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的血清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2020-04-11 13:54刘其爱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髓鞘脑损伤胶质

刘其爱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新生儿脑损伤是指胎儿出生到28天前各种因素所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以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最为常见[1]。该病会直接导致围产儿死亡,或引发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智力低下,且会导致脑瘫或是神经发育缓慢等后遗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治疗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患儿病情会增加社会与家庭负担,甚至会导致患儿家属出现心理性疾病,因此被认为是临床儿科的重点研究课题[2]。

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

GFAP被认为是该病的新型神经标志物,其可直接参与脑损伤的整个发病过程,且在疾病进展中发挥显著作用。其是脑特异性蛋白,是大小为10 kb的DNA片段[3]。在生理条件下,脑内有很少的GFAP 表达,在病理条件下会显著增加其表达性[4-5]。相关研究证实,颅脑损伤后,GAFP于神经元中大量释放,并会直接进入血液,且浓度与脑损伤的病情严重度具有相关性。因此,GFAP在血液中的实际浓度被认为是神经元损伤主要判断指标,其具有较高特异性[6]。国内外研究学者发现出现脑损伤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GFAP含量较高[7]。因此其可评估新生儿脑损伤。

2 髓鞘碱性蛋白(MBP)

MBP是少突胶质细胞极具代表性的蛋白之一,可通过MBP的数值评估,判断脑组织内部少突胶质细胞发生髓鞘损伤的具体程度,可准确评价中枢神经系统有无病理性损伤,并能够反映急性脱髓鞘情况。其与GFAP被临床广泛应用,是脑组织损伤后,极为有效且典型的生化标志物,对于神经元、神经髓鞘膜或是胶质细胞的损伤性均有高度敏感性,并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E)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度进行定量评估,可有效反映治疗预后性,进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与病情早期进行对症治疗。

3 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高英等[8]的研究发现,缺氧缺血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此外,孕母绒毛膜羊膜炎或是感染等因素同样会导致该病,需严格监测围生期较为常见的感染指标,尤其是早产儿感染较敏感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监测,预防感染的发生,以改善早产儿的远期预后。临床多有报道PCT的检测结果,且证实新生儿患有全身感染后,其血液中的PCT显著升高。此外,病毒感染所引发的新生儿疾病(如低氧血症),PCT的水平多维持在正常水平。感染相关指标还包括hsCRP,穆芳等[9]报道,一旦发生组织损伤,血清中hsCRP浓度会升高,其水平与炎症发展、严重度相关,结果中脑损伤新生儿血清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损伤严重度正相关,这说明hsCRP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反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的理想指标,能较敏感的反映脑损伤患儿的病情轻重程度及转化趋势。

4 神经特元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特元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 ic enolase,NSE)是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分子量78 KDa,理化性质稳定,参与糖酵解,能催化a磷酸甘油酸转化为磷酸稀醇式丙酮酸,故又称之为磷酸甘油酸水解酶。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组织,在正常情况下的体液含量极低,在脑组织中含量最多,在脑损伤时可由于神经细胞的崩解、破坏而进入脑脊液和血液中,造成脑脊液和血液中NSE浓度的升高。

5 小结

目前已有许多报道将以上几种神经标志物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监测。旨在利用血清学指标全面且快速评估新生儿的脑损伤情况,进而及时防治脑损伤,避免因该病导致不可逆性损害,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髓鞘脑损伤胶质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2Y 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串扰探讨针刺调控慢性偏头痛的中枢炎症机制
髓鞘探针在脱髓鞘疾病的应用进展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细胞信号通路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及髓鞘再生的影响
神经胶质细胞
血浆渗透压和APACHEⅡ评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损伤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