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之“大”

2017-03-23 08:33
教育家 2017年48期
关键词:大视野小智智者

“走进大语文时代”,这是个极富内涵、极富想象、极富张力的命题。是一个召唤,又是一种指引。它会撞击你的理念,也会撞击已有的框架,召唤并引导我们重新思考,重新建构。

说到“大”,自然会想到智慧。智慧有大小之分。庄子在《齐物篇》里这么论述大智与小智:“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澹澹。”闲,空也;空也,大也。大智者总是关注、思考大的方面,世界的、宇宙的、宏观的、战略的、全局的、关键的;间,隔也;隔也,小也。所谓的小智,只是关注思考微小的、琐碎的、局部的、片段的。因而,大智者说话,具有穿透力,具有鼓舞性;相反,小智的人,说话、表达啰唆、重复,甚至颠三倒四。大语文,应是具有大智慧的语文,它要让世界、宇宙进入语文,它会让学生的心灵纯洁起来,高尚起来,辽阔起来;它让学生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思想充盈,精神饱满,理想崇高。否则,它是“小”语文。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小学语文也应该是大语文,而不能一味地说“小语姓小”。

说到大,自然会想到大成。比如说,钱学森晚年所提倡的大成智慧。他认为,智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量智,一是性智。量智主要指自然科学,性智主要是指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化艺术活动。这两部分的结合就是真正的智慧,是大成智慧。显然,这里含着一个理念和方式,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通以至融合,让不同的学科间产生联系,发生关系,诞生意义。其实,这就是课程的综合以及跨界学习。这就是大语文。

大语文之“大”,大就大在走向综合,走向融合,这是以整合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大”,才会让语文在课程的交叉地带,在知识的交融状态中,培植学生的创新精神。倘若,语文只是固守自己的边界,不打开,不开放,语文只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窄。走进大语文正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克服这一现象。

说到底,还会想到生活。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语文的内涵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更为深层的意思是,语文应当走向生活,融入生活,把生活的资源开发成语文学习的资源;观察生活,投入生活,发现生活,让生活滋养语文,让语文引领生活。假若,语文学习只局限在课堂里,只是进行字词句篇的训练,甚至只对准着考试,聚焦在分数上,远离了生活,那么就关上了通向大自然、大社会之门,语文还有什么源头活水?还称得上什么大语文呢?生活如此博大,生活如此美好,语文可不能欺骗生活啊。大语文,是生活的语文啊。

大语文离不开语文教师之大。大语文教师,有大视野,有大格局;有了语文教师的大视野、大格局,才会有真正的大语文。语文教师,带着学生走向大语文,才会在大语文中锻造出大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大视野小智智者
智者说
智者说
小智变形记(7)
看待现代诗词入史问题要有大格局大视野
小智变形记(2)
The Wise Man End the Rumer 遥言止于智者
大视野
大视野
智者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