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浅析

2016-02-05 12:45敬国伟王玉敏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1期
关键词:阆中市广播系统村村

敬国伟 王玉敏 王 涛

(作者单位:阆中市广播电视台 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阆中分公司)

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浅析

敬国伟 王玉敏 王 涛

(作者单位:阆中市广播电视台 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阆中分公司)

本文在简要说明应急广播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对四川省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架构作了说明,并以阆中市应急广播系统为例,对县级应急广播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说明了应急广播信号播发的几种方式。

应急广播;村村响;公共文化服务

四川省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危害大,因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呈现出易发多发态势。“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地质灾害隐患点就达1853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卫生安全、企业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面临的压力增大。特别是现阶段,正处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国际的和国内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社会安全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

为提高我省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十二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四川省“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经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由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全省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组织和运行管理。

《四川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善传输覆盖网络和接收终端,建设省、市、县应急广播平台,为全民免费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

1 应急广播系统架构

1.1 四川省应急广播系统简介

1.1.1 省市县应急广播平台

应急广播平台由调度控制系统、制作播发系统和应急广播机动系统三个系统组成,负责所在辖区应急广播系统的统一调度指挥和应急制作播发。其中,调度控制系统为应急广播平台的核心系统。应急广播平台按照行政级别划分为省级平台、市级平台、县级平台,分别部署在省、市(州)、县(市、区)广电部门。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具备应急预警信息发布需求接入、应急节目制作播发及媒资管理、辖区内应急广播资源管理、应急广播发布流程控制、发布资源调度、值守监看、应急广播信息分发传输、应急机动广播等主要功能。

1.1.2 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

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从应用上可分为调度指挥网和应急广播传输网,调度指挥网承担平台与预警信息发布部门之间、三级平台之间、平台与应急广播发射台站/传输前端之间、平台与应急机动广播系统之间的系统控制信号和管理数据的传输,由通信专线、广播电视链路等组成;应急广播信号覆盖网承担应急广播节目及控制指令在管理平台至传输发射台站、台站与个人、家庭和公共终端之间的传输,由直播卫星、CMMB、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无线广播和村村响等覆盖网组成组成。

1.1.3 接收终端

接收终端由个人终端、公共终端和村村响终端组成,其中个人终端即为现有的收音机、电视机、有线/地面数字电视/直播星机顶盒、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等,实现面向个人及家庭用户展示应急广播信息。公共终端由野外型应急广播智能终端、广播村村响接入设备、大屏幕应急广播接入设备、公共广播接入设备等组成,实现在人群密集区面向社会公众全时段、全方位、全天候地播报应急广播节目。四川省广播村村响系统中的县、乡、村三级前端作为应急广播系统的终端进行管理,实现面向农村地区的应急广播。

四川省应急广播系统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1.2 应急广播系统主要功能

1.2.1 信息发布

(1)应急信息发布。应急信息发布是本系统的基本功能。整个系统能够接收来自本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或上级应急广播管理平台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包括直播卫星、有线电视、无线电视、车载广播、CMMB、调频、中波、广播村村响等方式;发布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覆盖区域包括全域覆盖、区域覆盖和点式覆盖等。

(2)日常宣传。根据系统建设“平战结合”的原则,本系统除了在应急时期承担应急节目快速广播的任务外,在平时也要完成应急知识普及和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的任务。

(3)测试广播。为了提高应急广播系统的可靠性,制定日常演练制度,定期执行系统演练,检验各个环节的工作可靠性。测试广播分为平台测试、系统模拟测试和实际测试三种模式。

图1 应急广播系统逻辑结构图

1.2.2 信息回传

系统能够把现场的声音、图像、视频或文件回传到应急广播管理平台。用于调度指挥的决策依据。

1.2.3 资源调度

根据应急发布部门提交的应急信息内容形式、覆盖区域等需求和当时广播电视资源条件,系统可以在省、市、县各级层面灵活调度广播电视资源,快速制定调度方案,解决信息快速发布和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平衡问题。

1.2.4 应急机动

在应急广播固定传输覆盖网络出现故障时,通过车载移动、人工背负移动等方式实现应急机动广播。

1.2.5 分析评估

省级应急广播平台承担着对全省应急广播系统进行统一调度指挥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对多级别、多类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有效发布,在省级平台建立分析评估系统,不断优化应急预警信息在本系统中的传输和播发能力。

1.2.6 分区域控制

通过对终端分级、分区精确定点管理,实现分区域控制播出。

1.2.7 远程唤醒

为了达到应急预警信息的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的发布,本系统采用多种通道发送远程唤醒指令,强制唤醒公共终端和应急广播适配器,满足应急广播快速发布的要求,降低能耗,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2 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系统

2.1 阆中广电现状

阆中市(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东忱巴山余脉,西倚剑门雄关,南邻南部,北接苍溪,水流湍急的嘉陵江贯穿南北,自古为“巴蜀要冲”,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AAAAA风景旅游区。阆中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0万,城区26万,农村60万。辖49个乡镇(合并前为71个乡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772个村,6245个村民小组。阆中处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低山区过渡地带。全境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呈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海拔328~888.8米。低山、高丘、中丘占幅员面积92%,低丘、平坝占6.31%,水域占1.69%。

阆中分公司拥有联接全市71乡镇772个村的光纤骨干网,有线电视信号实现了市-镇-乡-村四级贯通,建成县到镇有线网络主干光缆366杆公里,镇到乡支干光缆915公里,乡到村支干光缆3052公里。网内传输38套模拟电视节目和数字电视节目,农村100%实现了2-4芯光纤到行政村。

阆中分公司利用省公司数字电视信号,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基本覆盖到全县农村村一级(三分之一到社)。完成全县范围内镇、乡街道的数字电视信号覆盖,共安装有线电视用户15.35万户。2012年6月到12月在市区实施数字电视全面整转,整转用户5.5万户;2013年3月开始在全市各乡镇场镇及居民集中区进行数字电视整转至2013年底整转3万户;2014年1月对乡镇其它用户进行整转,年底完成2.5万户。基本完成全市数字电视整转。截止2014年8月底,安装标清数字机顶盒主机110904台、高清机顶盒25200台,部分乡镇已关闭模拟信号(传6套模电视)。

阆中市(县)村村响建设通过几年努力,98%村已通广播,今年升级完成34个村的村村响与应急平台的对接。争取在未来两到三年完成所有村的村村响与省应急平台的连通。

2.2 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管理平台

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是全省应急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城镇公共广播和农村广播村村响实现应急广播功能的基础平台。

利用县级现有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基于多种传播方式,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决策指挥调度等手段措施,达到全时段、全天候、全方位、调度灵活、指挥便捷、快速准确、安全可靠的发布权威应急信息的目标,增强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阆中市(县)应急广播系统拓扑图如图2所示。

图2 阆中市(县)应急广播系统拓扑图

2.3 应急广播信号的播发

应急广播信号主要播出手段的实现方法可以采用电台/电视台、调频广播、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村村响广播等方式进行应急广播节目的播发,实现方法可选择如下:

2.3.1 电台/电视台播发

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接收到文本或音频格式应急信息时,将该应急信息转发至电台/电视台,由电台/电视台通过自动文转语、人工念稿、音视频播放、字幕插入等多种方式播出,处于开机的收音机、电视机、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等终端,将接收到应急广播音视频节目。

2.3.2 调频广播播发

调频广播播发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调频广播播发

(1)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接收到文本或音频格式应急信息时,通过自动文转语、音频播放等方式转换为音频节目。

(2)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根据应急信息中的发布需求,结合本地传输覆盖网资源情况和应急发布预案,生成调度控制指令。

(3)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将音频节目和调度控制指令一起发送至市调频发射台的应急广播接收适配设备,应急广播接收适配设备根据调度控制指令将应急广播音频节目送入到一个或多个发射机的音频切换器,并发出控制指令将发射机的音频节目切换为应急广播节目。

(4)同时控制副载波编码调制器产生副载波指令,在对应调频发射机的副载波中插入。

(5)正在收听调频广播的收音机,将接收到应急广播节目;所有能接收到调频频率的应急广播公共接收终端,将被激活并播出应急广播节目。

2.3.3 有线数字电视播发

有线数字电视播发过程如图4所示。

(1)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接收到文本格式的应急信息时,生成包含应急信息的调度控制指令。

(2)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将包含应急信息、调度控制指令的应急广播消息发送到有线数字电视前端。

(3)部署在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应急广播消息适配设备,响应调度控制指令,生成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码表,通过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复用器在对应频点上插入码表(码表格式要求见3.3.4)。

(4)具备应急广播功能的机顶盒,接收解析应急广播码表中的应急文本信息,叠加到任一视频画面进行显示。

2.3.4 地面数字电视节目播发

地面数字电视播发过程如图5所示。

(1)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接收到文本格式的应急信息时,生成包含应急信息的调度控制指令。

(2)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将包含应急信息、调度控制指令的应急广播消息发送到地面数字电视前端。

(3)部署在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应急广播消息适配设备,响应调度控制指令,生成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码表,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前端的复用器在对应频点上插入码表(码表格式要求见3.3.4)。

图4 有线数字电视播发

图5 地面数字电视播发

(4)具备应急广播功能的机顶盒,接收解析应急广播码表中的应急文本信息,叠加到任一视频画面进行显示。

2.3.5 村村响播发

2.3.5.1 阆中市(县)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上级应急广播平台的发布需求处理

(1)阆中市(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接收到文本或音频格式的应急信息时,将该应急信息转发到村村响系统县平台。

(2)村村响系统县平台通过文转语、音频播放等方式,将应急信息转换为应急广播节目,同时根据应急发布需求,生成终端唤醒指令。

(3)村村响系统县平台通过调频副载波/TS/IP流等方式下发应急广播节目和终端唤醒指令。

(4)村村响系统的终端响应指令,接收并播出应急广播节目。

2.3.5.2 乡镇及村级发布需求的处理

(1)在乡镇及村级平台中插入语音,同时对所辖乡镇或行政村范围的终端发出唤醒指令;

(2)通过电话拨打县应急广播平台的呼叫中心,经可靠的身份验证后,由阆中市(县)平台将电话语音调制转换为音频流,通过传输覆盖网下发至终端,同时对区域内的终端发出唤醒指令。

(3)终端检测唤醒指令,播出应急广播音频信息。

3 结语

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正在全国、特别是四川大规模展开,本文通过对应急广播系统,特别是县级平台和信号播发的几种方式的介绍,希望本文能够对正在建设应急广播系统的广电同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Z].2007.

[2]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Z].2006.

[3]国务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29号)[Z].2012.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S].20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S].2010.

[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广发[2013] 88号)[Z].2013.

[7]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应急广播总体规划(川广发[2013] 211号)[Z].2013.

[8]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推进工作方案(川广发[2014] 37号)[Z].2014.

敬国伟,男,1974年生,大学学历,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阆中分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及综合业务的维护、全市播控传输机房的管理、新业务发展的规划工作,曾参与全市双向网络改造、FTTH改造、阆中电视台自动播控系统改造、媒资管理系统安装、数字电视整转、村村响建设、县级应急平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等重大项目。

猜你喜欢
阆中市广播系统村村
阆中市:线上线下促就业 示范引领助创业
阆中市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稷山县蔡村村千亩樱桃迎来丰收季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张家塬村村歌
王村村:我在无聊这个领域有天赋
一种卫星数据广播系统端站存储管理方案设计
张家塬村村歌
浅析语音广播系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