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留守幼儿祖辈教育观念的策略探析
——以培养幼儿交往能力为例

2018-08-06 03:16钱小莉
好家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祖辈爷爷奶奶幼儿

文 钱小莉

我园地处农村,由于外出打工的年轻父母较多,园内留守幼儿占了幼儿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且绝大部分留守幼儿由祖辈监管。前不久,我们针对幼儿与人交往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留守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畏缩、抵触、攻击等行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留守幼儿大多由祖辈监护,幼儿的交往水平及交往方式受祖辈影响较多。因此,祖辈的教养方式对留守幼儿的性格养成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农村幼儿园的工作经验,对提升农村留守幼儿祖辈教育观念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一、贴心交流,增进情感融合

本地的农村老人一般比较辛苦,为了让子女安心在外工作赚钱,他们既要监护孙辈,又要承担繁重的农活。老师在与其沟通时,一定要本着尊重的原则,态度温和,语言委婉。因为在繁重的劳动之后,如果听到的是“不入耳”的告状,老人情绪更易激动。这样不仅阻碍了家园的有效配合,对今后的沟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一些老人仅能满足对孙辈生活上的需求,他们不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抱着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完全交给老师教育的想法,将孩子的行为问题全都抛给教师。教师要在体谅老人不易的基础上,从“点赞”开始进入交流。例如,尽管农活很忙,但是孩子每天入园时穿的衣物都很整洁,教师针对这件事当面赞许老人,趁着老人心情愉悦,再谈谈孩子在园的优秀表现,让老人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最后就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建议老人要协助幼儿园进行家庭教育,让孩子可以更出色。

在日常交往中,要用宽容和贴心对待突发状况。例如,当老人接孩子来晚了,急匆匆赶过来时,我们会温馨地叮嘱,如果下次要晚一点接孩子,只要打个电话过来说一声,路上也不用赶得太急,我们会带着孩子在这里耐心等待。用这类温暖的细节能迅速消融隔阂,拉近距离,增进信任,也使以后的沟通效果更佳。

二、多“法”并举,提升教育认知

(一)提供建议法

幼儿教师要善于抓住日常活动中孩子的交往实例,及时给予科学的教育建议,这种有针对性的提示法,更有助于老人理解和接受。

一天午饭过后,我让中班的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小椅子到户外坐一坐,出门时小杰和嘉琪的小椅子并排卡住了门,两个孩子都想先出去,互不相让。老师听到争执声便走了过来,她随手将嘉琪的小椅子先拎了出去,这时,小杰一下子扔掉椅子,放声大哭,无论我怎么安慰,他都倔强地不予理睬。

在与小杰爷爷奶奶交流时,他们满腹牢骚:“这孩子也不听我们的话啊!”“等他爸爸妈妈回来我们会告诉他们的,让他们来好好教育他。”“是啊!脾气太坏了,就像他爸爸小时候。”我们知道老人这样回应,是因为不懂得如何采用有效的策略启发、教育孩子,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才会显得无计可施,甚至寻找各种主观原因。

当询问起孩子在家的表现时,小杰爷爷谈道:“平时为了让孩子开心,什么事都比较迁就他,后来这孩子一旦‘输了’就会哭闹。”对于这件事情,爷爷奶奶表示‘拿他没办法’。于是,我对他们说:“孩子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你们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确实很辛苦。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再多我们都心甘情愿,不是吗?我们都很爱孩子,但这种爱要有原则,如果孩子习惯了‘人人都要让我’,一旦遭遇挫折,当然会接受不了。这样下去,对孩子性格及良好的与人交往行为的养成都极为不利啊!”见老人认可我的观点,我趁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正确引导孩子在“输”的体验中承受挫败感,并学习调节情绪。成人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过于迁就外,还需要抓住机会,让孩子体验“输”的挫败感。例如,在和孩子玩游戏时,商定好了游戏规则后,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让他们“输一输”,然后帮助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让幼儿懂得结果的输赢并不重要,过程中的获得才最可贵。在此过程中,成人一定要坚守原则,不能轻易“被眼泪打败”,要让孩子领会到“哭闹”不再是一种可以达到任何目的的有效手段。最终逐渐达到让孩子“输得起”的目的。

其次,引导孩子在积极的行为体验中获取认知。例如,在平时和小伙伴的相处过程中,抓住机会引导孩子学习“礼让”,并对孩子的进步行为及时给予表扬。

面对我的剖析和建议,两位老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二)婉转指正法

此外,一些老人有着一套自己的教育想法,他们有时比较固执,不会轻易认可别人甚至老师的教育方法。沟通时,教师首先要倾听他们的想法,肯定他们正确的方法,对于不太正确的教育方式要有理有据地婉转指正。例如,有位奶奶曾这样说:“在家里,我让孙女做很多事情,现在她比一些同龄的孩子能干多了。但是孩子还小,对一些规矩不要太较真,等长大了自然就懂了。”我先竖起大拇指说:“怪不得您孙女这么能干,原来是奶奶的功劳啊!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非常好,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收获经验,进步自然更快!”孩子奶奶开心地笑了,我又接着说:“但是,老话说得好:‘桑树从小桅,长大笔笔直’,一个人品质的形成是从孩提时期开始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大,是非、善恶的基本概念在这个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另外,一些道理如果缺少成人的指引,没有经验的孩子就很难明白,以后也就容易走弯路,所以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也要从小抓起啊!”这位奶奶听后想了想,很快便表示了认同。

(三)活动渗透法

为了进一步向祖辈们渗透科学的育儿理念,我们有针对性地创设了各种祖孙亲子活动。如:亲子跳蚤市场活动、亲子共演童话剧、亲子社会实践等,让老人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各类亲子竞赛活动,让老人体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游戏氛围,感受成人和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间合作、交往的快乐。活动后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总结、梳理,让老人进一步明白孩子学习正确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技能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加强,从而能够更加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帮助孩子习得守规则、知谦让、懂合作等交往技能。

(四)后果“点醒”法

告知事情的后果,会让祖辈了解到孩子因不正确行为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产生协助教育的紧迫感。

例如,大班幼儿宇儿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宇儿妈妈是外地人,自从离婚后便再也没有回来看过孩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也很少回家。爷爷奶奶因为孩子的不幸,对其尤其溺爱。以至于孩子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稍不如意还会发生攻击行为。老师几番教育之后效果都不明显,每次与其爷爷奶奶沟通,两位老人也都一笑了之。一次,我们和他奶奶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希望奶奶能协助、配合我们的教育,谁知奶奶竟这样回答我:“小孩子的事情不要这么较真的!”

区域游戏时,宇儿因为争抢玩具,在一个孩子的手上咬了一口。幸亏老师发现及时,咬痕并不深。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小伙伴的指责,宇儿一脸的不服气,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和宇儿的爷爷奶奶讲完事情的经过后,我特意补充了一个细节:现在游戏时,班里的一些孩子开始拒绝宇儿的加入,于是,很多时候宇儿只能独自玩耍。我告诉宇儿的爷爷奶奶,对于孩子们来说,班级也如同一个“小社会”,五六岁的孩子早已具备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孩子们会去找自己心目中觉得“好”的孩子做玩伴,而排斥自己不喜欢的小伙伴,所以性格和善、懂得礼让的孩子会成为大家欢迎的对象。宇儿因为爱争抢、爱攻击已经被小伙伴们所“嫌弃”,孩子如果总是被疏远,融入不了群体,对其自身的社会性发展将会十分不利。

我的一番话让两位老人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显然,班里的其他孩子会如此排斥宇儿,也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我继续说,根据我们一段时间的观察,宇儿绝大多数的攻击性行为只是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所做出的推搡、抢夺等动作,并非刻意要伤害别人,而现在已经升级为身体攻击,说明孩子不仅没有意识到行为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此时,急需成人进行正确引导。随后我提供了教育建议,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连连点头,最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总之,教师要善于抓住与家长交往中的细节,采取适宜的策略与之互动,只有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效果才能更快显现。

三、跟进交流,促成教育常态化

提升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并与之持续展开互动。由于绝大部分农村老人不会使用网络媒体,因此,交流应以面对面的为主,耳濡目染、亲身体验,是最好的措施。例如,可以利用入园和离园的交流时间,告知孩子在园内点滴的小进步,让祖辈获得成就感;可以通过家访活动,和祖辈聊一聊孩子在家的情况,交换彼此的看法,肯定祖辈的付出,顺便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还可以利用户外的家园互动栏和各种家园互动活动向祖辈展示正面素材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向孩子远在外地的父母介绍祖辈们的好做法,赞扬孩子的出色表现,利用孩子父母的认可激发祖辈的教育主动性。

猜你喜欢
祖辈爷爷奶奶幼儿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我的爷爷奶奶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