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坑

  • 河南三门峡虢国上阳城
    理墓葬20 座、灰坑102 个、道路2 条、陶窑1 座、灰沟1 条,另有探明位置但无法清理的陶窑1 座。大多数灰坑为近圆形坑,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竖井墓道土洞墓,墓葬之间没有打破关系。发掘出土有完整的陶瓷器、玉器、铜器等,另有较多陶片、玉石料、骨料等,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明清时期,主体遗迹属于两周,文化属性属于虢国。发掘区向南不足百米即上阳城宫城遗址范围,北部为1987 年发掘铸铜作坊遗址。此次考古发掘深化了对虢国遗存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上阳城的功能布局,

    大众考古 2023年7期2023-11-19

  • 垃圾,人类文明的另一面
    宫殿遗址外的一个灰坑。从这根陶管的直径看,得有20厘米宽,说明排水量很大,也证明当时宫殿的规模非常宏大。“灰坑”是一个考古学术语,指的就是古人留下的垃圾堆。有些灰坑由于使用时间跨度非常大,当古人10年、20年甚至100年坚持在同一个地方倒垃圾,今人在里边能找到的遗物就非常可观了。“灰坑里还有没有其他什么有趣的东西,比如‘粪化石’?”我对古代宫殿的下水管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脑筋一转,突然恶趣味上头,随口一问。没想到小哥听了我提出的问题,表情突然变得略带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9期2023-10-21

  • 河北涉县王家岗两周时期窑址
    )、窑址2 座、灰坑(窖穴)54 个,其中两周时期2 座窑址保存状况较好,窑体结构清晰,是研究两周时期陶窑形制难得的实物资料。东周窑址Y1由操作坑、窑门、火膛、窑室组成。操作坑近椭圆形,西端连接窑门。窑门由熟土堆积而成,顶部残存扁圆形石块1个,推测石块下部应为窑门的通气孔,窑门顶端(西)连接火膛。火膛西侧为窑床,连接窑门一端较窄,靠近窑床一端较宽,平面呈圆形。窑室呈圆角长方形,窑床较平,窑室顶端正中部有烟道,立有泥质灰陶绳纹罐腹片,似为该窑废弃后有意为之。

    大众考古 2022年5期2022-11-04

  • 黑龙江抚远市黑瞎子岛湿地公园遗址试掘简报
    调查中发现房址与灰坑等遗迹、数量丰富的陶片,根据出土陶器判断,遗址包含靺鞨遗存和辽金遗存。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东北部,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是中国最东端①。2012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黑瞎子岛开展考古调查,在西南部的沙丘上发现该遗址,由于地表植被繁茂,仅发现2个灰坑,从出土陶器判断,年代应为渤海和辽金时期②。2017年5月,为配合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对黑瞎子岛区域进行调查勘探,并对该遗址进行小面积试掘,发现密

    北方文物 2022年2期2022-11-03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沙日塔拉遗址
    发现房址8 座、灰坑及灰沟30 处、墓葬31 座、路面2 条、灶址1 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蚌器等190 余件。房址平面形制有圆形、圆角方形、方形等,基本为半地穴式结构。居住面分白灰面、黑土踩踏面和白土踩踏面三种。由于房址破坏严重,门道基本不存。灰坑平面多为圆形,平底或圜底,个别灰坑中埋葬有完整的狗骨架,应具有祭祀性质。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式,平面形制为圆角或弧边长方形,墓圹有大、中、小三种尺寸,大型墓葬长3 米以上,中型墓葬长2—3 米,小型墓葬

    大众考古 2022年1期2022-07-12

  • 内蒙古巴林右旗乌兰图嘎遗址
    房址70 余座、灰坑40余座、墓葬1 座,出土各类遗物1800 余件,其中细石器数量约占60%以上。乌兰图嘎遗址遗迹较为密集,打破关系复杂,包含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三个时期的遗存。兴隆洼文化遗存集中分布于遗址中部,包括房址10 余座和部分灰坑。房址为长方形半地穴式,面积一般30 平方米左右,圆形或椭圆形坑灶位于房址中部,门道位于房址东南侧,为两层阶梯式。最突出的特点是灶前埋有立置的平底筒形罐,罐口略高于居住面,这些筒形罐皆为三段式纹饰布局,主

    大众考古 2022年2期2022-07-07

  • 灰坑发掘方法与所蕴信息获取——以新砦18H84 为例
    □甘创业 袁广阔灰坑,是遗址中常见的一类遗迹,如今常被用作功能用途不明类遗迹的总称。关于灰坑问题,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渐有讨论, 包括词源考辨[1]、性质用途研究[2-4]和发掘所见情况分析[5]等,但在灰坑发掘方法、信息获取方面论述较少,仅见拓古和问鼎[6]、燕生东[7]、蒋晓春[8]等几位有所提及。现实中,器物本位、简单认识、“灰坑没啥”等观念更是长期主导灰坑发掘与研究,不但阻碍经验方法的探索步伐,也忽视了灰坑本身对于地层学认识的价值。 因此,转变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2年4期2022-06-18

  • 周原齐家制玦作坊居葬关系与社会结构再探
    ,但被典型的先周灰坑H98打破,可判定M36年代应为先周时期。笔者之一曾怀疑该发掘区内可能存在一处先周墓地。我们认为,除M36外,齐家北M20、M21、M32虽皆无随葬品,但结合其他特征,仍可判断这些墓葬很可能为先周墓葬,该处确实存在一处先周时期墓地。论证如下:1.层位关系。M20被西周晚期偏早墓葬M6打破,自身只打破先周晚期灰坑H99,并未打破西周时期遗存;M32也是直接打破先周时期灰坑H82,并未打破西周时期遗存。因此从层位关系看,这2座墓葬的年代在先

    考古与文物 2022年2期2022-05-23

  • 内蒙古发现一处距今4000年前朱开沟文化遗址
    理发现房址8座,灰坑及灰沟30处,墓葬31座,路面2条,灶址1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蚌器等150余件。发掘的房址多为圆形、圆角方形、方形等,是半地穴式结构,保存较差。灰坑多为圆形,平底或圜底,个别灰坑中埋葬有完整的狗骨架,有祭祀性质。发掘的墓葬均為土坑竖穴式墓葬,多为圆角或弧边长方形,墓葬有成人葬和儿童葬两种,多为单人葬,几乎没有葬具。考古人员介绍,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和贝饰,但它们不是本地特有产物,是从遥远的区域交流而来,说明当时在此生活的先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3期2022-04-04

  • 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作坊区发掘简报
    都不甚规整的特殊灰坑,房址与灰坑的形制结构特点都不同于居址区所见的同类遗存。在该作坊区所在坡地的西侧断崖处发现陶窑2 座,该处因早年修建公路已遭到较大破坏,故推测此处可能为一处制陶作坊区。现存面积约2800 平方米。清理遗迹有2座陶窑、2 座房址、86 座灰坑、1 条灰沟。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图一 二道井子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二 二道井子遗址聚落分区地形图一、遗迹介绍制陶作坊区位于整个遗址的中部,北部与居住址以冲沟相隔,南部与墓葬区以人工

    草原文物 2022年2期2022-02-22

  • 西安大差市古井遗址发掘简报
    共发现井56处、灰坑82处。古井形制大多为圆形土井,出土器物主要有陶盆、铜钱、陶俑、瓷碗、陶盏等。灰坑中原H11、H22、H28、H41等28处为现代扰坑,已废除其灰坑编号。其他灰坑形制各不相同,出土器物较多,包括瓦片、陶瓷器、铜钱、陶俑等。古井与灰坑中出土大量陶器、瓷器残片,其中可复原者共计62件。2 遗迹与遗物2.1 古井2.1.1 古井形制遗址内共发现古井56眼,均为土坑竖穴圆筒井。井口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口大底小,井体多直壁,底部近平,有的内壁有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4期2022-02-21

  • 豫北新乡地区龙山文化聚落相关问题研究
    行了试掘, 清理灰坑18 座,房基1 座,沟1 条[6]。 依据地层关系和出土器物特征,发掘者将遗址分为三期,其中的第二、三期属于龙山文化遗存。1984—1985 年,新乡市文管会、辉县百泉文管所对丰城(风头岗)遗址进行了三次调查,采集到高领瓮、甗、深腹罐、刻槽盆等龙山文化遗物[7]。1992—1995 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孟庄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600 平方米,发现一座龙山文化城址, 这是新乡目前所见的唯一一座龙山城址,此外还发现大量重要遗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2年8期2022-02-07

  • 试析郑州小双桥商代铸铜作坊
    4条、水井1眼、灰坑41个、祭祀坑43 个[1]123。1.房址。大型夯土建筑基址HJ1被第④层叠压,东西长50米以上,南北残宽约12米。解剖显示,HJ1建筑顺序为先挖宽7米、深0.7米的基槽,然后使用褐色黏土逐层夯筑而成,发现有若干圆形夯窝,表面有筑础和柱础石,夯基厚约1.5米。F1隔G2与HJ1相邻,未发现活动面,但揭露出东西长6米、南北宽3米的一排4个柱洞,柱洞底部均有柱础石。遗址在发掘前经过一系列破坏,当地村民在该位置发现了多个柱础石,说明F1原来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1年11期2022-01-09

  • 仰韶文化时期伊洛河流域聚落形态分析
    化遗存较少,仅有灰坑4座,房址1座。房址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椭圆形,残存面积8.6平方米。在其中部偏东发现有红烧土硬面和灰白色地面,推测可能为居住面或火塘残留遗存。其他地面平整,呈浅黄色,报告中推测其可能为活动面。4座灰坑中2座平面为椭圆形,1座为方形,1座为不规则形,都出土有较多的陶片。从分布区域来看,它们零散地分布在房址周围。由此我们推断,这些灰坑曾经被长期使用或者由聚落内部成员共同使用。由于此时期材料极少,仅以此我们很难判断这一时期的聚落是群居还是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1年10期2022-01-09

  • 试析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
    座、房址50座、灰坑75个、陶窑4座。发掘分为六个区域,其中Ⅰ、Ⅱ、Ⅴ区主要是房址,Ⅲ区主要是路土和窖穴,Ⅳ、Ⅵ区主要是墓葬。(见图1)图1 北首岭遗址发掘区坑位图北首岭遗址中哪些单位属于早期遗存,曾是学术界分歧的焦点。北首岭发掘报告中划定的属于下层的墓葬有77M9、77M10、77M12、77M13、77M14、77M18、77M19共7座,都位于Ⅳ区。同时将北首岭的下层归为仰韶文化,称为北首岭下层类型遗存,是半坡类型的前身。持这一观点的有北首岭的发掘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9-15

  • 河南渑池鹿寺西遗址
    理墓葬123座、灰坑197个。其中西周时期墓葬57座、春秋时期墓葬42座,出土器物共计430件(套),主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的骨器、石器、铜器。西周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多为东西向,葬式绝大多数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为一棺一椁、单椁或单棺结构,大部分带有二层台及腰坑。在较大墓葬的填土中发现有动物殉牲现象,多数为殉狗,狗头向东。随葬陶器多放置在墓主头部,主要是以鬲、簋、罐为主的组合。由于这类墓葬均被严重盗扰,仅发现少量的铜器、铅器。根据墓葬带有

    大众考古 2021年3期2021-09-05

  • 吉林双辽大金山遗址
    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234个、房址25座、墓葬3座、灰沟8条、墙1段、灰堆1处。2019年在2018年发掘区北部揭露400余平方米,发掘灰坑102个、房址40座、墓葬1座、灰沟7条、灰堆35处、踩踏面17处、灶址11个、柱洞11个。两年发掘出土器物及标本近4000件,含可复原陶器30余件、陶器标本百余件、石器百余件、金属器(以青铜器为主)40余件以及骨、角、蚌、牙器千余件。大金山遗址主体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最晚可至西汉初年,另见有少量辽金时期遗存,仅分布于

    大众考古 2021年2期2021-07-23

  • 河南淅川姚河遗址宋代大型建筑基址发掘简报
    .2 米,中部被灰坑H3、H7、H11 和H12 打破。 房基面呈“凸”字形,坐南朝北,方向0°, 由主体和月台两部分构成, 均为矩形(主体东部被破坏), 主体长约33.8 米、 宽约24.5 米,月台长约24.4 米、宽约5.5 米,基槽深0.2~0.5 米,总面积约962 平方米。2.柱网分布房基面上发现34 个柱洞(发掘时编号48个, 整理过程中确定34 个)。 从柱洞分布来看,F1 为多间单体建筑,东西对称。 柱洞除最西一列为方形外,其余均为圆形(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0年12期2021-01-13

  • 安徽寿县寿春城八里遗址
    期考古钻探发现有灰坑、灰沟及疑似夯土基址等遗迹现象。出于探索重点遗迹分布范围和形制结构等问题的考虑,本次发掘实际揭露面积约2900平方米,发现夯土建筑基址(群)1处、灰坑21座、灰沟8条、陶圈井1座、排水管道遗迹3处,出土大量板瓦、筒瓦、瓦当、空心槽形砖、铺地砖等建筑构件,同时还出土有丰富的陶盆、陶豆、陶缸等生活用具类陶器和蚁鼻钱及少量玉器。通过对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的综合分析可知,本次八里村地点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时代应为战国晚期,为研究和探讨寿春城遗址城内

    大众考古 2020年6期2020-12-21

  • 炉灶的变迁
    ,直通到炉灶下的灰坑灰坑和炉膛间用几根钢筋棍隔开,钢筋棍既能防止填进炉灶的煤泥掉下去,又能将炉灰漏下去。炉灶正面靠近灰坑的地方有个炉眼,用来通风和帮助掏灰。土炉子挨着土炕的一角嵌入一个较大的瓦罐,名曰“暖罐”,当炉火燃烧时,可以传导一部分热量把罐内的水温热,这样做饭洗漱就有热水可用了。土炉子烧的是煤泥,即把无烟煤面和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水搅拌到软硬正好,填进炉眼压实,然后用粗大的通条扎一个孔,透到下面灰坑。每次做饭,提前揭去炉盖,让火着起来,做完饭再烧开

    电脑迷 2020年12期2020-12-17

  • 山东临沂地区发现北辛文化环壕聚落
    次发掘清理各时期灰坑98个,沟状遗迹14条,墓葬2座,房址7座,长条形坑20个,灶2个,水井1口,柱洞若干,时代自北辛文化,经龙山、岳石、商、周至魏晋时期。其中以北辛文化遗存的发现最为重要。此次清理北辛文化小型环壕一段(环壕聚落西北部),房址3个,灰沟1条,灰坑若干。小环壕分布于北部T0208、T0207、T0206、T0205、T0204五個探方,自T0208西北部西北—东南延伸至T0204东侧断崖,平面近圆弧形,根据环壕弧度测算,环壕内面积约4000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5期2020-10-26

  • 海岱、中原地区新石器早中期祭祀遗址对比研究
    有两个比较特殊的灰坑,这两个灰坑中发现有炭化水稻遗存,其中月庄遗址后李文化第6期H124出土26粒,西河遗址后李文化第5期H358出土73粒。两灰坑皆在居住区外,都还发现有大量兽骨、鱼骨和石块等,填土含有草木灰和红烧土块。孙启锐先生认为这两个灰坑可能是用于宴饮或某种公共活动。[1]Gary W. Crawford先生等在《山东济南长清月庄遗址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统计月庄遗址黍出土概率为41%,而稻谷概率为4%。月庄遗址只有两个后李文化灰坑有碳化稻谷2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1-02

  •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2018 年考古调查
    迹有窑洞式房址、灰坑、路基等。西周时期遗存在遇村南沟台地上尚未发现,而在其附近遇村遗址有大量西周—春秋时期灰坑暴露,包含物丰富,部分之间有相对复杂的打破关系,说明当地人群有相当一段时间居住于此。值得注意的是,墓葬发掘区越往西靠近(即早胜原中心位置),两周时期遗存越少甚至没有。这说明两周时期人群已迁徙至早胜原上,其原因可能与生业模式的转变有关。周人本以农耕为生存之本,《诗经》所载 “度其隰原,撤田为粮”即是明显例证。此次考古调查发现春秋时期遗迹及遗物,遗迹主

    大众考古 2019年6期2019-12-18

  • 山西吕梁德岗遗址
    穴的五边形房址、灰坑和火塘。五边形房址保存较完整的有五座,此外还有一些房址仅存圆形坑状火塘。德岗仰韶中期房址内地面、墙面保留有涂抹的草拌泥,并经火烧烤,靠近屋内后墙多残留有一些生活陶器,如瓶、罐等,个别房址外部可见柱洞,基本可复原当时墙体高度。同时期的灰坑多为圆形平底,较规整,且一般远离房址。该批房址是山西境内发现的较为完整的一批仰韶中期房址,这类五边形房址在中原地区灵宝西坡、襄汾桃园、白水下河等遗址均有发现,其结构与之类似,房址面积一般较大,火塘正对门道

    大众考古 2019年6期2019-12-18

  • 试析庙子沟遗址墓葬
    发现房址52座,灰坑139座,墓葬50座[1]。庙子沟遗址发现的墓葬,17座属于室内埋葬,33座属于室外埋葬,其中部分墓葬是利用灰坑来埋葬死者的。发掘者认为遗址中的大部分墓葬并非正常埋葬。庙子沟遗址房屋布局井然有序,灰坑散布期间,聚落延续了一段时间。所发现的墓葬均属于晚期,没有发现属于早、中期的墓葬,聚落中人口大量在晚期死亡,这的确是不正常的现象。关于造成庙子沟遗址这种特殊现象的原因,发掘者魏坚认为是由于干旱或者别的原因引发了瘟疫,导致这一文化的毁灭。并指

    文物季刊 2019年2期2019-12-15

  • 良渚先民 一日三餐吃什么?
    现。在莫角山东坡灰坑内,发现了2.6万斤炭化稻谷,很有可能是宮殿区粮仓失火后倾倒而成。除此之外,由于地缘关系,水里的螺蚌鱼虾、陆上的鹿猪牛鸡也成为良渚先民的食物,“饭稻羹鱼”辅以狩猎和饲养家畜,具有平衡的膳食结构。此外,果蔬类的南酸枣、桃、李、杏等,淀粉类的菱角、芡实和莲,都是良渚先民的可食用植物。偶尔,结束一天的劳作,先民们也会拿出自制的米酒,或是含有稻米、蜂蜜和葡萄的混合型发酵饮料小酌。良渚各遗址中出土有壶、鬹、盉、罐、觚、杯、过滤器等各种与酿酒、贮酒

    杭州 2019年26期2019-09-08

  • 江苏常州蒋家墩周代环壕聚落遗址
    上分布有文化层和灰坑,环绕土墩有一圈沟状遗迹。土墩中部和西南布设探沟,共发现灰坑5处、灰沟1处、壕沟1处、土墙1处。壕沟呈椭圆形环绕土墩一周,此次仅揭露西南角一段,底部有一道与壕沟方向垂直的生土梗。土墙位于壕沟内侧,呈长条形,断续围合在土墩边缘,截面呈梯形,土质纯净,未见夯筑痕迹。土墩上发现有灰坑、小土台等生活遗迹。遗址内出土遗物包括石器、陶器、原始瓷器。石器可分三种,一种通体磨光,器型有石锛、石斧、靴形石器;一种为半成品石器,仅打制成形或局部磨光,器型有

    大众考古 2019年3期2019-09-06

  • 邓州八里岗遗址史前聚落探析
    墓葬210余座,灰坑、窖穴1400余个,出土器物标本1万余件。邓州八里岗遗址对研究当时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埋葬习俗等有重大学术价值,尤其是遗址中发现的属仰韶文化的连间长排套间房屋基址,是目前国内所知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房基之一,为复原仰韶文化中晚期房屋建筑乃至整个聚落提供了新的实物标本。根据已经发表的考古简报以及相关报道可知,八里岗遗址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一个遗址并不一定只有一个聚落,一般说来,聚落内部的结构或聚落布局发生了重要变化,表明同一遗址上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8期2019-09-02

  • 探寻4500年前的史前“巨人部落”烟台午台遗址考古发掘
    建筑遗迹、墓葬及灰坑。午台遗址地理位置M3M9M22M40此次发掘的建筑遗迹十分丰富,发现了大量各种形制的柱洞,有柱坑式的,有基坑式的。柱洞的构建也是多样的,有的内以红烧土、其外以黄土和灰土夯筑,有的内以碎陶片、外以黄土和灰土夯筑,许多柱洞较深,有的深达1米左右,有的十分粗大。这些柱洞由于受晚期堆积扰乱的影响比较严重,目前只能以柱洞分布的密度区分为7—8 个组群,其中F1 能看出活动面,相对比较完整,面积约16 平方米,有厚10 厘米左右的灰土面。F4 面

    大众考古 2019年11期2019-06-17

  • 挖了那么多坑,该清理坑里的遗迹啦!
    文、图/李子一灰坑:指遗迹中填充有文化堆积的坑状遗迹,因为中国考古学家最初认识这一现象时,坑内的堆积往往呈灰色,所以叫“灰坑”。事实上,并非所有坑的堆积都呈灰色。1/2 发掘法:是一种挖掘灰坑或者墓葬的方法,即把目标灰坑或者墓葬像切蛋糕一样分成左右两半,首先挖取其中的一半。

    奇妙博物馆 2019年5期2019-05-29

  • 福建德化三班格梓山原始瓷遗址
    清理出多个柱洞、灰坑遗迹,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器物标本。本次考古勘探取得了两个重要突破:一是打破了泉州地区多年来原始瓷遗址考古发掘,仅见窑炉遗迹,不见其他遗迹的怪象。本次勘探既发现窑炉遗迹,又发现与生活相关的房屋柱洞遗迹、灰坑遗迹。二是本次出土器物标本种类比以前发现更加丰富,除陶器、原始瓷器外,还有石器、玉器制品,包括一些完整或可复原的标本。(张红兴)石锛硬陶纺轮T 型玉环原始瓷杯座原始瓷碗柱洞遗迹

    大众考古 2019年10期2019-04-29

  • 山东滕州官桥村南遗址北辛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为椭圆形或圆形的灰坑,出土遗物种类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动植物遗存等。陶器主要有鼎、钵、小口双耳罐等,石器有石铲、石锛、磨棒等,骨器有骨锥。动物遗存和炭化植物遗存种类丰富。一、遗址概况及工作情况官桥村南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西南部,西北距滕州市区约24公里。东濒小魏河,西邻京沪铁路和车站村,背依官桥镇,交通便利。遗址西南距薛国故城遗址仅200米,周边还分布着史前时期的北辛、西康留、西公桥等遗址,商周时期的前掌大遗址以及汉代冶铁遗址(图一)。官桥村南遗

    东南文化 2019年1期2019-04-13

  • 炉灶的变迁
    ,直通到炉灶下的灰坑灰坑和炉膛间用几根钢筋棍隔开,钢筋棍既能防止填进炉灶的煤泥掉下去,又能将炉灰漏下去。炉灶正面靠近灰坑的地方有个炉眼,用来通风和帮助掏灰。土炉子挨着土炕的一角嵌入一个较大的瓦罐,名曰“暖罐”,当炉火燃烧时,可以传导一部分热量把罐内的水温热,这样做饭洗漱就有热水可用了。土炉子烧的是煤泥,即把无烟煤面和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水搅拌到软硬正好,填进炉眼压实,然后用粗大的通条扎一个孔,透到下面灰坑。每次做饭,提前揭去炉盖,让火着起来,做完饭烧开水

    农家书屋 2019年8期2019-01-29

  • 重庆巫山大水田遗址中独立“狗坑葬”初探
    的墓葬212座,灰坑208座,器物坑1座,房屋1座。出土遗物以陶器和石器居多,还发现了较多玉器、骨器,有黑色板岩饰21件,其中有人和动物形饰、环形饰、贝形饰、滑轮形饰等,另外还出土玉器21件。这些遗迹和遗物,均反映出大溪时期大水田遗址先民们的生存状态。“灰坑”通常用作处理垃圾,也为特殊的祭祀所用。在大水田遗址“灰坑”中发现有独立“狗坑葬”1座。该“狗坑葬”形制规整,葬法独特。对于它的作用,在2017年1月公布的考古发掘报告中,撰写者认为“可能与祭祀或原始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1-19

  • 吉林五台山遗址新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房址遗迹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灰坑、房址等各类遗迹50余处,出土各类陶器、玉石器、骨角器500余件,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一地区的史前生产生活。据五台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王义学介绍,在2017年发现大量遗存的基础上,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长春博物馆今年继续对五台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队从4月开始进驻五台山遗址考古工地,通过勘探大体摸清了遗迹的分布数量和规律,并进一步廓清了五台山遗址的分布范围和堆积情况。在此基础上,考古队经过田野发掘,发现灰坑、房址等各类遗迹50余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9期2018-12-06

  • 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甘肃遇村遗址
    00平方米,清理灰坑51处,墓葬10座,窑址1座,马坑1座。出土文物丰富,有陶器、玉器、骨器、石器、铜器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安说,遗址调查时发现较多春秋时期遗物,有陶罐、陶鬲等,与石家墓地器物年代相吻合,从时代上印证了聚落考古中遇村遗址和石家墓地“居”与“葬”的关系。“从目前发掘来看,遇村遗址发现大量两周时期窑址、灰坑、灰沟等遗存,说明两周时期人群在此居住。个别灰坑底部存在明显淤土,可能当时居民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人工蓄水技术。”王永安说。遇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7期2018-11-16

  • 浙江宁波大榭遗址
    前时期遗迹主要为灰坑、盐灶和墓葬等,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陶器器型主要有鼎、豆、壶、盘等,石器主要有斧、锛、凿、刀、镞、纺轮等。东周时期遗迹主要为灰坑,遗物多为印纹硬陶罐、钵等。宋元时期遗迹仅发现少量灰坑,遗物中有大量来自南方不同窑口的瓷器,以及砖、瓦等各類建筑构件。大榭遗址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我国沿海地区制造海盐的最早证据,为探索我国海盐手工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浙东沿海地区的交通、贸易和社会复杂化等重要课题提供了实证,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构建浙东沿海地

    大众考古 2018年2期2018-09-10

  • 江苏常州蒋家墩周代环壕聚落遗址
    上分布有文化层和灰坑,环绕土墩有一圈沟状遗迹。土墩中部和西南布设探沟,共发现灰坑5处、灰沟1处、壕沟1处、土墙1处。壕沟呈椭圆形环绕土墩一周,此次仅揭露西南角一段,底部有一道与壕沟方向垂直的生土梗。土墙位于壕沟内侧,呈长条形,断续围合在土墩边缘,截面呈梯形,土质纯净,未见夯筑痕迹。土墩上发现有灰坑、小土台等生活遗迹。遗址内出土遗物包括石器、陶器、原始瓷器。石器可分三种,一种通体磨光,器型有石锛、石斧、靴形石器;一种为半成品石器,仅打制成形或局部磨光,器型有

    大众考古 2018年3期2018-06-28

  • 云南元谋江边遗址
    中墓葬209座、灰坑139个、沟45条。出土器物1904件(套),其中陶器1505件、铜器80件、石器168件、骨器130件(主要是蚌、贝等材质的器物)。发掘发现的早期遗存以墓葬为主,并在发掘区的东北部边缘清理了一些早期文化堆积。139个灰坑中绝大多数为晚期灰坑,其中有部分灰坑为早期遗存。墓葬是此次工作最重要的发现,209座墓葬中除5座为晚期墓葬外,其余均属于先秦时期。根据营造方式分为两类:一是石棺墓,二是竖穴土坑墓。石棺墓仅发现一座,编号M1。该墓出土的

    大众考古 2018年11期2018-06-24

  • 湖南石门宝塔遗址
    出商至宋元时期的灰坑、沟、房子、墓葬等各类遗迹近200处,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瓷器、石器、植物种子等遗物,大体分属于商、东周、汉晋、宋元四个时期,以商代遗存最为丰富。商代遗存遍布整个发掘区域,主要为遗址的第3层及开口于该层之下的灰坑、沟、房子等遗迹。东周时期的遗存经后期扰动较大,地层分布不连续,遗迹数量也较少。汉晋时期主要有墓葬3座,宋元时期主要有墓葬1座。本次发掘是继皂市遗址发掘之后对澧水流域另一处商代遗址的大面积揭露,出土的众多遗物为研究遗址本身的遗存分

    大众考古 2018年1期2018-04-10

  • 『東南文化』2018년제5기주요논문제요
    의시험발굴을통해灰坑5기와일부도기,석기등이발견되었다.도기는주로大口盆과罐,석기는마제석기,돌도끼,돌끌,石餠,숫돌,석구등이발견되었으며타제와마제두가지가공방식이보인다.연대는약11000년전으로上山文化초기유적이다.묘산유적은단순한상산문화초기유적으로서해당문화의시기구분에대한심층연구에중요한자료를제공한다.핵심어:廟山유적,上山文化,夾炭陶,錢塘江지역4.「중국박물관큐레이터제도의현지화과정과발전」(段暁明)제요:큐레이터제도는서구선진국박물관에서

    东南文化 2018年5期2018-01-23

  • 重要考古勘探与发掘项目
    米,清理出房屋、灰坑、灶、沟等遗迹,出土大量遗物。此次清理的两座墓形制和出土遗物极大丰富了赫章可乐墓葬的文化内涵。务川镇南汉墓发掘2012年11~12月,贵州省考古所在务川镇南发掘汉墓遗存,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灰坑9个,沟3条,房屋3座,柱洞100余个,灶1座,出土遗物有陶片、瓷片、钱币。惠水清水苑大洞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与中科院双古所合作完成了惠水县清水苑大洞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0平方米。本次发掘共出土文物标本4374件。贵安新区考古

    藏天下 2017年11期2017-11-20

  • 洛阳隋代回洛仓遗址2015~2016年发掘
    6两座仓窖和H1灰坑一个。2座仓窖形制结构相同,均开口于清代层下,距现地表深1.1~1.2米,仓窖底距现地表深6.95~7.8米,仓窖口径约为11.5米。其形制、规模和建造方法同以往发掘的仓窖一样(见本刊2015年4月刊《洛阳隋代回洛仓遗址》),但在窖底防潮层未发现蓆痕,仅见青膏泥、木板遗迹。发掘证明,西部仓储区的仓窖在形制、规模、使用时间等方面与东部仓储区的仓窖基本相同,说明回洛仓东西两个仓储区是同时规划、同时建造和使用的。2016年发掘的灰坑中,出土有

    大众考古 2017年5期2017-11-02

  •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研究
    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研究孙永刚1, 高云逸2(1.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1;2.吉林大学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灰坑葬是指在灰坑内掩埋死者的一种特殊的埋葬形式,通过对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资料进行较为全面地收集,将其与同时期正常墓葬的对比分析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及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灰坑葬与正常的墓葬形式差别显著,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应是祭祀性质遗存。从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这两种文化与黄河中游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存在密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3-12

  • 江苏镇江孙家村铸铜遗址
    垄内发现有土台、灰坑、窑等遗迹。已发现土台26个,土台顶面近平,边缘斜坡状。其中6号台位于遗址近中心位置,平面呈长方形,长约16米,宽约10米。台面上发现窑4座,周边有大量红烧土和木灰。其余土台平面呈椭圆形,直径3.6~6米,多个土台上有4个一组的柱洞。已发现灰坑24个,位于各土台之间,最大的H13深约2.8米,直径10余米。遗址目前发掘至春秋时期地层,遗物较为丰富。出土遗物以陶瓷器为主,有夹砂陶、泥质陶、硬陶、原始瓷等。发掘出土一些铜器、铜渣、范等与铸造

    大众考古 2016年11期2016-06-19

  • 西岔文化相关问题探讨
    键词】西岔文化;灰坑;陶范;性质一、西岔文化及其特征西岔文化由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岔遗址而得名。从1997年至200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岔遗址共发掘四次,可分为仰韶、龙山、朱开沟、商周时期四段。其中的商周遗存,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被命名为“西岔文化”。另有四塔、扑油塔和碓臼沟等遗址,统称为“西岔文化遗址”。其文化特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石城墙及房屋石城墙位于遗址1区北部,宽1.2—1.5米、高0.6—1.6米,东西走向,长约150米。未发现城门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2016-05-14

  • 江苏沭阳万北遗址
    口文化遗存见少量灰坑。岳石文化地层较薄且不连贯,面貌不甚清晰。西周时期遗存主要有车马器坑、墓葬及灰坑等。车马器坑(MK1)时代为西周中期。坑内随葬马车构件及饰品,未见马骨及车舆,均为拆散放置,器类有銮铃、车辖、当卢、拢嘴、镳、节约、铜泡、镞、锛、戈、玉鱼等。坑中部偏南侧有一腰坑,填土内分层埋葬至少2具狗骨架,并分层出土铜铃、镞、锛、戈及玉鱼等器物。内侧坑底、车马器之上及腰坑填土内均铺撒朱砂。万北遗址北辛、大汶口、岳石文化遗存的发现为更进一步认识该区域史前及

    大众考古 2016年9期2016-03-31

  • 朱开沟遗址聚落分布演变研究
    址中Ⅰ区和Ⅱ区的灰坑数量在各段也是有区别的(表二)。总的来看,共发现灰坑207座。其中,位于Ⅰ区的灰坑共88座,Ⅱ区82座,而Ⅳ、Ⅴ相对较少,分别为7座和30座。灰坑在各区的分布情况和房址大体相同,主要集中在Ⅰ区、Ⅱ区。从各段的分布情况来看,相当于第一段的共10座灰坑,其中Ⅱ区发现6座,开口在二段文化层下。位于Ⅰ区的共4座,但这四座均开口于三段文化层下,是否为一段仍值得考虑。相当于二段的灰坑共25座,绝大多数位于Ⅱ区(23座),少数位于Ⅰ区。第三段亦然,Ⅱ

    草原文物 2016年2期201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