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状况的影响

2019-03-13 01:05纪京绪杜彩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癌痛阶梯依从性

纪京绪, 杜彩云

(1.齐鲁医药学院, 山东 淄博, 255300; 2.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 山东 日照, 276500)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发病率最高的3种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和肝癌[1]。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会出现疼痛。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是目前中国癌痛治疗的基本原则[3], 但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现有组织损伤加之潜在生理、心理因素相互掺杂,镇痛效果并不理想,生活质量也较差[4]。本研究选取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阶梯性镇痛护理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6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2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 ① 均有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 ②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 年龄≥18岁; ④ 疼痛数字评分(NRS)>4分者; ⑤ 出现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 ⑥ 预期生存期>3个月; ⑦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正常,能完成调查内容; ⑧ 有疼痛经历>3 d者。排除标准: ① KPS评分<4分者; ② 仍在放化疗期的恶性肿瘤者; ③ 严重精神、心理疾病; ④ 合并呼吸道阻塞、呼吸抑制者; ⑤ 麻醉药物滥用者; ⑥ 正在参与类似研究者; ⑦ 对止痛药物过敏者。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 年龄25~78岁,平均(55.38±21.25)岁; 恶性肿瘤类型: 肺癌21例,胃癌12例,肝癌7例; 文化程度: 小学6例,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16例。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 年龄22~77岁,平均(55.71±21.32)岁; 恶性肿瘤类型: 肺癌18例,胃癌16例,肝癌8例; 文化程度: 小学7例,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1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镇痛方案: 2组均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参照WHO三阶梯止痛法给予镇痛。轻度疼痛患者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NSAID),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 中度疼痛患者在轻度疼痛患者基础上给予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胶囊、喷他佐辛等; 重度疼痛的患者采用强阿片类药物(吗啡、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等)或补充一些辅助药物(抗惊厥类药、皮质类固醇)。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因癌痛导致的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用药,给予用药指导,观察患者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反馈给医师以调整用药方案。做好环境护理,讲解饮食方面知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高营养食物。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要忍受疼痛,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采用阶梯性镇痛护理。(1) 镇痛治疗前护理。认知干预: 目的在于增强患者对癌痛的认知。告知患者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可以通过镇痛治疗加以控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讲解癌痛相关医学知识,根据患者喜好,指导患者用NRS法、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或脸谱疼痛评分法对自己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5]。加强评估: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判断患者疼痛特点,评估疼痛对患者情绪状况、功能活动的影响,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态度以及依从性进行有的放矢干预。(2) 镇痛过程中的深入疼痛护理。药物宣教: 镇痛治疗期间详细讲解三阶梯镇痛药物的治疗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恶心、便秘、呕吐等)及应对方式等。告知患者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疼痛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镇痛效果。非药物止痛护理: ① 指导患者写癌痛日记,记录1 d内的疼痛波动情况、最痛时间及最痛次数、每天睡眠情况、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② 指导患者镇痛治疗期间采用温水足浴、穴位按压(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穴)。③ 教会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转移情绪注意力法(视觉分散法、听觉分散法、触觉分散法)等锻炼方法,缓解对疾病及疼痛的过度关注。④ 介绍病房内病友相互认识,鼓励相互交流、相互支持。让癌痛控制效果较好的患者进行同伴支持。鼓励家属多关心、爱护患者,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死亡教育: 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使其正视生命,直面死亡[6]。告知患者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的生命历程,是不可抵抗的自然规律。给予患者家属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摆脱即将面临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坦然迎接死亡。格外关注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的患者,预防不合理性自杀。(3) 出院后延续性干预。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解决院外遇到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镇痛治疗的依从性: 参照李侠等[7]设计的镇痛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疼痛反馈、按时按量用药、可接受药物副作用进行调查,分为依从性、部分依从性、不依从性。

镇痛效果: 采用NRS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参照 WHO 制定的疼痛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和无缓解。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心理状态: 干预前后采用医院自评焦虑量表(SAS)、医院自评抑郁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调查,SAS、SDS量表各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4级评分,SAS评分≥50分为有焦虑,SDS评分≥53分为有抑郁。

癌痛控制护理满意度: 采用恶性肿瘤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8], 共包括3个维度(专业技术能力、信任关系、教育关系),分别有5、11、5个条目,共21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满意程度的不同进行李克特5级评分(1~5分),总分21~105分,评分越高,表明该方面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镇痛依从性及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1例,轻度缓解8例,无缓解3例,缓解率75.60%。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6例,轻度缓解19例,无缓解5例,缓解率40.00%。观察组正常用药38例,疼痛反馈42例,副作用34例,对照组分别为28、30、20例。观察组在正常用药、疼痛反馈、副作用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2组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过程后中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在专业技术能力、教育关系、信任关系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分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

3 讨 论

疼痛是一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反应,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疼痛,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9]。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也是发生率最高的自觉症状。有研究[10]显示, 50%~90%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直至死亡都伴随着疼痛的折磨。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睡眠质量和食欲,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狂躁、绝望等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对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三阶梯止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缓解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11], 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受社会、疾病、心理因素以及机体耐受性的影响,镇痛效果会出现一定的差异。目前临床上对癌痛的治疗不但包括药物镇痛,还包括各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这显然离不开护理的辅助作用。临床护理人员对癌痛的正确判断和评估,实施有效的镇痛护理策略,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镇痛效果,本研究在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基础上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优化、综合,从开始镇痛治疗开始直至出院后的过程给予层层递进式的阶梯式护理。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正常用药、疼痛反馈、副作用方面的依从性高,镇痛效果好,而且镇痛满意度高(P<0.05)。调查研究[12]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对疼痛及镇痛治疗的认知不足,是影响镇痛治疗依从性及对癌痛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阶梯式护理在患者镇痛治疗伊始,先给予癌痛的认知干预和疼痛评估的指导,不仅能使患者对癌痛有足够的了解,消除对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癌性疼痛可导致成瘾的错误观念,并知晓镇痛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癌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止痛治疗。在镇痛治疗过程中实施药物宣教,让患者知晓疼痛护理干预的必要性,知晓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对方法,做到前瞻性预防,提高镇痛效果。非药物镇痛也是减轻癌痛的有效手段,观察组采用指导患者写癌痛日记、温水足浴、穴位按摩以及放松训练等多种手段,减轻了癌痛对患者情绪、生活、睡眠等的影响。唐小丽等[12]研究报道,写癌痛日记有利于提高肿瘤患者对癌痛知识的掌握水平,促进癌痛的规范化治疗。渐进式放松训练能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其对疼痛的感知水平[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癌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且这种不良情绪又会增强疼痛敏感性,形成恶性循环。阶梯性镇痛护理中的同伴支持、家庭关怀以及死亡教育能够减轻恶性肿瘤的高病死率带来的负面影响,且整个护理过程中实施专业有效的镇痛护理措施和心理支持,使患者切实感受到了临终护理关怀,进而使患者的镇痛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阶梯性镇痛护理能够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治疗的依从性,增强镇痛效果,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镇痛满意度。

猜你喜欢
癌痛阶梯依从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良师·阶梯·加油站
时光阶梯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艺术创意阶梯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