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9-12-27 11:02厉小军陈宜治王歆玫
关键词:一流专业课程

厉小军 陈宜治 裴 蓓 王歆玫 伍 蓓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

一、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

办好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立德树人标杆学校,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点。2019年至2021年,教育部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19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通知称,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同时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一流专业是反映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专业的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条件建设、社会评价。浙江工商大学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即“2541”行动计划,其内涵概括为:两大发展计划——学生多元发展计划、教师教学发展计划;五大提升计划——思想教育提升计划、文体教育提升计划、专业教育提升计划、通识教育提升计划、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计划;四大建设计划——“互联网+教学”建设计划、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计划、人工智能学院建设计划、质量文化建设计划;一大保障计划——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行动保障计划)。学校集聚学校资源优先支持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通过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分类分层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协同育人机制和推进“互联网+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二、一流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国家基于“一流本科教育”的概念,启动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符合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但是,各类高校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专业总量总体偏大,有些专业的设置缺乏学科的支撑。部分专业培养方向设置过细,与本科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大类培养的理念存在差距。专业一般都按统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规格标准来培养学生,导致“千校一面、万生一格”,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

现阶段高校某些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很难培养出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人才。这需要高校改变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观念,在课程设置的规划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需要研究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阶段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同时,应当更加重视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实践机会,通过联合办学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师资有待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现阶段人才队伍的水平还极其不适应一流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大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忽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这对于一流专业建设中,人才引领作用的发挥、师资队伍的发展环境、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及高校间的人才竞争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浙江工商大学特色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

浙江工商大学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为核心,聚焦补齐短板,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现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学校通过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以建设国家、省一流专业为契机,以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为抓手,落实OBE理念,强化各类专业建设;加强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等建设,建立跨学院、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大商科”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专业。

(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科学制订学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制度,建立健全专业的有效退出机制。在现有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订了《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实施细则》,对已有三届以上毕业生的专业,根据专业的生源质量、师资情况、专业情况、教学情况、人才培养产出情况五个一级指标进行专业末位动态调整。实施四年一轮的本科专业评估工作,重点考察专业定位、特色内涵、师资力量、基本教学条件、专业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内容,专业评估结果为“不通过”的专业将暂停招生。通过专业动态调整,学校从69个本科招生专业调整为现在的56个招生专业,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二)实施分类分层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成长

学校实施分类分层培养,相同专业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如会计学专业分普通会计学班、会计学创新班、ACCA班;金融学专业有金融学创新班、CFA班、小微金融班等;思政理论课、体育课进入全面挂牌选课;外语类、计算机类、数学类公共课程实现模块化设计,开设了外语基础类、第二外语类、外语提升类、外语拓展类课程等41门外语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类、计算机语言类、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等10门计算机课程,基础数学类和应用数学类课程等20门公共数学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学业规划选修相应课程。同时,相同课程实行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以适应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

学校修订了《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不再设置优秀学生优先转专业的条款限制、专业转出门槛,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学有所长,自主申请转专业,每位学生均可填报两个转专业志愿,按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录取;学校强化了对转专业计划数的调控,严格转专业的笔试和面试考核机制,进一步保障了转专业的公平公正性。

学校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机制改革,推进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根据自身学习兴趣,自主规划学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同时通过修订2019版培养方案、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全方位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

(三)强化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校着眼于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分阶段稳步推进“大商科”特色的跨学院、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鼓励各学院积极探索“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为例,学院牵头整合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资源,提出并实施基于“分层组合、工管融合、多元结合”的三创型智慧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将“工科”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相关要素互相渗透,融合创新,构建了多学科交叉、多模式融合、多层次培养的“工管融合”立体式人才培养方案,并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统计与数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建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知数学、懂建模、会编程,成为能胜任数据分析和大数据系统开发的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

学校面向非经管类学生开设“商科微”专业,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能力和运营能力。开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设“大数据商业人才班”和“管理型工程师班”两个创新班,构建了“专业课程+跨学科叠加课程+强化性公共课程+创新课题(项目)”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框架和“三能”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政企校”协同育人模式,与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合作成立“泰隆金融学院”,成为国内首家培养小微、普惠金融高端人才的混合所有制学院。学院的小微、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具有八大特色,即“方向+”“课程+”“师资+”“实践+”“创新+”“国际+”“学术+”“活动+”。

学校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办、杭州钱塘新区、阿里巴巴、网易考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创办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为一体的培养高端跨境电商人才的学院,为eWTP全球通路和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提供高端商务人才支持。

学校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合作成立“浙江工商大学萨塞克斯人工智能学院”,其是我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落实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一大成果。学院充分融合中英双方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在优质人才供给、创新产业驱动、数字科研赋能、智库智慧参谋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品牌、办出特色,构筑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高地。

(五)推进“互联网+教学”,做好一流课程建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而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要素,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课程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教学、科研等效评价办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各类一流课程建设。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每年设立30项左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和培育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扎实推进“互联网+教学”工作,积极引进爱课程、泛雅、智慧树、省共享平台、学堂在线等大型慕课平台;以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为基础,推广“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互联网+教学”设计,变革教师单一授课方式,重构学生学习流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延伸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空间,提升了课堂和课程质量。举办“互联网+教学”研习营等各类“互联网+教学”培训,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师“互联网+教学”能力。

学校拥有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50门省级立项并认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群)、55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群);1门慕课入选中宣部的学习强国,1门慕课获评首届“最美慕课”。

(六)完善和优化教学激励制度,引导教师投入专业建设

学校构建“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师”三个层面的激励体系,实现教学、科研等效评价。学校修订了《学科性学院教学工作与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引导学院更加注重课程资源建设、通识教育、教师教学培训、实践教学、教学管理、教改成果等工作;设立90万的平台激励经费和60万的基层教学组织激励经费,以激发一线教学组织注重教学平台建设和积极开展系(室)活动;修订了《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实现教学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设立150万的优课优酬激励经费,奖励一线潜心教学的老师。

学校设立“教学卓越、青年教师、实干教师”三大教学奖项,激励教师潜心教学。学校从2017年开始设立“教学卓越奖”(每届70万)、“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每届20万)和“实干教师”(每届10万)三大教学奖项,选拔一批在教学上突出的教师,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重奖,引导教师更好地投入教学,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评选教学型教授。学校还不断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一方面,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学校明确规定,要把师德和育人工作表现作为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年度考核、评优奖励等的首要标准,优先考虑教学业绩突出、学生评价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师生公认的教师。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教师的分类评价、分类评聘。围绕突出教学工作业绩进一步优化了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评聘条件,对教学型申报人员在学科组中单列评议。

四、结 论

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学校共有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28个,占59个招生专业的47%,这是对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一流专业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