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9-02-16 09:34冯颜利
关键词:中华文化实力文化

冯颜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主导国际规则,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也在谋求更大的战略利益,世界文化的发展更趋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为它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持久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1]340要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树立并提高我国文化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我们就必须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文化发展得越来越好,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国际文化正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该战略的研究,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使其真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更加全面、真实地展现我们国家的形象,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然性

当今世界,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更是前所未有,但我国的国际形象更多的是由他国塑造,并非我们国家“自塑”,因此我国要着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在国际上更具有影响力,让中国声音传遍全世界,确保世界人民都能听得到并且听得清楚。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它必将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2]。在经济全球化之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是有限且缓慢的。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一切与特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实践相联系的民族文化,必将突破地域与民族的界限。特别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为各民族文化的互补和相互促进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文化的交流才更加直接和频繁。

(一)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其影响力的彰显。从古至今,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提升的过程,经济的增长十分必要,思想文化的发展也必不可少。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竞争已构成综合国力竞争的新趋势。尽管世界各国拥有的软实力资源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都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建设。文化只有不断“走出去”,才会有机会相互知晓和了解,也才能参与文化竞争。世界主要大国普遍强化了对国家软实力的建设,并将之作为国家战略来筹划实施。美国尤其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他们将其价值观念融入文化产品之中,借助这个载体进行价值输出和意识形态渗透。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信息技术为其价值输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其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发展本国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各国都很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当今时代,世界各国普遍对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高度重视,对本民族的文化竞争力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这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的一个重要国际背景。

(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被质疑

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体系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受打击,其制度文化体系令世界人民失望。最初看来是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出现了问题,但究其根本,我们可以发现,这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脱离不了关系,他们的极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十分严重,这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最近几年,多种因素使资本主义模式面临危机,失去了信任,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等受到质疑与挑战,批评声不断。美国比较有经验的研究员迈克尔·林德认为,不管是从软实力竞争还是从名声的角度,金融危机都使我们受到重创,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仰大打折扣,明显损害了它的名誉和声望。经过这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和局限也都暴露无遗,展现出其寄生性、腐朽性的一面。德国经济专家菲舍尔也指出,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信仰有所摇摆,对其自我治愈的能力产生怀疑。逐渐地,人们意识到,西方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道路,它不是人类发展的终点,对于另外一种文化的发展或许又是另一条道路。自从迈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西方文化的发展就陷入了困境,危机重重,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发展模式等陷入一片质疑声中,人们的反思不断加深,对新自由主义等进行批判,这些给我们东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有学者提出“东方文化的21世纪”,这是对东方文化的极大肯定,甚至还有人提出“发现东方”,希望通过发展东方文化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展示其独有魅力,度过这个危机。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1]340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也给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中国经济崛起与和平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代化建设也有所成就,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使我们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迈进了一步。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带来了国家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也引起了世界对中国模式和中华文化的关注的升温。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2009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国际上的重大新闻事件,备受世界各国的瞩目,其受关注度甚至高于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和伊拉克战争。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背景。首先,和平发展取代和平崛起,是对以对抗方式进入世界体系的大国崛起之路的否定和超越,是对以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胸襟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强力支持,也为该战略的实施塑造了和平的环境和氛围,使得中华文化“走出去”没有像美国那样被扣上文化霸权的帽子而受到其他国家的抵制。其次,中国和平发展的诉求和战略定位,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内在要求。中国的和平发展必须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即“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平衡发展,二者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如果只有硬实力,没有软实力,就不能叫真正的强国。中国的和平发展,除了要拥有经济力量、军事力量这些硬实力之外,还必须拥有和营造体现于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各方面的软实力。而软实力的建构发展,离不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四)中华文化复兴与文化自觉

当前,发展具有我们本民族特色、彰显民族精神、贴合民众生活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将我国打造成文化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而中华文化复兴与文化自觉更成为几代中国人的使命与责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349中华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曾经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个与西方文明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特质的东方大国,在改革开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今天,要想在顺应世界潮流的同时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开创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文化复兴与文化自觉成为必然之径。文化复兴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21世纪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世纪,全球经济密切联系,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多种多样的文化蓬勃发展,中华文化应该在人类多元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费孝通先生提出并在多部著作中强调“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的指导思想;绝大多数民族在接受外族文化时都是只进不出的,只有一个优秀的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在吸收的同时考虑输出。1840年中国进入近现代以来,我们一直在吸收外来文化,但我们一直处于单向的“吸收”状态,和西方文化之间不存在双向互动。改革开放至今,这种态势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或者说达到了一个均衡点,也就意味着我们国家大规模吸收西方文化的进程接近完成了,转而要开始创造属于本国特有的文化。在这样的转换点上,提出文化“走出去”,就是要打破之前单向“吸收”的僵局,将本国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国,努力构建一个双向交流的文化体系。中国的文化复兴和文化自觉必将使中华文化由民族走向世界,这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重要背景。

二、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在新时代,当代中国致力于使中华文化“走出去”,但是受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影响,加之我国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中华文化“走出去”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例如中华文化占据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过低、对外交流内容和形式单一、世界认可度偏低、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偏弱等。

(一)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困境

我国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礼仪之邦,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魅力,能够紧贴时代发展,集光辉灿烂于一身。但不足的是,我国的文化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很晚才开始进行对外传播。由于经验不足,我国文化在与他国文化进行交流的时候方法还不成熟,因此在“走出去”战略上,我国文化方面的成就远不如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成就。因此,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上,我国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中华文化占据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过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在文化产业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些与党中央的重视、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党中央的政策指导下,各级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对其给予重大帮助,使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比重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有数据显示,在2011年世界文化市场的格局中,美国居于领先地位,它占据近乎一半的比例,欧盟次之,而我们国家排名第5,仅占据4%的比重。在这4%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廉价劳动力赢得的成本优势而获得的,真正凭借创意的文化产品少之又少。我们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占据的比重很少,不到总体的二十分之一,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该有的,也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从动态上来讲,文化产品份额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较小,同时文化产品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不明显。从文化产品的质量上来讲,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创新性方面存在很大不足,没有创立出一些有新意、有名气的品牌,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具备竞争力。对于拥有悠久、漫长历史的中国来说,与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在现代文化的创新方面,以及在文化创新成果的文化市场份额占有率上,这种差距尤为明显。

2.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内容和形式单一

从内容上来讲,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中国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自不必说,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丰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要使文化“走出去”,就既要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又要发展新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世界各国较为认可的只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在新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并不能理性地对待。从我们的文化产品中也可以看出,它们大都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有较少取材于新时期的文化。从交流形式上来讲,虽然民间活动在新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但政府发挥的作用还是最主要的。一些民间的文化组织或者机构在政府的领导下参与了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但效果并不如意。企业在市场中是最活跃的主体,但它对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远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政府是国家的政治机关,它的性质决定了它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效果,极易因其政治色彩受到民众的抗拒。文化产业是我国在新时期刚兴起的产业,大到国家、政府,小到组织、个人,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甚了解,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也是我国最新制定的文化战略,我国在这方面缺乏成熟的经验。

3.中华文化的世界认可度还偏低

最近几年,中国的发展遭到了他国的恶意诋毁,称中国将威胁世界的发展,这些言论在许多国家疯传,给他们增强军事防备提供了很好的由头。中国投资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还被污蔑为“新殖民主义”。有些外国的民众没有来过中国,仅凭他人的一些言论来认识中国,完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这些认识浅显且片面,甚至停留在过去的中国,很容易误导更多的人。这与我国的文化产品如书籍、影视剧中的负面人物形象有很大关系,也是西方国家一直质疑、排斥、诋毁中国而造成的。但我们自己也得反思,为何我国的旧形象在外国民众心中根深蒂固,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崭新形象却迟迟不能映入他们的眼帘。究其根本原因,我们会发现,国际社会中存在很多文化糟粕,它们夸大中国的缺点,诋毁中国的形象,反而很少看到从正面展示中国民族精神的文化。还有的外国人不能正确地理解我国的文化,他们甚至将我们国家的部分传统精粹误认为是文化糟粕而加以抵制。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排斥、反感西方国家,这使得我们国家过于封闭自己。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加大了与他国的文化交流,但遗憾的是,我们只顾学习他人,忘记了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我们了解他国的多,却鲜少被他国了解。目前来看,还有部分西方国家的民众对我国知之甚少,只能通过他人之口或者历史书本了解我国文化。可见,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的认识十分欠缺,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

4.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偏弱

虽然最近几年我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有所提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文化产业相对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仍然相对滞后、规模较小。文化贸易发展与传统贸易发展相比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文化产品出口在全国同期货物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导致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仍然很薄弱。问题主要集中在四点:其一,我国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我国文化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才刚刚起步,慢慢地,才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我国文化产品在整个世界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4%。而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到21世纪初已经成为引领国家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二,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落后。我国文化产业长期存在政企不分,现在的文化企业大多是由以前的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而来的,这些事业单位存在人员臃肿、管理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等弊端,改制以来换汤不换药,各文化企业单独经营,条块分割,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不能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深入挖掘,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三,我国文化企业实力不强。如前所述,改制后的文化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影响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直接导致对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其四,文化产品内容缺乏竞争力。文化产品的真正价值往往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上,所以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是其所体现的文化内容的竞争力。目前,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力量不够强大,我国大量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挖掘出来,造成文化产品内容单一,缺乏感染力、亲和力和震撼力,竞争力薄弱。

三、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超越困境的战略选择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宏观的、总揽全局的,是方向性的、原则性的,是制定文化“走出去”战术的依据和指导。文化“走出去”战术的制定必须紧紧围绕文化“走出去”战略,是该战略的具体实施步骤,以解决“如何走”为主。没有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走出去”战术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事倍而功半;没有文化“走出去”战术,文化“走出去”战略则会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因此,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与战术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领导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确保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党对舆论控制力的有力保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就是要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人才等方面的保证,极大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和政府共同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发动社会上各种力量的广泛参与,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工作体制,发挥整体合力作用,共同推动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以推动中华文化更顺利地“走出去”。提供政治保证,就是站在政治全局的角度开展战略布局,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完善相关制度设施以推动文化“走出去”进程。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将其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纳入总规划之中,与其他建设工作共同推进、实施,还要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将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的成果作为衡量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准,也要以其为标准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进行评价。提供思想保证,就是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各级党委要深入实际工作中,切实了解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决方案,有效实现文化的发展、发扬,抓住文化“走出去”的领导权。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最关键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并使全党、全国的人都拥护它,使人们在它的思想指引下开展社会实践工作;要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基础上发展紧跟时代变化、彰显民族特色、服务人民大众、展望未来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凝聚全社会人民的精神力量,鼓励其追求精神文化;要生产优秀的文化产品,使其鼓舞人心,形成高尚的品格。目前,各级党委、政府要承担起文化“走出去”的重任,提高国民的素质,全力提升软实力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强国。

(二)国力强大是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础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传播更多的是依靠其他国家向中国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不光是中国本身的主动行为,更多的是其他国家的主动接受。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其根源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产生的影响力,美国的先进传播能力就是建构在世界超级霸权实力之上的。因此,中国只有加快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为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具吸引力、更能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才能更加顺利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国的崛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外界的看法既有乐观和积极的反应,又有负面和消极的认知。《日本的对华综合战略》认为 2020 年中国最有可能的前景是“不成熟的大国”,即“中国由于众多国内矛盾和社会问题,一时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但仍保持经济增长,走上政治、经济上的全球大国”[5]。对此,我们要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确保自己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近些年来,中国尽管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表现出骄人成绩,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产业格局、城市化以及人口等结构因素也趋于成熟和稳定,我国还面临着深刻的结构变迁与制度转型,我国的社会和文化建设还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而且,即使是经济发展也日益受到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体制的困扰,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消费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而消费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主导的发展模式更具稳定性和持久性。当前,只有真正实现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体制机制转型与改革,实现民富国强,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形成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这种崛起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飞速发展,还是文化的繁荣发展、政治制度的更加完善。在当时,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文化艺术和政治上远远领先其他国家。所以,中国只有真正崛起,才能全面、细致地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优良形象,中华文化也由此才能得到世界人民更多、更广泛的关注。

另外,综合国力的强大还有助于提升文化“走出去”的传播力。“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反之,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国家,其文化很难传之久远。”[6]美国文化产业的雄厚资本是支撑其世界文化市场霸主地位的最主要力量。如天文数字般的巨额资金支撑着美国文化产业得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而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相对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与民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和功效。与此同时,文化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的艰巨任务。在欧美国家,由于文化传播渠道较为完备,十分顺畅,“内容为王”广为流传,但在我国还需要形成一个面向全国开放、稳定、统一、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这些都需要在增强综合实力上、在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上下功夫。铸就扎实的综合国力,不管是政治、经济实力还是文化产业实力,都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础。

(三)内外联动,筑牢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品牌根基

由于长时间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已经变强了,中国文化发展得越来越好,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国际文化正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看清中国发展的趋势,努力寻找突破点,积累一个又一个胜利,从而使中国完成成为一个文化输出强国的目标。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在国内加强文化建设,着力发掘和打造文化品牌,一方面还要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把我国的文化品牌打出去,在国际社会的文化格局中占据更大的分量,赢得更多的国际认同,形成一种全方位的支持。文化制度建设和完善,就是要与时俱进地制定相关举措,规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国内文化品牌的打造指明方向,为对外文化的宣传助力。国内品牌的打造与对外宣传双管齐下,方能打造我国强大的文化体系,增强软实力。

其一,对内着力文化品牌的打造。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相当多样化,如果抓住某一领域民族特色或传统特色的文化,将其当作文化产品、文化精品来打造,必然能够树立品牌,发挥影响。“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7]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积淀和传承,我们要将其优良传统传承、发扬下去,同时,它的发展也离不开与时代的交融。我们要在深挖传统文化精髓、传承文化血脉的同时,将它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吸收现代因素,创造更具独特魅力和现代价值的文化。当前,一方面,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专门出台文化发展战略和制度,掀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热潮。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各文化团体,要积极调动本地区、本团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地挖掘和宣传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在全国形成一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活跃氛围,各个地方的文化发展了,形成互相之间的竞争态势和交流学习态势,则有利于地区品牌、国家品牌的打造。当前,在全国的许多地方,文化品牌千篇一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有的地方热衷于寻根祭祖等文化平台打造,有的地方争抢名人故里,甚至不惜搞恶俗文化,如山东两县争夺潘金莲故里、追寻西门庆的祖籍、江苏淮安开建南北分界线等做法,都是拜金主义的利益在作祟。这种文化打造,非但没有弘扬特色文化,甚至还污染了地方特色文化,是不可取的。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剔去糟粕、留住精华,有鉴别、有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做到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其二,对外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宣传力度。中国只有在文化上成为全球各国争相学习的典范,才能在地区性和国际性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当然,当前中国并非没有形成文化品牌,而是缺乏宣传。中国的对外宣传,在介绍中国时,要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从古代到现代,从人文到社会发展。总之,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正面存在,感受到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政治制度完善、经济水平较高的东方大国,是一个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共赢发展的负责任大国,是一个对外开放、与他国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大国。当然,对外文化宣传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种文化互动行为,当我们在向外宣传文化特色的时候,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来为我国所用,还要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在为文化宣传作进一步的改进的同时,创新中国文化,推动中国优秀文化的发展繁荣。另外,我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一带一路”建设及其不断与沿线国家进行的交流与合作,为古老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方式方法,畅通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平台路径

首先,在海外建立中国文化中心,这是最近几年建立学术外交,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在文化、教育、信息方面为我们提供服务,如举办各种展现中国文化传统的讲座,促进外国人更方便、透彻地了解中华文化。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将我国的思想发展到国际舞台。我国还在世界多个国家举办“中国文化节”、派遣艺术文化团体和留学生进行交流、兴办孔子学院来传播中国文化。近几年来,中国开始运用媒体传播学术思想,以电影电视剧为载体,拍摄中国文化气息浓厚的影片,将中华文化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我国生产的电影《英雄》在美国放映,迅速走红,创造了3周的美国最高票房纪录,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一部影片的形式打入美国市场,走向国际社会。这是中国利用影片的形式传播中华思想,输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举措,影片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作品如《圆明园》《大国崛起》等都是很好传播我国文化的电视片,但是要让我国学术思想“走出去”就要适应国际化。

其次,不断夯实文化产业基础,实现文化“走出去”。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问题,导致文化企业改制后不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第一,企业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其与文化结合,用科技带动文化的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第二,企业要以市场为中心,不断开发和研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文化产品,要改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促进新的文化模式的发展。第三,企业还要不断地学习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引进其先进技术,学习其科学的管理手段,降低自己研发的成本。此外,企业应积极培养文化出口经营人才,尤其是既懂外语也懂营销,又十分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状况的人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一直位于世界文化产业体系的底端,文化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长远之计,就是不断创造体现民族文化活力和特点的新作品、新品牌。每一种文明都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企业要不断开发和研制既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创意品牌,开拓既有民族文化根基,又能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高端品牌。

再次,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话语体系的协调与对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系,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要想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就要透彻了解、分析他国的文化体系、语言表达方式,用他们能接受的、能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效果,真正实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站在对方的视角观察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8],用不同的话语体系去表达语言、传播文化。就像我们国家在海外投资企业,要根据各国的不同环境进行投资管理,否则很容易发生各种不适的反应。只有协调好各国的话语体系与表达,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实力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实力抢镜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