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基于实践思维方式视角的新思考

2020-12-29 14:33张梅艳
关键词:公共性马克思哲学

张梅艳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文章理应为时而作,本文主要针对当今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思维”路径问题和“思维”方法自觉性问题而提出的问题式研究。我们知道,思维方式是哲学理论逻辑展开的特定的方法指导,通过思维逻辑运动的形式展现出了一种哲学世界观的逻辑进程以及整个面貌,是解决哲学问题的最先动用的方法指导,反映和承载着其所代表的哲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评价以及解决,哲学思维方式在原则上规定了一种哲学理论思考哲学问题的基本逻辑方法和原则,因此,哲学思维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哲学理论创新服务的。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对“实践思维方式”作出明确定义,但后期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的思维方法进行了诸多研究,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指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国内学者高清海先生最早提出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认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理论哲学的方法论工具。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其对以往形而上学进行清算和决裂的重要“武器”,是哲学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这场思想史上的革命运动彻底清算了旧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及其哲学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内核,实践思维方式贯穿于其历史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等全部理论中,成就了当代哲学的“问题框架”(阿尔都塞语)。因此,诠释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成为重新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也是突破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束缚,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关键。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研究和探讨仍是国内马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一学术讨论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从传统教科书的体系直观的唯物主义思维模式解放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迫切需要正视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思维”方法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专项性研究,反思和诠释实践思维方式的本质与内涵,唤醒实践思维方式的自觉性,关注实践思维方式的方法论作用,推动实践思维方式的当代发展,自觉地应用实践思维方式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这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发展、解决社会公共性问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强势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正视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思维”方法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关于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都带有深刻的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影响,当下部分学者的研究仍旧没有跳出这个认知体系的限制。以前苏联教科书体系为代表的学者如列宁非常重视物质的客观性,以“物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只看到主体的受动性而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并把人类社会发展归结为单纯规律性发展,认为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认识社会和历史的本质,因此这种解读模式主要还囿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教科书式的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实践思维方式的错误理解,误将实践思维方式的起点即现实人的实践活动当作抽象的物质概念,而这一结果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否定的辩证法其实是物质的辩证法,这一辩证法成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历史也因此是按照这一规律进行发展的。这种教科书体系思维逻辑误解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忽视了实践概念“能动与受动”相结合的特征,实际上,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马克思看到了实践范畴能动与受动相结合的双重特性:一方面,人作为主体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只强调前者,是唯心主义的特质;另一方面,人的活动受到外在物质和社会关系及他者的限制,强调后者是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基于实践思维方式跳出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思维桎梏,创造性地通过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将人的本质、人的解放、社会历史观、价值观等等都展现了出来。马克思基于实践范畴,从思维方式转向的高度,界定了他所创立的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过多地关注世界的一般本质,也并不试图揭示什么是世界的一般规律,而是突出人类社会和人的解放主题,用实践思维范式来理解人、自然、社会、思维和现实等关系。它不仅用人们的物质生活实践来解释各种观念,而且以改造世界为根本的目的,因此,它需要诉求人民群众的实践,使哲学成为人民群众的伟大认识工具。而直观的唯物主义不懂真正的实践,单纯从抽象的物质概念出发,在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抽象对立的视野中理解各种问题,似乎只要把握了抽象的物质概念就能找到一种绝对确定的、决定性的前提和原则,在对待主体人的问题上,也把人当作一种物、一种客体来看待,只看到人在活动中受动、服从因果关系的一面,没有看到其自由、能动和超越的一面。在看待各种社会生活现象时,也是将其要么判定为主观,要么判定为客观,其根本不懂得这些因素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交织在一起,主体与客体、能动与受动、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都对实践过程不同方面或因素的抽象,将物质本体论强加给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理解背后的思维模式仍旧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体现了同一性的、绝地化、静止性和非历史性,作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其没有上升到哲学反思的层面,最多只达到了知性而未达到辩证理性①。因此,按照苏联教科书体系的理解模式,所谓的实践唯物主义也因此成为了另一种抽象的理论,很遗憾地又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桎梏,陷入了“世界恶”的轮回,其在思维模式上无疑倒退到了马克思之前的黑格尔哲学时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精神、批判意识、开放视野也因此被扼杀。

国内很多学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超越教科书体系的思维桎梏,要求“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以马解马”的呼声很高,但是对于“回到什么”的理解却不相同。有人认为回到马克思就是回到马克思的哲学文本自身,这当然是对的,但是笔者认为,回到马克思最关键的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的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范畴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实践更是人之为人的关键,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整个人类世界和现存世界”的基础和本质,是人类一切新的关系得以产生的源泉,一切历史发展、意识现象、精神活动包括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都是在一定的现实实践条件下,基于时代背景和历史在现实的人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换言之,作为马克思建构起哲学理论和进行哲学思考的方法论内核,实践思维方式贯穿于其历史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等全部理论中,成就了当代哲学的“问题框架”,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根本性原因,是马克思整个哲学理论的活的灵魂,在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都在不断地发展,它作为马克思整个思想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深刻体现了发展、开放、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内容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过时,但其理论背后的思维方法作为一种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开放性哲学思考模式,会根据时代变迁不断地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重要任务是要正视传统苏联教科书体系思维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影响,要突破传统苏联教科书体系对思想的禁锢,尽快从“直观的唯物主义”思维模式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灵魂”解放出来。

另外,在研究实践思维方式的过程中,还需要正视实践思维方式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关系,笔者不赞同将实践思维方式理解为对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的全部“否定”,实际上,基于思维方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并不是架空的理论,而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结果,是从德国古典哲学以及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内部实现突破的,也就是说,实践思维方式对传统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的清算与批判其实是对它的拯救,这种拯救意味着让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积极因素获得一种合理的存在形态,而这一解释也刚刚符合麦金泰尔社会科学研究的继承性问题理论,同时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流派的哲学理论能够进行实质性的对话。换言之,我们把“哲学思维”问题放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域中,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考察,理解其对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困境的克服,从而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视角揭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将实践思维方式理解为对传统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的批判与拯救。实际上,实践思维方式对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态度是一种“扬弃”,它坚决批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同一性、绝对化、非历史性以及封闭性原则的桎梏,同时又将其内含的理论智慧和理性逻辑保留了下来,并将其从知性的逻辑认知上升到了理性的逻辑认识(从“抽象”上升到了“具体”),以确保科学理性认识的正确性和确定性。从实践思维方式的视角出发,实践思维方式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其实是矛盾的一体两面,两者分别适用于两个异质性领域,前者适用于实践领域而后者适用于理论领域,在强调实践优先性的前提下,坚持理论和实践在不断的互相作用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唤醒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自觉性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现实问题,要始终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活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抽象地谈论思想或者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什么是活的理论?如果理论本身就具有批判和创新精神,那么这种理论始终是活的,具有不断自我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这种思维的批判精神、创新品质抑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所内具的。所谓哲学的“活的灵魂”往往是指其内在的思维方法或者思维逻辑。在实际的哲学研究中,很多学者虽然在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但是其最根本的思维方式还是在使用形而上学的理论思维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唤醒实践思维方式的方法论自觉意识,自觉地使用实践思维方式而不是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研究理论和指导实践。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最终目的就是唤起思维方式的自觉性,提醒人们在研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具备范式或者方法论意识。

当然,实践思维方式的自觉性,从来不是被动赋予的,而是这种开放性哲学思维方式本身自在的、自有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能够彻底抓住事物的本质,便能说服群众并被群众实践[1]9。而所谓的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是其理论方法能够和现实切合,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现实生活世界。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错位的、曲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会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淹没和抛弃,基于实践范畴的实践思维方式作为自觉的思维范式,是一种“活的”思维方式,它内具批判性和创新性精神,用一种开创者的视角和地位引领和启蒙现代性哲学理论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与实践。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实践思维方式的自觉性提高并不是说要专门展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体系建构,这属于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的立场与方法,实践思维方式关照的是现实生活世界,是一种具有内在活力的发展着的思维方式,因此,研究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目的就是在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尽量地体会和关照这种具有开放性视域,能够自我批判和发展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并没有完全抛弃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是为思维方式划界,即理论的思维逻辑应用于理论研究领域,而实践的价值思维逻辑适用于具体的实践领域,实践思维方式将实践和理论两个异质性的领域互相僭越进行了限定,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完成了对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的批判和拯救,同时也完成对传统理论哲学的超越和变革,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背后的“活灵魂”。

想要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灵魂”,就必须做好这样的工作,不仅是要简单地学习其思想、观点,更要深刻地把握其思维方式——问题的提出、分析、评价等逻辑思路,即考察其认识现实世界、分析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与规则,如果实现这一点,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能积极将实践思维方式应用于现实问题本身。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形态上的建构,肯定属于实践思维方式的理论自觉。所以说,对马克思实践思维的关注,不能单纯地将其归结为马克思众多解读视角博弈选择中的一种解读策略,或者将其归结为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单纯的方法论原则,更不能盲目陷入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思维模式的误区,而应该将实践思维方式关照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发展的方法论指导和内在牵引力。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当代发展

由于时代不同,所采取的话语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存在,人们对社会存在也具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应该采用与时代发展相适合的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根据哲学史考证可知,从古希腊开始逐步形成并完善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经过中世纪的漫长发展,到了近代,便开始转向了认识论的方向,即从客体性思维方式转向了主体性思维方式,使哲学的发展向前走了一大步,尽管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并没有超越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本质,但是,其以主体以及理性为核心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作为时代的精神,哲学思维方式总是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实践思维方式根植于现实的人的实践,生长于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而是根据生产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变革进行改变。因此,要结合当代我国发展的现实境遇以及当代西方哲学对传统理论哲学的批判,阐明实践思维方式的本质,推动其自身的当代发展与创新。

当前,随着科技革命的爆发以及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导致公共资源、公共管理、公共政治、公共事务、公共舆论、公共医疗、公共权力等等公共性问题突显。与此同时,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不断发展,“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的划分越来越清晰,多元价值的共存和冲突已经成为现代人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现代社会公共性和个体自由性问题变得异常重要,如果解决不恰当,就有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或危机。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也不可能抛开现代社会这样一个价值处境来研究抽象的哲学问题,置此不顾的做法只能带来哲学与实践的脱节。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公共性问题呢?

哲学史上,从希腊开始,每一个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都自觉地关照人的公共性存在及其存在的问题。“关注公共活动领域是哲学的一个必要的维度。所谓哲学回归生活世界,不应仅仅是向私人生活回归,更重要是向公共生活回归”[2]。但是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下,根据其同一性原则,这种思维要放弃个体、偶然和现实,走向普遍、必然、永恒和本体,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被普遍的规律所约束,这一普遍的规律就是“公共”性质的普遍的法则,每个个体生命放弃其私人的个体性去服从这一普遍性。然而,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普遍法则以否定多样性存在的同一性逻辑为前提,这一逻辑认为公共生活领域是一个板结化和平面化的同一体,并标榜自己是绝对的公共真理,但其实是最大的私人哲学,而不是承认每个体存在的公共哲学。在同一性原则下,这种思维模式否定社会分化性和异质性、将只适用于部分人政策扩展到了公共领域,用“同一性”消灭“差异性”,以“普遍性”代替“特殊性”,用“一刀切”的独断论的话语霸权和方法磨灭掉了具体的个体性、差异性,个人与他人是一体的,从而表面上“保证”了虚假的“公平和正义”,他们自以为追求着人的自由和解放,但是这种解放和自由都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和虚幻的解放。

因此,以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奠定为公共生活的基础,指导公共性问题的解决,是与现代化社会生活的本性是相悖的。实际上承认个体的差异性是公共性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虽然指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是类的存在物”[3]50,但也同时指出“每个人的自由解放是一切人自由解放的前提。”[3]50这正表明依照实践思维方式解决公共性问题时“绝不抹煞公共世界中的个体差异性,恰恰相反是以个体的差异性来获得真实意义的公共性,建立在差异性基础上的公共性才是成熟自洽的公共性”[4]。当前我国虽正大力地解决公共性问题,但部分公共性问题如医改、教改等却至今未见成功,这一结果我们不能单纯归咎于公共性问题本身,而应该归咎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还停留于绝对化和同一化的形而上学思维时期。

事实上,实践思维方式在当代的呈现形式是以一种公共性的方式呈现出来[5],对社会共同体以及公共性的关注是马克思实践思维方法的当代发展。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在本质上也是公共的,马克思很早就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实践哲学不再是哲学家个人的私语,而是一种包含了个体实践的社会实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也就是说,公共性不是以否定个体为前提的,对个体生命的自由捍卫才是共同体自由的基础,个体生命有着不能被普遍性权威所穿透的私人空间,个体不能单纯地还原为共同体,超越个人的公共性是形而上学同一性思维方式的最终结果。因此,实践思维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有各自的领域和边界,在承认和认可个体性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解决公共性以及公共性的各种问题。那么,在实践思维方式下,我们该如何理解和解决当今突显的公共性问题呢?

在实践思维方式指导下,首先通过实践将公共生活归还给人自身,让现实的人成为公共生活的主人。其次,认可并关注个体的存在,实践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人,而是复数的人们,“共同体的活力依赖于其成员的活力”[6],解决公共生活的问题在于加强人对于人之间的自由联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通过对话、协商、询问、倾听、交流,通过理性的说服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每一个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而努力。第三,在实践思维方式下,真理以及人们生活的公共理念不再是人外在的一个抽象理念世界所设定的非历史的、非在场的、永恒的存在,而是一个通过不断实践创造出的、历史性的、在场的真理。因此,解决公共性问题需要张扬个体与顾全公共同时进行,采用多元化而非一刀切的独断式政策。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共赢、共享式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应用实践思维方式解决人类社会问题而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诠释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价值与意义

诠释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主要是研究和思考哲学思维范式本身,反思它内在的特性与运动方式,发现其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研究实践思维方式的目的就是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及其内在逻辑,为突破传统教科书体系的限制,探寻一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的创新之路,为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如果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就很难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机制,很难窥见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内在机制和根本原因。因为“方法论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它不仅可以破除旧的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新的哲学提供理论支撑点。”[7]另外,对实践思维方式的强调和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创新与发展,避免哲学教材的片面化和抽象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或者没有突破传统教科书体系的限制,很容易在思维方式上陷入形而上学绝对化和大一统思维模式的陷阱,导致思维范式和理论视域的禁锢。而造成这一现实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及其哲学研究中缺乏对方法论研究的力度,没有全面掌握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要领。所以说,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不仅是要实现理论方面的创新,更要实现方法论方面的创新,并且要用方法论指导理论的创新。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哲学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方法论原则,实践思维方式的立足点是实践,主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关照现实人的生存境况。作为实践、科学且不断发发展的实践思维方式,它始终具有一种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而这种反思和批判并不是简单地怀疑或漫无目的地“解构”,而是对人类发展进步的一种信念,它通过科学理性与伦理价值原则互相限制、互相补充,它的反思和批判因此具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就是促进全世界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和解放。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我们对于科学的快速发展缺乏反思性和批判性意识,如今科学的过度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境遇,而关照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思维方式内具的理论和现实批判的精神,理应成为科学发展反思的重要原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这种现状下研究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不仅可以掌握实践思维的生存论价值取向,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反思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人的异化与物的异化,为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想方法指导,而且有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华,用发展的实践观点反思现代社会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关注人们的生存现实,这对合理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生态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关于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方式的区别,康德和黑格尔很早就进行了探讨,实际上,他们认为知性思维遵循的是形式逻辑,排除矛盾以达到概念的确定、明晰为主要任务。而理性思维则是在知性思维的基础上,扬弃知性概念抽象而僵硬的确定性和明晰性,通过辩证法而达到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使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以全面性保证其客观性。

猜你喜欢
公共性马克思哲学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马克思像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小包哲学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