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反馈审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018-08-08 01:10周芷如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机制政府

周芷如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与作用

文章以就业反馈的视野审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题,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找出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并将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作为理论依据,进而表明论题具有学理性。

(一)两者联系的理论基础

1.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是指推动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理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出发点是来自特殊社会文化决定的个体社会需要,当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要求应聘者具有与用人单位相符的能力。基于此,高校学生便需要通过就业反馈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的实际需求,从而注重提升个人的就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动机成为联结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桥梁。

2.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研究市场经济活动中,进行交易的双方由于占有信息量不等而出现差异的经济现象的理论。虽然文章并不研究经济问题,但信息不对称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不对称的现状。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者是学生、高校和政府,但三者所掌握的对用人单位了解程度与用人单位自身的认知会出现不完整或偏差,结果导致三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出现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情况。为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需求错位,该理论建议不对称的一方需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此,就要通过就业反馈机制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者提供可靠信息。信息不对称论作为纽带同样把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统一起来。

(二)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

学习动机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将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两者联结起来,使两者构成相互联系,为此我们要根据两者联系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

1.就业反馈机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首先,就业反馈机制对大学生就业硬实力培养的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硬实力是指大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即包括专业知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通过就业反馈机制,学生、高校、政府可以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从而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其次,就业反馈机制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的塑造作用,这里关于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笔者认为是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观念及个人性格品质。意识具有能动性,良好的就业意识能促进大学生就业。通过就业反馈了解目前企业需要哪一种职业品质的员工,方便学生自觉培养职业道德,促使学校有意开展就业价值观相关课程。

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就业反馈机制的完善作用。首先,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促进就业反馈机制精确化。目前各培养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就业反馈机制不完善的原因之一,但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能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之一,利用见习、实习等途径让学生进入到相关用人单位,学生能通过自身感悟和与用人单位的交流获得及时的反馈信息,从而克服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就业反馈得到的信息更精确。同时政府通过建立长期校企合作机制也能使高校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方便高校获取就业反馈信息,使反馈信息精确化。其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促进就业反馈机制系统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涉及四个主体:学生、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其中,学生、高校、政府是培养的实施者,用人单位则是为培养提供客观条件的承载者,例如实习场所、培养基地等。同时,就业反馈机制涉及到学生、高校、政府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收集与反馈总结。从主体来讲,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四个主体与就业反馈机制的主体基本一致。如此,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能带动就业反馈机制主体共同运作,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如图1所示,学生、高校、政府为促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高校、政府获得反馈信息后完善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与政府彼此进行信息交流,政府加大高校投入,高校也将就业情况反馈到政府。

图1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促进就业反馈机制系统化

(三)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现象间稳定的、必然的、本质的、固有的联系,为此我们根据上文两者的联系,探讨两者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首先,两者处于一个双向交流的闭合环路之中。两者之所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机制并呈现出整体性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连结起来的。如图2所示,两者的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闭合环路,其中,两主体的相互联结呈现出两者的关联性,使彼此双向交流,就业反馈中的就业信息反馈到学生、高校、政府这三大主体;专业实践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用人单位信息进而更新就业反馈信息。

图2 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

其次,两者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上升过程之中。21世纪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虽然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处于一个双向交流的闭合环路中,但世界万物都是处于复杂的联系中,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两个主体发生变化,如政策变动会促使高校、政府改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因此,两者处于一个动态更新过程中,当然更新并不是把原来一切去除,而是一种批判性更新。就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而言,继续加强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并获取实习单位就业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应予以保留;而缺乏对就业观念教育的培养意识就应更新。“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逻辑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逻辑结构图

二、基于就业反馈审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由于就业反馈机制包含市场反馈信息,在市场经济下,市场信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因而就业反馈机制更新速度会比学生、高校、政府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更新信息的速度更快。换言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更容易违背两者的联系及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此,有必要结合两者间的联系与规律审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一)学生自我构建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称

1.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与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需求是当前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构建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称的首要现状。职业道德素质,广义理解是文章提出的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是否具备敬业爱岗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前者体现出对工作职业的忠诚度和承受工作压力下对工作职业的热爱;后者则体现出坚持工作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在本课题中,研究者曾对1100名来自广东五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同时,由于职场人士长期在用人单位工作,能反映单位对员工能力的需求,也向208名来自不同单位的职场人士进行问卷调查作为就业反馈信息来源。在反馈当中,当被问及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时,只有12.5%学生认为缺乏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精神,如图4所示:

图4 你认为自己目前最缺乏的什么就业能力

但如图4所示,同样的问题被问及职场人士时,28.8%的职场人士认为学生缺乏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精神。

图5 你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是什么就业能力

根据图4和5,我们作出大学生认为自身最缺乏的能力与职场人士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能力差异排名表,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认为自身最缺乏的能力与职场人士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能力差异排名

从表中可以明确看出,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构建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不对称,最突出的矛盾表现在学生对于“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精神”不重视与用人单位对其的重视。类似的结果,相关学者曾在调查[1]中已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从专业向品行取向发展。其中,单位首选的能力是“思想品德”占28%,而思想品德在职场上正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因此,职业道德意识是学生亟需提高的就业能力。

2.综合素质能力欠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欠缺与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需要,也是学生就业能力自我构建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称现状之一。综合素质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表现。在相关专题调查中,当被问及职场人士认为决定企业录用的关键因素时,反馈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您认为决定企业是否录用的关键因素

61.6 %的人选择“综合素养和个人素养”,但从图6发现,当前大学生自我认为最缺乏的就业能力也正是“综合能力”,占28.4%。大学生所缺乏的正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这清楚地表明大学生实际拥有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符合。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2]显示,56.61%的同学曾在2个以上的单位实习,而且实习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同学占40.1%,可见当前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自我构建偏重以实践能力为主的就业硬实力。研究并不反对大学生实习,但根据就业反馈数据发现,用人单位更需要软硬兼备的人才,所以学生有必要两者兼顾。

(二) 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称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专业设置是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首要方式,设置不同专业能为社会培养出具备不同专业能力的人才。据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本科高校专业目录显示,目前中国本科院校最喜爱设置的五大专业分别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但据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发表的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的就业反馈数据[3]显示,高校设置最多的五大专业均未进入到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以本科设置最多的英语专业为例,其就业率只有91.6%,不到全国平均水平91.8%。这五大专业就业率如表2显示:

表2 高校最爱设置五大专业就业率统计表

相关专业就业率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接纳程度,就业率高则社会认可度高,反之社会认可度不高。从就业反馈显示,高校设置最多的专业就业率并不高,反映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或社会需求存在不对称现状。这种不对称现状与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对外经济发展迅猛,不少高校为此大量开设诸如经济类或外语类专业。学校如此盲目开设的行为一方面导致相关专业人才过剩;另一方面也削弱不少特色院校对特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最终一举两失。

2.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而轻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下,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与其专业相关的就业能力。麦可思研究院对2016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反馈[4]如图7所示。45%的毕业生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是实习和实践环节,认为专业安排的实习实践不够。注意,前文分析中显示学生普遍重视实习,但这些实习只是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自行安排的兼职型实习,不一定与其专业相关。而这里的实习是指专业实习,是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目的。同时,学者肖云[5]曾对272家用人单位调查发现,63.2%的用人单位都表示看重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只有5.5%表示不看重。可见高校与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的重视程度出现分歧。同时,在课时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忽视专业实践的表现实质上是传统专业知识教育依然占据主导的反映,根据图2.6所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是学生其次要抱怨的,可见高校对知识的重视依然停留在对传统知识的生搬硬套,陈旧的知识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使学生对专业产生反感,影响能力提升。

图7 2016届本科生认为毕业三年后母校的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政府人才扶持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称

1.大学生实习制度不健全。前文就业反馈显示,用人单位看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大学生的实习过程表示关注。然而在笔者对15名来自不同企业单位不同职业的职场人士的访谈反馈中显示,只有6名职场人士表示单位愿意接纳大学实习生,其余9名受访者所在单位都表示不愿意接纳,还有一名职场人士反映“只有当公司急需用人的情况下才会接纳,一般不接纳。”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曾与新浪网、智联招聘[6]联合进行调查,结果也发现52%的用人单位不愿接纳实习生。用人单位不接纳实习生表面看似是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其背后更多反映的是政府对大学生实习制度构建的不完善。

首先,政府未曾建立大学生实习责任分担机制。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与发展好的私有企业,在其发展中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为回报社会,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应责无旁贷。但据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与智联招聘联合调查(如图8所示)。“担心影响正常工作”“担心泄露企业商业机密”是导致企业不接受大学生实习的重要原因。在当今社会,影响正常日常工作和商业机密的泄露的确会对企业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害。然而政府并没有给用人单位足够的制度保护,导致用人单位纷纷不愿接纳实习生。

图8 企业不接受大学实习生原因

其次,大学生实习保护政策尚未出台。图2.7显示,20%的用人单位担心实习生出现意外事故,表明大学生实习期间出现人身财产损失无法可依。截至目前,全国只有广东在2010年颁布《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保护实习生利益。虽然广东敢于先行,但却孤掌难鸣。不少省市政府均未针对保障实习生利益出台相应政策。实习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但政府缺乏了解用人单位关于接纳大学实习生的看法也致使政府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

2.大学生创新扶持不到位。在本课题研究的访谈反馈中,当问及受访者“你认为企业需要大学生具备哪些就业能力(至少四个)”时,15名访谈者中,9名访谈对象提及“创造性”“创意”“创新精神”“革新精神”等,前谷歌、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在给中国高校学生信中表示,企业需要的是“时时不忘创新,以创新推动实践,以创新引导实践”的人才。[7]可见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然而政府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对大学生创新培养扶持并不到位,最重要的体现是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目前政府对科研经费投入出现严重不平衡状况,如图9所示[8]。

图9 政府科研经费投入

2009年至2013年期间,政府对全国高等院校的投入达2647亿元,但其中1947亿元被112所211/985高校夺得,剩下2000所高校只能得到剩下约700亿元的经费。[8]这种情况下,占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的非重点高校学生如何在政府支持下培养创新能力值得深思。

三、基于就业反馈审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基于就业反馈现状,下文将分别针对学生、高校、政府提出相应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意见。

(一)基于就业反馈审视下对学生就业能力构建的建议

1.有意识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积极参加就业指导课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现在不少高校开设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课程,如职业测评、就业讲座、校友分享会等,都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塑造与指导作用。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充分利用课程中的资源,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增强自身和职场两者的理解,把就业眼光放到更广阔的视域。同时,改变以往“高不成低不就”的精英教育意识,适当调整自身职业选择的预期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强化自身就业软实力。其次,主动接触职场成功人士,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不仅包括正确的职业观念,还包括自身人格品质。但人格品质并不能通过有限的职业指导课程就能形成,而是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人格感染才能形成。为此,鼓励学生主动与职场成功人士进行交流。交流形式多样,如邀请他们参与求职经历分享会、到成功人士的单位见习了解其工作或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私底下的交谈等等。

2.多途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首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高校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各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资源。第一,高校设置课程多样。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上应认真听课,夯实专业知识。同时,学生也有必要多旁听其他课程,全面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第二,高校创新比赛众多。创新比赛是一个团队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通力合作,能形成较强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84%的学生认为创新比赛能提升个人综合实力,学生应多参与其中[9]。第三,高校社团林立。社团活动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资源。学生在社团面试中能提前感受求职面试过程,训练面试技巧。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要处理上级、同级、下级的关系,从而训练个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其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同样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主要有两大类:服务性志愿活动与获利性兼职工作。尽管类型不同但都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投身于志愿活动中,学生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目的,明确自身对社会的责任与自身的社会价值,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升华自身人格品质;投身于兼职工作中,学生把大学知识和经验付诸实践进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同背景的客户和不同经历的同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二)基于就业反馈审视下对高校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1.调整专业设置。首先,专业设置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目前高校没有根据市场就业反馈信息来调整专业设置是导致高校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错位的原因之一。高校专业设置应遵循就业反馈机制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市场引导下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与就业市场需要,甚至因时适当设置新专业与市场接轨。只有专业设置与市场相结合,才能保证高校培养出“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其次,专业设置与高校特色相统一。就业反馈显示,高校设置最多的专业并非就业率高的专业。为此,高校设置专业应立足本校实际,以学校特色为重。特色院校还应加强对特色专业的课程开发,集中教学资源对特色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为社会培养专业型特色人才。同时,特色院校也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特色开设新专业,如“英语热”的流行,医学类院校可开设“医学英语”专业等。

2.改革人才培养。首先,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首要就是重新定位目标。现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以往精英教育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明显不合时宜。高校现阶段培养的再不是衣食无忧等分配的学生,而是疲于应聘等挑选的学生。为此,高校需要改革当前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同时开设以就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职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和塑造高尚个性品格,以符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备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其次,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就业反馈显示,我们的专业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为此,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要理论与实践兼备。在理论上,要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教师抛砖引玉,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学,然后在课堂上针对问题向同学讲解。这样既能激发同学听课的兴趣,又能培养讲课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就业能力。在实践上,搭建多种实习平台。让教师在实习单位向学生讲课,并指导学生实习,讲解工作要点。学生情景式学习不仅能提升其实践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而且比课堂教学更有效。

(三)基于就业反馈审视下对政府就业能力扶持的建议

1.健全实习制度,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首先,完善大学生实习责任承担机制。前文分析显示,大学生实习的责任承担机制不完善是实习制度不健全的反映。这表明目前大学生实习处于混乱状态,并未明确各自职责,为此政府应首先制定优惠政策,对于主动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进行经济支持,加强经济保障。其次,健全窃密预警制度,对可能出现泄密的实习生发出预警通告,增加企业安全感。政府通过加强措施,鼓励企业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主动承担接纳实习生的责任。其次,健全大学生实习的法律法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然而前文分析显示,大学生相关实习法律法规尚不明确,造成企业因为学生不是《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对象而不愿意接纳实习生,妨碍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推进。目前政府应利用广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习生利益这一契机,以广东为龙头,鼓励其他省份效仿广东,达到榜样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全国的效果。同时,国家应尽快通过人大立法,用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性,鼓励企业接纳实习生。

2.加大创新投入,鼓励学生参与创新训练。首先,加大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前文分析显示,政府目前科研经费的投入出现失衡,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非211/985高校创新投入不足。现在协同创新中心不会划分211/985高校,只要具备创新能力就能参加,如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均在其中。政府应加大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支持,惠及更多非211/985高校,让普通高校拥有更多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筹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提升创新能力。其次,增加举办大学生创新比赛。目前用人单位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而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是参加各种创新比赛。高校普遍只举办由中央共青团牵头的“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比赛。但这远远不够,省市政府还要接地气,联合当地企业或事业单位共同开设更多的创新比赛。如某企业要开发新项目,政府应联合企业,在高校针对该项目设立创新比赛,创新成果被接纳的学生能优先进入该企业实习工作,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比赛,培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机制政府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