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新教育

2016-05-30 10:48顾明远
新教师 2016年1期
关键词:常态公平质量

【编者按】2015年11月,第三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在福州市仓山小学隆重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顾明远先生应邀作题为“新常态 新教育”的讲座。顾老用大量翔实的国内外案例来阐释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常态”。这是一场与大师对话、倾听大师声音的盛宴。本刊根据讲座录音整理并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也有很多的要求,特别是国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教育要有很大的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并作出了系统的论述,提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教育工作也要进入一个新常态,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识教育发展的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同时要改革、创新、引领新常态。

教育的新常态是什么?

教育新常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依法治教,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如何在前一阶段大发展的基础上进入新常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的问题。为了找准未来教育发展路径,需要厘清中国教育新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所谓促进教育公平就是使每个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教育的机会,而且能享受到有质量的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国家已经保证孩子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入不了学,但是促进公平的问题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提高质量是最根本的问题,之所以出现教育不公平也就是教育质量不均衡。我经常讲,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提高了质量,才能真正使每个孩子享受到公平的教育。《纲要》讲的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我还要加一句,还要上好每一堂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解决了所有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还要上有质量的学。这是新常态的总目标。

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新常态

公平素来是摆在中国教育面前的一大问题,教育发展不均衡可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常态。国家力图促使教育均衡发展,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很难做到全国教育都均衡。目前国家只能保证孩子入学机会的均等,尚保证不了教育过程的均衡;只能促进义务教育在县域内的均衡,尚做不到省域内的均衡。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公告,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是很大的。西部学校建设工程开展以后,可以说,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但是硬件建设上去了,软件建设跟不上。教师缺编,特别是体音美教师特别缺乏,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优秀教师留不住。

乡村学校均衡发展还有许多路要走。一是学校布点问题。小学一年级就住宿是否合适。另外一个农村撤了小学,这个村也就没有了文化,农村变成文化的沙漠了。二是留守儿童问题。青海藏族地区这个问题不太突出,因为那里出去打工的不多,其他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就很严重。全国有7000万留守儿童。面对这些问题,提高教育资源有效分配将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方向。

所谓教育公平,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入学机会的公平,现在基本能做到入学公平;二是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的配置要公平,校舍的条件,特别是师资,教师的水平,这个现在我们还没有做到,现在要做的也就是要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教育结构的公平,并不是说每个孩子将来都一样,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都能充分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所以要做到真正结构的公平,那就是要因材施教,注意他们的特长、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得实质上的成功,这才是根本的公平。

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什么是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主要要从思维能力、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判断。也就是说教育质量不在于知识掌握了多少,更不在于考试的分数有多高,而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们国家,虽然教育已经普及,但质量有待提高。不仅基础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也有待提高。提高教育质量不只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已被联合国列入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被列入的4大目标是:贫穷、饥饿、健康、教育。教育质量备受关注,认为教育问题不在于教育机会的获得,而在于质量的保障。2015年5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韩国政府共同举办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仁川宣言》。鼓励各国为其国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并确认教育是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获得谋求有尊严的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发挥其作为全球公民的潜能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决心。英国2014年提出,A-level的考试难度更加大,以提高中学的教育质量。法国于2015年4月23日发布了6~16岁的教学大纲,以培养能力、知识和文化为重点。澳大利亚提出因材施教,全面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韩国去年公布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增加安全环保,加强语文教育等。世界各国都在重视教育质量,中国未来想要赶上世界教育的列车,提升教育质量刻不容缓。

教育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不可以移植的。因为教育是在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是因为考试质量高,就认为是教育质量高。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数学能力、阅读能力、科学素养三门能力测试,过去是芬兰第一,这两年是上海第一。我们应该很好地分析,第一,上海的教育并不代表全国的教育,上海的水平并不代表全国的水平。第二,上海这几年新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走在全国的前头的,取得很大的成绩,应该肯定。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如集体备课,教研员帮助教师备课。这都是国外所没有的。第三,我们学习的时间要比其他国家学习的时间长得多。5月份我到芬兰考察,芬兰学生学习负担很轻,没有补课,作业量没我们那么多。过去PISA每年考试芬兰都是第一名。他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在创新,一再强调不追求PISA的考试成绩。我们在芬兰考察印象很深的是,芬兰小学教师都要大学毕业后再学习一年教育、进行实习,并得到硕士学历。因此,教师水平很高,而且教师职业非常受欢迎。可是芬兰的教师待遇并不高。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当教师呢?是因为在芬兰教师职业充分受到社会的尊重,受到家长、社会的信任,当教师有一种幸福感。当然芬兰是福利国家,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当他们的基本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以后,他们想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能得到社会的尊重,看到孩子快乐成长的一种成就感。

三、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将是新常态

现代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个性发展的要求。所以,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将是新常态。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的天赋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育。适应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才是最公平的教育。比如我喜欢文学艺术,你却让我去学习奥数,这是对我最大的不公平。奥数本身没有错,但只适合少数有天赋且对数学有兴趣的人去学习,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因为奥数太难,学习起来太苦了,全民学数学、学奥数,反而使许多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所以要研究怎么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整合课程,分层教学,让学生选择适合他的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小学不好分层,以打基础为主,但要尽早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尽早地发现学生的特长,高年级可适当整合,有重点地分层教学。前段时间我到北京清华附小听了一节科学课,课上了70分钟,这节课并不是课本里的内容,而是老师在科普作品里挑选的一个问题,学生很有兴趣。再如北京东城区小小科学院,我一个学生,北师大的教授辅导小孩子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实验。展示会上,有个孩子实验的内容是在大学一年级才学的课。这样的难度,小学五年级就能做,这说明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很大的。又如我在温州参观一个学校,该校提倡小学搞家庭实验室,在阳台搞小小实验室,展示给我们看的有两个学生,一个研究药渣当肥料,另一个研究昆虫,甲虫吃野草,不吃麦子。这些都是像模像样的科学实验,研究主题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研究的步骤是什么,方法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做的报告完全是一个科学实验的报告。所以说小学生并不是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引导。

四、“互联网+教育”将成教育的新常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的环境、教育方式和师生关系。“互联网+教育”是无可阻挡的潮流,但对它应正确地认识,并正确地运用。

“互联网+教育”有它的优势,比如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可以把看不见的东西放大,让学生看得见,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做课件,课件有时会束缚教师思想,所以我不大赞成所有的课都用课件,一堂课用10分钟,最多20分钟。还有,运用课件上课缺乏人情味,缺乏人际交流,比如数学老师画个圆在课件里,学生没有什么感觉,如果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圆,画得很圆,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画得很好,就有一种人际的感情在里面;如果在课件里写个标题,很快就过去了,但如果在黑板上一边写,一边让学生思考,这会启发学生的思考。

“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是:学习个性性、互动性、探索性。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个性学习的方案,通过互联网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我们当前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往往做做课件,有的远程教学只是课堂搬家,没有真正做到个性性、互动性、探索性。所以要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改变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究学习。关于信息技术我提出要处理好器(工具)、技(技术)、气(精神)三者的关系。重视师生间的人际交流,防止单纯的人机交往。

五、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

课程改革永无止境,综观近百年的教育发展,是在不断地改革中进行的。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是改革的高潮,教育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说20世纪每20年左右变革一次,那么现在差不多每10年就要有一次大的变革。今天人类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教育应该如何变革?教育的每次变革都要反映到课程的变化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上。时代在发展,教育的变革无定时,总是走在改革的路上,但只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立德树人。

去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从改革的任务来看,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改革评价制度;二是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三是实行分类考试;四是规范和减少考试加分。这几项都将影响中学课程改革和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是中考和高考,但会影响到小学的教育。下面我对教育改革和培养模式提几点看法: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什么叫爱,我们的老师都爱孩子,但是有时候不知道怎么爱。我觉得我们爱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你信任孩子,孩子也会信任你。

2.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初中巩固兴趣爱好,到了高中才能有自己的选择,否则就没有自己的选择。现在的学生到了高中毕业还没有自己的志愿,考上大学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不知道自己要上什么学校。前几年四川攀枝花一个中学的高考状元,他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班主任认为他的分数很高,指导他报考北京大学,后来被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了。到北大学习一段时间后,他没有兴趣,后来休学到深圳去打工,找感觉,一年后又回到北大物理系继续学习,还是没有感觉。他动手能力强,喜欢创造,喜欢创新,但是北大物理系是研究性的大学,搞研究的,结果他只好退学。退学以后他到北京一个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在那儿他如鱼得水,机器人比赛获得全国第一名。我们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学生被动地学习,被教育、被学习,包括小学生。所以要改变这种教育。

3.教书育人要育在细微处。我们要“立德树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人,要在很细微的地方着手。我们刚才讲的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那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注重情感。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有个朋友的孩子上北京一个很好的学校,可是一年后他让孩子退学了,到北京另外一个国际学校。他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后,老师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他觉得很不自由,束缚太多。我们的弊端就在这里,不尊重孩子,不信任学生,不是把学生当作主体,不注意学生的社会情绪和感情。学生是会犯错误的,我们要用宽容的精神,了解他为什么犯错误,学习功课不好,为什么不好,要找出原因来。所以教书育人就要在细微处着手,有时候一句话可以鼓励学生一辈子,有时候一句话会伤害孩子一辈子。

4.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学生是在活动中成长,不是在受教育中成长。活动包括动手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活动。一堂课如果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那么就是一堂好课。我不认为每堂课都要探索,不一定每堂课都要小组活动。有的小组活动看似很好,但小组活动里总有几个是积极分子,总有几个是在旁边看的,并不大积极的,并没有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更要在活动中让学生去体会,体验人际的关系,体会同伴合作的关系。如得到美国总统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教的是移民社区贫困的学生,但他的学生毕业后个个都成才。他成功的秘籍有两条,一是他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学生也信任老师,学生在老师身边有安全感。二是他组织活动,从中培养了同伴合作关系,人际交往的关系,培养了社会情趣。他提到了道德品质的几个层次,最低的层次是为了不受处罚、得到奖赏,最高层次是没有人监督时我也这么做。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朱蕴茝)

猜你喜欢
常态公平质量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公平比较
质量投诉超六成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