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索①
——基于通识课“写作与沟通”的教学实践

2019-12-27 11:02
关键词:沟通交流表达能力选题

杨 艳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通识教育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谓综合素质,既包括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也包括学术研究能力。对大学生而言,学术研究能力最直观地表现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上。为提升大学生的写作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自2019年起,浙江工商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写作与沟通”课程,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通过小班教学、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其中,由笔者负责的教学班以“张爱玲与文学创作”为主题,其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其逻辑思辨能力、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激活其学习主动性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笔者将从高校学术写作教学的现状、学术写作教学模式的体系、高校学术写作教学的意义三个方面来论述对“写作与沟通”课程中学术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高校学术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现状

当代大学生基本学术写作能力缺失的问题在近年日益凸显。论文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病句频现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学术写作的质量。大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一,沟通交流环境的改变。在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沟通交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微信、微博等新兴交流方式。有时候,只需一个网络词语甚至一个表情符号便能表达出我们的观点。这虽然营造了轻松舒适的交流环境,却也使得基本语言规范流于形式。与之相反,以传统书面表达为基础的沟通交流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减少。沟通交流环境的改变导致学生疏于写作锻炼,其学术写作能力自然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写作是思维的反映,优秀的写作能力则是良好逻辑思辨能力的体现。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相应的思考能力,因而其写作出现了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等现象。

其二,写作训练的缺失。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往往以应试为导向,套路化、模式化的写作教学屡见不鲜。这种教学方法固然有效提高了学生在考试中的竞争力,却未必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普遍缺乏锻炼写作的平台。尽管许多教师会向学生布置课程论文,却很少有教师向学生反馈课程论文的写作情况,更遑论向学生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了。

(二)国内外高校学术写作教学经验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育把国外教学经验融入教学之中提供了便利。放眼国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诸多高校都开设了学术写作课程。在其学术写作教学中,教师既向学生普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体裁、写作方法,也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分析,训练学生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

而国内高校中的学术写作教学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从2018年起,清华大学成立了专业的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组建起专职教学队伍,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在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此外,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设立了写作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也在本科生中开展学术写作教学。

基于当代大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现状及国内外高校体系化写作教学课程的实践,在高校开展学术写作教学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学术写作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写作能力,还能为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长远而言,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不但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大有裨益,也对其职业发展存在极大帮助。

二、建立系统的学术写作教学模式

针对大学生普遍缺乏学术写作训练的现状,笔者尝试在通识课“写作与沟通”的教学中,围绕“张爱玲与文学创作”的主题,通过8周(共16课时)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从学术规范、文献检索、立意选题、写作方法、汇报交流等方面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指导。

(一)学术规范与文献检索

了解学术基本规范、掌握文献检索方法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前提。因此,在讲授论文选题与写作方法之前,“写作与沟通”课程先向学生阐述了写作应遵循的学术基本规范和文献检索方法。其中,学术基本规范的介绍以《浙江工商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为基础,向学生强调了引用他人成果应注明出处、切忌抄袭或剽窃等规范,以及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的处理方式。而文献检索方法的讲解则依托于浙江工商大学的既有电子资源,向学生介绍了在内网与外网环境中检索电子期刊与电子图书的方法。

(二)立意选题

确定选题、厘清思路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笔者在“写作与沟通”课程中,结合“张爱玲与文学创作”的主题向学生讲授了论文的选题方法。选题应在阅读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有价值的题目进行深入探究。笔者将既有的张爱玲研究资料分为综述性研究与具体性研究,一方面通过讲解综述性研究来引导学生了解主流的选题方向及其研究现状;另一方面借由具体性研究来启发学生思考论题的研究思路。

(三)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指导作为“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核心内容,由讲授、实践与反馈三个环节构成。讲授环节涵盖了论文内容与论文格式两大部分。其一,在论文内容上,“写作与沟通”课程既从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方面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也对论点提出、论据组织等写作内容上的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实践环节通过短文草稿与短文终稿的写作展开。短文草稿要求学生构建合理的论文框架;短文终稿则要求学生在短文草稿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而形成符合学术规范、逻辑清晰、论证有力的学术论文。反馈环节穿插于短文草稿与短文终稿的写作中:在学生提交短文草稿后,笔者与学生开展了一对一的面批指导;在短文终稿的写作过程中,笔者通过高频率的课堂讨论和专业的指导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论文。其二,在论文格式上,“写作与沟通”课程以浙江工商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正文格式规范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论文模板为范例,交代了论文各部分的字体、行距、脚注等格式上的注意点。

(四)汇报交流

在学生提交短文终稿之后,笔者组织他们在“写作与沟通”课堂中进行了每人5分钟以内的口头展示报告,借助幻灯片演示对短文终稿的核心观点进行现场展示。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报告时间,尽量脱稿报告,并注意与听众的交流。展示结束后,引导学生就展示内容进行互动。

三、高校学术写作教学的意义

“写作与沟通”课程中的学术写作教学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其逻辑思辨能力、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激活其学习主动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学术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写作与沟通”课程作为一门以学术写作训练为核心的通识课,不仅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知识,还要求他们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这是因为,唯有经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才能得到充分提高。

经过“写作与沟通”课程为期8周的学术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获得了显著提高。在写作短文草稿时,许多学生存在标题过长、结构不合理、论据不足等问题。经过一对一指导和课堂中的互动讨论,学生上交的短文终稿在结构布局、论证过程、行文规范等方面都获得了不小的进步。从学生的课后反馈来看,他们也十分认可“写作与沟通”的学术写作训练对其写作表达能力的正面影响。

无论在大学期间,还是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写作与沟通”所提供的系统学术写作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期间,学术写作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和文献检索能力,撰写符合规范、逻辑严密、论证合理的课程论文,更能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奠定坚实基础。就长期发展而言,掌握必要的写作表达技能会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对其就业乃至职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二)开展跨学科教育,培养逻辑思辨能力

“写作与沟通”是一门面对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放的通识课,有相当一部分选课学生来自理工科及商科。而笔者的课程围绕“张爱玲与文学创作”这一颇具文科性质的主题展开,因此具有跨学科教育的优势。跨学科教育试图突破专业教育的限制,强调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跨学科教育背景下,“写作与沟通”为非文科专业的学生提供了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严谨融贯地论证、推断和概括的思维素养。在“写作与沟通”课程的一对一指导中,笔者格外关注学生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自洽性,并积极引导学生完善论文的逻辑。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在分析、概括等一般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思维意识。在“写作与沟通”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讨论彼此的选题和短文写作,并判断对方论据的可靠性、逻辑的一致性,从多角度考察对方论证的合理性。

由此可见,跨学科教育背景下的“写作与沟通”既有助于学生培养逻辑思辨能力,对学生思维的清晰性、辩证性、全面性大有裨益,更有助于学生成长为适应当今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锻炼沟通交流能力,激活学习主动性

“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学术写作教学既注重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力图通过学术讨论、学术汇报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被动学习者,而“写作与沟通”的教学则试图激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自主讨论和交流的学习空间。在这一部分教学实践中,教师负责掌控课堂节奏,而学生则由课堂中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实践者。

为了在学术汇报环节表现优秀,学生必须精心制作与汇报与主题相关的幻灯片,并提前对汇报过程进行演练。在汇报中,学生不仅需要严格控制好报告时间,还要与台下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便意味着,他们必须熟悉自己的研究内容,甚至要提前思考可能存在的问题,学习的自主性由此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在学术讨论环节,学生需要对其他学生的研究内容进行点评或提问。在交流过程中,他们既通过思维的碰撞获得了写作的灵感,又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

浙江工商大学开设的通识课“写作与沟通”从学术规范、文献检索、立意选题、写作方法、汇报交流等方面给予学生细致指导,建立起了系统的学术写作教学模式。随着这一体系的不断完善,它必然会对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表达能力选题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策略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