们自己策划、组织。“学生自己管自己,积极性很高。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也为他们的人生提供了出彩的舞台。”

陆婷,2013级计算机高考班学生,是学校“金话筒”社团的成员,她告诉记者,参加学校“激扬青春筑梦中国”大型文艺活动的经历,令她终生难忘。

闵潇,2013级旅游高考班学生,担任学校阳光志愿者社团社长将近一年,她说,无论是在福利院的献爱心活动,还是在对口帮扶的黄堡镇田安小学的联谊活动,都让她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受益匪浅。

作为生本管理的重要平台,学生社团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谈起生本管理实践给学校带来的变化,熊正柱校长顿时两眼发光,“扎实推行半年之后,老师们普遍感到学生甩掉了自卑包袱,变得自信阳光,自律、他律能力明显增强;班主任感到班务管理理顺了,肩上担子轻松了;学校感到学生矛盾、问题少了,违规违纪现象少了,文明素养提高了。”

“保康的学生变了,变得自信阳光,变得敢于展示、敢于担当。”有着30多年一线学校工作经历的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朱宗葵说,“毫不夸张地说,生本教育改革,是保康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思想革命”。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保康教育人矢志不移,孜孜以求。尽管成效显著,保康教育人却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说,走向生本是开始,是过程,也是目标。

猜你喜欢
保康县班级学校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湖北省保康县:中药材助脱贫
论山区县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校推介
农民得实惠 基层得发展——湖北省保康县供销社因地制宜加强基层建设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