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与世界的深情对话
——李锡先生《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印象

2019-11-12 10:59周文英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9年11期

周文英

李锡先生和他的女儿李文韵耗费了近十年时间,完成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这一巨作,在丽江打开一道窗口,让外面的阳光照耀到丽江,让丽江能够睁开眼睛,敞开了封闭的自己与世界对话的同时,李锡先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遗产老人。

一、“纪实”的力量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记录和梳理了从1996年到今天围绕着申遗这一大事件的人和事,时间跨度长,空间不断切换,人物众多,事件繁琐,给人以应接不暇的紧凑感。《纪实》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采用了横断面的方法,以戏带人,以丽江作为中心,以世界为舞台。《纪实》以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事件,通过对各色人物的描写、众多的人物速写、几十幅时代剪影,从侧面反映了丽江“2·3”大地震至今,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云南丽江的社会状况,广泛地反映了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纪实》通过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来展现民族历史的窗口,用丽江人生活上的变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成为新时代的丽江人的缩影,真实记录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体现出来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纪实》就是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从侧面反映了政治。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作者调动了丰富的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让每一个人物在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舞台上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人与人相互交织,事与事平行发展,共同构成了一个中国大时代背景下丽江小社会的缩影。

随意地翻阅申遗过程里的一篇篇以横切面方式呈现的速写:

1993年开始酝酿申报的工作;

1994年10月和志强省长正式决定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995年6月申遗工作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评审;

1995年12月,成立办公室;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大地震;

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丽江古城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被列为预备清单,编号311。

当时的丽江县博物馆,自然而然成为了文化交流中心,而丽江博馆馆长李锡先生就是全世界文化交流的联络员。小小的丽江博物馆,以站立着的姿态与全世界对话,折射出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地震后艰难而坎坷的申遗工作,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是“惊、忧、喜”混杂在一起的。

此时的丽江黑龙潭恰恰断水,臭气、秽气和污气充溢着纯净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丽江进入地狱……

2月7日,在大地震后的连续余震中,黑龙潭珍珠泉开始冒水了;

2月8日,接到云南省省长和志强电话,丽江准备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专家的考察,丽江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到了;

2月16日,迎接专家到来。在一片震后的废墟上,百废待兴中,开始挖掘丽江古城的潜质。这一天是丽江历史上是最为重要的一天。准备申遗或者恢复重建,成败在此一举。2月16日《丽江日报》刊发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仍在进行,联合国官员将来丽江考察》的新闻报道,丽江人民加高筑宽古城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2月16日,专家到大理剑川,专家考察丽江古城线路的精心安排为:格兰酒店—新华街—四方街—七一街—森龙酒店—黑龙潭……

在考察过程里,弹奏纳西古乐七八十岁纳西族老人的精神抖擞与纳西族少女的健康美丽让专家们震撼;

专家们考察累了、饿了,恰恰“遇见”黑龙潭珍珠泉边摆放着香喷喷、热气腾腾的著名的纳西族“八大碗”;

珍珠泉到丽江博物馆的小路两排正值千万朵樱桃怒放;

在丽江县博物馆馆内,丽江行署专员和段琪超水平发挥,完成了抑扬顿挫的汇报……

每一个完美的细节背后都是精心准备的,都是汗水和心血,充分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积极进取精神。

当天下午四点,丽江古城的线路考察结束。专家兴趣盎然,提出希望下午能够继续考察。考察的地点临时决定为黄山乡开文村。

考察的地点定为大地震受灾很严重的村庄,丽江只想告诉世界,丽江古城和丽江农村都是世界上最美的。纳西族的历史是从乡村文明发展到古城文明的,依次经历了从游牧到农耕再到城市的社会进程。通过这一次考察,奠定了束河和白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申遗成功到今天丽江旅游业的兴起,“丽江模式”“束河经验”奇迹背后都是惊险不断,故事涌现。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记录下了丽江的辉煌,纪实是依靠细节充分展现真实的力量的。其中最大的辉煌就是申遗成功。

申遗的要求是从国际标准来进行的,《纪实》梳理出历史发展的脉络,让丽江追寻人类文明的脉络和脚步;从未来的意义来说,为丽江甚至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申遗事件的主体是人,申遗是依靠人勇敢的行动来现实的,是对人的力量的讴歌和赞美。申遗背后默默贡献的人的精神更为重要,丽江人精神核心就是热爱,而地震仅仅是一个契机,一个转折点。全球发生地震的地区很多,只有丽江,化挑战为机会,只有丽江人民,马上擦干眼泪,继续前行,重建家园。

二、鲜活的人物画廊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以第一人称的视觉进行了记录和梳理,亲切、真实、如临其境,跟随着作者的眼光,引导细节,抒发感情,攫取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成了性格鲜明的人物画廊。

作者运用对人物从点、线、面、体等几方面娴熟的运用,折射丽江社会的精神面貌,勾勒出了丽江大地震后的人物众生相。“点”就是作者捕捉到的有典型性的事迹和典型性的人物,“线”就是围绕申遗工作所形成的集体性事件和宏大的历史性记忆,“面”就是人的精神形象,“体”就是由面而构成的形象群,是复数,是常态。作者在处理这四者关系的时候,是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的。

1.人物形象群

《纪实》里记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吴邦国、朱镕基等人的言行,体现了最高领导人对丽江申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纪实》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文化项目高级顾问白海思、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一处处长郭旃写的序言,特别是景峰在序言最后写道的“我希望本书能重新唤起我们对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里的“责任”两字任重而道远,让人警醒,体现出景峰的忧思和担当。

《纪实》里记录了丽江县博物馆两次为邵逸夫举办祈寿仪式,邵逸夫先生为丽江古城地震后的恢复重建捐款1370万港币。

《纪实》记录了联合国专家,英国著名古建筑家米查摩尔·大卫两次考察丽江古城,并为丽江古城相关人员举办古建知识培训班;外国专家的关心和帮助,让丽江古城在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外来的优秀文化,具有更加宽广的胸襟和格局。

《纪实》里还精心保留着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王景慧女儿王凌云给李锡的信,记录了郭旃一行到丽江就去看望去世的丽江县文化局局长木培根的家人,其中穿插有木培根突然病逝的经过和纳西人失去亲人后的悲恸心理和深切怀念,老母亲的老泪纵横和丽江文人的挽联。点点滴滴连着心,连着情。

《纪实》记录了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下派的领导徐中堂、陈矼、张辉等年轻有为的领导人的事迹。

《纪实》记录了在北京丽江老乡白庚胜、车文龙、王福林等在北京连夜修改文本的情景。

《纪实》记录的比较多的人物是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地县级领导段增庆、和段琪、解毅、和自兴……

《纪实》里记录下一系列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透视出作者的创作背景,即最大的政治,呈现出丽江走向世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决心和信心。

与高层领导群相对应的是丽江的老百姓在申遗过程中的表现,从上到下,一条心,全民皆兵,拧成一股绳……

丽江公检法司领导整治古城,拆除古城不协调的建筑、恢复重建古城民居、修建古城排污措施等图片,当时条件是艰苦的,人们都脚穿长筒雨靴,劳动在阳光暴晒之下,很多人没有戴手套。人们的干劲十足,动作整齐,对恢复重建自己美丽家园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喜悦之情从心底流淌出来:

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参与整理工作,居民清理古城垃圾,大研镇成立火钳队。义务清理古城环境卫生的一幅幅画面里,不仅仅有男士,有壮劳力,还有我们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她们有的用火钳拣地上丢弃的垃圾,有的用水桶冲洗着街道,有的纳西族老奶奶背着小孙子慢慢地清扫街道……在奶奶潜移默化的带动下,纳西族儿童也用自己的小手,打扫卫生,保护环境。老人和小孩,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积极参与,渲染出纳西族人们对申遗工作的重视,从数量方面揭示了申遗工作深得人心,全民在行动。

申遗的舆论宣传方面的影响力的记录。就专家层面来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会员、巴基斯坦国家考古博物馆副局长哈利姆博士到丽江进行考察评估。就领导层面来说,陪同人员有段增庆、和段琪、解毅、和自兴等人。最为难得的是,《纪实》中记录了一位双目失明的身穿纳西族服装的老阿妈等候到哈利姆博士后,激动地说:“联合国,联合国,联合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让我摸一摸联合国同志!”深情而幽默,纳西族老奶奶的言语让博士深深体会到纳西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期盼。这一个镜头折射了30万纳西族人们的心声,申遗工作深得人心。

2.申遗工作的点点滴滴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信息量大,材料详实,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995年6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中国全委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评审会,参加会议的名单由80岁左右的博导、院士、建筑业和文物方面的泰斗组成。

丽江古城第一批重点保护名居考察鉴定专家组名单由省级专家和地县级专家组成,以顾奇伟为代表。

《纪实》细心地记录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丽江古城第一批重点保护民居和一般保护民居的经过。“古城申报”简报第16期,1997年1月9日,“刻不容缓的纳西无形文化抢救工程进行得有声有色”文章里,记录了纳西族的剪纸、刺绣、制作米灌肠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纪实》还记录了纳西族本土专家的贡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组的通知,木根锡、牛树勋、段挺松、黄乃镇等人的奉献和智慧,也铭刻了丽江文化人为申遗做出的贡献。如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丽江古城申报文本(修改稿)》修改意见,认真,准确,理性,客观,用数据说话,从“县立中学”改为“县立高等学堂”,做到一字不错,体现了细节之细的胜利。他们是丽江古城申遗的记录者、创造者和见证者。《纪实》特别提到了丽江县志办公室主编杨启昌的对申报文本的修改书,这一书信,渗透着纳西学子杨启昌对民族的炽热之爱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3.新闻宣传方面

对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都进行了现场报道。

如1996年2月12日,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官员梁敏子考察丽江古城,除了政府官员外,还有新华社的记者周笑雪,考察团一行戴上钢盔帽,在大地震后的废墟中艰难前行。考察的环境是危险的,大地震后的新闻报道是敏感的。梁敏子一行考察完丽江古城后,联合国官员和国家文物局负责人一致感受到了丽江古城的文化精髓和纳西族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之后又到了大地震受灾比较严重的黄山乡白华行政村考察。梁敏子认为丽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她表示要带最著名的规划师和设计师来丽江帮助恢复重建工作。1996年9月13日,梁敏子与法国钦隆市市长伊维斯·格先生、法国著名建筑大师多米尼克·佩洪先生到丽江考察指导工作……在最关键的时刻,化挑战为机会,联合国专家的态度、决心和心情,让丽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丽江古城可以按照要求恢复重建。1996年2月16日《丽江日报》就已经发表了题为《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仍在进行——联合国官员将来丽江考察》的报道,与考察组的精神不谋而合,淋漓尽致表现出昂扬的文化自信心,坚定了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决心和信心,也充分发挥了新闻宣传的作用和力量。

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第133期在昆明现场直播丽江地震恢复重建节目,加大了丽江申遗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宣传丽江申遗工作的背后,凝聚了李锡先生的用心良苦,借“综艺大观”节目来宣传丽江,宣传恢复重建,宣传丽江人的精神面貌;“金越导演十分慎重地将信笺折叠,放入胸前的衣袋中”,“折叠”与“放入”“胸前”几个字,金越导演的细心和用心跃然于眼前;倪萍在节目最后深情的祝愿“现在丽江古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衷心祝愿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短短一句话,让倪萍从光彩照人的舞台上走了下来,走到了30万纳西人中间,与纳西族同胞一起呼喊,一起祈祷,一起期待……

宣传报道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申遗简讯》一共办了48期,充分发挥了丽江民间社会的力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申遗简讯》成为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载体。《申遗简讯》在最快时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人心,激励着丽江儿女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万人签名活动,进行了十天,一共有一万四千多人参加……

摄影宣传工作,以和茂华、王志鸿、王晓明、司晋云、牛墩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好摄影的丽江人,自觉而主动留下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让历史记住丽江人在伤痛中歌唱,丽江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怨天尤人,去哀叹,去哭泣,只能擦干眼泪,重建家园,回到人的本身的姿态。这一姿态,永远铭刻在时光的流逝里。

图文并茂的精美的明信片承载了申遗工作的历史使命,1996年6月下旬,丽江地区邮电局发行“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念封”。

《纪实》真实记录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过程中,新闻宣传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加强,推动了民族文化走出去。大地震以后的丽江,在云南省甚至全国仍然处于落后、封闭和狭隘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依然存在丽江的真实形象与非本土人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落差等等问题……申遗工作就是丽江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最耀眼最华丽的舞台,“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以社会转型时期为大背景,攫取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历史事件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人和事,全面而生动地诠释了民族文化,凸显了大写的“人”的精神。纪实的力量在于对真实的追求。

三、对人的精神的讴歌和赞美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反映了丽江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感应着时代变迁而激起的奋斗、追求和反思的精神需求。《纪实》不但深刻包容了纳西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真切的心理折射,而且也体现出纳西族所能表达的审美能力和情操 。丽江古城申遗的行为,属于人类永恒梦想之一,具体体现在追求国家的民主自强,社会的进步正义和民族的奋发图强方面。《纪实》凝聚了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也蕴含了丰富的大众的、民间文化形态。

1.人文情怀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一处处长郭旃在《序二》里写道:“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带给了家乡人民和后代自豪感,生动、实际地唤起对家乡和祖国亲切的爱,从而增强自信心、凝聚力,激发新的创造力。”在申遗成功后,郭旃说道:“丽江人民热情不减的申遗指向、战胜灾难的决心和顽强奋战的努力,以及古城优良的抗震性能给我和同行的国际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可靠的信心。最后的结果证明,丽江政府和公众的精神与成就也感动和说服了国际社会。”丽江古城申遗成功在古城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特定的自然环境、气候、历史沿革中的服饰、歌舞、饮食、纳西古乐乃至社区结构、邻里关系等等之外,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第一位的。

集体的宏大的精神后面,是依靠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体现出忘我的精神力量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公务员白海思1996年9月23日考察丽江,恰恰遇上丽江下雨,自己买了一双雨鞋。这一双普普通通的雨鞋,流露出丰富的信息,白海思女士已经把丽江当成自己的家,做好了随时可以拔腿外出的准备,也表示自己常常要来丽江的心理状态,亲切朴实,平易近人,忘我工作的精神。白海思筹集协调资金,在丽江多次举办研讨会,支持丽江开展“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遗产地管理之间的合作模式”以及“束河皮革业的恢复”等课题研究,为后来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丽江模式”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功经验之一——束河经验”打下了基础。

理查德自任丽江古城整治纠察队队长。晚饭后在古城散步,专家们心里依然挂念着古城的整治:“这些水泥建筑应该去掉,这些电线太乱,应该入地。”这些镜头里的国外专家,真正把丽江当成了自己的家,从心里流淌出来的爱温暖着古城,温暖着纳西族人民。

广东省文物收藏家叶炳林先生将自己收藏的200多件历代陶瓷自费从广州运到丽江,举办了展览会,体现了 “情义无价”的人类精神。

云南工学院朱良文教授发现丽江古城东大街像一把匕首插入了古城的心脏,痛心疾首,紧急呼吁云南省人民政府停止此工程,和志强省长做了批示,予以制止,保住了丽江古城。朱良文教授用自己的生命爱着丽江,保护着丽江,老教授曾101次来到丽江考察,被称为“古城的保护神”。朱良文教授与丽江古城从此不再分开,达到了“他就是丽江,丽江就是他”的精神境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官员木卡拉来到丽江,深入纳西族民居,与纳西族大东巴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自称是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后代……

1997年6月27到29日,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在巴黎举行,主席团会议认为,丽江古城由于申报材料不全而列入重报项目,意味着丽江古城申遗工作受挫。会议要求中国方面提供该城市与中国其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的名城之间的比较分析报告。顾奇伟老先生已经退休,临时受命,他精神抖擞,准备和李锡一起撰写《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之间的分析报告》论证,顾奇伟“一把推开杂物,腾出办公桌,一左一右摆开了架势”,奋战三天,圆满完成了任务。

1996年6月1日上午,团中央书记李克强为丽江青年志愿者题词:“向在丽江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斗争中高举青年志愿者旗帜的青年朋友们致敬!”

知心姐姐与丽江县团委书记木志英建立起全国“手拉手 ”活动。

在北京送申遗材料,把最珍贵的材料遗漏在出租车上。在当时没有手机 、没有电子存档的危险时刻,北京出租车师傅把材料送了回来……一次次的有惊无险,一次次的化险为夷。

1996年2月16日在丽江古城黑龙潭珍珠泉招待专家的纳西族传统八大碗,烹饪出热气腾腾而香喷喷的铜火锅汤汁的猪项圈是张丽清从自己家里带来的……

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小故事,鲜明的人和事,不仅仅有纳西族人民面对大地震后的豁达、乐观和自信的精神,更有不分地域,不论国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帮助、援助、爱等等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的关系,《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铭刻了下来,把丽江与北京,丽江与世界各地的空间距离缩小了再缩小,把心紧紧贴在一起。没有什么困难我们不能战胜,没有什么路我们不能走过……《纪实》站在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窗口,衔接了过去与未来,让丽江能够与世界进行对话,丽江从此成为了“世界的丽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2.大的民族、大的文化

《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写的是当下具有大格局、大胸襟的纳西族,团结的纳西族,奋进的纳西族,化挑战为机会的纳西族,具有全世界的精神、感情和心理的纳西族;写的也是大的纳西族文化,开放的纳西族文化,善于学习共进的纳西族文化,兼容并蓄的纳西族文化,人与自然是亲兄弟,同宗同源,平等互利,相互依存的纳西族文化,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尊重和相互依靠的纳西族文化,自律而匹夫有责的纳西族文化。纳西族人是纳西族文化的存在的载体。我们说的纳西族文化,实际上是在说纳西族人本身,是在说纳西族人的人性,说纳西族人的人生。正如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两个方面。文化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的生活态度,其中,一个个的纳西族人是纳西族文化道德价值的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载体。纳西族的文化、道德、情感、价值和信仰没有与纳西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相剥离,没有与人民相剥离。

《纪实》提供了读者认识历史的可能性。大的文化也是有血有肉的,有温度的。《纪实》体现了纳西族人民的创业与敬业精神,记录下了丽江精神与丽江速度的典范,牵引着人往高尚的、理想的境界反观人。

《纪实》里有政府官员,有联合国专家,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涉及到纳西族的政治、建筑、经济、宗教、文化教育、历史、军事、饮食、服饰、地理气候、民族性格等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呈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丽江的社会生活状态,攫取了历史长河中纳西族历史文化的一朵浪花,来观照当下,为人们提供了精神资源和想象模式。

作者李锡先生作为申遗工作的决策者、参与者和行动者,第一参与人,最具有权威,具有真实性。《纪实》自然就具有了重大的历史价值的经验与观点,提供借鉴。

【注释】

[1]陈明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之道》,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