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研究

2017-03-12 20:14孙永刚高云逸
关键词:灰坑人骨头骨

孙永刚, 高云逸

(1.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1;2.吉林大学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研究

孙永刚1, 高云逸2

(1.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1;2.吉林大学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灰坑葬是指在灰坑内掩埋死者的一种特殊的埋葬形式,通过对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资料进行较为全面地收集,将其与同时期正常墓葬的对比分析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及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灰坑葬与正常的墓葬形式差别显著,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应是祭祀性质遗存。从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这两种文化与黄河中游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存在密切互动关系的情况来看,两文化的灰坑葬当来源于中原地区。

辽西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灰坑葬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以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这两种青铜时代文化因1960年赤峰市夏家店和药王庙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半个世纪以来,正式发掘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遗址和墓地达数十处。随着发掘资料的增多,对这两种青铜时代文化的文化面貌、分区分期、文化源流等问题已取得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辽西地区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灰坑葬遗存进行综合研究,以丰富我们对于这一地区两种青铜文化祭祀习俗及相关问题的认识。

一、考古发现的灰坑葬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

目前发现有灰坑葬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有4处,即康家屯、康家湾、陈家营和罗锅地遗址。

康家屯遗址位于辽宁省北票市,该遗址编号为X12的石穴为圆形袋状,用石板逐层垒筑而成。穴内堆积分三层:第二层发现三具人骨,尸骨Ⅰ为成年女性,仰身,下身屈肢,左臂弯至胸部,右臂伸直外展。尸骨Ⅱ是儿童,仰身,压在尸骨Ⅰ的腿下。尸骨Ⅲ是儿童,仰身直肢,下肢压在尸骨Ⅰ的头骨下。在三具人骨的周围及下部出土5件陶罐,2件甗和鬲、尊、壶各1件,皆为毁器。还有刀、锄、铲、斧等石质生产工具*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北票市康家屯城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1(8):31-44.。

康家湾遗址位于赤峰市松山区,该遗址H10为不规则长条形,口大底小。坑底出土有陶罐、彩绘陶片以及石镞、石斧、石磨盘等。在坑底部发现一具较完整的人骨架,侧身单腿屈肢,耳佩蚌环*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康家湾遗址2006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8(11):15-23.。

陈家营遗址位于赤峰市英金河东南岸台地上,该遗址发现有3座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灰坑葬。H6为圆形筒状坑,坑内堆积分三层,每层分别出土一具人骨。发现于第一层的人骨右手置于骨盆下,发现于第二层的人骨保存较差,发现于第三层的人骨右手置于骨盆下,左手置于腹部上。坑内出土1件石叶以及少量陶片,无完整器。H63为椭圆形筒状坑,坑底西部有一壁龛。距坑口0.8 m的西南部发现一具人骨,跪姿,背部朝上,上肢放于背后,下屈肢。在壁龛内和人骨右侧发现有石铲、石斧、石锛、陶罐、陶甗等。H94为椭圆形筒状坑,坑底北侧发现一个人头骨,坑内出土少量陶片*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陈家营遗址发掘报告[R]∥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09-372.。

罗锅地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该遗址发现的编号为M1的这座灰坑葬为圆形筒状坑,坑内堆积分两层。上层距坑口0.6 m处发现一具人骨,仅存上下颌骨和上下肢骨等,人骨周围散乱放置一些石块。下层发现三具人骨,均为仰身直肢。一号人骨较完整,小腿骨下部被折断。二号人骨残缺不全。三号人骨保存基本完整,头骨压在一号人骨之下,小腿骨被二号人骨压于腹部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朝阳罗锅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发掘报告[R]∥辽宁省道路建设考古报告集(2003).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95-163.。

(二)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

目前发掘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发现灰坑葬的有7处,分别是夏家店、上机房营子、龙头山、大山前、小黑石沟、水泉、井沟子遗址。

夏家店遗址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其中夏家店上层文化遗迹中发现5座埋有人骨的灰坑,H23内埋2人、H24内埋1人、H25内埋1人、H26内埋2人、H27内埋3人。人骨有仰身也有俯身,均无随葬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4(1):111-144.。

上机房营子遗址位于赤峰市松山区,该遗址发现有两座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灰坑葬。H115为圆形袋状坑,在近底处西南部发现一婴儿头骨,在北部发现一具成年人骨骼。H47为椭圆形筒状坑,坑底发现两具人骨,其中一具为女性,做挣扎状,面朝下,头骨塌陷,未见脚骨,在胸部压一石块。另一具为男性,头骨破裂严重,肋骨和部分指骨压于骨盆下方,发掘者推测其可能被腰斩。出土有陶豆、盅、石斧、骨珠等*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赤峰市上机房营子与西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2,68.。

龙头山遗址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清理的埋人灰坑均为圆形袋状,内埋1-6人不等,姿势各异,坑内有数量不等的残破陶器。发掘报告仅以K6为例说明,内有成人尸骨一具,小孩尸骨一具,残罐、钵各两件*齐晓光.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R]∥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58-72.。

大山前遗址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该遗址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10余座圆形袋状灰坑均埋有人骨,最多的一个坑内有22个个体,坑中常出土有大量的陶器。报告中举两例说明,H64内堆积分五层,第二层底部发现一具人骨,上半部俯身,颅骨有烧灼痕迹;下半部分仰身,肢骨散乱,为一成年男性。H83底部发现四具人骨。人骨Ⅰ仰身,颅骨严重变形,上肢上举,下肢叉分。人骨Ⅱ,被人骨Ⅰ的下肢叠压,仰身,上肢上举至颌骨处,下肢弯曲。人骨Ⅲ仰身直肢,头骨破碎。人骨Ⅳ被压在人骨Ⅰ下,仅存少量碎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1998年的发掘[J].考古,2004(3):31-39.。

小黑石沟遗址位于赤峰市宁城县,该遗址主体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揭露的灰坑数量多达240座,其中埋人灰坑12例*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小黑石沟——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1-229.。

92ⅡH6为圆形筒状坑,坑底出土人骨两具,并列放置,一具仰身直肢,另一具保存较差。

92ⅡH8为圆形微袋状坑,坑内第二层发现一具人骨,仰身直肢,人骨下方南侧发现大量陶片,可复原器物有豆、鼎、罐、鬲等。

92ⅡH9为椭圆形袋状坑,在深56 cm处发现两具人骨,为一成人和一小孩。成人侧身,下肢弯曲,头骨破碎。小孩俯身,头骨破碎,左上肢骨及腰部以下缺失。在深80 cm处发现一具人骨,左侧颧骨缺失。在深1.3-1.34 m处发现两具人骨,脚对脚放置。一人骨仰身直肢,左上肢骨、腿骨和脚趾骨缺失。另一具人骨为俯身直肢。坑内出土有陶片、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

92ⅡH43为圆形筒状坑,坑内发现一具人骨,仰身直肢,坑内出土有石块、骨器、陶片。

93ⅡH82为圆形筒状坑,坑内堆积分两层。第一层中部发现一具人骨,侧身直肢。

93ⅡH108为圆角方形袋状坑,坑内堆积分三层,第三层出土有陶片,坑底中部发现有人骨一具,侧身直肢。

93ⅡH122为圆形袋状坑,出土有陶片、骨器等。靠近坑底出土有两具人骨和一个单独的头骨,两具完整的人骨脚对脚放置,单独的头骨位于坑南侧。

93ⅡH143为圆形袋状坑,坑内堆积分三层,第三层出土有少量陶片,坑内东壁发现一具人骨,仰身直肢。

93NⅡH161为圆形袋状坑,坑内堆积分三层,第一层出土较多陶片,发现人骨一具,仰身直肢。

98NⅢH9为椭圆形袋状坑,坑内堆积分四层,第一层出土有陶器、陶片、石器、骨器、动物骨骼,该层发现三具人骨,一号人骨侧身屈肢,脚趾骨不存,左侧肩胛骨内侧射入一件骨镞,在肩胛骨外并列有一件骨镞,为一成年女性。二号人骨侧身直肢,为成年女性。三号人骨保存较差,为一成年男性。

98ⅢH21为圆形微袋状坑,出土较多陶片、动物骨骼和可复原的陶器数件。在该坑的不同深度发现五具人骨,一号人骨距坑口30cm,仰身直肢,无双足,为一成年男性。二号人骨距坑口90 cm,侧身直肢。三号人骨为人的一根脚趾骨。四号为婴儿肢骨两根,距坑口120 cm。五号为一婴儿骨架,颅骨粉碎,距坑口130 cm,该层位还发现一成年人头骨。人骨多有残缺,似为有意所为。

98ⅢH61为圆形筒状坑,坑内发现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骨仅见下颌骨,肢骨、肋骨及盆骨散乱堆在一起,还有一些动物骨骼与其堆放在一起。

水泉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该遗址发现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灰坑葬为几具尸骨凌乱无规律地埋在一个坑内,无随葬品。编号为M18的灰坑葬为筒状坑,坑内堆积分三层,中层埋6具人骨。人骨排列无序,相互叠压,十分凌乱,有侧身、俯身及身首异处。部分尸骨被火烧焦,人骨附近还发现一件石镞,发掘者推测可能是射中人体的,不属随葬品*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建平水泉遗址发掘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86(2):11-29.。

井沟子遗址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其主体遗存是由该遗址命名的井沟子类型。该遗址发现的两座灰坑葬,发掘者根据出土遗物推断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H2为圆形袋状坑,坑底发现一具完整人骨,人骨旁发现较多石块。H4也为圆形袋状坑,坑底发现一具人骨,侧身,以手护面。坑内有十几块石头,有的石头直接压在人骨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林西井沟子——晚期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与综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57-263.。

就目前考古资料来看,辽西地区灰坑葬始见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在其之前的所谓的“红山诸文化”的遗址中没有发现,至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灰坑葬数量显著增多。

二、灰坑葬与正常墓葬对比分析

由上述考古发现可见,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灰坑葬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坑的形制上,绝大多数为圆形筒状坑和圆形袋状坑,与正常的灰坑或窖穴并无差别;第二,在人骨姿势及状态上,人骨姿势各异,有仰身、侧身、俯身、直肢、屈肢、挣扎及散乱等,且人骨多有残缺和人为伤害的痕迹;第三,在坑内包含物上,坑内出土遗物多为生活垃圾,虽有少量完整遗物出土但多为随意抛入;第四,在人骨数量上,除一人外还有多人埋于一坑的现象,最多的一例坑内埋有22个个体。

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均已发掘多处,为研究这两种文化的墓葬制度和丧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大甸子墓地是目前发掘的墓葬数量最多、内涵最丰富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是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的最重要的资料。大甸子墓地共发掘804座墓葬,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有木构型、土坯垒砌型、生土二层台型、洞室型几类。普遍实行单人葬,也有少数合葬墓。葬式以侧身直肢葬最多。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男性多随葬斧、钺、杖,女性多随葬纺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9-221.。

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形制通过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石椁墓、竖穴土坑墓和石板墓。石椁墓通常是先挖一竖穴,内置木质葬具,坑壁和葬具之间填充石块,葬具上下铺盖石块,构成石椁。这类墓均为高规格墓,随葬品多为各类青铜器。土坑竖穴墓为长方形,有木质葬具,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石板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砌石板为棺*乌恩岳斯图.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9-180.。

通过以上对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灰坑葬与正常墓葬的对比分析可见,二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第一,圆形筒状或袋状的灰坑形制与长方形竖穴式的墓葬形制有别;第二,灰坑中极不统一的人骨姿势、多有残损的骨骼及多人同埋一坑的埋葬方式与正常墓中多单人仰身直肢或侧身直肢的埋葬方式有异;第三,灰坑内的包含物多生活垃圾,即使有完整器物出土也多为随意抛入,且无任何组合形式,这与正常墓葬中的随葬品不同;第四,灰坑中的人骨为直接填土掩埋,无任何葬具,这也与正常墓葬存在差别。

灰坑葬与正常的墓葬截然不同,具有特殊的性质,这便需要我们将其从正常埋葬死者的处理方式中区分出来,具体分析其性质。

三、灰坑葬性质探讨

(一)人骨姿势及完残状态

前文所述灰坑内埋藏的人骨姿势极不统一且人骨多有残损,在此仅择要举例说明。康家屯遗址石穴内发现的三具人骨为随意抛入坑中,作散乱叠压状。上机房营子H47女性人骨做挣扎状,面朝下,头骨塌陷,未见脚骨,在胸部压一石块。男性人骨头骨破裂严重,肋骨和部分指骨压于骨盆下方,发掘者推测可能被腰斩。大山前遗址H64内出土人骨上半部俯身,头向北,颅骨有烧灼痕迹;下半部分仰身,肢骨散乱。该遗址H83内的四具人骨姿势散乱,上下叠压,人骨Ⅰ颅骨严重变形,人骨Ⅲ颅骨破碎。水泉遗址M18灰坑葬中埋葬的人骨排列无序,十分散乱,有的甚至身首异处,有的尸骨已被大火烧焦。

小黑石沟遗址92ⅡH9内深56 cm处成人人骨侧身,下肢弯曲,头骨破碎。小孩俯身,头骨破碎,左上肢骨及腰部以下缺失。在深80 cm处发现的人骨,侧身直肢,左侧颧骨缺失。在深1.3-1.34 m处发现的两具人骨,其中一具人骨仰身直肢,左上肢骨、腿骨和脚趾骨缺失。93ⅡH122除发现两具完整人骨外,还发现一个单独的头骨。98ⅢH21的不同深度发现五具人骨,一号人骨无双足。三号人骨为人的一根脚趾骨。四号为婴儿肢骨两根。五号为一婴儿骨架,颅骨粉碎,距坑口130 cm还发现一成年人头骨。人骨多有残缺,似为有意所为。

从人骨状态看,凌乱的姿势、残缺破碎的骨骼、单独的头骨等说明这些人骨为非正常死亡,应是被人为暴力伤害致死。至于灰坑内这些死者的死因,可能是在祭祀仪式中当作牺牲杀死的。李伊萍先生认为新石器时代埋人灰坑类遗存应是当时人们举行祭祀活动的遗留,灰坑中的死者,即为祭祀中的牺牲*李伊萍.新石器时代“灰坑葬”中所见祭祀现象[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162-166.。这一论断无疑为我们探究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灰坑葬的性质提供指导与启示。

(二)坑内包含物

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发现的埋人灰坑内大都发现有各类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陶片、石块、动物骨骼等。这些包含物既无固定的摆放位置,也无组合规律,且大多是随意抛入,可能并非坑内人骨的陪葬品。但坑内的某些遗物却能为埋人灰坑性质的判定提供依据。

如康家屯遗址埋人石穴内三具人骨所在的第二层出土的5件陶罐,2件甗和鬲、尊、壶各1件,皆为毁器。龙头山遗址发现埋人的6号坑中发现有残陶罐、钵各2件。小黑石沟遗址92ⅡH8人骨下方南侧发现大量陶片,可复原器物有豆、鼎、罐、鬲等,这些陶器可能系人为有意损毁。

朱延平先生认为辽西区古文化发现的诸如打破陶器等毁器现象为祭祀行为*朱延平.辽西区古文化中的祭祀遗存[C]∥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7-226.,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毁器祭祀的现象不仅在中国的史前及历史时期有所发现,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普遍发现。“灰坑中的死者,即为祭祀的牺牲,其他遗物,或与人一样同为奉献的祭品,或可能为盛放祭品的容器。”*李伊萍.新石器时代“灰坑葬”中所见祭祀现象[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162-166.埋人灰坑中发现的毁器与人骨都可能是某种祭祀活动的遗存,坑内各类完整器物可能也与祭祀仪式有关。

此外从辽西古文化区祭祀习俗的传承来看,灰坑埋人祭祀现象虽然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才出现,但灰坑埋牲祭祀的风俗由来已久。如兴隆沟遗址兴隆洼文化H35底部放置两个猪头骨,并用陶片、残石器和石块摆出躯体。发掘者认为这一人为摆塑的“S”形躯体代表了猪龙形象,具有鲜明的宗教祭祀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J].考古,2004(7):3-8.。敖汉旗南台地遗址小河沿文化H16在距地表1.3 m的深度发现一具狗骨架,在底部发现口向下倒放的一件陶罐和一件陶瓮,发掘者认为该灰坑可能和祭祀活动有关*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等.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J].文物,1977(12):1-15.。

祭祀是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的主要性质,但不是说所有埋人灰坑都是祭祀性质的遗存,灰坑葬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对其性质的界定也不能一概而论。这其中可能包含着对非正常死亡者的特殊处理方式,因死者死亡原因的特殊而采取了非正常的尸体处理方式。当然,也不排除系乱葬坑等其他性质的可能。然而,要全面而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单靠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是不够的,需要考古学与古病理学、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才能完成。本文的目的并非是对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灰坑葬的性质给出一个全面的解释,而是旨在通过对一种性质的剖析,以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四、灰坑葬来源探究

就目前考古资料来看,黄河中游地区是灰坑葬出现时间最早、发现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并且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灰坑葬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系统地探讨。

在夏商时期黄河中游的遗址中,依旧普遍发现有埋人灰坑,尤以高等级遗址中发现数量最多。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1960-1964年发掘的29座灰坑葬均无随葬品,葬式混乱。如ⅤM205死者俯身,双手举过头顶,手腕相交,发掘者推测该死者系双手被绑而遭活埋。ⅣM24人骨也为俯身,左手弯曲压在胸前,右手折放在背后,左下肢骨自髋骨以下残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5(5):215-224.。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发现的灰坑葬数量较多,一般都无随葬品,葬式多样。有成人骨架五具和儿童骨架两具叠压杂乱埋在一起,并有无头骨的;有成人骨架十多具,猪骨数具分层埋在同一灰坑中的;有四具成年人骨和一具猪骨分三层埋在坑中的*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57(1):53-73.。商代晚期安阳小屯南地1973年发掘的H33内埋一具马骨、五具人骨、一具猪骨。坑西南部的人骨为俯身,被砍掉头骨,坑东南的人骨左腿内脚踝处有一铜镞,口作张口挣扎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3年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简报[J].考古,1975(1):27-46.。安阳新安庄2007年发掘的2007AXAH11底部发现九具人骨,人骨均有不同程度残缺,无完整人骨个体,发掘者认为该现象可能与商代“伐头”“腰斩”“刖刑”等杀人祭祀仪式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新安庄西地2007年商代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2016(2):3-24.。无须泛引,上述发现表明灰坑葬在中原夏商时期遗址中是比较常见的。

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灰坑埋人祭祀现象,显然源于这一地区悠久的灰坑埋人传统,而辽西地区青铜时代发现的灰坑葬与夏商都城遗址发现的同类遗存的相似性,说明辽西的灰坑葬,当受中原夏商文化影响而产生。

辽西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中原地区夏商文明之间的联系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大甸子遗址出土的陶鬶、陶爵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如出一辙*杜金鹏.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J].华夏考古,1995(3):57-62.,二里头文化陶器上常见的鸡冠形鋬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也常有发现,而且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上的兽面纹、云雷纹等纹饰与商周青铜器的同类纹饰十分相似*乌恩岳斯图.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7.。至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辽西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为密切。如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出土的奴隶守门方鼎、簋、匜、尊、罍、壶、盉等青铜礼器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发现的具有浓厚北方草原民族特色的青铜器截然不同,而与中原西周都城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雷同,尤其是“许季姜簋”明确说明此器来自中原*项春松,李义.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J].文物,1995(5):4-22.。

这些发现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与中原夏商周文化存在密切的交流和联系。需要说明的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属于不同谱系的考古学文化,两者之间不存在承袭关系,同时二者之间又存在较大的年代间隔,因而夏家店上层文化灰坑葬来源与夏家店下层文化无关。这两种文化的灰坑葬,均应是直接受中原地区影响而产生。

五、结 语

通过对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的综合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辽西地区的灰坑葬,始见于夏家店下层文化,至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发现数量明显增多。

(二)灰坑葬在坑体形制、人骨状态、坑内包含物以及人骨数量等方面与正常墓葬存在明显区别,所以灰坑葬不是正常的埋葬死者的方式。

(三)通过对坑内人骨的姿势及完残状态、坑内包含物及其他资料的综合分析可知,灰坑葬主要是祭祀性质的遗存。

(四)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目前所知灰坑葬出现时间最早、发现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夏商时期仍很盛行。辽西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商周文明存在密切的联系,因而辽西地区的青铜时代灰坑葬,当受中原地区影响而产生。

〔责任编辑:徐昭峰〕

ResearchonashpitburialsintheBronzeAgeinLiaoxiarea

Sun Yonggang1, Gao Yunyi2

(1.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ChifengUniversity,Chifeng024001,China; 2.ResearchCenterforChineseFrontierArchaeology,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

Ash pit burials was a special burial form of burying the dead in the ash pits. After comprehensively collecting the data of ash pit burials and comparing with the normal burial in the same age, this paper held that ash pit burials of the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and the Upper Xiajiadian Culture in Liaoxi Area was remarkably different with normal burial form and was sacrificial remains. The ash pit burials would come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by analyzing the clos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cultures in Bronze Age and the contemporaneous archeological cultur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Liaoxi area; the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the Upper Xiajiadian Culture; ash pit burials

10.16216/j.cnki.lsxbwk.201706134

2017-01-2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辽西地区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2016M600227);内蒙古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项目;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海考古实践教育基地项目(10165201502)

孙永刚(1978- ),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植物考古研究。

K221

A

1000-1751(2017)06-0134-06

猜你喜欢
灰坑人骨头骨
头骨祈福
神奇的水晶头骨
比清理遗迹更令人头疼的是……
挖了那么多坑,该清理坑里的遗迹啦!
曲阜奥体中心战国两汉与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学观察
章丘城子崖遗址H393出土人骨的鉴定与分析
探秘最诡异的人骨吊灯
西岔文化相关问题探讨
朱开沟遗址聚落分布演变研究
会说话的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