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文本,让教材价值最大化

2017-03-23 08:33
教育家 2017年4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核心模块

时下,一篇课文讲析,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起承转合,面面俱到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一课时肯定不够,两课时还嫌紧凑,教来学去仍有遗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文本内容,咀来嚼去。老师不厌其烦提问、追问、逼问,学生索然无味回答、对答、应答,教学时间在逐词逐句、串讲串问中耗散,语文“水土”在千篇一律、水平位移中流失。这样“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惰性平衡”。

要打破这种惰性平衡,必须要重新审视一个基础性问题——语文老师拿着手中的教材,究竟应该在课堂中“教什么”?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没有方向必然会模糊茫然,就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也不能信马由缰了,亟须对文本内容进行量化整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质性规约。唯有通过文本整合,让教材例子价值最大化,才能走出“少慢差费”的惰性平衡。

“石墨”VS“金刚石”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最软的物质是“石墨”。一硬一软,天壤之别,可它们竟然是由同一种元素“碳”组成的。虽然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它们分子排列组合的方式却完全不同——一个是金字塔状,一个是水平层状,于是便有了最硬的金刚石和最软的石墨。

由此想开去,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文本,一样的字词句段,一样的语言元素,如果教学内容整合取舍有所不同,会不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教学结果呢?或不加取舍,逐字逐句,分析讲解;或研读教材,大胆取舍,选择重点难点,精讲精练;或参透教材,巧妙取舍,选择精彩语段,得意忘言……这种差异,不是因为教材本身的不同,而是缘于不同的整合取舍。

文本整合,就是对教材中的语言元素,进行一次重新排列组合,从“线性铺陈”走向“核心生长”。教学内容不在整合中“减少”,学习效率就不会在聚合中“提升”。语文教学要走出“少慢差费”的怪圈,就必须通过“文本整合”,实现从“石墨”走向“金刚石”的变革。

文本内容≠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把一篇课文看作一座山,那么,阅读教学就如同老师引领学生去攀越这座山。有些老师一旦把学生领进这座大山,就常常迷失路径,看不清山的真面目,一味地流连在山石、清泉、树木、花草之间,忘记了登高四望,缺失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顶峰体验。这样的学习之旅,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知识景点里,疲于奔波消耗,到头来却与最美的那一道语文风景失之交臂。阅读如登山,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就是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穿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出乎其外”就是要跳出文本内容、思想、情感的漩涡,看清文本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特质。

由此看来,“文本内容≠教学内容”,文本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并不是一种静态缄默的水平铺陈,它需要因文本而异、因学生而异、因目标而异地进行动态生成。教学内容要远远大于文本内容,它既有显性的一面,更有隐性的一面。优秀的语文老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绝不会从头至尾面面俱到,这种“水过地皮湿”的阅读,必然是一种浮光掠影的浅阅读。与其如此匆匆泛读,不如突出核心,聚焦重点,一课一得,以少胜多。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开掘这个例子中内容和形式的潜在价值,在学生语言的最近发展区中,教所当教,学所当学,从而使这个例子的价值最大化。一节课40分钟时间是个定数,这也放不下,那也舍不得,以为整节课都在争分夺秒,其实到头来却所获有限,看似饱满的课堂教学,收效实在甚微。在这一方面,语文老师得向经验丰富的果农学习,敢于、善于使用手中的剪刀“咔嚓咔嚓”剪下多余的枝条,这样才能留下有用的枝条吸收更多的营养,结出更大的果实。这里其实隐含着一个教学哲理——“减”是为了“加”,老师教得少,学生反而学得多。

核心聚焦>线性排列

为什么有许多语文老师,会钟情于从头至尾串讲串问?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文本在内容呈现方式上是一种“线性排列”,逐词逐句逐段讲解是最简单便捷的,无须深入备课,拿起书就能讲;二是既然把握不了核心重点,那就面面俱到吧,反正都讲过,出错就不在我,得到一种心理平衡。语文老师一定要摒弃文本“线性排列”的自然状态,形成一个“核心聚焦”的学习模块,让教学从“线性推进”,走向“核心探索”,这样的教学才更具整体感,更有灵动性,也更富有张力。

其一,整合文本核心内容,确定内容学习模块。教学内容不要在文本核心区域外打转转,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而要让“一枝红杏出墙来”。内容需要整合,教学需要聚焦,核心需要凸显,让一个核心统领全篇,数个模块充盈课堂。“核心内容”可以精选一个人物、一件事情、一段文字……不必面面俱到,就是寻找文本之中一株“最大的麦穗”。

以《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六上)为例,题目7个字,“青海高原”是一个广阔的背景,为的是衬托“一株柳”的。显然,“一株柳”才是全文的核心。据此可以形成两个教学模块。一个是“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引导学生从柳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品格来作解读。另一个是“这株柳树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来作解读。一株柳树,两个问题,抓住核心,整合内容。抓住文本核心,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其二,凸显文本表达形式,确定形式学习模块。教学内容也不能只仅仅在文本内容、思想、情感里绕圈圈,要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要做到“言意兼得两相和”。这一点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就像歌德说的,“内容人人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当我们换一个视角,关注文本表达形式时,一个崭新的学习模块会引领着学生走向语言文字的更高处。因此,揭开文本的形式秘密,应该是教学内容整合的题中之意。

六年级学生阅读《青海高原一株柳》,在脑海中留下一株生命力顽强的柳树形象,这是远远不够的。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陈忠实先生,他的文字质朴而深邃。课文中有两处很特别的文字,一处是第6、7自然段,洋洋洒洒的文字不是写实,而是作者由此及彼的想象。另一处是第8自然段的“灞河柳”,看似冗余的文字,其实是对“高原柳”的最佳反衬。你看,这两段文字,一个化“虚”为“实”,一个以“柳”衬“柳”,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引领学生悟出这些文章之道,于阅读和写作都是极重要的。

“文本整合”是基于教材的一次“教学创作”,它的本质就是凸显语言核心,看似“减少”,其实是“增加”。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做好了“文本整合”,就会越教越清晰,越教越简洁,就可以真正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核心模块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