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艳 南音吐芳华

2020-03-28 16:24陈铭伟
曲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南音晋江市晋江

陈铭伟

2020年9月25日是一个值得福建文艺界,特别是南音界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揭晓,福建省晋江市的南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苏统谋先生荣膺“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荣誉称号。他是福建省首位被授予该荣誉的文艺家,填补了福建省文艺事业该奖项的空白,在福建省文艺事业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果说先生的一生是一幅画,那画中有海浪、海鸥和礁石,先生叼着烟斗站在礁石上,望着泛着粼粼波光的大海,咕噜着南曲。之所以画中会有海,除了先生的气质使然,更由于先生的艺术生涯源于那片有海的所在。

1939年,苏统谋先生出生在晋江深沪的一个南音家庭。祖父、父亲都是深沪御宾南音社的艺术骨干,父亲当过御宾社的社长。按先生的话说,他是在御宾社长大的孩子,所以南音就是他精神上的家,他的归宿。南音就是特别奇怪的一种音乐,它能让走近它的人废寝忘食。所以从记事开始,苏统谋便承擔着给祖父和父亲送饭的工作,每到饭点,他便少不了听上奶奶的一顿怨言,但他喜欢送饭,他喜欢听南音,更喜欢社团里那种充满温情的气氛。从喜欢到学习似乎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小时候的他便不知不觉地学起了南音,这也是记忆中奶奶唯一伤心落泪的一件事。在奶奶看来,祖父和父亲是不务正业的,而他是家中独子,所以奶奶便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然而他对南音的“好学”是奶奶所不愿意看到的光景。但或许是宿命使然,他比起祖父和父亲在南音方面的天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小时候家里穷,他蒲扇张弦作琵琶,火管挖孔当洞箫,10岁正式入馆拜师学习,14岁便成了御宾社最年轻的“出馆先生”,轰动一时。

苏统谋先生16岁那年,晋江木偶剧团招演员,这对年轻的他来说,是一个能得到一份稳定生活保障的工作,所以他去参加了。有幸师从木偶名师陈天保先生学习木偶戏音乐,并运用提线木偶傀儡调与南音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的特质,进一步深入研究南音的演奏、演唱技巧。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磨炼,苏统谋先生的演奏水平日益精湛,而且更为系统了,为他后来整理南音资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0世纪60年代,南音等传统艺术被当成“封资修”的代表禁止了演出,剧团也解散了。苏统谋先生被下放到了农场参加劳动。然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遏制他向往艺术的心,按他的话说,那10年是他停下来作艺术思考最重要的10年,后来很多手稿资料都是在那一段时间完成的。苏统谋先生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偷偷开设南音教席,整理资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南音人才。每每谈及那段时间,先生总是带着对生活的感恩和释怀,那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对时光的无限感慨。

20世纪80年代初,苏先生调入市文化局工作,他敏锐地感觉到社会主义文艺将迎来春天。他立足本职工作,痴心艺术,钻研入微,深入了解南音掌故,广泛地接触各种流派,比较异同,寻找南音的正统之源。经过大半辈子的艺术探索与艺术实践,苏统谋先生抱着严肃的艺术态度,坚定不移地走正统南音之路,以“饱曲”著名,在唱功、琵琶指法和洞箫吹奏诸法,有着十分丰富的素养。他的唱腔音色明亮,咬字分明,韵味极佳,达到演唱“非我、似我、神情有我、恰似我”的意境要求;他的琵琶弹奏轻转慢捻,声声如落玉盘,是主导一曲南音的“万军主帅”;他的洞箫吹奏音色圆润优美,音域宽广深厚,音区变化无穷。

难能可贵的是,苏先生遵循传统,但并不墨守成规。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融入演唱者、演奏者的个人感受和音乐情绪;可以谱新曲、填新词,服务现代社会的需要;可以将古谱翻译成简谱,作为辅助教材,进一步推动南音的传承……

成立于1982年的晋江南音协会,是泉州地区最早成立的南音社团,苏统谋先生当会长,一干就是32年。期间,他先后指导当地各乡镇、村(社区)、学校组建南音社团60个,加入这些社团的成员有2000多人,先后组织举办3届晋江南音大会唱、1届海内外南音大会唱、1届晋江南音演唱大奖赛、5届晋江南音新秀大奖赛和7届晋江南音演唱节。2002年,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成立,苏统谋先生又当选常务副主席。30多年来,泉州、晋江组织的南音演唱节、演唱会、大奖赛等各种活动数不胜数,其中处处有苏统谋先生活跃的身影,他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主要乐器的演奏者,有时,他是主持人,有时,他又是大奖赛的主评委。

苏统谋先生不仅为南音在故乡的推广和繁荣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为南音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足迹遍及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荷兰等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他的声名远播,海外南音社团纷纷聘请他当艺术顾问、艺术指导。

1987年,苏统谋先生参加福建南音代表团,随福建省委领导赴菲律宾访问和会唱。之后,他上百次被邀请以个人名义或带团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荷兰等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参加各种南音艺术活动。在历次的出访活动中,他有时是团长,更多的时候是主奏、艺术指导,担负着全团艺术水准的调教重任。1990年,苏先生访菲时,还一度在菲律宾总统府,为时任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演奏南音。

而每每有海外及港、澳、台南音社团或南音爱好者来到中国内地,如闽南、泉州、晋江等地,都要拜访苏统谋先生,与之切磋南音技艺,自然也受到了先生的热情接待。他将南音作为一条纽带,把闽南侨乡人民和海外乡亲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起。他驰誉海外南音界、侨界,被众多乡会南音团体聘为艺术顾问、艺术指导,较主要的有菲律宾长和郎君社、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台湾汉唐乐府、香港福建体育会南音社、香港晋江同乡会南音社等。

2003年,晋江市委市政府正式对南音资料编撰工程立项,由晋江市文化局、晋江市文化馆负责具体实施。在政府层面的支持下,苏统谋先生开始专门从事南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他与南音老艺师丁水清先生蜗居陋室3年,在前辈原有油印本的基础上,前后勘校28遍,正式出版《弦管指谱大全》,收入传统指谱65套,其中50套“指”、15套“谱”。这是南音史上第一套借助电脑技术印制的指谱大全,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视为“以现代方式保护和传播南音艺术”的一大突破。

此后,苏统谋先生在搜集、整理南音资料方面一发不可收拾。2005年,他整理出版《弦管过支套曲选集》一书。“套曲过支联唱”,是一种已近失传的演唱形式,《弦管过支套曲选集》的出版,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尝试,是对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有效抢救、保护与发扬。同年7月,苏统谋先生率晋江市南音代表团赴台湾地区进行艺术交流,代表团的南音套曲过支联唱轰动宝岛,好评如潮。

2006年,苏统谋先生开始启动《弦管古曲选集》1至8卷的编校工作。就搜集、整理、编校活动而言,这是弦管史上空前的大制作。他广泛征集资料,对古曲进行钩沉;继承先贤传统,按照“支头”辑录;查寻故事来源,校勘曲文讹误,并采用现代技术,把1657首古曲编入8卷大书中,一卷一卷地精印出版,加上之前对指谱、过支曲的整理,使泉州南音的“指”“谱”“曲”实现了一次历史上最大限度的收集、汇总、编校,在弦管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同年,苏统谋先生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杰出代表,进入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受到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9年,南音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作为南音界唯一的代表,苏统谋先生再度来到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央领导的接见。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苏统谋先生总是很谦虚地说:“并不是我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我所做的这些都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不能以今天取得的荣誉而自喜,要知道这些荣誉都是南音给予的。”话虽朴实,但饱含哲理,也饱含了像先生这样洗去铅华的老一辈艺术工作者对年轻一辈的殷殷希冀。

为全面反映弦管过支套曲的面貌,2011年6月,苏统谋先生负责编校录制的《弦管过支古曲选集》(共2册)由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其中一册编入不同门类的“过支曲”7大套137首曲的曲谱,另一册是由苏统谋先生自弹、自唱、自录这7套曲的共15集DVD光盘。苏统谋先生在自弹自唱中,遵循“照古音”的传统,注重咬字读音,掌握文读白读规律,依照古音古语逐字清唱,具有保存中国古老音乐和中国古代汉语的双重意义。如今,这套南音集成已传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成为南音爱好者学习的范本。

2010年6月,为打造南音传承平台,苏统谋先生又促成晋江市政府牵头组建晋江南音艺术团,并担任艺术团的首席顾问。这是先生实现南音薪火传承的重要载体,先生为艺术团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精力。先生的思想是开放的,他总说:“所谓的保留传统应是保留传统的内核,不要拘泥于形式,现代艺术的发展,需要让更多的人通过形式上的认同再来进一步喜欢上传统,只要我们奏唱的是传统的,让传统更美又何尝不可呢?”先生的话一直是艺术团艺术发展创新的动力。几年的时间里,在先生的影响和全体团员的共同努力下,艺术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生带领艺术团的团员们上了中央电视台,荣获了2018中国非遗传承奖,走进了国家大剧院做了南音专场展演,代表汉族音乐参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在清华大学向学子们展现了千年古乐的璀璨光辉,于中央音乐学院重现了70年未演的南音过支套曲,在北京语言大学建立了南音传习基地……这一件件足以铭刻进南音的历史。现晋江市南音艺术团已然成为晋江文化一张闪亮的名片,业内也认可晋江市南音艺术团为最有担当的年轻艺术团体之一。先生可谓老骥伏枥,返本开新。

2018年,晋江市委市政府还为苏统谋先生举办了“春华秋实·苏统谋先生从艺70周年师生音乐会”,场面无不叫人动容。大幕徐徐拉开,满场的孩子和先生坐在一起唱南曲;几十年未见面的学生怀着对先生的爱戴再次走上舞台。五代同堂话宫商,让我们再次见到了传承的力量和榜样。

晋江市政府授予蘇统谋先生“美丽晋江人”的荣誉,颁奖词这样写到:“他的一生,像洞箫一样正直和悠扬。他把南音视为生命,不离不弃,守望相持,先后编撰‘弦管过支古曲等13部皇皇巨著,为南音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做出重要贡献;他培养了许多学生,使南音这一遗产后继有人、发扬光大;他为海外南音社团做了许多艺术指导,把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到遥远的地方。他是冷事业里的热心人。”

苏统谋先生总说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南音艺人,感谢党和政府对他的培养。他对南音真情守望,倾尽心力,这份情太深太深,这份爱太沉太沉。在国家文艺的百花园里,他一直绽放,予大地芬芳。

(责任编辑/朱庭萱)

猜你喜欢
南音晋江市晋江
苏统谋与南音(十三)
晋江之变
传唱不衰的千年雅乐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晋江市实验小学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让每处校园成景——晋江市第一中学简介
FATE, PLAY, LOVE
晋江小吃
不等式的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