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教育步入绿色通道

2016-05-30 10:48郑文庆
新教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区校长培训

郑文庆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的教学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硬件条件上来了,软件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师资力量较弱,队伍年龄老化,且缺乏必要的培训,严重影响着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2015年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了“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的工作目标。

《计划》的实施,坚定了我教育远行的信念,拨动了我恒久执著的心弦,疏通了我杏坛情怀的经脉。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18年乡村教书生涯的一幕幕……

1988年7月,我中师毕业,被分配到一所离县城50多公里的偏僻小学任教。从此以后,每星期步行、乘车辗转于相距30多公里的老家和学校之间。承受过晚上用蜡烛照明的日子,隐忍过一个人在空旷校园中独挑孤灯的寂寞,也曾经历过与一位同事共买一盒3元“红梅”牌香烟的寒酸……当然,也有温馨的时刻:学生送米送菜,家长盛情邀请到家小酌,逢年过节收到往届学生的真诚问候,人事调动时村干部的再三挽留……尤其是我既担任完小校长,又担任学科教学时的几件往事,还历历在目,飘着馨香,暖我心扉。

无奈

1997至1998学年度,我在一所农村完小担任教学工作,兼任教导事务。1998年春季的一天,我接到学区校长的电话通知,要我3月份到县进修学校参加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内心一直很不平静。一是我不想当校长。为什么呢?因为据我所知,完小校长丝毫没有办学自主权,无法落实自己的办学理念,几乎只是做一些上传下达的事务。没有人事权,教师不好管理。而且校长如果没有处理好与学区领导、一线教师的人际关系,校园内还会弥漫着一股股火药味,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二是我不得不当校长。当时我所在学区除了1所中心小学外,还有12所完小校,这些学校的环境、条件、交通天壤之别。以我当时所在学校为例,离家3公里,抄小路步行只要15分钟。而我所在学校距最偏远的学校则大约30公里,交通极其不便,上班几乎要步行,偶尔可搭乘到手扶拖拉机,或是当地运载松木的“东风”牌汽车。最不方便的是当地还没安装电灯,一到晚上,整个村子一片漆黑,漫漫长夜难熬。倘若婉言拒绝参加培训,惹怒学区领导,小则有不识抬举之嫌,大则有被调往最偏远学校“充军”的危险。权衡轻重,我还是顺从学区领导意愿,参加了当年的县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于是乎,当年秋季,我身不由己地被调往离家6公里的一所11班16员(开设11个班级,配备教师16人,其中1个学前班)的学校担任校长。三是我无法专心当校长。为了以身作则,我身先士卒,勇挑重担,深入教学第一线,兼任了高年级语文科的教学任务。有时,完小校长的事务就像千条线穿一个针孔——参加抽考、评比、检查、开会、培训、教研、会见家长、处理突发事件、完成学校其他突击性工作任务。校长还要以身作则,履行一线教师的常规工作——从早自习下班辅导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单元测试、质量分析、组织活动,等等。烦琐的日常班级事务,偶尔也使我无力顾及学校的工作,常常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如今,《计划》提出了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等8项措施。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作为《计划》提出的8项举措之一,无疑解决了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紧的难题,再也不会出现5班6员甚至6班6员的尴尬了!

欣慰

找对象难,难找对象,这是当时农村青年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数不少的农村单职工教师,尤其是那些“民办教师转正”的单职工教师,由于家庭人口相对较多,承受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由于生活的单调和环境的局限导致了农村教师人际交往困难、视野狭窄……学校教师的这些困难都是我能感受到的。我想,能否解决这些棘手的难题,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当时,我校有个为人处世、工作能力都很不错的青年男教师,十八九岁上讲台,二十六七了却还没找到对象,家里人着急,自己也着急,到处找人物色对象。作为完小校长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得知他看上了一个女教师后,我就前往学区协调,恳请学区领导为他们创造条件。第二年秋季,在学区领导的支持下,那个女教师调到了我校。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他们未能喜结良缘,但领导的关心他们应该是能够感受到的。对于“民办教师转正”的单职工教师,每年进入农忙季节,我则灵活出勤管理,允许同事代课,我也亲历亲为,为他们排忧解难。至于老年教师,我则在课程节数等工作任务安排上给予适当照顾,平时嘘寒问暖,关心身体健康。由于我奉行制度管理辅之人文管理的管理理念,也因为我的体察入微,无论是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还是老年教师,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全校教师拧成一股绳,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学区领导和当地干部的好评,我也体验到工作成功的几许快乐。

充实

在农村学校,由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的限制,小学教师的课余生活较为单调、无聊。备课、教学之余,无非是打打扑克、麻将,喝喝茶,聊聊天,有时喝喝小酒。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琢磨着,希望通过倡导读书,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变这种随遇而安的现状。

许多教师认为,四五十岁的年龄似乎已经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时候了。“人老了,脑力退化了!”“高级教师职务已聘,还有啥可图!”“教小学,‘小儿科,学过的知识绰绰有余!”“工作太忙,哪有时间读书?”我想,教师固然很忙,不读书的原因可以罗列很多,但是不管哪种理由,在“教师必须读书”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尽管周围的人对读书的态度不容乐观,我还是倡导读书,从提高学历开始。在我的带动下,许多教师纷纷效仿。共有10名中青年教师或参加电大学习,或参加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学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专业文化水平。在这些日子里,我和同事们忙得不亦乐乎,累并充实着。

《计划》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能力,已经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一是保证培训时间。明确提出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校长教师进行360学时的培训,解决乡村教师总体培训偏少的问题。二是优化培训内容。除了日常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外,特别注重加强师德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三是改进培训方式。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调整“国培”方向。从2015年起,“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重点聚焦乡村,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校长教师培训。

留恋

转眼间,18年最美好的青春悄悄地过去了。在我的人生即将步入不惑之年时,竟然经历了一场非同小可的考验。随着我县大城关战略的实施,大量生源涌向城区学校,乡村小学实行布局调整。我所在的小学虽然在当地口碑不错,但由于生源大幅度减少也被撤并。

于是,2006年8月,我通过了城区缺编教师公开招聘的考试,从农村来到城市。进入县直学校后,我希望能为以前的同事、学校做点事,哪怕只是传递一个信息,提供一份资料,赠送一本书,希望与我之前所在班级的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我只想让昔日的同事、家长明白一点,虽然我们距离远了,但我们的心依然在一起,我对乡村教育的那份情感依然炽热,我依然是那片黑土地忠诚的守望者!

同时,我继续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于2009年6月取得本科文凭;主动参与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的各种活动:课题研究、专著研读、论文撰写、技能竞赛、学生指导……站在新的起点上,有了“学习”这张永不褪色的名片,我工作,我快乐!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是1988年7月我师范毕业时班主任的谆谆教诲。回首毕业27年多的专业成长之路,因为自己天资一般,能力平平,所以不敢给自己定太大的目标。每每为自己确定一个小目标,然后为之努力,等到实现的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幸福随之氤氲心中。虽然没有引以为豪的成就,值得炫耀的资本,但聊以欣慰的是自己还保有一颗不变的“初心”,并能在“勤能补拙”的成全下坚持一份“始终”。

一直很喜欢路遥的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在个人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在漫漫教育人生的旅途中,我将在“始”和“终”之间不断追寻,不断提升……更令人欣喜的是,《计划》的实施,恍若吹响全国300万乡村教师的集结号,犹如照亮他们前行的明灯,让他们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猜你喜欢
学区校长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