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2020-02-25 03:23冯思源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冯思源 冯 笛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 400065 西安财经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投射,也是推动人们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习总书记认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要选对人生道路、打好人生基础,才能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习近平青年观为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

一、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个人层面:为实现个人价值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比作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并告诫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习近平青年观从历史和全局出发,阐明了青年在时代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对于青年而言,理想信念是指引道路的定向盘,又是激励拼搏的力量源泉,只有将奋斗目标与人民需求、时代要求相结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绽放青春、升华境界。习近平青年观关心青年成长,也对青年寄予厚望:青年要在一开始找准奋斗方向。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要重视培养青年饱满人格,构筑精神支柱,推动青年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国家层面:为实现中华梦提供动力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习近平青年观强调青年成长成才与中华强国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的力量,青年也将在此过程中获得成长。青年要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相联系,将奋斗足迹融于祖国建设,在思想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行动中贯彻复兴中华使命。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团结青年力量,夯实共同理想之基础,坚定共产主义之目标,树立正确价值导向,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和圆梦人。

(三)世界层面:为实现国际友好交流贡献力量

习近平青年观立意深远,从全球高度对青年成长提出期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4]。青年是全球未来发展的希望,是传递爱的使者,是传播文化的主力军,青年应该具备国际眼光,关心国际事务,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此外,青年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会和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打交道,难免产生思想碰撞,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容易在多元文化中迷失自我。坚定理想信念是政治信仰的保证,也是国际交流的前提。理想信念教育要求青年站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明辨是非、严守规矩,以活力、友好、包容的姿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华魅力和大国风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二、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指明青年方向

习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5]。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底色。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引导青年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掌握批判思维,在复杂的思潮中保持独立思考;梳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和必然性。重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刻领会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引导青年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当代社情,贴合现实生活深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坚定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在人生道路上走对第一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塑造青年人格

当前,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环境愈渐复杂,一些宣扬封建迷信、拜金享乐的落后腐朽文化正在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侵入校园,危害青年价值观养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三个倡导”是青年成长的价值遵循,也是青年成才的道德标准。习近平青年观鼓励青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并积极践行于日常生活,将情感认同转化为道德习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要重视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树立青年的文化自信、为青年补充精神上的“钙”,可持续性地提升青年社会道德责任感,为社会输送拥有健康价值观的人才。

(三)中国梦教育凝聚青年力量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期盼。个人理想的实现以中国梦为前提,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凝聚个人的力量。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7]。中国梦是青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没有理想信念的青年会得精神上的“软骨病”,支撑不起中国的未来。青年要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牢记使命、刻苦学习、坚持奋斗,为祖国复兴奉献才干。高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要用中国梦凝聚青年力量,教导青年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华民族,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三、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教学理念,重视立德树人,培养现代化人才

习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人无德不立,教育不仅应强调智力发展,更要注重德行培育。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使命,要以习近平的青年观为指导,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理想信念教育不是机械的理论灌输,而是有感情、有生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交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通于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与青年切实相关的现实问题,证明其科学性和实践性,培养辩证思维,提升青年精神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同历史相结合,通过正面和反面事例论证道德对个人、对民族、对世界的重要性,厚植青年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用中国梦教育青年明确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用行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二)丰富教育方式,结合时代特点,提升教育实效性

习总书记明确要求,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9]。理想信念教育不是古板枯燥的工作,而是有时代性、针对性的互动。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技术和平台,青年在网络中较为活跃,因此,理想信念教育需重视并运用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媒介,组织一支包括思政老师、青年偶像、英雄人物在内的宣传队伍,打造青年理想信念云课堂;尊重青年话语权,了解其动态、喜好和实际需要,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正能量。同时,思想政治课堂也要不断更新完善,解读国际国内形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鼓励青年志存高远、抓住机遇;针对青年的特点和兴趣,增设情景剧、辩论、演讲等方式加强教学效果,启发青年科学认知理想信念,筑牢中国梦之根。

(三)拓宽实践渠道,强调知行合一,用实践检验青年

习总书记教导青年,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10]。理想信念不仅是庄重肃穆的名词,更应该是斗志昂扬的动词。理想信念如果只停留在口头而不付诸行动,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理想信念教育如果只停留于书本而不落实落地,就是没有意义的空谈。习近平青年观提倡知行合一,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才能增长青年见识,培养其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开展理想信念主题活动,带领青年追寻革命足迹,以历史纪念馆、战役遗址、先烈故居等革命圣地为载体,弘扬伟大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崇高理想,勉励青年铭记历史、不负使命。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实践,鼓励青年走进校园、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根据所学本领切实帮助他人,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创新,传递社会正能量,领会奉献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锻炼丰富社会经验,推动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准备。

(四)净化校园环境,重视文化建设,营造积极氛围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1]。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思维和选择。高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强化政治导向功能,重视校园内和网络上的文化安全问题,密切关注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从源头上切断有害信息的传播途径,对不良风气和思潮进行纠正和肃清;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专栏,开展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系列活动,把理论教育日常化、价值观培育常态化;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彰显模范力量,激发青年的爱国情与上进心,教育青年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关乎青年的成长,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为指导,重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鼓励青年珍惜大好时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用中国梦凝聚力量,在学习中增长知识、放远目光,在实践中练就本领、提升素养,挺直精神脊梁,站稳政治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