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12-14 08:01刘晓阳
关键词:教师应中华传统

刘晓阳

摘 要: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以确保现代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并传承传统文化。因此,初中教师应保持这一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热爱传统历史文化,尊重历史文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敬畏。本文将阐述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以及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初中历史教学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3.02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新的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才能有效地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盲目地重视书本知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这使得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缺乏对历史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将中华优秀文化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1.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现阶段在历史教育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目标,可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的家国情怀一旦树立起来,便能从情感、态度等方面体现其对历史的理解与认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学生的民族精神得以强化,引导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进行捍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情感应与家国情怀相辅相成,只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方能使学生理解家国情怀的意义。

2.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支撑

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可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使学生学会谦虚、仁爱,不断进取与开拓,这些优秀品质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精神的支撑,教师可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浮躁的心境变得安宁,从而洗涤学生的心灵,确保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

历史作为人文教学体系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学进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历史发展角度上对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入学习,使民族凝聚力以及自信力得到增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思想品质均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需对学生合理引导,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并根据学生的发展过程对自身思考的重点及方向合理调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上述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华文化渗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确保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还应采取有效的渗透方法,如师生共同品鉴与理解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知识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努力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延伸教材内容融入传统文化,组织历史课外实践渗透传统文化,对历史教学情境积极创设,详情如下:

1.师生共同品鉴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对历史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古人的生活场景以及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着古人的思想,通过师生共同鉴赏便可理解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例如《诗经》中作品均闪烁着民族的光芒,通过鉴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学习大有裨益。

2.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知识,实现师生共同交流

历史知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对相关知识进行挖掘,并向学生分享。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积极引导,挖掘诸多文化宝藏,对文化知识全面思考。例如:教师在对文字演变这一课进行讲授时,切忌照本宣科开展教学,而是对学生科学引导,对文字变化过程特点积极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举例对文字变化的特点进行讲述。在古代教育家思想内容的学习中,通过阅读,学生可理解孔子的言论与思想,使其对文化存在敬畏之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掌握更多传统历史精髓。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将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小组,通过这一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确保学生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

3.努力提升教师文化底蕴

教师素质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思想、性格、学识、情操等方面,为了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一方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同时有一定的道德素质,最后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情操及精神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历史角度出发,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正视历史,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并对其发扬光大。

中华传统文化是深邃的、丰富的,仅仅通过书本的学习无法包含全部,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对历史文化不断探寻,将其传授给学生,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在一起,以此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4.对教材内容不断延伸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尚未设置单独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未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据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根据传统文化渗透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对授课机制进行科学制定,对相关内容详细讲解,充分挖掘教材外的内容,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草纲目》这一书籍深入研究,对古人疾病诊断方法与西医间的差异进行区别,其次还应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融入中医文化,最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制定有效的教学对策,对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间的融合策略予以调整。实际上,历史教材与中华传统文化本就属于同一领域的不同知识点,据此教师在知识讲述时,应确保知识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5.组织历史课外实践,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目前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全面的理解,据此,教师应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历史资料收集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得到提升,还能确保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

6.积极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情境积极创设,使传统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融入,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通过图画、视频等资料对历史情境合理创设,使传统文化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其次,教师还应对第二课堂积极拓展,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历史剧进行编排,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对教学效果积极改善,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通过以上对策可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有序進行,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不断发扬,以此实现渗透的目的。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情怀与人文素养,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感悟向学生进行传授,以历史教材为基础,并对历史素材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历史文化感知能力得以丰富,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历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确保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志强《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天津教育》2020年第24期。

[2] 赵明文《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探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教师应中华传统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