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研究对策

2019-02-11 11:22吴亚飞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差错率妇产科护理人员

吴亚飞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在妇产科护理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不仅护理工作繁琐,面对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妇产科成为医疗纠纷和不安全因素最多的科室,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健康,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必须要高度重视妇产科护理工作[1]。本文以我院接受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分析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具体的措施,目的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妇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4±3.5);产科疾病30例,妇科疾病2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3±3.0);产科疾病26例,妇科疾病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可进一步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一切按照正常护理工作即可,不对其进行任何的干预。观察组实施干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干预护理措施。

1.2.1 不安全因素

妇产科的患者比较特殊,且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且护理依从性较低。另外在护理过程中,不重视注意事项,在出院后也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从而大大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在妇产科分娩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目前的医疗水平无法精确判断出一些特殊情况,所以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和事故。

护理人员一般都是经过严格的培训,但是对护理人员很少进行相关法律方面的培训,导致护理人员在突发情况时,无法正确的面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和倦怠,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会严重影响到救治的最佳时期,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2]。

1.2.2 改善对策

针对妇产科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法律宣传教育,目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意识,让护理人员充分到法律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在护理过程中,始终能够依法施护。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自己的任务,否则自己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妇产科护理人员制定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培训方案,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尤其是新护理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完整的培训,不断增强新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新护理人员上岗。此外还需要加强其他方面的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

患者入院后,要及时、全面的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在讲解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热情温柔,在护理前要向患者详细说明本次护理的内容和目的,以及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护理过程中统计两组患者差错事件,差错率=差错事件÷组内总人数×100%。结束后,对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计算每组的护理满意度。

2 结 果

护理结束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35/5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8/5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护理差错率为14%(7/50),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为2%(1/5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医疗行业中,护理工作比较特殊,对实践经验要求较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各个方面的专业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亲和的态度,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端正态度、认真负责,从而实现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另外在医院的规章制度上,要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加强对新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始终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和管理方面的因素,然后针对性进行改善,对降低护理差错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差错率妇产科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