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2015-12-22 05:21毛俊
湖北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童谣三峡

●毛俊

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毛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近几年来,宜昌市猇亭区教育幼儿园依托丰富多彩的三峡民间文学资源,开发、实施了“三峡民间文学园本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选择具有科学性、本土性、教育性的民间幼儿文学作品。民间幼儿文学体裁很多,包括童谣、童话、神话、传说、寓言等等。三峡地区盛产民间幼儿文学作品,本园在选择时做到了三点:第一,科学性原则。有些文学作品年代久远,与幼儿的生活气息相距甚远,部分作品还具有迷信色彩,这样的作品被摒弃。第二,本土性原则。在收集民间文学作品时,结合幼儿园当地实际情况,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查看地方史记、走访民间艺人,充分挖掘了便于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展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整理汇编。第三,教育性原则。很多民间文学作品蕴含了辨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道理,用这样的作品来教育幼儿,可以培养他们坚强、勇敢、勤劳、善良的优良品质。

实施多样化的民间幼儿文学教学。一是将民间幼儿文学教学与主题活动的五大领域教学相结合。当前幼儿园课程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的。一个主题活动围绕一个话题设计,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五大领域。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及涉及的领域,可以将民间幼儿文学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与渗透。如:中班主题活动《小小厨师》中“好吃的面食哪里来”就是语言活动,童谣《推磨歌》就解说了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大班主题活动《我和你》中的“我是家乡小导游”就是社会活动领域的内容,涉及到了家乡的地名,独具猇亭特色的民间传说《猇亭》《候龙洞》等就成了孩子们一一讲述的内容。二是将民间幼儿文学教学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民间童谣一般都短小精悍,所以可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进行随机教学。如在幼儿吃早餐时,在户外活动中,在幼儿离园前,教一教、学一学、念一念童谣。在班级的区域活动中,也同样可以渗透幼儿民间文学教学。如在图书区中,老师和孩子们将学习的部分三峡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用笔画下来,然后装订成册,供幼儿阅览,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阅读兴趣也随之提高。三是将幼儿民间文学教学融合到亲子活动中。幼儿园经常举办“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活动中,教师将“三峡民间文学教学内容”设计成“亲子活动课”,教幼儿及家长共同学习民间文学。有些幼儿在家就当小老师,把在幼儿园学的民间童谣、传说、故事回家一一教给家长。这样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也进一步增强了亲子感情。通过幼儿园的引领,广大家长也掀起了学习三峡民间艺术、了解家乡本土文化的热潮。

幼儿民间文学教育为幼儿提供了轻松、愉悦的语言表达环境,也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幼儿从民间文学作品中,学到了大量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孩子们通过“讲一讲、说一说、念一念、笑一笑”的方式,训练了他们的口语流畅性,说话完整性、连贯性及在众人面前大胆讲述的能力;通过发挥想象,对童谣、故事进行创编,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典型人物形象、曲折故事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都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下,孩子们懂得真善美与假丑恶,初步形成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和团结、互助、感恩等良好品质。可见,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

(作者单位:宜昌市猇亭区教育幼儿园)

(见习编辑周群)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童谣三峡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春到三峡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
无花果香溢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