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2020-02-28 19:30刘玉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1期
关键词:脾胃论健脾月经

刘玉玲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在中医妇科学研究中,着重加强了月经病的研究,月经病产生病因的原因受到经,带,胎,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月经病作为妇科病之首,在中医妇科临床治疗中得到了重视。传统的妇科学中认为月经与肝脏,天癸,经络,气血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作用。而不同的辩证体系可以作为不同的工具,在月经病的治疗中,还需要结合肝脏辨证全面提高其治愈的效果。月经又被称为月信,而脾为阴土,胃为阳土,因而有了脾胃不调而失信的说法,结合脾胃论治理论,加强月经病病因的探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结合脾胃治疗的常用方法和用药规律以加强探索月经病的治疗方法,并为月经病的治疗提供更为确切有效的手段,提升治疗效果。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分三部分来探究月经病脾胃论治理论的发展,第1部分主要是结合各历史时期代表医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经验来加强研究讨论,第2部分则是结合近30年脾胃论治的理念在月经病治疗中的临床文献展开细致的研究讨论,从而深入探究其治疗的方法和用药规律;第3部分则是结合临床中典型病例进行系统分析,证实脾胃论治在月经病中治疗的确切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就以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中历代医家著作中对月经病治疗研究作为资料。具体资料包括各历史时期代表医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经验。在研究过程中还选取了近30年脾胃论治的理念在月经病治疗中的临床文献作为一般资料,所选年限为1999年至2020年的现代文献。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具体实验开展过程中,就文献的内容作进一步筛选,选取了属于月经病治疗范畴的,其中西医病名与中医病名一致,且在治疗过程中选用了脾胃论治的方法。所选用的参考资料中含有明确的诊断,证型和治法治则。在本次实验开展过程中,还选取了在我院治疗的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中典型病例的系统分析,证实脾胃论治在月经病中治疗的确切疗效。

1.2 方法

1.2.1 脾胃论治的理论研究

在中医妇科学中把月经病与脏腑,气血,经络失调等相关的内容有效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结合相关的医学著作来展开研究讨论。同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还结合了不同时期不同人对月经病的治疗观点,以及月经病与其他肝脏之间的关系。

1.2.2 现代文献研究

在现代文献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应用Excel,SPSS24.0来进行频数统计,对文献中药物频数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强用药规律的总结,充分了解脾胃论治理论在月经病治疗中的应用。在研究过程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数据的预处理,对药物的名称,别名,以及方剂做到标准化的处理。

1.2.3 典型病例分析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所选用的典型是在我院治疗的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健脾补肾法,健脾疏肝法,补益气血法来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按照患者的病史选择相应的的治疗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3例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悉本次试验,且三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结 果

2.1 理论研究结果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妇科医生和医学专著,而心脾相关理论依据的提出为月经病从脾胃论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黄帝内经》中将月经病归于脾胃不和,冲任不调所引起的。秦汉时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月经病出现的原因归结为肝脾不调,而这一观念首次将月经病和脾胃及其他脏腑联系起来。而在三国两晋时期南北朝,王叔和所著的《脉经》首次提出了“月经”这一病名,并沿用至今[1]。隋唐五代,妇科发展变得越来越专科化,巢元方对月经病的治疗提出了加强脾胃调节的观点,而孙思邈的“脾胃阳气”这一概念明确指出顾护脾胃阳气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脾胃的保护和调理。而在两宋时期,陈自明对月经病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认为气血不和,肝脾不调是造成月经失调的主要原因。而在辽夏金元时期,河间派学重视滋养胃阴,为月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易水学派认为月经病是由脾脏虚弱,中气下陷,阴火亢盛所引起的。而丹溪学派认为月经病是由于脾胃不和所造成的。

2.2 现代文献研究结果

结合现代文献研究结果可知,脾胃论治理论在月经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逐渐应用到多种月经病的治疗当中,涵盖了全部病种。脾胃论治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闭经,崩漏,月经后期的治疗当中。就调脾胃法频数统计结果来看,在月经病对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健脾补肾,健脾疏肝,健脾益气,健脾化湿等多种治疗方法。而综合调理脾胃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在月经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侧重点,健脾疏肝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月经先期,月经前后;而健脾补肾这一方法常用于崩漏,闭经,绝经前后;而补气升提这一方法常用于经期延长的治疗当中。在调理脾胃的过程中常用的药类有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其中包括白术,当归,熟地黄,党参,甘草等药物,而这些药物又被广泛应用到月经病的治疗当中[2]。

2.3 典型案例研究结果

通过采用健脾补肾法治疗的患者,在初诊阶段处于月经后期,出现了崩漏现象,初步判断为脾肾两虚证,因而采用了健脾补肾,固摄冲任的治疗方法。在服药三天后症状就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且在服药期间并无出现不良症状。其中一名患者在初诊阶段痛经,被诊断为肝郁脾虚化热,因而采用了健脾舒肝,养阴清热的治疗方法。在服药7天后,患者失眠症状得到有效改善,食欲好转。另一例患者出现了子宫腺肌病,痛经,被判断为气血两虚夹瘀,采用了补气养血,化瘀调经的治疗方法,在服药4天后血止,腹痛减轻[3]。

3 讨 论

脾胃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是气机升降出入,气血津液运行的枢纽,因而在人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倘若人体的脾胃正常健康,血液就能够正常的流动,而血海也能够保持充盈的状态,就不会出现月经病。综上所述,通过探究月经病脾胃炙论的发展,在各个时期医家学术思想及理论经验具有很多的可取之处。而通过对现代文献的研究和检索发现,在月经病的治疗中还有许多新的方法待研究,因而在月经病的临床治疗中还需要加强探究,全面提升月经病从脾胃论治的疗效[4]。

猜你喜欢
脾胃论健脾月经
从脾胃论治喉源性咳嗽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脾胃论》治未病思想之于慢性病防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