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业4.0“柔”起来

2020-06-20 12:56法人李富强刘爱国
法人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产线柔性设备

◎ 文 《法人》特约撰稿 李富强 刘爱国

1967 年,英国Molins 公司工程师迪奥·威廉姆逊研制出一种名为Molins System-24 的系统——用6 台模块化结构的多工序数控机床,实现无人条件下昼夜24 小时连续加工。这个系统的推出,标志着人类工业史上“柔性制造”系统的正式诞生。尽管这个划时代的系统最终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并未全部建成,但却为未来自动化、无人化工厂指明了方向,成为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争相效仿和完善的技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各大工厂快速完成产线切换,转产口罩和防护服等抗疫物资、支援全球抗疫战场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让“柔性制造”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3 月1 日—4 月30 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口罩278 亿只,防护服1.3 亿件,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7341 万人份,红外测温仪1257 万件,呼吸机4.91 万台。近期日均出口防疫物资30 亿元以上,一个月内持续增长逾3 倍。这一长串亮眼数据的背后,除了原有厂家密集排产之外,通过“柔性”方式实现“跨界转产”的力量贡献巨大。

以“柔”补刚的制造业战略

跨界转产防疫物资的编外力量中,其中不乏一些超级企业的身影。比如比亚迪,从今年一月底开始调配资源,开发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半个多月即实现量产。几乎同时,中石化的业务范围也向下游延伸,开发了口罩、消毒液等生产线。就连巴菲特,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为比亚迪口罩点赞。

一家生产战斗机的著名航空工业企业——中航工业也玩起了“跨界”, 集结其旗下分布在6 省市4 家单位的力量,将原来生产飞机所用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引入口罩生产,仅用3 天时间设计,16 天时间就完成样机制造,速度堪称惊人。这些新成立的生产线,普遍具备高度自动化特点,一个操作工人就可以同时维护两三条生产线的运转。

疫情带来的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大考,也正在成为加速中国制造业变革的变量因素。无论是通过“柔性”方式实现对生产线的快速切换,还是用机器“换人”——通过无人技术大量替换人力,都是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行业需要攀越的重重关山。这背后的一个基本逻辑是,“自制”和“外包”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矛盾,需要靠“柔性制造”来调和解决。

航空工业企业研制的全自动口罩机 资料图片

批量越大,效率越高,这是工业3.0 时代的普世原理。假如一个工厂只生产一种零件,那无论是从原材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线运转、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等各个维度,均能实现效率最大化。然而,这样的工厂只能是理想状态下的“乌托邦”——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是无法抵挡的趋势。

作为科技进步的受益者,诸多行业也不得不面对由此而来的现实问题:产品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流程变得越来越长。为了保障效率,把生产流程碎片化,依靠“外包”来解决多元化需求带来的效率影响。

但是,随着外包程度的加深,工厂对供应链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甚至经常有被“卡脖子”的风险。疫情突起,全球范围的大隔离至今未完全解除。车间停工、物流滞后、工厂倒闭,大量产业链因此受制于人,诸多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断供危机。

作为工业4.0 重要命题之一的“柔性制造”,其核心价值在于,既能够依靠自动化设备保障生产效率,又让生产线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适时调整。

从更宏观的视野角度来看,“柔性”概念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疫情期间,体育馆改建成了方舱医院,教师当起了网络主播,无人机被改造成五花八门的“空中机器人”……但是,局部领域的“柔性”和智能化,也并不代表中国制造已经具备全面迈进工业4.0 的能力。

近年来,“柔性制造”被行业提及的频率大幅度降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具备较高自动化水平的“柔性”生产线,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工厂,尤其是高端制造工厂来说仍然是奢侈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名誉委主任、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朱森第认为,相当一部分中国工厂还处于“工业2.0”阶段,中国制造业需要采取并行战略,即2.0补课、3.0 普及、4.0 示范。

实现“柔性制造”有多难?

“柔性制造”在中国的推广普及,与中国制造业的进化过程密不可分,其中始终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是“需求”和“技术”。

从需求上来说,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红利的中国企业,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并不迫切。虽然劳动力成本整体快速上涨,但是中国工人的普遍收入水平仍然无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对于大量中小制造企业甚至作坊式工厂来说,能通过人工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用昂贵设备。人走了可以再招,但是前置投入巨大,且“落地打八折”机器设备,经过若干年折旧之后,可能只是一堆累赘资产。只有当人工无法解决一些生产问题,或者效率明显跟不上机器的时候,自动化替代才会成为企业刚需。

目前,国内“柔性制造”和“无人工厂”普及率较高的行业,除了汽车、家电、3C 数码等生产批量大、头部企业集中的行业,以及一些从事简单加工的行业等,其他制造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多的仍然是依靠“人海战术”。甚至在我们的产业结构中,一些越尖端的行业,越难以摆脱“手工作坊式”生产的影子。许多关键工序的实现还是要依赖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我国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泰斗、联合国大学新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顾淑林女士认为,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并不落后于世界强国,我们很早就能搞出世界领先的尖端武器和重大装备,但是却长期依赖于人。这些人一旦离开岗位,很多先进技术甚至面临“失传”风险。“中国有一帮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但是目前最缺乏的,是把这些老工匠脑袋里的经验翻译成数字化公式、进行复制推广的新一代产业人。”顾淑林说。

高端装备制造,是“柔性制造”要攻克的最终堡垒,也是对“柔性”需求最强烈的领域。这类行业的零部件批量小、品种多、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装配工序繁琐,是最迫切希望保持速率优势,又期待生产弹性的领域,但恰恰是这些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加工工序过于复杂,工艺要求太高——没有长期工程技术经验的量化积累,就相当于地基不稳,智能化的“柔性制造”只能是空中楼阁。

压在企业头上的还有经济账——即使能全面实现“柔性”改造,购置生产线的额外成本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收回。也就是说,要想彻底改造这些“硬核直男”工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国内大量机械加工,还处于高度依赖人的阶段 资料图片

软肋和硬骨头

2015 年,某重大装备制造央企曾经投入数千万元打造“柔性制造”样板车间,但是历时4 年却进展缓慢。原因之一是软件问题。由于机器设备多为进口,在国外操作系统基础上再来编写国产流程控制软件,造成诸多运行逻辑出现冲突。而软件的研发,一直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

擅长于逆向开发的中国人,积累了大量响应需求的经验,能够高质高效地解决HOW(怎么做)的问题,但也容易形成思维局限——降低对WHAT (做什么) 的敏感。这就相当于“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其实永远学不会开车”。

原因之二是硬件短板。例如,数控机床上一个工装夹具的加工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缺陷也会通过长链生产线逐层放大,导致整个环节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严重受制。同时,生产设备对不同软件系统的适应性差,也让总体效率大受掣肘。硬件的能力,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1958 年,在中国诞生了亚洲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是此后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机床行业陷入长达20 多年的沉寂。与此同时,邻国日本却在工业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在机床精度、转速和产品稳定性上精益求精,并建立了完备的产业体系。时至今日,国产数控机床仍然在大量依靠价廉来换取市场占有率。

此外,“软硬融合”是“柔性制造”的最终钥匙。再高端的硬件,如果过于“矫情”,与软件的兼容性差,只能越用越“死”,最终被更先进的设备淘汰。硬件的延展度和灵活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套“柔性”系统的寿命值和生产能力。

北京第一机床厂与清华大学合作试制的亚洲第一台数控机床 资料图片

软件功能需要硬件平台得以实现,硬件设备又依赖软件系统进行串联。而当下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现实困局是,软件开发尚未厘清头绪,硬件水平跟不上步伐,这个看似无解的莫比乌斯环,需要一点一点地撕开重组。

刚柔并济的解决方案

用软件手段解决硬件问题,对非标设备进行调试和系统优化,是一种思路。

疫情期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共派出5 名骨干,用6 天时间,对黑龙江省两家抗疫转型的生产企业临时采购的21 台口罩生产设备进行调试,这些设备型号、规格各有不同,甚至有部分是“二手”。经过调试,共7 条生产线释放了两倍的产能,并将合格率从80%提高到了95%。

反之,对标准化设备的系统进行个性化编辑,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是另外一种“柔性”思路。这类操作方式一般是:用规范化、模块化的硬件平台去承载不断迭代的软件系统,实现多重排列组合,适应不同的产品生产。这也是目前最经济的解决方案之一。

有经济实力和丰富经验的企业,可能会一次性投入巨资打造“刚柔并济”的未来车间,但这毕竟是极少数。一个典型案例是三一重工位于长沙的18 号工厂,这个号称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里,实现了生产中人、设备、物料、工艺等各要素的“柔性”融合;8 条装配线,可以实现69 种产品的混装“柔性”生产;在10 万平方米的车间里,每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混装30 多种机械设备,马力全开可支撑300 亿产值。

18 号工厂的“柔性制造”生产系统包含了大量数据信息:用户需求、产品信息、设备信息、生产计划等。依托工业互联网将这些大数据连接起来并通过三一的MES 系统处理,能制定最合适的生产方案,最优的资源分配。

软件和硬件,是如今“柔性制造”需要齐头并进,同步破解的两大难题。软件的开发不能止步于IT 部门,需要由企业最高决策者来部署和推动,贯穿整个组织和各大职能,并在运营环节落地。每一个生产环节通过信息化建立连接,并实现可视化。硬件的标准化管理也非一日之功。不同的设备规范,一定程度上需要相互融合借鉴——这意味着工厂、企业,甚至大量行业都要逐步走出舒适圈,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全球化的经济网络,也要求我们与国际接轨,充分考虑到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零部件以及软件的可替代性和兼容性,形成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疏通和规范化管理。

“多个庙就多个鬼”,自动化生产是减法思维。越简单越稳定;而“柔性制造”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一条生产线上,用尽量少的设备和工具,实现生产更多产品的可能。

实现工业4.0 版本的“柔性制造”,考验的绝不单是企业的技术能力,还有管理等各方面的软实力。而机制体制的问题,不是依靠引入一两项先进设备就能解决的——就像“用一只昂贵的金鞍去配一匹老马,只会让老马更加不堪重负”。

中国制造要真正实现从“刚”到“柔”的升级,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生产层面的关注,更需要全面开发上下游产业的“柔性”。以企业的制造能力和“柔性”程度为基础,结合供应链和市场,把产品的各个功能部件独立成单个模块,实现其任意组合和输出,而不同模块的生产流程和生产成本都“柔性”可控。这一系列复杂纷繁的排列组合,都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从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猜你喜欢
生产线柔性设备
1年完善7条专业生产线,欣康药业高质量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
Fanuc协作机器人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上的应用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一种柔性复合高导热索制备及应用
上GMP生产线!原料产能翻番!这家玩了18年“菌”的江苏企业又有什么大动作?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调试新设备
特斯拉将改造生产线 提升Model Y产量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