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 Painting技术的解析与运用

2016-02-05 12:45郭兴悦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1期
关键词:真实感景物

郭兴悦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Matte Painting技术的解析与运用

郭兴悦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Matte Painting是电影特效技术的鼻祖,一般为代替电影制作中不能由实拍实现的背景或较大的场面,尤其在历史、科幻、魔幻等题材电影中被广泛的运用。本文通过对Matte Painting技术的制作流程进行解析,对其运用技术进行分类,并将其实际运用特效镜头制作中,总结其中的要点与经验,证明即使是在三维虚拟空间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Matte Painting仍以其高效并且最具真实感的优点占据在电影特效的重要地位,而国内的电影拍摄中则需要更加重视这项技术并对人才进行培养。

Matte Painting;视觉特效;数字绘景

1 Matte Painting的运用与由来

Matte Painting是电影特效的鼻祖,最早出现在黑白无声电影的时代,其发展历史几乎和电影一样古老。首次于1907年由Norman A. Dawn (ASC)制作,绘制了电影《Missions of California》。实际上一开始的Matte Painting画在玻璃上被称为“Glasshot”,画有景物两块玻璃板平行摆放保持恰当的距离。摄像机位于他们前面。在后面的玻璃板上,是相对粗糙的背景地形,如绘制的丛林。在前景玻璃板上,绘制细节丰富的元素,如植物、石头等。在玻璃板之间,应该就是移动或者静止的影片模型。在还没有数字特效的时代,玻璃、幕布等便是最开始的“Matte”即遮罩、蒙版,通俗的来说就是“景片”。此外,还利用一些人工微缩模型和绘景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拍摄出更复杂,令人信服的场景。

如今,借助计算机图像(CG)技术,以计算机图像“层”的概念取代以往的“玻璃板”,可以通过虚拟数字技术以Matte painting创建完整的摄影场景或者对已有场景进行扩充修饰。Matte Painting变得更为精确、易操作,更具创造性,往往可以创造出足以乱真的影片场景。所以数字合成技术成为当今Matte Painting的基础,将实拍的画面与绘制的画面合成最终的镜头。(见图1)

图1 电影《阿凡达》Matte Painting

制作Matte Painting并不是单一的Photoshop合成过程。在Matte Painting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切可能实现精彩的方式来制作,如传统绘画、雕塑、摄影和CG等手段来合成场景效果。

Matte Painting技术在国际电影行业以及非常普及,但国内这方面的人才仍然非常稀缺。国内拍电影还在习惯于实景的拍摄,这样既耗费成本、又浪费资源,因此Matte Painting这项技术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Matte Painting制作过程的解析

早期的Matte Painting只是“绘景”,但“绘景”也是一切Matte Painting工作的开始,一个线稿、一张照片或者仅仅只是来自特效总监的手势比划,都是Matte Painter创作的开始。

第二步便是二维空间的完善,实际就是传统Matte Painter最主要的工作,即主要运用Photoshop软件将初始的设计稿完善成为一幅如照片般真实景物的绘画,Matte Painting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真实感,它并不是如传统绘画一样用画笔与颜料的艺术创作,而是基本上都用真实拍摄的照片中的素材贴到画作中,以大量的真实景物素材来做拼贴,完成设计好的景物。

以Alp Altiner的作品《Planet-Scape》为例(见图2),这样一幅Matte Painting作品在各方面都非常接近真实,远处的光影和烟雾合成动态的,基本可以直接用于合成电影中一个固定机位镜头的背景。

图2 Alp Altiner的作品《Planet-Scape》

在这一步的创作中,考验的是创作者的美术功底以及更重要的是对画面美感的理解,当然如果是需要在电影中合成,在影调、光线和气氛方面,还要与影片的拍摄所结合。

近些年来,Matte Painting已经不局限在“画”上,数字技术与合成软件的发展给特效电影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三维虚拟空间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渲染的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过高,并且很难达到细节的真实感,因此结合三维场景制作,Matte Painting的运用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有时甚至不必要运用三维模型,而用Matte Painting制作一种“假三维”,仅在视觉覆盖的范围制作出透视效果,也就是摄像机投影技术的运用,用最简单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来制作“立体画”。

由于Matte Painting二维制作的局限性,为了达到真实感,与三维手段的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三维模型在Matte Painting中的运用的概念并不完全是用来渲染景物,还有一大部分的作用是来快速达成只用肉眼和手绘所达不到的透视立体效果,用简单基础的三维模型来作为景物绘制的“基石”,简单地打上灯光,三维空间的便利即可利用,从抽象到精确的展现,也是如今电影制作的追求,既然Matte Painting的目的是达到真实感,那么利用三维模型来确定景物的透视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镜头运动时,离镜头近的景物也需要投影在三维模型上来实现合理的透视。

当Matte Painting运用于电影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与实拍影像或是其他制作好的影像的合成。在拍摄时就计划好需要用Matte Painting代替的地方,绘制时根据实拍的景物来决定光影、透视等关系,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画面场景,来决定拍摄的角度和对事物的打光等。

3 实践过程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

既然Matte Painting是为电影画面增光添彩,那么色彩和构图必然是最重要的因素,需要对其有敏锐的直觉。所以对于Matte Painter来说,美术功底应该是基本素养,不只是用于草稿的拟制,更是能够快速的掌握大形、控制色彩,在素材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绘画来做补充。

摄影与美术是有共通之处的,如对透视的理解和造型的技巧,同时在焦距对画面造成的影响上也要严格考虑,结合实拍的镜头焦距,Matte Painting也要符合焦距的透视。有了基本的摄影常识,作画时也能对所需的画面有快速的反应,另外根据对镜头运动会带来的变化也有概念并提前计划画幅。

实际上,对于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对于周围事物的观察和记录,并思考人们所看到的景物为何为它所呈现的样子,在镜头中它又将会是什么样。所以摄影的曝光控制也是人们必须掌握的,真实的景物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被记录进镜头中的明暗对比、光影角度等因素对于画面的真实感将带来直接的影响。

每一个Matte Painter都应该有自己庞大的素材库,其中要有对素材清晰明确的分类,包括关于对景物的分类,如山、水、天空和城市等;或者根据环境光线的分类,如逆光、左侧光、右侧光、顺光和顶光等,这样在作画时能够快速找到满足的需要的素材。而对素材的积累,包括在网络上搜索信息的能力和自行拍摄的素材,这些也是如同生活经验一般需要日积月累的,同样的道理,想要完成出色的艺术作品,个人主动的积累和记录是必不可少的。

事实上,Matte Painter——绘景师的称呼已经过时,它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如今的Matte Painter应该被称为Virtual Environment Artists——虚拟环境艺术家。越来越多的景物能够被三维模型替代,Matte Painting的制作也与三维技术结合的越来越紧密,一个场景的制作渐渐会由一个团队去完成,而不是一个人。但传统的Matte Painter依然有发挥空间,因为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最高效的。在未来的很多年内,一个固定机位的镜头仍然会以一张传统的Matte Painting来完成。

对其他成员的工作的了解,也会加快完成工作的节奏。虚拟环境艺术家应该是一个对三维场景技术有所了解和掌握并且熟悉整个合成过程的人,在团队的统一制作中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

3 结语

Matte Painting是传统电影美术与电影摄影结合运用的艺术,是对人眼错觉的最大利用,在三维空间的渲染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其优势仍能够体现。而直接在三维模型上的绘景将会更快,因为可控制的范围很大,又不需要把时间花在重新渲染上。另外,相对于布置实景和三维空间的渲染场景,其真实感仍然是最高的,尤其是在三维合成相机投影技术出现后,立体起来的Matte Painting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惊喜。

对Matte Painting实际的应用也让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以及其相对于三维渲染的便利和高效,这项技术在国内的电影中应该被更广泛的应用,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才也应该多被培养和发掘。

[1]Dylan Cole,Alp Altiner D’artiste Matte Painting[M].Australia:Ballistic Publishing,2005

猜你喜欢
真实感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回归真实感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
用新闻笔法丰富广播纪实文学的表现力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南丰蜜桔造型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