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运动退缩行为干预案例研究

2020-01-07 08:08黄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验设计问卷案例

黄哲

[摘           要]  幼儿运动退缩属于社会退缩的研究范畴,选取幼儿园中三个典型个案,分析其运动退缩的成因、行为特点及主要影响,采用多重基线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多种行为干预措施的相互结合,配合游戏开发、家园合作改善幼儿运动退缩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关    键   词]  幼儿;运动退缩;实验设计;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018-02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运动退缩是指在幼儿园阶段排除由于身体健康、个人体质等原因在体育锻炼、游戏、竞赛等需要良好参与性、互动性、坚持性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退缩行为。此类儿童身体健康,喜静不喜动,在晨间体育锻炼、自由活动、健康领域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不愿参与、不敢参与、动作迟缓、耐力及坚持性较差等特征,进而引发低自尊、低比率、体质较弱或者肥胖、社会适应困难等相关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明确: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幼儿阶段,运动退缩比较常见,性格因素固然是其中之一,但是主动意识的培养以及引导策略更为重要。如何运用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配合游戏开发、家园合作等手段积极探索改善幼儿运动退缩的方法,使幼儿社会适应性增强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二、案例描述

(一)案例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杭州市西湖区某甲级幼儿园小班和中班班各一名幼儿进行追踪研究。研究对象的选取遵循科学的原则,在幼儿园选取小班和中班各一个班级发放问卷,由其主班教师和副班教师针对本班幼儿分别填写问卷,用以检验其评价的一致性程度。问卷采用“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价问卷”,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在两个班级中分别挑选出两名得分最高的儿童作为备选对象,最后每个年龄组选出一名共两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二)案例描述

案例1:点点,小班幼儿,比较害羞,在运动方面,他也会表现出害怕、退缩的现象。比如要尝试攀爬网的时候,他一听就会往后退,嘴里喊着“不要,不要”。在爬的过程中,他的面部表情和身体也会比较僵硬,紧张,速度相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比较缓慢。在其他运动方面也是如此,邀请他的时候,他总是面露害怕,恐慌之色。

案例2:欣欣,中班幼儿。欣欣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儿,平时活泼可爱,可一到运动的时候就打退堂鼓,特别对于登高、攀爬类的运动更是畏难情绪明显。一次孩子们利用梯子木架等材料搭建挑战路线,梯子架在两个大约有半米高度的架子上,这是整个挑战路线中最有难度的地方。当欣欣接近架高的梯子的时候,看到下面的高度,马上蹲了下来,一步都不肯向前走了。无奈,老师只好把她抱下来,因为她连转身都害怕。

(三)问题成因及行为影响

从以上选取的两个典型案例我们看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运动退缩。运动退缩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比如幼儿阶段在游戏中的恐惧、畏难情绪;小学阶段运动成绩差、害怕上体育课,怕被人嘲笑;成人阶段不爱运动、坚持性差等。虽然由于个体性格特点不同,导致有人喜静,有人喜动,但并不意味着性格不同就无法完成与其年龄相适应的体育训练,这既需要形成整体的环境氛围,更需要榜样的力量以及教师正确的引导,父母及老师的过分保护会使幼儿处于处处谨小慎微的情境下,特别是男孩缺乏勇敢的精神,缺乏男孩气魄,缺乏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在成长过程中,善良、勇敢、积极探索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阶段我们就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幼儿发展健全的人格,这对其的社会性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实验设计

本研究选取具有相同背景即“运动退缩”问题的两个典型案例,其行为特点比较一致,因此采用多重基线设计。根据《幼儿社会行为教师问卷》的内容結构我们把它分为运动时长、完成比率、信心指数三个维度,以此作为观察记录、效果分析的重要依据。实验选取晨间锻炼容易引发大量运动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能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录工作由实习生团队分工完成。

基线期:5~7天,在不加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根据三个维度选取晨间活动典型任务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处理期,20天,在此期间通过强化法、榜样法、代币制等行为改变策略,增进幼儿运动时长、完成比率,增强勇敢、自信,激发正向内心体验。

四、干预措施

1.正强化。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能够达到理想的实验条件,我们首先要保证每天能够在8点半到9点半之间对研究对象开展一个小时的观察。我们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幼儿8点半之前准时入园,为此我们采取了发放运动小达人卡片以鼓励准时入园的儿童。当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畏难、胆怯、坚持性差等情况就给言语强化和鼓励,完成率高则给予正强化物。

2.榜样法。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选取以研究对象为核心的三人小组,通过其他两位成员的榜样示范作用给幼儿积极的引导和示范,增强同伴协作互助、增进亲社会行为,还可以选取在日常活动中研究对象的优势项目去帮助同伴,以增强其自信心,从而辐射到运动领域。

3.代币制。在晨间活动时间,根据幼儿年龄不同分别选取难度稍有差别的固定任务和自由任务,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完成固定任务,以观察记录其完成情况,维持一周,每周可更换一项固定任务。当幼儿顺利完成固定任务给予强化物以及奖牌,四周时间结束,用“奖牌”数换取相应的奖品。自由任务可选取固定任务以外并带有一定难度的其他游戏,如果完成情况良好给予正强化物。

五、结果分析与建议

(一)结果分

经过三个阶段的观察及实验处理,我们看到,从运动时长、完成比率和信心指数三个维度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个案例的运动退缩行为明显改善,运动时间有所增长、完成比率有了很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幼儿对运动的信心,采用多重基线设计,最大程度避免案例之间的相互干扰,先后介入实验条件,也能够更清晰地反应实验所产生的效果。

(二)讨论

对于行为矫正方法的运用旨在通过实验设计发挥其最大效用,在一个研究中往往是多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另外,幼儿园开发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游戏和体育活动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问卷设计、实验设计、观察的有效性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另外,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进行追踪期的研究,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改进。

参考文献:

[1]吕静.儿童行为矫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赵一锦.幼儿社会退缩教育干预的多基线实验设计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实验设计问卷案例
创新实验设计 落实核心素养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问卷大调查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问卷你做主
动物激素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实验设计
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