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

2020-01-07 08:08李光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李光裕

[摘           要]  近些年来,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日益严重,使社会各界十分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一系列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出于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重要话题。现通过分析中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和心理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促进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中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150-02

中小学生由于受到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极易出现厌学的心理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改善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就需要让学校、家长和社会联动起来,实施全方位、综合性的心理教育措施,使中小学生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并能够更好地与人和谐相处,让中小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中小学生的厌学的表现和心理成因展开深入的探究分析,并提出理性的思考建议,使学生可以愉快高效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一、中小学生的厌学表现和出现厌学心理的成因

(一)中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努力学习对个人未来成长和家庭、社会的重要性,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敷衍了事,只是跟随教师的思路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有些学生在学习课堂上不仅不认真听讲,甚至会做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如与同学聊天,随意在教室走动,更有甚者会出现撕坏课本、旷课、逃学等不良行为,学生的这些表现都体现出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以下一一分析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二)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中小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较多,面临的考学压力较大,而且初中生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在家庭教育中可能会出现不得法的情况,如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好好学习,父母错误的言行会影响学生,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而且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会给学生在课余时间报各种各样的学习辅导班,学生不仅要完成在学校的学习任务,还要在辅导班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中并不开心快乐,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厌学的心态。另外,部分教师一味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比较忽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于学习退步的学生,批评指责较多,安慰鼓励较少,使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久而久之,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降低,使学生容易在课程教学中出现走神、搞小动作、扰乱课堂纪律等行为,而且学生也会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变得比较孤僻、暴躁、自我封闭,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与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关系较为紧张,不愿意向他人倾诉心声,容易自暴自弃,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二、改善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对策

(一)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的正确引导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学环境,许多父母都会辛勤工作,但是父母在忙于生计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出正确的指导建议。首先,父母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仅仅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如长期留守在山区和农村的中小学生就是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导致孩子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产生冷漠、自卑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更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甚至有的学生可能会误入歧途,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外务工的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语音和视频通话,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时刻牵挂着自己,通过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在家附近工作的家长,可以在闲暇之余,陪伴学生参与一些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能一味地让孩子听家长讲,使孩子认为家长对自己的学习教导比较无聊、无趣,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内心的声音,了解和尽量满足孩子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多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进步和成长,让孩子自觉自愿学习文化知识。另外,学生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淳朴和善良来为孩子做出积极向上的示范,使中小学生能够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更加自尊自信,乐观开朗地面对生活,更加喜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厌学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师以及同伴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作用

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最长,面对学生出现的厌学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对自己的关怀。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萌芽时期,学校应该向上级部门申请心理健康教育补助经费,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引进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从而更好地推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改变以往过于看重学生学习分数,而忽视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教学模式,应该多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比赛活动,充分发挥娱乐作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最真实的快乐,并且探索建立“家校合作”模式,使学校和家庭对中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可以相互联系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厌学心理问题。学校也要搞好校风校纪建设,制订明确的校园管理条例,严格约束学生的言论和行动,使校园中形成一种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引导学生呈现出健康阳光的精神面貌,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感染和激励更多的学生好好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可以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更加自觉地向优秀学生学习,也及时地改正以往的坏习惯,更有自信地学习。

学校教师除了要做好基本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也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日常的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深入了解班内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真实想法,熟悉班内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情况和特长爱好等,对学生一视同仁,并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以交朋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向教师倾诉,更亲近和喜欢教师,以此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而且教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注意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真正担负起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引导者责任,教会学生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可以健康地应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多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发现学生出现消极情绪后,要用关切的眼神和温和的话语,鼓励和表扬学生,及时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快乐成长。

为了有效改善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也要充分发挥同伴的积极作用,通过在班级选拔和培养一些品学兼优、富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带动全班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改善班级的精神风貌,加强班级团队凝聚力。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学生,虽然比较抵触和反感家长与教师对自己学习的循循善诱,但是更容易听取同伴的建议,更希望得到同伴的支持和鼓励。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同龄人的角度来向学生表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增进同窗友谊,也能有效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中小学生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减少孤独感,消除厌学心理。

(三)加强社会人文关怀,提高公共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为使中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也要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的关注,提高社会公共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首先,政府要进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对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进行学习补助,减少因家境贫穷而辍学的现象,也要加强对文化娱乐的管理,在学校附近禁止开设电子游戏室等,避免学生因好玩乐,受诱惑而出入一些不正规的娱乐场所,也要进一步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使学生意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另外,新闻媒体要对品行优良的中小学生进行大量的报道和宣传,吸引更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关注,使相关机构和志愿者可以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向其积极学习。另外,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对已存在厌学心理的中小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和干预,有效解决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

(四)加强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中小学生在出现厌学心理时,不仅全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也应该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有效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过激的举动或做出后悔的事情。首先,中小学生可以多阅读一些历史书籍,向逆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努力的人物学习,增加自己的信心和勇气,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学习。其次,中小学生要“吾日三省吾身”,学会反思自身的言行,加强对自我的认识,不要因为自身的窘况,而出现自暴自弃、自卑的心理,应该是要越挫越勇。再次,中小学生可以多和他人交流沟通,倾诉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将一些压力释放出去,减轻心中的煩恼,进而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由于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较大,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习疲劳,甚至厌学的心理问题,而且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不够成熟,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容易产生孤僻等不良性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就需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的正确引导,使学校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也要对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和安慰,同学之间也要多相互交流沟通,还要加强社会的人文关怀,政府要提高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媒体要多关注具有厌学心理的中小学学生,同时中小学生要多看书,多反思自己的言行来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就可以快乐学习,度过一个美好的中小学学习阶段,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吉勇.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的探究[J].教育界,2017(14):20.

[2]吴寿勇.化解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有效措施[J].新课程导学,2017(20):9.

[3]黄维华.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8(10):3-4.

[4]包书怡.中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科教导刊,2017(27).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家长错了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