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时序增长及其热点分析

2016-12-29 06:12衡中青
关键词:池田大作邦交历年

衡中青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图书馆;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池田大作研究所,广东 佛山 528000)

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时序增长及其热点分析

衡中青1,2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图书馆;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池田大作研究所,广东 佛山 528000)

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是有关池田大作及其作品的学术研究文献。笔者搜集到池田大作研究文献316篇(部),分为学术论文、专著和学位论文。从时间维上看,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活动是研究热潮的触发机。从文献分类上角度,教育类是最大热点,且全部热点的数量与文献的数量呈正相关。

池田大作;文献增长分析;热点分析;时序分析

池田大作,1928年出身于日本东京,现任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获得过联合国和平奖,对中日友好往来作出过杰出贡献。池田大作一生致力于推广和平、文化、教育,著作颇丰,影响较大的有《人间革命》(全12卷),与世界名人对谈集《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社会变迁下的宗教角色》(威尔逊)、《黑夜寻求黎明》(尤伊古)、《二十一世纪的警钟》(佩西)、《奔向生命世纪的河流》(鲍林)、《世界市民的对话》(诺曼卡曾斯)、《二十一世纪的精神教训》(戈尔巴乔夫)、《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等。池田大作的贡献是世界性的,他的和平、文化、教育思想对世界社会影响很大。笔者据中国知网文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1962年即有内容涉及池田大作的文章发表,即金苏城在《世界知识》1962年第18期上发表题为《日本的创价学会》文章中,提到创价学会第三任会长池田大作。而后,直至2016年6月30日,建国后发行各类纸质媒体中共有9 075篇(部)文献的内容涉及“池田大作”。这些文献包括池田大作的作品、池田大作研究文献和其他各类文献。笔者从这些9 075篇(部)文献以及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中辑录出316篇(部)“池田大作研究文献”,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一、池田大作研究文献界定、统计及文献著录说明

池田大作研究文献,顾名思义,一是研究池田大作及其作品的文献,二是学术研究文献。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文献才会被认定为池田大作研究文献。因此,一些新闻报道等非学术研究类文章须排除,如《我校举办池田大作摄影艺术展及池田大作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等等,一律不计入池田大作研究文献。依据这种界定原则,截止2016年6月30日,笔者共搜得各类文献316篇(部),详情见表1。

表1 历年池田大作研究文献统计

从表1可知,池田大作研究文献分为期刊文章、著作、报纸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为下文方便研究计,笔者获取这些文献的详细著录信息,包括题名、作者、作者所在机构、发表刊物(出版社)、发表(出版)时间、分类号等,如:

试论池田大作人类和平思想中的佛教哲学渊源/张云江/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文化学刊/2010-09-15/B9489;

池田大作香峰子思想的新探索:和平对话家庭教育与和谐幸福/萧正洪,拜根兴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C913.11

上述著录信息或来自于中国知网[1],或来自于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2],但需要说明的是分类号的著录。对于知网,文献的分类号有两个来源,一是为符合出版规定,文章本身自带的“中图分类号”,这个分类号通常是由文章作者给出;二是在每一篇文章的信息显示页面上也有“中图分类号”,但这个分类号是知网统一给出的。因分类人员采用的口径差异等原因,这两个分类号是有差别的。而且,由于某些原因,相当一部分文章自身并没有自带“中图分类号”。所以,分类号的著录一律采用知网给出的“中图分类号”,而不采用文章自带的。对于来自于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专著的分类号,一律采用该数据库提供的。

二、基于时间维的文献分析

据收集到的数据,第一篇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是由刘军、缪家福合作完成的,于1988年发表在《法音》上的《佛教的生命观——日本池田大作<论生命>一书介绍》一文。笔者把搜集得来的316篇(部)文献,已按时序列表如表1。为直观表达表1内容,笔者绘图说明,如图1(历年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数量与热点数量对比图)

图1 历年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数量与热点数量对比图

从图1可以看出,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数量从2002年开始呈现曲线上升趋势,至2010年出现拐点,开始呈现下降趋势。1988年至2001年,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数量一直是低水平徘徊,但为何在2002年出现激增的现象?笔者分析的原因是,中日两国隆重庆祝邦交正常化30周年。这一点可以从2002年发表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主题文章的数量上得到印证。笔者在知网上从“篇名”、“主题”、“全文”三个入口检索1972年中日建交后有关“中日邦交”文章(截止2016年6月30日),共获得“篇名”入口文章263篇、“主题”入口文章3 349篇、“全文”入口文章20 752篇。因在1972年这一年,中日刚刚建交且这三个检索入口无论哪个都没有文章发表,故计算平均数从1973年算起,共43.5年,每年平均数分别约为:6.0篇、77.0篇、477.1篇。表2列出自1972年开始每隔5年发表的文章数(即逢五、逢十中日邦交纪念年)。

表2 “中日邦交”逢五、逢十纪念年文章数量

表2说明:其余各年总数=历年总数-纪念年合计数=263-182=81;其余各年平均数=其余各年总数÷(总年数-纪念年数)=81÷(43-8)=2.3

注:历年总数不包括2016年半年发表的文章数,下同。

表2表明,中日邦交逢五、逢十纪念年文章数量的平均数远高于非纪念年文章数量的平均数。作者认为,中日邦交纪念活动激发了“中日邦交”的研究。

对比表1和表2,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数量虽然没有象“中日邦交”文献数量那样随着纪念年到来而激增。但是,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活动却触发了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激增的势头。虽然2010年开始,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数量每年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数量还是远高于2002年之前各年。

池田大作研究文献的统计数据说明:中日邦交正常化触发了我国学者对池田大作及其作品的研究,特别是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活动。2002年及其以后各年,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数量较以前大幅增加,呈曲线上升趋势。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学者对池田大作及其作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三、池田大作研究文献的分类统计分析

池田大作是社会活动家,世界名人,从事的社会活动领域广泛;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的主题内容又多种多样。我国学者对池田大作的研究也是十分广泛的,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本节将以316篇(部)池田大作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为基点,采用分析文献的中图分类号的方法,来讨论我国学者对池田大作研究的学科热点问题。中图分类号即依据我国当前最为通行的文献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著录文献给出的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文献分类的依据是学科分类,这是本文研究学科热点问题的基础。

笔者收集到的316篇(部)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来源于知网和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无论哪个来源,都存在一篇文献有两个分类号的问题,274篇(部)文献给出唯一一个分类号,41篇(部)文献给出了两个分类号,1篇文献给出了三个分类号。这些给出多个分类号文献的主题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类别。

为研究池田大作研究文献的分类问题,笔者把所有316篇(部)文献的分类号提取出来(一篇文献有多个分类号的,分别提取),共获得359个类号,并给出对应的中图分类类目(原文篇幅大,本文不予列出)。再经相似类目归类、合并处理,获得表3中的归类类目。

表3 归类类目详细

(接上表)

从表3可以看出,“G4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教育”(67)、“I313文学-各国文学-日本文学”(43)、“K833历史、地理-传记-各国人物传记-日本人物传记”(38)、“D8政治、法律-外交、国际关系”(32)、“B313哲学、宗教-亚洲哲学-亚洲各国哲学-日本哲学”(32)等5个中图分类类目所包含的文献名列前5位,且远多于其他各类。这个统计结果说明:这个5类学科是中国学者是研究池田大作的学科热点,是关注度较高的领域。但是还不能从时间上反映关注度。下文再统计分析每年出版文献的学科主题,即每年的热点及其数量,见表4。

表4 历年出版文献的分类号一览表

上表列出历年出版文献的分类号,可以说这些分类号就是文献的学科主题,亦即是学者研究的兴趣热点。为直观说明历年研究热点数量,笔者绘出折线图表示,见图1(历年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数量与热点数量对比图)。从图1可知,主题热点的数量与历年出版的池田大作研究文献总数量的走势基本是一致的,即文献数量增加,热点数量也随着增加,且2002年及其以后各年的学科主题热点数远高于以前各年。

四、结语

本文运用统计学及图书情报学理论和方法,对池田大作研究文献的时序增长及其热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正确与否有待方家。池田大作研究的热点很多,但从文献学角度的进行统计分析的报道不多。笔者这一次尝试,如能抛砖引玉,其值方显。

[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DB/OL].(2016-06-30)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2]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检索[EB/OL].(2016-06-30)http://opac.nlc.cn/F/B2LYQVUJH7V1LX1Q879MV TBI6FSA3XR8QTFMLLTCE1I6DSNA8G-84640?func=file&file_name=login-session.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A Sequential Growth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n Daisaku Ikeda Studies and Research Focuses

HENG Zhong-qing1,2

(1.Library of 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2.Institute of Daisaku Ikeda Studies,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on Daisaku Ikeda Study is on Daisaku Ikeda and his works,including the paper,the monograph,the dissertation,316 in total.On time series,30 anniversary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Sino Japanese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2002 is a trigger of Daisaku Ikeda Stud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education issue is the biggest hot spot and the number of research focuse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ocuments over the years.

Daisaku Ikeda;document growth analysis;research focuses analysis;time series analysis

B313.5

A

1008-018X(2016)06-0050-07

2016-10-18

衡中青(1969-),男,江苏宝应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博士。

猜你喜欢
池田大作邦交历年
略論春秋時期的邦交文書
池田大作诗歌小论
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池田大作高等教育思想架构
大陆整顿旅游危及台湾“邦交”?
浅析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