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2019-02-11 11:22吴剑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排气肛门剖宫产

吴剑梅

(河池市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随着剖宫产在产科临床上应用率的提高,剖宫产后临床并发症问题发生率也有所提高,腹胀是剖宫产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类型,产妇发生腹胀症状后,容易出现严重不适感,进而影响产妇正常的切口愈合、休息和食欲,延缓机体的恢复,甚至诱发肠梗阻和肠粘连等不良后果。因此,针对剖宫产手术后腹胀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腹胀发生率,缓解症状。本研究对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年龄30~40岁,平均(34.4±4.1)岁,全部产妇均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妇及其家属均对临床研究过程知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且两组产妇基础资料和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原因分析

第一,剖宫产属于一种急症手术,使其产妇缺乏系统的肠道准备工作,且大部分产妇术前8h内有胃肠道系统食物残留,这也是诱发术后腹胀的主要原因。第二,产妇进入产程后,在疼痛感的影响下会用力屏气或是喊叫,导致体内吸入大量的气体。第三,手术创伤或是麻醉等会直接刺激肠管,进而影响正常的肠蠕动。手术麻醉后的肠管麻痹也会影响肛门气体的排除,且手术中的钾离子流失所致低钾血症,也会增加患者的腹胀风险。第四,产妇在术后疼痛感的影响下会抽泣或是呻吟,并增加气体的吸入,气体进入肠道后无法被吸收,进而在肠道内游离,导致腹肌力量的减弱,并诱发腹胀症状。第五,产妇在术后疼痛的影响下不愿主动下床活动,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的尖锐,进而延长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时间。

1.3 护理措施

第一,疼痛护理。剖宫产术后24h内产妇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术后2~3 d内逐渐缓解,但切口疼痛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并对其活动、饮食和休息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剧烈的疼痛感也会诱发产妇的机体应激反应,并加速组织分解代谢过程,因而加强术后切口疼痛护理工作十分关键。临床上可使用自控静脉止痛泵止痛,且时间不应超过48 h,以获得最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治疗时间,提高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

第二,药物护理。产妇手术后次日开始接受生理盐水250 ml+开塞露60 ml灌肠治疗,以起到理气和胃、散寒止痛的作用。

第三,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嘱产妇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并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告知产妇术后8 h可开始床上活动,每隔一小时翻身1次,12 h改为半卧位,依据机体恢复情况在24~48 h后适当下床活动,结合身体恢复状况逐渐增加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避免产妇出现疲劳感,加强腹部和足部保暖措施。

第四,饮食干预。剖宫产手术一般不会影响到肠管,尽管肠管暴露和手术刺激会对抑制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但随着麻醉作用在手术6~8 h消失后,胃肠道功能也会逐渐恢复,此时,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适当进食,通过咀嚼运动强化胃肠道蠕动功能。同时,食物也会直接刺激胃肠道,并提高其蠕动功能的恢复速度。产妇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热量、少渣的蔬菜、稀饭、米汤等为主,避免食用糖水、豆浆、牛奶等食物,在产妇逐渐恢复肛门排气功能后可改为软食或是半流质食物。

第五,腹部按摩护理。剖宫产手术后护理人员可通过柔和的手法对产妇腹部进行按摩,以刺激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保持肛门括约肌松弛状态,促进肠道蠕动,进而缩短肛门排便和排气功能恢复时间,缓解腹胀感。具体操作:产妇保持两腿屈曲的仰卧位,从下腹回盲部起沿着结肠走行向向上按摩,按照从右向左、从上到下的顺序按摩腹部,手法由弱到强、由慢到快,每次20 min,每天2次,加强腹部保暖措施。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护理有效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加以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率(%)表示,应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应用表示,采用t检验。若<0.05则代表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护理有效性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两组护理有效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风险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17.23±4.42)h,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39.66±6.01)h,实验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应用率较高的产科手术方式,剖宫产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母婴健康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1-2]。腹胀是一种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问题,导致产妇发生腹胀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术过程中肠道中的肠管因刺激而减缓蠕动过程,且患者手术后憋气、呻吟等也会在体内吸入大量的气体,该气体无法被肠粘膜吸收,进而导致腹胀症状的进一步加重[3-4]。通常情况下,剖宫产术后腹胀症状能够在48h后逐步改善,进而恢复正常的肛门排气和肠蠕动功能,若产妇恢复肠蠕动后仍未排气,则可实施皮下注射西药新斯的明或是中医针刺足三里等方式促进肛门排气功能的恢复。患者经上述措施护理后,腹胀发生率能够显著降低,且腹胀症状明显改善,进而有助于患者痛苦程度减轻,提高其术后康复速度[5-6]。

猜你喜欢
排气肛门剖宫产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