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菌口服溶液对淋巴瘤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

2019-03-13 01:05黄国强黄文琴张春芳胡大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淋巴瘤白细胞骨髓

丁 乐, 黄国强, 黄文琴, 张春芳, 胡大勇

(1. 陕西省勉县医院 血液内科, 陕西 汉中, 724200; 2.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 血液科, 陕西 汉中, 723000)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1]。恶性程度高、进展期的淋巴瘤患者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有化疗、放疗、生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目前化疗仍为淋巴瘤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骨髓抑制、肝脏毒性、心脏毒性、肾毒性、胃肠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因而,使用有效、低毒、价廉的药物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配合化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7年6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非霍奇金侵袭性淋巴瘤患者34例。入选标准: ① 经细胞病理学证实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② 体力状况评分Kamofsky评分>60分; ③ 实验室检查符合化疗条件; ④ 近1个月未行放化疗; ⑤ 用药前2周未服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例,其中男9例,女8例; 年龄36~72岁; 平均年龄56.90岁; 病理类型: 弥漫性大B细胞7例,套细胞淋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三级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对照组17例,其中男8例,女9例; 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8.10岁; 病理类型: 弥漫性大B细胞8例,套细胞淋巴瘤6例,滤泡性淋巴瘤三级3例。2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CHOP方案并口服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每次20 mL, 每天3次,同时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750 mg/m2, 阿霉素50 mg/m2, 长春新碱1.4 mg/m2, 第1~5天口服泼尼松100 mg/d, 每21 d重复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给予CHOP方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WH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2]”中白细胞计数判定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0度: 白细胞计数≥4.0×109/L; Ⅰ度: 白细胞计数(3.0~3.9)×109/L; Ⅱ度: 白细胞计数(2.0~2.9)×109/L; Ⅲ度: 白细胞计数(1.0~1.9)×109/L; Ⅳ度: 白细胞计数<1.0×109/L]。同时观察其他系统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便秘、脱发、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测定化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有效控制率=(0级+Ⅰ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 2组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m-WhitneyU检测, 2组重复测量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R×C列表构成比检测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骨髓抑制情况

观察组共17例,0度7例、Ⅰ度5例、Ⅱ度3例、Ⅲ度2例、Ⅳ度0例; 对照组共17例,0度2例、Ⅰ度5例、Ⅱ度4例、Ⅲ度4例、Ⅳ度2例; 观察组有效控制率为71.00%, 对照组为41.00%。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化疗后肝功能受损情况

2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血液中ALT、AST水平升高,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亮菌口服溶液对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 U/L

2.3 其他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在胃肠道反应方面如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对照组轻(P<0.01)。其它不良反应如便秘、脱发、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3 讨 论

化疗是淋巴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进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有一定临床价值。本研究观察亮菌口服液是否能有效减少或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

亮菌学名为白蘑科蜜环菌属假蜜环菌,能在暗处发出浅兰色荧光,故名“亮菌”。以亮菌为原料,经现代生物科技、专利工艺生产精制而成的亮菌口服溶液,含有亮菌多糖、亮菌甲素、乙素、丙素、多肽、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2-3],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余瑞荣等[4]报道,亮菌制剂具有促进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减轻造血组织损伤,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本研究表明,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其在化疗中有减轻骨髓毒性、升高白细胞、改善造血功能的作用。杨丽报道[5]亮菌制剂具有抗炎、清除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保护肝细胞,减少肝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观察组肝功能受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亮菌口服溶液对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缓解作用。杜静等[6]报道,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与5-羟色胺(5-HT)释放有关。亮菌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使5-HT释放减少,从而减轻胃肠道反应。观察组恶心、呕吐等反应有效控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其可有效预防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赵弋清等[7-8]研究表明亮菌多糖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提高机体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表2 2组治疗后其他毒副作用比较[n(%)]

猜你喜欢
淋巴瘤白细胞骨髓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白细胞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