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效果

2015-12-24 02:21郑秀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0期
关键词: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钙

阿托伐他汀钙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 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效果

郑秀莉

河南安阳县中医院内一科安阳455112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急性脑梗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743.33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而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关系密切,他汀类药物具有直接调脂、抗炎和稳定斑块等作用,但医学界对不同剂量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尚存争议[1]。笔者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1-02—2014-02我科收治的95例确诊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发病至入院间隔均≤6 h,入院时经颅脑CT和MRI等检查确诊,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排除治疗前1周内服用他汀类药物、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和严重心肝肾等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小剂量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36~74岁,平均(54.6±5.8)岁;病程3~48 h,平均(14.4±3.7)h;基底核区30例,脑叶区13例,其他5例。大剂量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36~75岁,平均(54.5±5.8)岁;病程3~48 h,平均(14.5±3.7)h;基底核区30例,脑叶区14例,其他5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和梗死区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立即完善经颅脑CT和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梗死区域,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糖、降低和稳定血压等对症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小剂量组给予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次,1次/d;大剂量组给予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次,1次/d。所有患者连续口服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脂水平,若血脂水平过低或肝肾功能异常等因素影响整体治疗方案,可作为退出病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末血清炎性因子、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

1.3观察指标(1)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在入院次日晨起和治疗结束次日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行1 000 r/min低速离心15 min,将血清放在-70 ℃冰箱中储存待测;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指标,所有操作按照美国R&D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2)血脂水平:抽取入院次日晨起和治疗结束次日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采用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检测,设定探头频率为7.0 MHz,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内膜局部隆起增厚,且IMT≥1.1 mm判定为斑块。

1.4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 3.1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校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或F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炎性因子水平2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但大剂量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 s)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 s)

组别nhs-CRP(mg/L)MMP-9(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小剂量组486.51±0.684.03±0.62△690.25±85.51456.34±81.08△大剂量组496.52±0.693.19±0.58△690.21±85.52332.28±77.81△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

2.2血脂水平2组均能够降低治疗后TC、TG、LDL-C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但大剂量组降低治疗后TC、TG、LDL-C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幅度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 ± s,mmol/L)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 ± s,mmol/L)

组别nTCTGLDL-CHDL-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小剂量组484.78±0.364.23±0.32△1.46±0.251.29±0.24△3.23±0.252.57±0.21△1.01±0.151.13±0.16△大剂量组494.76±0.353.61±0.29△▲1.46±0.261.13±0.20△▲3.24±0.241.98±0.19△▲1.02±0.151.26±0.16△▲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

2.3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2组均能够降低IMT和缩小斑块面积,但大剂量组降低IMT和缩小斑块面积幅度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

硬化指标比较 ( ± s)

表3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

组别nIMT(mm)斑块面积(mm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小剂量组481.63±0.361.43±0.35△27.21±4.3824.58±4.30△大剂量组491.64±0.461.16±0.33△▲27.22±4.3721.43±4.26△▲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

3讨论

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破裂极易引起出血,或不稳定斑块脱落形成血栓,最终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成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基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由多种发病机制共同参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3],可能与年龄、性别、遗传、肥胖、脂类代谢异常以及血浆高浓度纤维蛋白原等理化因素有关,同时与血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关系密切。因此,炎症反应的激活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导致畸形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治疗当以调脂、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稳定或消除斑块为主。

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缺血缺氧脑组织和再灌注损伤状态下的炎症反应,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因子产生和抑制机体内炎症细胞因子释放,达到显著抗炎效果。hs-CRP能够作为炎性反应的标志物进行检查,在评估斑块形成和破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脑梗死的独立高危因素,能够敏感反映体内较低水平的炎症因子水平,大量炎性细胞能够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进而降解斑块纤维帽中纤维胶原,诱发斑块形成,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出血破裂,形成血栓而诱发脑梗死[4],而MMP-9活性较高,通过检测hs-CRP和MMP-9水平能够反映机体炎症水平。国内外研究证实[5],胆固醇水平提高能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而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通过直接抑制血管壁和胆固醇合成,降低机体内LDL-C等血脂水平,减少LDL-C在斑块中的沉积,从而降低脑血管发病的风险,表明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低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TC、TG、LDL-C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降低IMT和缩小斑块面积。但多数学者在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的服药剂量上尚存争议,以每日口服10 mg或20 mg方案较多。阿托伐他汀钙属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口服吸收后的水解产物能够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目增加其摄取和分解代谢能力,稳定和逆转斑块,从而降低IMT和缩小斑块面积。本研究显示,2组治疗后均能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C、TG、LDL-C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降低IMT和缩小斑块面积,但大剂量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小剂量组,与骆黎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20 mg/次,1次/d)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在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4参考文献

[1]王德周.高脂血症并发脑梗死患者102例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的降脂效果[J].中国老年性杂志,2013,33(1):208-209.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胡冰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9-11.

[4]冯艳,袁丽品,徐长水,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稳定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效果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5):505-508.

[5]王建亭.氢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和颈动脉厚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115-116.

[6]骆黎,徐芳.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05):524-526.

(收稿2014-12-09)

猜你喜欢
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钙
三种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血脂水平的护理改善效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检查意义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价值
前列地尔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