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羞怯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的多重中介作用

2020-01-18 02:27尤清秀秦亚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社交焦虑

尤清秀 秦亚平

摘 要 探讨自我接纳、评价恐惧在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作用机制。 选取404名初高中生,采用羞怯、社交焦虑、自我接纳、正面评价恐惧、负面评价恐惧量表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显示,羞怯、自我接纳、负面评价恐惧、正面评价恐惧、社交焦虑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羞怯不仅能直接预测社交焦虑,而且还通过两种间接效应影响社交焦虑,即评价恐惧单独中介作用、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链式中介作用。 结论: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在羞怯预测社交焦虑中起着多重中介作用。

关键词 羞怯; 社交焦虑;自我接纳;评价恐惧

分类号 B84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12.006

1 引言

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境,社交焦虑就是其中一种。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丛丽, 周宗奎, 2018),主要表现为在社交情形下对他人的评价具有强烈的害怕和恐惧感(刘广增, 潘彦谷, 李卫卫, 孟亚运, 张大均, 2017)。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发展较快速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与童年期相比,社会接触增多,交往范围扩大,伴随而来的交往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我们着重研究青少年群体。社交焦虑个体在情绪上体验着更多的痛苦。社交焦虑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损伤社会交往。比如,社交焦虑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丁倩, 魏华, 张永欣, 周宗奎, 2016),社交焦虑的个体具有害怕负面评价、社会退缩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会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受阻,社会交往的需求无法满足,从而诱发孤独感。

社交焦虑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是个体产生抑郁体验的关键因素(童媛添, 邱晓雯, 连帅磊, 张苗苗,2017)。因此,为更有效地减少社交焦虑的发生以及为羞怯个体的干预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有必要探讨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

社交焦虑受个体的人格特征、自尊、反刍思维、消极自我印象和解释偏差等的影响,在诸多影响社交焦虑的因素中,羞怯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羞怯(shyness)是指在社交情境中的不舒服以及/或者抑制,是一种对消极评估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显著影响对期望活动的参与行为或者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行为(王倩倩, 王鹏, 韩磊, 宫瑞英, 高峰强, 2009)。羞怯的社会适应模型认为高羞怯者有不良的社会适应,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社交焦虑(张慧珍, 2011)。国外针对大学女生的研究发现,羞怯个体倾向于高焦虑(Lawrence, Fehr,Leighton& Stamps,1979);羞怯者在社会交往情境中,容易产生紧张、回避行为,负面自我评价和认知,以及笨拙的肢体动作和紧张的生理反应(Eisenberg, Valiente& Morris, 2003)。虽然国外相关文献比较丰富,但是,本土化研究还比较少,相关结果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还有待研究。韩磊(2015)总结了国外的关于羞怯的研究发现,研究中“羞怯”都包含这三个核心要素: 第一, 羞怯是一种主观经验, 是个体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所产生的担忧、 紧张不安等主观经验; 第二, 羞怯是一种行为表现, 表现为社交回避; 第三, 这一主观体验与行为出现在人际交往的情境中, 而这些表现又与社交焦虑的出现存在高度一致性。因此, 提出假设1: 青少年羞怯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

为什么羞怯的中学生容易出现社交焦虑呢?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Cogntive behavioral models of social anxiety)认为社交焦虑者本身具有负性思维模式,对自身以及所处的环境具有一些消极信念。焦虑者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缺乏信心,对外界、对自身比较恐惧与担忧,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感觉及缺点过于敏感,导致回避行为的出现(Rapee & Heimberg, 1997)。自我评价、自我接纳都是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关系密切,如果个体自我评价较高,则对自己的接纳程度较高,反之亦然。自我接纳则是指个体乐于去了解自身,然后再愉悦地接纳自我,属于自我情感成分。张伟玲的研究表明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水平越低,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张伟玲, 2016);陈英敏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学生自我接纳对其人际关系困扰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陈英敏, 陶倩, 张文献, 韩磊, 张元金, 高峰强, 2017),另外一方面,自我接纳与羞怯之间亦关系密切,Eysenck认为羞怯个体在社交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焦虑,对社会交往持消极态度,倾向于逃避社会交往并表现出不能恰当地适应社会情境的趋势(Crozier, 2005)。羞怯是消极预测因素,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积极情感成分,两者是负向预测作用。因此,提出假设2:自我接纳在羞怯和社交焦虑中起中介作用。

负面评价恐惧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他人给出的负面评价感到苦恼,正面评价恐惧是指为他人正面的评价而苦恼和担忧。有研究指出,初中阶段三年中,评价恐惧处于上升阶段,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时期是评价恐惧的高发时期(叶贝, 李丹, 代同同, 刘俊升, 陈欣银, 2019);陈祉妍的研究发现,负面评价恐惧与考试焦虑呈显著正相关(陈祉妍,2002);潘朝霞的研究发现,正面和负面评价恐惧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潘朝霞, 张大均, 潘彦谷, 胡天强, 2018)。评价恐惧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中对负面评价恐惧的研究较多,而正面评价恐惧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正面评价恐惧与负面评价恐惧一样也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本文同时研究两者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而羞怯被概念化为一种社会现象,其特征是在社交场合中经历焦虑,并因对人际评价的关注而抑制社交或人际行为(Buss, 1980)。 为了解释羞怯的发展规律,前人使用了各种认知模型(Beck, Emery, & Greenberg, 1985; Rapee & Heimberg, 1997; Schlenker & Leary, 1982),這些模型强调了认知和不适应反应在引发羞怯中的作用。根据这些理论观点,害羞的个体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维持焦虑和抑制行为的水平。同时,研究表明,羞怯个体对自己有负面评价的倾向(Clark & Arkowitz, 1975)。所以,提出假设3:评价恐惧在羞怯和社交焦虑中起到中介作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评价恐惧的产生是基于负面的自我表征和消极的他人图式,并伴随有忧虑和不安等情绪体验。评价恐惧被认为是社交焦虑的认知和情绪风险因子,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Haikal & Hong, 2010)。以往研究表明,羞怯个体社交问题的根源不是社交技能的缺乏,而是对自我社交技能的歪曲性评价,也就是说对自己的歪曲性评价,而这又与自我接纳紧密相连,自我接纳程度低是导致评价恐惧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李彩娜, 党健宁, 何姗姗, 李红梅, 2013)。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一致认为社交焦虑的鲜明特点在于对社会评价的功能失调性信念与消极的自我图式(彭顺, 汪夏, 牛更枫, 张红坡, 胡祥恩, 2019)。钟佑洁的研究表明,正面和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钟佑洁, 张进辅, 2011)。因此,基于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和认知观点,我们提出假设4: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在羞怯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图1)。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整群抽取河南省新乡市和鹤壁市两所初中和一所高中的404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被试平均年龄是14.99岁(标准差为1.36), 其中初中196人(48.5%), 高中208人(51.5%); 男生167人(41.3%), 女生237人(58.7%); 七年级86人(21.3%), 八年级115人(28.5%), 高一203人(50.2%); 独生子女35人(8.3%), 非独生子女369人(91.3%); 生源地来自农村234人(58%), 城市170人(42%)。

2.2 研究工具

2.2.1 羞怯量表

采用由王倩倩等人(2009)修订的Henderson和Zimbardo 编制的大学生羞怯量表,共18道题,分为自责、寻求赞成、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评分,分数越高代表羞怯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拟合程度良好, χ2/df=2.945, RMSEA=0.069, IFI=0.848, 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2.2.2 自我接纳量表

运用我国学者丛中、高文凤(1999)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评定近三个月以来的情况。问卷分为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个维度,采用四点评分,共16题,量表总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问卷的拟合情况较好,χ2/df=2.295, RMSEA=0.057, CFI=0.898, Cronbachs α系数为0.80。

2.2.3 正面评价恐惧量表

采用Weeks 等( 2008) 编制的正向评价恐惧量表,采用十点计分,共10道题。本研究中,正性评价恐惧量表拟合情况很好,χ2/df=2.130, RMSEA=0.053, CFI=0.944, Cronbachs α系数为0.71。

2.2.4 简版负面评价恐惧量表

采用简版负性评价恐惧量表(陈祉妍, 2002),该量表包含 12 个项目(8 道正向题和4道反向题),采用五点计分。高负性评价恐惧个体对来自他人的负性、消极评价更加在意。本研究中,简版负性评价恐懼量表的拟合情况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结果显示,χ2/df=1.827, RMSEA=0.045, GFI=0.982, Cronbachs α系数为0.77。

2.2.5 交往焦虑量表

采用由Leary(1983)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IAS),它被很多研究用于评定主观社交焦虑体验。IAS有15道题目,采用五点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拟合情况较好,χ2/df=2.70, RMSEA=0.065, GFI=0.925, Cronbachs α系数为0.77。

2.3 统计方法

运用 SPSS 22.0 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信度分析等等;采用Amos 21.0进行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结构方程模型中包括五个潜变量,对变量作打包处理,羞怯、自我接纳以维度进行打包,负面评价恐惧、正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采用随机法进行打包。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

由于本研究所有结果的获得都来自于自我报告,为了控制共同方法偏差效应,进行Harman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有20个,且第一个公共因子的解释率为 18.11%,小于 40%,表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

3.2 各变量相关分析

青少年羞怯与自我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评价恐惧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接纳与评价恐惧、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见表1。

3.3 青少年羞怯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分析

运用Amos软件建构以羞怯为自变量,以自我接纳和正面评价恐惧、自我接纳和负面评价恐惧为中介,社交焦虑为因变量的两个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最终模型M1和模型M2,见图2、图3。模型拟合指标见表2,各拟合指数良好。

3.4 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运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程序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其中,正面评价恐惧在羞怯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12,负面评价恐惧在羞怯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09,同样的,自我接纳和正面评价恐惧在羞怯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02,自我接纳和负面评价恐惧在羞怯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03,而且4条间接路径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表明中介效应均显著,验证了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的多重中介作用。具体结果见表3。

4 讨论

4.1 青少年羞怯对社交焦虑的直接效应讨论

结果显示,羞怯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Vassilopoulos, Brouzos, Moberly, & Spyropoulou, 2017) ,假设1得到验证,支持了羞怯的社会适应模型,这是因为低羞怯个体的适应能力高,在社交情境中游刃有余,而高羞怯个体的适应能力低,对自己的评价较低,持有消极的认知方式和态度,在社会交往环境中往往表现出紧张、焦虑等情绪表现和回避行为,因此,高羞怯个体的社交焦虑程度普遍较高。

4.2 多重中介作用讨论

本研究运用Amos建立了两个模型,检验青少年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在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羞怯既可以通过评价恐惧影响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自我接纳-正面评价恐惧和自我接纳-负面评价恐惧链式中介间接影响社交焦虑,可以说明自我接纳、评价恐惧在羞怯和社交焦虑中起着多重中介作用,假设3、4得到验证,这与众多研究结果相一致。一方面,羞怯正向显著预测了评价恐惧,即羞怯会对评价恐惧产生推动作用,个体的羞怯水平越高,评价恐惧水平倾向于越高。评价恐惧正向显著预测社交焦虑,这与贾彦茹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负面评价恐惧显著预测社交焦虑(贾彦茹, 张守臣, 金童林, 张璐, 赵思琦, 李琦, 2019)。羞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会体验到不舒服,情绪紧张、焦虑,这会对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挫伤,使其自我意识增强,更加关注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自己,恐惧负面和正面的评价,而这些恐惧的存在就进一步导致个体不愿意与人交往、回避与他人的亲密行为,这进一步验证了羞怯的认知模型。另一方面,羞怯可以通过自我接纳-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交焦虑。这与李昳等人的研究相一致,负面评价恐惧在自我关注和社交焦虑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李昳, 陆桂芝, 李勇, 2018),而自我关注是指个体将注意指向自己的思维、情感等内部信息,与自我接纳关系密切,羞怯与自我接纳负相关,与社交焦虑正相关。高羞怯个体有一种独特的认知模式,在社交场合中经历焦虑、紧张、不安,促使自我意识增强,因此对人际评价高度关注,从而产生抑制社交或人际行为。因此,羞怯可以通过自我接纳、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影响社交焦虑。最后,羞怯还可以通过自我接纳-正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交焦虑。这与钟佑洁的研究相一致,高羞怯个体在人际交往情境中会出现紧张、焦虑以及行为上的抑制或回避,存在对消极评价的恐惧并且容易做出负面的自我归因(高峰强, 任跃强, 徐洁, 韩磊, 2016),同时羞怯个体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存在负性思维模式,自我评价较低,自我接纳水平较低,而对自己的接纳水平会影响到对社会评价的态度,形成消极的他人图式,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负面和正面评价较为恐惧,而评价恐惧正是引起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所在。综上所述,羞怯通过自我接纳-正面评价恐惧和自我接纳-负面评价恐惧链式中介间接影响社交焦虑,也进一步验证了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

与假设2不同的是,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但是检验两个模型中的羞怯→自我接纳→社交焦虑路径系数无统计学意义,假设2未被验证,说明自我接纳单独不起作用,与评价恐惧相结合,才能显著预测社交焦虑,该结果验证了认知-行为模型,進一步说明羞怯个体社交焦虑的发生离不开对社会评价的功能失调性信念与消极的自我图式,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充分解释社交焦虑的发生机制。原因可能是由于羞怯与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加入评价恐惧这个变量时,羞怯通过自我接纳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被评价恐惧这个变量分解了。在以后的研究中可能需要单独考察羞怯、自我接纳和社交焦虑三者的关系。

4.3 研究意义和局限

从生活实际和新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羞怯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自我接纳和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自我接纳、正面评价恐惧和负面评价恐惧在

羞怯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的作用。上述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是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这启示我们在青少年这个重要阶段,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重视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特别是对于容易羞怯的学生,要从认知上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提高自我接纳水平,让学生正确、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评价。同时,本研究还存在很多局限性:第一,主要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局限;第二,横断研究,无法揭示动态发展规律,也无法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三,所使用的评价恐惧量表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因而亟须编制出一套契合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信效度较高、社会称许性较低的评价恐惧测评工具。

5 结论

(1)羞怯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即羞怯程度越高,越容易社交焦虑;

(2)羞怯通过评价恐惧影响社交焦虑,还通过自我接纳和正面评价恐惧、自我接纳和负面评价恐惧链式中介影响社交焦虑。

参考文献

丛丽, 周宗奎 (2018).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社交焦虑、反刍思维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3), 490-493+497.

陈英敏, 陶婧, 张文献, 韩磊, 张元金, 高峰强 (2017). 初中生羞怯与同伴关系:自我知觉和自我接纳的多重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6), 1175-1178.

陈祉妍 (2002). 中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与考试焦虑的相关性.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2), 855-857.

丛中, 高文凤 (1999). 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 3-5.

丁倩, 魏华, 张永欣, 周宗奎 (2016). 自我隐瞒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多重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2), 293-297.

高峰強, 任跃强, 徐洁, 韩磊 (2016). 羞怯与生活满意度:安全感与自我控制的多重中介效应.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3), 547-549+553.

贾彦茹, 张守臣, 金童林, 张璐, 赵思琦, 李琦 (2019). 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负面评价恐惧与人际信任的作用. 心理科学, 42(3), 653-659.

李彩娜, 党健宁, 何姗姗, 李红梅 (2013). 羞怯与孤独感——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效应. 心理学报, 45(11), 1251-1260.

李昳, 陆桂芝, 李勇 (2018). 自我关注与社交焦虑: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 心理科学, 41(5), 1261-1267.

刘广增, 潘彦谷, 李卫卫, 孟亚运, 张大均 (2017). 自尊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1), 151-154.

彭顺, 汪夏, 牛更枫, 张红坡, 胡祥恩 (2019). 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基于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5(1), 121-128.

潘朝霞, 张大均, 潘彦谷, 胡天强 (2018). 中学生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中的中介作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2(8), 676-681.

童媛添, 邱晓雯, 连帅磊, 张苗苗 (2017). 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3), 498-501.

王倩倩, 王鹏, 韩磊, 宫瑞莹, 高峰强 (2009). 大学生羞怯问题研究. 心理科学, 32(1), 204-206.

叶贝, 李丹, 代同同, 刘俊升, 陈欣银 (2019). 青少年早期负面评价恐惧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 心理科学, 42(1), 62-67.

张慧珍 (2011). 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与亲子依恋、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大学.

张伟玲 (2016). 大学生自尊在自我接纳和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 中国学校卫生, 37(9), 1354-1357.

钟佑洁,张进辅 (2011). 大学生评价恐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5), 506-512.

Beck, A. T., Emery, G., & Greenberg, L. (1985). Anxiety and phobia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Basic Books.

Buss, A. H. (1980). 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anxiety. San Francisco: Freeman.

Clark, J. V., & Arkowitz, H. (1975). Social anxiety and self-evaluation of interpersonal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ports, 36, 211-221.

Crozier, W. R. (2005). Measuring shyness: Analysis of the Revised Cheek and Buss Shyness sca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 1947-1956.

Eisenberg, N., Valiente, C., Morris, A. S. (2003). Longitudinal relations among parental emotional expressivity, childrens regulation, and quality of social motional function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 3-19.

Haikal, M., & Hong, R. Y. (2010). The effects of social evaluation and looming threat on self-attentional biases and social anxiety.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4(3), 345-352.

Lawrence, A., Fehr, Leighton, & E, Stamps. (1979). Guilt and shyness: A profile of social discomfor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3(5), 481-484.

Leary, M. R. (1983). Social anxiousness: The construct and its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7, 66-75.

Rape, R. M., & Heimberg R. G. (1997). A cognitive behavioral models of anxiety in social phobia. Behavior Research Theory, 35(8), 741-756.

Schlenker, B. R., & Leary, M. R. (1982). Social anxiety and self-presentation: A conceptualization and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2,641-669.

Vassilopoulos, S. P., Brouzos, A., Moberly, N. J., & Spyropoulou, M. (2017). Linking shyness to social anxiety in children through the Clark and Wells cognitive model. Hellenic Journal of Psychology, 14,1-19.

Weeks, J. W., Heimberg, R. G., & Rodebaugh, T. L. (2008). The fear of positive evaluation scale: Assessing a proposed cognitive compon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2, 44-55.

The Influence of Adolescent Shyness on Social Anxiety: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Fear

YOU Qingxiu; QIN Yap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elf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fear between shyness and social anxiety. A total of 404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nd tested by Shyness Scale, Social Anxiety Scale, Selfacceptance Scale, Positive Evaluation Fear Scale and Negative Evaluation Fear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hyness, selfacceptance,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fear of positive evaluation and social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2)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howed that shyness not only predicted social anxiety directly, but also through the indirect path of evaluation fear, as well as the chain mediating path between self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fear. Conclusion: Self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fear plays multiple mediating roles in shyness predicting social anxiety.

Key words:shyness; social anxiety; selfacceptance; evaluation fear

猜你喜欢
社交焦虑
“全面二胎”下同胞竞争效应及家庭教育应对的研究
拨开情绪的阴霾
日语专业学生社交焦虑心理浅析及对策
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
中学生社交焦虑:家庭教养方式和同伴依恋的影响
中职生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