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培养学生数感策略

2016-04-06 01:00康美足
文理导航 2016年9期
关键词:数感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康美足

【摘 要】实践证明,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相关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实施有效的策略,学生的数感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本文的研究也正是以此展开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感;培养;策略

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

一、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注重生活联系,丰富现实素材,建立数感

建立和培养孩子的数感就是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问题与数量建立起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

的是让孩子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孩子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例如,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时,对“1个整体”应多提供孩子生活实际中熟悉的材料,如一块饼、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的纸、一条线段……在春游过程中,感受1千米、10千米的路程;到储蓄所存款、取款,观看利率表,来感受1%、2%、4%利息的估算;到食堂去看看、称称、估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孩子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孩子“亲近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例如:“同学们,你们天天在上学,但你是否知道: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远?你步行(或骑车、乘车)上学通常要多少时间?请估算你步行(或骑车)的速度。”

三、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数感

对运算方法的判断,对运算结果的估计及其合理性的解释,都与学生的数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解题时前行要想到用什么方法解题,然后再算出具体的结果;使学生体验到同样一个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一个算式也可以有不同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到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学生在探索运算的过程中,促进了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如:教学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时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定律,在学生理解这些运算定律后还需要在练习过程中熟练。

四、挖掘教材资源,发挥习题价值,强化数感

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题型和题目,关键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把握和实施,运用比较科学的和能凸现数感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不仅学会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数感得以发展和提高。如:“加减混合”70-23+35= 37+10-5=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计算70-23+35=?类似的题,在做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加上和减去的一样多,因此得数还是不变。然后让学生先估再计算70-23+35=?学生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去比较加数和减数的大小从而估计出得数会比原来大,数感再强一点的学生就会很快地算出比70多12,就是82。又如:“100以内数的认识”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只是让学生按页找页是非常简单的,缺乏一定的挑战性,也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在教学中本人采取了如下的设计,效果不错:看看我们的数学书共有几页?摸摸、看看有多厚。猜一猜书的一半大约是几页,你能比较快地找到接近中间的页码?再请你找到50页,然后你能尽可能快的翻到100页吗?这里要讲求方法和策略,必须用到估的方法,而且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感受到一般纸张的不同页数相对应的厚薄程度。其实这就是对于抽象的数的一种物化或外化方式,也正是数感的一个方面。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的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去探索一般。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数感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培养学生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实处,让数学跟着感觉走。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参考》,2003年第1-2期

[2]《小学教学设计》,2003年第3期

[3]《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猜你喜欢
数感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