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虚”的内涵、特点及临床运用

2019-01-06 04:38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310007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委中邪气医家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310007)

张丽霞 楚佳梅 包烨华

“八虚”一词自古有之,最早记载于《灵枢·邪客篇》[1],此篇讲述了人体为邪气所客之后出现的症状、发病机理及其治法,其中提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以候五脏……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历代医家对“八虚”的应用颇多,涉及方药、针灸、推拿、伤科、急救等多个方面,然而现在只有在养生类节目中提到可以通过拍打“八虚”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临床医生很少了解“八虚”的涵义及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具体应用。本文旨在让更多医生了解“八虚”理论,并对其进行学术研究及临床应用。

后世医家对于“八虚”理论的理解

1.“八虚”的内涵和特点

《黄帝内经太素·刺法》[2]提到:“八虚者,两肘、两腋、两髀、两腘。此之人虚,故曰八虚……此八大节相属虚处,乃是之动利机关。”《类经评注》[3]记载:“八虚,即五藏生成篇所谓八溪也,是皆筋骨之隙,气血之所流注者,故曰:八虚。”《黄帝内经集注》[4]记载:“两肘两腋两髀两腘,乃关节交会之处……此言机关之室,在于骨节之交。”杨上善等医家一致认为“八虚”是人体的两肘窝、两腋窝、两腹股沟、两腘窝。但要注意的是,在《太素》[5]中还有两个需与作人体部位讲的“八虚”相鉴别的概念,一处是自然界的“八虚之风”:“虚邪,谓八虚邪风也……八虚之风,从虚乡来,伤损于物,故曰虚风。”指的是八个方向而来的非当令之风(邪气),与四时的“正风”相对;另外一处是人体八种虚衰状态:“凡有八衰:一曰,血气虚浊,谓当脉血气虚也……八曰,理无烟垢。有此八虚,所以贼邪深入,令人卒病也。”

从西医解剖学看,“八虚”处皆位于人体的大关节处:腋窝处为肩关节,肘窝处为肘关节,腘窝处为膝关节,两腹股沟处为髋关节[6]。结合历代医家观点可知此八处肌肉浅薄,为筋骨之隙,关节相交之处。《灵枢·邪客篇》云:“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将人体的腋窝、腘窝处类比于地上的深谷,水流在深谷处容易停积,经气在人体的大关节“八虚”处亦会运行不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认为关节处是营卫之气运行易受阻滞之处,提到“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故“八虚”处的特点导致经气在此运行不畅。

2.“八虚”与五脏的关联

《灵枢注证发微》[7]记载:“肺之经脉,自胸之中府,以入两肘之侠白等穴……肾之经脉,自足心涌泉,以行于腘之阴谷等穴,故肾有邪,其邪气当流于两腘也。”《类经》[8]记载:“故肺心有邪,乘虚而聚,其气必留于二肘,在肺则尺泽,在心则少海次之……肾与膀胱为表里,其经皆出膝后阴谷委中之间,故邪气留两腘者,知为肾经之病。”马莳等医家认为“八虚”处可以反映五脏是通过经脉循行实现的。从中医学经络循行来看,心经下肘内,肺经下肘中,心包经入肘中,其代表穴位分别为少海、尺泽、曲泽。心经下出腋下,胆经从缺盆下腋,肝经布胁肋,其穴位分别为极泉、渊液、期门;脾经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胃经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肝经循股阴……抵小腹,穴位为冲门、气冲、急脉。膀胱经入腘中,肾经出腘内廉,肝经上腘内廉,穴位分别为委中、委阳、阴谷、曲泉[9]。笔者认为心经循行不只经过肘窝,而且亦经过腋窝,故心脏有邪要在肘窝、腋窝处寻找反应点,他脏亦是如此。《内经》为我们提供了“八虚”处可以候五脏的诊疗思路,但我们不能囿于文字,而是要灵活变通。

3.“八虚”发痀挛的病机

痀(ju,音拘),即拘挛,指筋骨拘急挛缩,指节屈伸不利[10]。《医经原旨》[11]中认为:“机关,要会也……正气居之则为用,邪气居之则伤经络机关,而屈伸为之不利。”《灵枢节注类编》[12]记载:“若五脏有邪,其气外走,必由八处流行,而与恶血住留于此者,则伤经络筋骨……而成拘挛之病……必要虚通……则无诸病也。”《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3]记载:“谓邪在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伤经络矣……如外感于邪气,恶血留滞于此,则骨节机关,不得屈伸而病挛也。” 薛雪等医家认为五脏邪气、恶血停于“八虚”部位会导致关节拘挛,陈氏还提出了外感邪气亦会拘挛。“八虚”处是五脏元真之气所过,经脉血络所布,其与五脏气血的联系十分密切。五脏邪气随经流于此处,则易在此淤积,淤积则会导致肢体拘挛疼痛,故“八虚”可以看作五脏的外候:“八虚”部位出现的病症可以反映五脏的邪气。

后世医家对“八虚”的临床运用

1.指导方药运用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4]记载:“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腘痛,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寒病,喘咳少气,不能报息,口唾涎沫,耳聋,嗌干,此寒邪乘肺也,脉沉而迟者,甘草干姜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内痛,转侧不便,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主之。”根据“八虚”理论,提出寒邪久居五脏,留而不去,肢体疼痛的症状和治疗所选方剂。此外《本草述钩元》[15]云:“〔论〕狗脊之用,在本经关机缓急一语……一溪有邪气恶血住留,则伤乎经络,而上下各关机举为之不利,不利即缓急。”提出一“虚”处邪气住留会影响经脉的运行,可用狗脊以通关缓急。

2.在伤科治疗中的应用

《伤科汇纂》[16]云:“人生两肘、两腋、两髀、两腘,谓之八虚……倘有一处脱臼出,筋骨两伤,岂无恶血邪气乘虚而入耶。必须察其脏腑……毋谓仅治其外,而忽其内也……此皆患生于里而达于表,如外伤既成,五内皆连,知此八虚者,用药有所指归矣……如肺气不足,加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肾气不足,加熟地黄、远志、牡丹皮。”在强调中医整体观念外在的肢体与内在的五脏会相互影响的同时提出治疗应辅以运用的具体药物。所以根据“八虚”理论,笔者对于此处的理解是既病防变,固护脏腑。例如伤在两肘处,我们在组方时可以考虑适当加入补心气和补肺气的药物。同理,脏腑气虚也可造成肢体功能不遂。如陶双友教授[17]用补中益气汤补脾气来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为治疗提供思路。

3.在针灸推拿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甲乙经校注》[18]云: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腋……故拘挛。暴拘挛……取天柱主之。腋拘挛……譩嘻主之。提出“拘挛”的针灸选穴。王伟[19]将“八虚”作为其创新杵针之新和车路的理论之一,认为八虚是河车路上的八个固定部位(弯道、隘口),容易发生堵塞,是发病之所,是人体治疗疾病的关键部位。民间推拿手法中的“八把半锁”理论认为[20]“返魂锁”位于腋窝处,手三阴经必经之处;“白虎锁”位于大腿根腹股沟内侧端直下三寸处,足三阴经必经之处,认为“八把半锁”是人体经络循行的枢扭,是气血通行的要道, 如果“返魂锁”、“白虎锁”不能开准则气滞血凝 , 病人危亡。武邵[21]认为“八虚”作为人体的机关,是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用于传递和转换运动, 作为变化的枢纽,为生死的重要环节,故弹拨极泉穴可以迅速改善心、肺功能,而且对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肺心 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妇科乳房病、月经不调等病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在昏厥急救中的的应用

弹拨“八虚”[22]是指在两侧腋窝大筋(极泉穴)、肘窝大筋(曲泽穴)、股部大筋(气冲穴)、腘窝大筋(委中穴)处施行弹拿、拨筋的手法。可用于跌打损伤、中暑、晕针等引起的虚脱等症的急救,此法可反射性地冲击心脏及大脑皮层促使其复苏, 同时本法还具有类似神经阻滞作用,通过提高有关神经相应的痛感达到镇痛目的。

体 会

笔者在总结历代医家对“八虚”的理解及运用后,对“八虚”的临床运用有了新的理解:五脏背俞穴联合“八虚”处的穴位或反应点可以治疗五脏病变和肢体关节病变。其一可以治“八虚”以祛五脏之邪气,《类经》注:“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汇处索而刺之。”在临床上通过四诊合参,分析病因病机,明确病人何脏出现问题后,可在选取五脏背俞穴的同时配合“八虚”部位寻找反应点或者穴位进行治疗。在具体治疗时可以结合《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来判断是哪一脏出现问题。例如病人出现疼痛、瘙痒等外科或皮肤疾患,可以考虑是五脏之心的疾患,治疗时除可以选取心俞穴外,还可以选取尺泽穴、少海穴或肘窝部反应点治疗。弹拨“八虚”治疗晕厥[22],弹拨极泉治疗杂症[21]等均体现此治疗方法。其二可以治五脏以缓“八虚”之拘挛疼痛,“拘挛”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肌强直等疾患。基于“八虚”理论,可以拓宽拘挛病症的治疗思路即标本同治:选取局部穴位祛除瘀滞的邪气以治标;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选取五脏的俞穴扶正驱邪以治本。例如肘关节处拘挛,除在局部选取穴位如尺泽穴、曲泽穴、少海穴等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心肺二经的背俞穴心俞、肺俞来治疗,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此外“八虚”理论与醒脑开窍针法中辅穴极泉穴、尺泽穴、委中穴的应用异曲同工。醒脑开窍针法[23]是由石学敏院士为中风病创立的一种配穴法,其中选取的辅穴为患侧的极泉、尺泽、委中,针刺这三个穴位时要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其功效是疏通经络,治疗腧穴所在的肢体的麻痹、瘫痪、疼痛。笔者认为极泉穴、尺泽穴、委中穴这三个穴位恰巧位于“八虚”中提到的腋窝、肘窝、腘窝三处。此处为脏之邪气易停积之处,笔者认为针刺这三处除疏通经络之外重要的一点是去除脏腑之邪气。但是“八虚”在临床上并未受到重视,需要在临床和学术上进行实践和研究,拓宽治疗痹症的思路,笔者拙见,望同道斧正。

猜你喜欢
委中邪气医家
彭氏分筋推拿手法中所取“委中下”的定位依据及优势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幸福来自感动
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模型大鼠钙调蛋白 信号通路的影响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别轻易拔罐刮痧
针刺伏兔配委中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初步效果
中医所讲的“忌口”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