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地区创新驱动能力测量、分析与改进*

2017-10-18 10:08陈东旭韩长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肇庆佛山东莞

陈东旭,韩长河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肇庆地区创新驱动能力测量、分析与改进*

陈东旭,韩长河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创新驱动能力指标体系,运用2013-2015年肇庆、深圳、东莞、佛山的相关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发现肇庆在教育、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经济环境和对外环境比较落后,创新主体缺乏,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知识产权开发不够积极.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创新驱动能力;测量;分析;改进

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二者相互联系、彼此互动.创新驱动是一个从创新投入到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1].创新驱动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处于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位置.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位于创新驱动的前端,面对收益未知、风险高的科技创新探索,政府及跨国性企业的研发机构大规模投入是主力.科技成果转化紧跟其后,需要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2].在新常态下,靠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优势、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道路[3].胡春华强调,肇庆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和根本出路抓好抓实,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不动摇,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创新驱动能力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力量.肇庆市坚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促产业转型,增强转型发展新动力.为了准确了解肇庆地区创新驱动能力的当前水平及相对地位,本文基于数据与事实,借鉴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水平—趋势—对比—整合(简称 Le-T-C-I)方法,对于肇庆的创新驱动能力进行测量与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1 肇庆地区创新驱动能力的测量

1.1 测量指标体系的建构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CII)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效等4个层面评估了我国创新能力演进情况.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实力和创新效力两大模块评价国内外主要国家的创新能力.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构建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体系包括 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其中,以比率型指标为主[4].关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学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创新产出专利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5].创新产出也受到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的影响,且改善创新环境有利于增加创新投入[6].

总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是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图1).创新环境体现在经济、教育、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创新投入主要是经费、人才和创新主体等方面的投资,创新产出的重要内容是知识产权,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构建创新驱动能力测量指标体系如表 1所示,选择的测量指标与国家计量和统计标准尽量保持一致,以便于数据的收集与比较,同时尽量采用相对指标,比如,单从专利的数量判断某区域的创新产出能力可能会受到“人多力量大的”影响,而采用相对数指标“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可以将人口数量因素剔除.

表1 创新驱动能力测量指标体系

1.2 测量数据的获取

肇庆与深圳、东莞、佛山同处于珠三角地区,在相似的宏观环境下进行比较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并且,深圳市创新驱动发展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4],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地区;东莞和佛山是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区域,一直进行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也是学习的典范.

本文数据来源是肇庆、深圳、东莞、佛山2013-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主要来自这4个地级市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知识产权统计分析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广东省统计年鉴》.指标数据有的是直接获取;有的要采用计算推导的方式间接获取,比如在教育方面选择的指标是“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计算方法是:普通高校在校生(人)/常住人口(万人),2015年肇庆“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为:普通高校在校生91242(人)/常住人口405.96(万人)=225(人/万人);又如,公共设施方面考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每万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计算方法是:医院床位(张)/常住人口(万人),2015年肇庆“每万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为:医院床位13859(张)/常住人口405.96(万人)=34(张/万人).涉及到将美元转换成人民币的问题时,按照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当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整理获得实证分析所需的相关数据(见表2).

2 肇庆地区创新驱动能力的分析

基于表2中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可以了解肇庆的创新驱动能力发展速度和广度;通过与深圳、东莞、佛山三地的比较分析,可以认清肇庆地区的不足,借鉴先进地区的优势,寻找发展对策.

2.1 创新环境分析

2.1.1 经济环境

近年来,4个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均呈现上升趋势,深圳的上升幅度较大,并且高高在上;佛山比东莞有较好的经济优势;肇庆明显地处于低位,且增长缓慢.

财政收入方面,深圳增长速度快,并且绝对数值高;佛山与东莞相差无几;肇庆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增幅较小,绝对数值也较小.

2.1.2 教育和公共设施

肇庆的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比其他3

个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主要因为肇庆的常住人口较少;这一指标的优势表明,肇庆具有创新驱动的可能性.

表2 实证分析所需的相关数据

佛山的每万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增幅较大,数量较多,能够反映出佛山的公共设施环境较好.肇庆在公共设施方面也有较好表现.

2.1.3 对外环境

通过3个指标分析对外环境的发展水平,即净出口占GDP比重、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净出口是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的贸易差额,东莞的净出口占GDP比重比较高,且增长较快.佛山的出口总额处于领先地位,并有上升趋势.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东莞近三年均处于领先地位,发展水平较高,增速度较快;相比之下,佛山和肇庆水平较低,且有下降趋势.综合3个指标分析,东莞的对外环境发展水平较好,肇庆表现一般.

2.2 创新投入分析

2.2.1 创新主体

创新主体包括高校、研发机构、产学研联盟、企业、产业集群等.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法人单位的数量对创新主体会的数量有正面影响.比较而言,深圳的法人单位数量最多,近三年遥遥领先,且增速较快.东莞、佛山处于第二梯队,肇庆较为落后.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通过比较分析,肇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明显处于劣势.深圳政府对创新的投入还体现在其研发机构就业人员数量具有绝对优势,并且呈现增长趋势,具有借鉴意义.

2.2.2 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的支出可以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基金会等组织来完成.本文统计的科研经费支出是由政府承担的.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可以反映出地方政府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东莞的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近两年突飞猛进,2015年同比增长63.3%,这也表明了东莞政府对科研的更加重视.肇庆近两年保持0.07%的水平,深圳和佛山有所下降,其中佛山已将下降到0.02%.

2.3 创新产出分析

深圳、东莞和佛山的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深圳的优势更为突出.这说明深圳、东莞、佛山的创新能力较高,技术发展活动较为活跃;肇庆却明显不足.

专利授权率是专利授权量与专利申请量的比率,是专利申请成功的概率.肇庆的专利授权率处于领先地位,深圳的专利授权率相对低一些.从这个角度反思,积极地申请专利,即使被授权的概率不高也有助于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是专利中最主要的一种.深圳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量比重非常高,这说明了深圳的专利质量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重要的知识产权.

PCT是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根据PCT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深圳的PCT专利申请量近三年均超过万件,东莞和佛山在2015年有300多件,肇庆比较少.这反映了深圳的国际化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肇庆的GDP、人均GDP、财政收入、每万人中普通高校在校生数、法人单位数等指标都呈现增长趋势.与深圳、东莞、佛山比较而言,肇庆在教育、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其经济环境和对外环境比较落后,创新主体缺乏,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知识产权开发不够积极.

3 肇庆地区创新驱动能力的改进建议

3.1 优化创新环境

利用珠三角的地缘优势,加快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吸引西南的企业将总部安置在肇庆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利用外资投资固定资产,创新贸易模式,扩大出口贸易;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优势,开展官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肇庆地区理工类本科院校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利用较好的自然环境、公共设施和医疗卫生条件引进与稳定人才队伍.

3.2 增加创新投入

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引导科研人员携带优秀专利技术来肇庆创新创业;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其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率;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增加政府属研发机构的就业人员;巩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采用创业激励政策推动新创企业的导入与成长;加快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3.3 优化创新产出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在广东省研发准备金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财政奖补机制,根据实际创新情况予以普惠性的市财政补贴;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多种形式共同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活动,积极申请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并及时将科研成果、核心技术和名优产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重视 PCT专利申请,不断扩大肇庆的国际影响力.

[1] 屠年松,李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2002-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50-55.

[2] 张银银,邓玲.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3(5):97-101.

[3] 邹国芳.以创新纪录驱动引领肇庆经济发展新常态[N].西江日报,2016-03-22(2).

[4] 吴优,李文江,丁华,左新兵.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开放导报,2014(8):88-92.

[5] 李常洪,郭嘉琦,宋志红,等.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企业绩效:基于 CDM 模型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5):164-168.

[6] 郑艳民,张言彩,韩勇.区域创新投入、产出及创新环境的数量关系研究:基于省级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35-41.

Abstract: With a reference research,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on-driven capability.The trend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with the related data of Zhaoqing, Shenzhen,Dongguan and Foshan from 2013 to 2015.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Zhaoqing region, the public facilities,education, communal facilities, medical and health environment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but the economic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number of creative bodies is relatively scarce.There is not much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not active enough. Finally, improvement suggestion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novation-driven capability; measurement; analysis; improvement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driven Capability in Zhaoqing Area

CHEN Dongxu, HAN Changh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oqing, Guangdong 526114, China)

F124.6

A

1672-0318(2017)05-0069-05

10.13899/j.cnki.szptxb.2017.05.013

2017-05-02

*项目来源:2016年度广东理工学院质量工程项目(JXGG2016025)

陈东旭(1978-),男,山东济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品牌战略与管理.

猜你喜欢
肇庆佛山东莞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肇庆学院封
佛山瑞光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