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MBA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2020-01-07 08:08于绥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程企业教育

于绥生

[摘           要]  MBA教育作为特殊的高层次成人教育,提升培养质量是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培养新时代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追求。通过分析MBA教育特点,研究提升质量的关键路径,从聘任优秀师资、更新课程内容、探索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加强MBA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达到提高MBA教育质量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发展需要。

[关    键   词]  MBA;教育质量;特点;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040-04

MBA教育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成人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MBA教育的作用日益提升,在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结合MBA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学员等特点,探索在选聘优秀师资、更新课程内容、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对提升MBA教育质量、打造特色品牌、营造良好口碑以及扩大社会认可度,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一、MBA教育的特点

(一)MBA教育办学定位的着眼点

我国的MBA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晚、发展快,它是国内38个专业学位类别中受重视程度最高的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招生规模、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发展最快的一个项目。根本原因在于,各高校对MBA教育的主动变革,就是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优势,形成特色。由于学校类型不同,所在行业不同,所处地区文化、经济各异,因此MBA的办学定位各不相同,但每个学校都应突出特点。

1.地域定位

地處不同区域的大学,要充分体现区域浓郁文化特色,如齐鲁文化、岭南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等,结合历史形成的文化现象,如晋商、徽商和鲁商等,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内涵的MBA项目。

2.行业定位

行业院校要充分体现所在行业的特色,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相关行业的需求情况,确定一个或者几个行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培养的毕业生更有针对性地满足行业需求,同时也强化了滋生MBA项目的行业特色。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商”特色、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特色、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特色、大连海事大学的“物流”特色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的“IT技术型”特色等,行业特色鲜明、目标市场明确,容易形成品牌。

3.综合性定位

综合性大学的MBA项目要突出综合的特色,如北京大学光华培养的学生综合管理能力强、视野开阔,浙江大学突出围绕创新创业,清华大学更加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我校MBA项目根植齐鲁儒学文脉,集成学校文学、历史学、心理学和齐鲁文化研究院等学科优势,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实践实训的活动以及培养环节一体化地体现新时代新儒商的特点,经过近十年的打造,品牌逐渐形成,特色越来越明显,该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商学院最具特色MBA项目”。

4.国际化定位

有的学校国际交流程度高,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中欧商学院MBA教育国际化程度很高,北京大学的国际MBA、广东对外经贸大学、浙江师大的国际MBA教育都很好地创办处自己的特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二)MBA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

MBA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其他专业学位不同,也与工商管理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相关文件指出,MBA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实务型的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各培养学校因办学定位的差异也略有不同。既然培养目标是培养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工商业领导人,或者未来担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养的人应当具有战略眼光的、有较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它的培养目标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双创”性

经过MBA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旺盛的创业激情,具有超前发展的战略眼光,有艰苦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开拓进取,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勇于面对企业的快速变革和工作中的成败。“双创”意识的缺乏,将会使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或者被取代。所以在面试学生时,必须挑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战略眼光、有改革魄力、勇于创新的学员。

2.务实性

MBA教育侧重于实际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为企业培养未来的领导者,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指挥生产经营的应变、判断、决策的能力。据调查显示,国内MBA与国外毕业的MBA学员相比,普遍存在“三低三高”问题,即实践能力(47.7%)、国际化视觉(45.5%)、职业道德(27.3%)评价较低,理论水平、学习能力、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评价较高[1]。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于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营的技能与技巧。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和较强的职业目的性使MBA教育具有很强的务实性特点,也是MBA教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全球化视野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企业的产供销已经超越了国家边界,需要站在全球战略的视角,全面审视与调整企业的经营决策、技术管理等要素。特别是人民币成为国际五大货币之一,随着直接对外结算业务范围的扩大,交通、通讯、物流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要求MBA培养出来的人必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具有国际管理思维和技能,熟悉国际市场,了解跨文化管理的知识,能够带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4.综合性

MBA教育既不是单纯的专才教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才教育,是一种多学科复合型的高层次工商管理教育。在宏观上掌握生产与流通、工程与管理、国内商业与国际贸易,甚至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金融等知识。微观上应设计企业战略、财务会计、生产组织、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跨国经营等,以及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等知识和能力。MBA教育是集管理学科、生产技術和商贸于一体的学科综合体,将来可能是工矿企业的领导、也可能是商业或者贸易公司的领导,还可能是银行、酒店的领导。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大多数属于综合类的企业,甚至是集三大产业与一家的集团公司,所以综合性是MBA培养目标的基本特点。

(三)MBA研究生的特点

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培养方案规定,招生对象必须具备大学专科毕业5年、大学本科毕业3年、研究生毕业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参加全国统考并达到国家分数线以上且复试合格者。从这里看出,它具有以下特点。

1.在职人员

MBA研究生是已经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具备了一些专业知识和从事工作的职业技能,其中有的是单位或者部门的管理人员,个别的还担任公司经理、部门主管、车间主任等,取得一定的工作成绩。

2.知识基础各异

MBA研究生原来的学习专业几乎是理、工、农、医、文、史、法、哲等都有,专业素质不等,学习基础各异、学习能力差别较大,各有长处和特色。由于工作岗位不同、职业工种不一,具有的经验也是千差万别,具有互补优势。年长者工作时间长,管理经验很丰富,年少者大多缺乏管理经验,但具备丰富的现代知识并且充满着管理的激情和余力。所追求目标都是一致的,通过学习获得企业管理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3.青年人员较多

从报名条件看出,MBA研究生的年龄在20岁以上,25~35岁者占大多数,35岁以上相对较少。由于工作原因,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深感不足,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但在学习上记忆能力越来越差,分析判断能力、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强,思想较为活跃。

4.压力相对较大

由于年龄的原因,这些学员大多数已经成家立业,家庭负担较重(生育、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家务事情比较多。另外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工作经验较为缺乏,工作技能急速提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事业处于急速发展的上升期。因此学习时间有限,工作生活的压力较大。

二、选聘优秀的师资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MBA是专业教育,最主要特点是“高层次职业化教育”,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能力的应用人才,教师就应当以提升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核心,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选聘师资必须以此为依据。国外在选聘师资方面是有严格条件的,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还要有实际管理经验等[2]。因此,对师资的选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校内导师需要具有企业工作经验

校内选聘师资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或者获得博士学位,且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艺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有的高校甚至规定必须有几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或者博士毕业后有到公司兼职的经历。对缺少企业经历的,要通过参加企业培训、企业咨询,参与企业实践计划、编写案例和教师经验分享等活动或者培训,再造知识结构,开发和提升实践能力。国外从事MBA教育的教授都有压力,必须和实践紧密联系,必须在公司担任实际职务[3]。

(二)引入企业家教师

企业家一般具有高学历,身处企业发展的高层,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能把商业活动经验带进课堂,把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带入课堂,从而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另外学生要到企业实习,也需要导师进行讲解相关知识,聘请一批享有盛名的“实干家”担任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企业发展的情景,切实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9年,我校根据实际情况聘任鲁商集团、浪潮集团和山东机场集团等企业的一批董事长、总经理等担任校外导师,提升了指导教师队伍的水平。

(三)具有国际化视野

不管市场局限于哪个区域、那个行业,经济的全球化要求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全球化的眼光与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如中欧商学院的教师全部拥有海外经历,比例高达100%[4]。其他院校也在不断提高拥有海外背景的教师比例。国际视野包括教育背景国际化、职业背景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和有海外居住经验等。另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国际化视野,通过出国进修培训和交流,学习MBA最前沿的知识、最先进的理念,或者定期聘请外国专家来校交流指导,使教师对MBA当前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等有更全面的了解。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在国外留学或者工作的人才回国任教,或者重金聘请全球知名MBA教师等,都是提高师资国际化的渠道。

三、不断更新教学课程和内容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

MBA教育的主体是MBA学员、学校和企业,依次是MBA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提供者和受雇者,学员的多元化、学校的差异化和企业的复杂化以及三者的相互影响[5],必须使教学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企业的发展,在地域上经历了由国内到国外的发展,在规模上从小企业到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学校也在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研究内容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更加注重解决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和学员未来的需求。学员的个人经历、知识存量以及对教学的接受程度也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教学内容也要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化。

(一)增加道德与修养方面的课程内容

MBA教育是培养未来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开办MBA之初,就明确要求把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程,编入培养方案,列入教学计划之中,成为每一位学员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有条件的学校,也要开设诸如“企业家精神”“中国文化”等人文课程,同时还要开设有自己单位特色的选修课程。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了“齐鲁商业发展史”“儒家文化与领导力”和“新儒商进化”等,提升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未来的我国企业家。

(二)增加社会实践课程

多组织企业家讲座,增加学生与企业家交流的机会;多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和参观,分享并探讨企业发展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现实中学习和思考,针对实习企业的问题撰写解决方案;多组织一些创新创业大赛,提供与其他院校学生的交流机会。

(三)压缩理论课程内容,扩大实务课程比重[6]

MBA重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计划中应该开设或者增加实务课程,对本来就是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会计、营销等要适当压缩理论课程的内容,同时增加由企业家讲授的实务课程内容比重,适当增加“IT应用系列课程”(如“信息技术与管理”与“企业信息化途径”)“创新创业”“跨文化沟通”等课程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这些课程和内容应当具有超前性,起到引导社会、引导企业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打通课程壁垒,促进教学内容的融合交叉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课程综合性、贯通性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可以围绕某个专题把不同课程资源集中起来,如新兴市场的进入,整合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经济法等课程,提供给学员“打包式”的全套定制化课程,实现课程优化的“点面结合”。在课程设计上,处理好职能管理与综合管理、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知识和以人际沟通为基础的技巧课程的关系,在加强数量经济和管理科学实际运用的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的同时,更加强调管理沟通、领导技巧等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五)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确立特色课程

由于學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培养目标各异,每所学校自由地设计和传授课程,自由地设置标准和评价方式,确立了各具特色的课程群组,这些教学内容是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突出MBA办学优势的根本所在。

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

MBA课程的授课方法沿袭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是极易导致眼高手低的学习结果,而MBA学员不但需要丰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决策能力。调查研究表明,高达48%的MBA学生期望参与度高、体验感强、贴近现实的教学方法,但实际感受到的这样教学方法的比例仅有5%[7]。因此,研究新的MBA教学方法是学员的需求,也是教师的挑战。目前除对MBA教学采用通常的案例教学、企业实习、项目探究、角色扮演、计算机模拟、参观实习与团队教学外,很多培养院校的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真正体现MBA教育的典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体验式教学法

根据MBA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员在真实活动或任务中亲身经历,参与实践,从而掌握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技能的一种教学过程[8]。教师主要精力应集中于让学员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而不应过于重视学习结果,要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员通过自身体验和亲历掌握知识和发展知识。体验式教学包括两类[9]:一是初步体验类,主要包括问题讨论、命题研究、案例分析;二是实验模拟类,包括管理决策模拟、报告撰写、和总结发言交流。其特征表现在需要课堂教学、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三种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且体验程度越高,受欢迎程度越高。

(二)行动学习教学法

以MBA学员为主体,以团队为基础,以现实问题或者研究项目为主题,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的相互支持下,持续地进行“问题—反思—总结—计划—行动—发现新问题—再反思”的循环过程。[10]主要特征[11]包括:学院的主体性;小组合作性;源于实践,勇于实践;反思性;循环学习性。作为一种主动参与式学习法,突出了MBA学员的主体地位,着重解决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教师完成“过程专家”“知识专家”和“学习教练”的角色转换[12]。学员同样实现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的转化。

(三)“三结合”教学法[13]

有的MBA教师根据学员特点,在某些课程试验采用实行向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清华大学自2013年推出“学堂在线”后,相继又推出MBAC-SPOCs课程,这在国内乃至全球商学院都是创举。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助于MBA学员多方面深入学习,领会和掌握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助于教师从多角度为学生相关理论和指导学员进行相关实践;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五、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

在MBA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企业实习、项目探究、课外学习与团队教学等,还是教师探索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非常值得关注。

(一)学生深度参与

MBA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行动学习等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只有主动才能“乐学”,只有深度参与才能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以问题导向为主,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充分地互动交流,使学生通过探索式的学习,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交流、解决和反思,锻炼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角色转化为“导演”“导游”“导师”

传统的教师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MBA教学中受到严重的挑战,特别是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化。在讲授理论课程时,教师是权威、处于“教练”的地位,而在MBA实操课程教学中,是“导演、导游和导师”。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切换角色,把握好尺度,既要善于把教师的知识传给学生,又要把学生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转化为知识。教师这种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花时间去寻找资料,转变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的新模式。所以说,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组织学生学习,像导师一样启发学生学习,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吸收先进管理经验[14]。

(三)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

MBA学员都是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获得了不断自我增值、保持永不落后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创新、学会持续发展等。但在企业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包括缺乏国际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中的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MBA教学过程中,高校必须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教师队伍,综合运用团队训练、案例分析、现场实践以及进行模拟训练等方法,切实培养MBA学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

六、结语

总之,MBA这种特殊的教育,必须在特殊性上下功夫。在师资上,必须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国际化思维方法;在教学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上,必须把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地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也就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的方向转变,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沔.我国MBA教育的问题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81-85.

[2]梁巧转,杨喜明,胡华.MBA教育培养CTO、CFO类人才的创新思路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9):20.

[3]岳庆峰,郑永彪.对中国MBA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86-87.

[4]肖奎喜,邹宁波.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的症结及其改进对策[J].战略决策研究,2012(6):52-57.

[5]罗彪,张雁冰.我国MBA教学方法改革趋势与对策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1):78-82.

[6]白君贵,陈连军.市场需求视角下的MBA教学管理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0(9):261-262.

[7]宋思遠.MBA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200-201.

[8]张文勤.MBA体验式教学法:流程设计与教学实施[J].中国培训,2016(10):34-36.

[9]孔锐,高孝伟,陈小娇.体验式教学方法效果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7(1):45-51.

[10]王成全.论行动学习在MBA教学中的实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43-46.

[11][12]卫雅琳,孟枫平.基于行动学习法MBA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4-147.

[13]邵春燕.基于三结合的《MBA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7):211-212.

[14]陈志祥.我国教育发展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4):26-28.

[15]唐彩凤,李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6):79-81.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课程企业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