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水平

2020-12-14 08:01芦亚南
关键词:文言文诗歌传统

芦亚南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文学,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在初中教育阶段,文言文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学生们学习的难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对文言文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要帮助学生们对文言文内容进行理解,并积极在文言文课堂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3.009

语文学科作为学生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教学科目,其不仅有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内容,也存在着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这些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运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传承。对初中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进行提高,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让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格修养。

一、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

随着教育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并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而在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文言文,这些课文不仅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体现,其中也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与精髓。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运用文言文课堂教学,在课堂中通过传承传统文化,让初中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造诣,理解古人们在思想上的优秀文化内容。并通过这些文化内容,对学生产生影响,让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道德修养。而且,文言文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也能让学生欣赏到传统文化蕴含的美感。这也让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更具有现代化的意义,对培养初中学生们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的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便通过文言文教学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对《论语》内容的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与翻译,让学生对课文中阐述的思想进行感悟。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掌握,并通过课文中的传统文化思想,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修身做人的道理,提高初中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而这也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文言文教学中得到体现,发挥出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对传统文化教育给予重视,并积极通过文言文教学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

二、通过诗歌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国古代诗歌也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而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而且这些诗歌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在通过文言文教学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时,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诗歌鉴赏教学,通过诗歌鉴赏,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体会诗歌中的韵律美和文化内涵。而传统的诗歌与现代诗歌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学生们在进行诗歌鉴赏学习时,对于诗歌可能无法快速理解。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们失去学习诗歌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讲解,结合背景资料等教学材料,激发初中学生们的诗歌学习兴趣,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对《观沧海》这首诗歌进行鉴赏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结合教学背景,通过三国时期曹操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们对诗歌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也要对我国古代诗词进行介绍,让初中学生能够了解诗词,并对诗词鉴赏的方法进行掌握。而在对诗歌内容进行阅读时,初中语文教师也要积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对其中意境进行感悟,指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翻译。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鉴赏诗歌,感受作者曹操描述的大海的宏伟气象,以及作者通过描写景色表现出自己博大胸怀和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而通过对情感的感悟也让传统文化思想深入初中学生们的心中,让传统文化能够在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得到传承。

三、结合价值的教育,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随着教育的改革,对于初中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当下,教师不仅要通过语文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容,也要通过教育对学生们的价值观进行构建,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也要对文言文教学进行创新,将文言文中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内容进行应用,让初中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更过文化知识。通过传统文化对学生文人素养进行培养,让传统文化发挥教育作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们的思想,为学生们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让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四、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

在语文文言文教育中,教育评价是对学生们学习情况的总结,也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的重要环节。而在这一教学环节内,初中语文教师也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初中学生们的文言文课堂学习体验更加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环节进行创新,不仅通过文言文练习帮助学生们进行知識的巩固,也要在评价环节内对学生们古文理解能力进行锻炼。并积极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拓展,将传统文化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融合,让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而这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

例如:在对《大道之行也》进行教学时,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学习与掌握,并对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进行分析,理解“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丰富内涵。而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们学习进行合理评价,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要结合《桃花源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思考“大同”与“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着相似之处。并结合如今的社会发展,对古人们在思想上追求的“大同”进行分析。让传统文化思想与现实进行结合,丰富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体验。而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也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拓展,让传统文化传承途径更加丰富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而要养成学生们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学习给予重视。积极引导初中学生对课外文言文进行阅读,让学生们通过课外学习,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理解,提高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拓宽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发挥出文言文教学的作用,通过对文言文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张霖《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品味》,《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第10期。

[2] 蒋传文《分析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外交流》2019年第42期。

[3] 王佳《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品味》,《数码设计(上)》2018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诗歌传统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文言文阅读专练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少年力斗传统
诗歌过年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