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新路径探析

2020-01-07 08:08吴晓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7期
关键词:内化思政价值观

吴晓芹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探索创新实践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着力做到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实现三个“统一”路径,着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三个“结合”的路径,着力构建责任体系,培育三个主体的路径,通过以上路径实现高效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优效果,形成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层面立体教育网络和长效教育机制。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006-02

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路径,需要面对时代的变化、学生认知规律的变化、学生群体多元化等问题,探索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搭建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立体内化系统,进一步推进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质增效”。

一、着力做到以课程为核心,实现三个“统一”路径

(一)在教学上,对高校思政系列课程进行统一

高校思政课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创新完善教学体系,将国家规定思政课程與思政选修课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点、有层次、分步骤地融入思政课程体系中。首先要保证统一使用高校开设的4门主干必修思政课程,一般本科院校开设4门主干课程,专科院校开设2门主干课程,这样才能保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蓝图”不走样,才能保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当然在高校开设四门必修课的同时,讲授重点等要做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讲授,要针对不同年级进行有重点地开设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全面渗透于4门高校必修课程中。我们要把4门必修课程的教学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设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来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阐述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价值目标等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国史、国情,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从而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激发中国精神,彰显美好社会的价值诉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课程的“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并贯穿全课程教学过程,有机融入其他章节内容。要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践行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4门课程的统筹安排,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各高校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教师的差异性和学生特点及所学专业的背景,创新教学体系,构建适合本地高校学生的教学体系,在保证开设思政必修课的基础上,推出系列思政选修专题课程,选修专题课程主要以阐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使命,聚集现实问题和国际最新动态,直击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加强学科建设,整顿资源保证高校思政课内化的效果“不走形”。与此同时,还要创新授课形式,提高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提升其说服力,要主动适应“95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思想理念、个性特点、行为方式,不断达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质增效”的目的,实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效果。

(二)在资源利用上,实现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统一

校内资源要充分利用挖掘校园文化的历史、学校校训、学校创始人、优秀学生,传统习惯、校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等资源,借助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校外资源主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地域历史文化、地域的民俗文化、地方传统节日、地域经济发展等丰富资源,挖掘其在价值观教育上的功能作用,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开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结合高校所在的地方经济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积极挖掘校园与地方的即时题材,通过开展地域经济发展状况专题教学,培养家国情怀,利用校园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本地历史人物事迹、历史文化遗迹故址,充分利用本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内化的效果,从战略高度构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统一的联动体系,双管齐下形成协同效应。

(三)在实践载体上,教学平台和社会平台相统一

以思政课堂为主阵地,在充分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前提下,创新设计多种实践教学项目如演讲、辩论、微视频、小品、模拟面试、道德小品等,校内还可以搭建马克思主义讲习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红色文化展演等多种价值观教育平台,与此同时可以利用各种校外博物馆、展览馆等地方直观形象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家乡经济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各种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高校也要搭建多个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参加校内外实践学习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内化思政价值观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