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资讯

2021-01-05 06:29
艺术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风物黑石

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

时间:2020年9月15日~2021年1月10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由上海博物馆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于2020年9月15日上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黑石号”是9世纪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商船,其上满载中国唐代各地风物,但不幸沉没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1998年德国开始对“黑石号”进行打捞,2000年开始对打捞文物进行整理,2005年此批文物落户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该沉船出水文物体量巨大共六万余件(套),包含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玻璃器、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文物,堪称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此次展览是“黑石号”沉船文物首次亮相中国,共展出168件(套)沉船出水珍品,以及80件(套)来自上海博物馆与国内九家文博单位的各类藏品,如何家村窖藏、巩义窑唐青花、长沙窑外销瓷等。

此次展览旨在丰富观众对9世纪唐代社会生活、海上贸易的认知,领略大唐精致生活,同时了解其开放包容的文化精髓、见证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

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

时间:2020年8月16日~2021年1月3日

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

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盛极于两宋,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造像艺术之精华,实现了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

“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共展出90余件(套)石刻文物,仅100公斤以上的展品就有十余件(套),可谓是“重量级”展览。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展出了大足石刻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观音像和香炉。释迦牟尼佛像重达720公斤,石佛眼帘低垂,身体微微前倾坐于莲台之上,仿佛在倾听与沉思;观音像则被安置在展厅中间,与20余件(套)重点展品组成石像群,一展大足石刻作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的风采;而另一件镇馆之宝香炉则是雕刻于明代,通高101厘米,重量将近500公斤,由下至上分为五层,每层造型各异却通体镂空,刻工极为精湛,可谓是大足明代香炉的扛鼎之作。同时,展览还展示了运用3D打印技术复刻的文物复制品,使得观众得以一睹千手观音主尊头像和辩音菩萨的美姿。

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大足石刻独特的美学内涵、高超的雕刻工艺以及先进的文保成果,将带领观众探寻大足石刻的奇特魅力。

丝路走廊—甘肃省博物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

时间:2020年9月29日~2021年1月5日

地点:宁波博物馆

丝绸之路贯穿甘肃,东起天水,西至敦煌,是人类历史上空间跨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线路。甘肃则地处丝绸之路枢纽地带,其境内包含丝绸之路1600多公里,而丝绸之路曾经的繁盛使甘肃在汉唐时期成为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窗口,也为今天留下了丰富灿烂、特色鲜明的文化宝藏。

此次展览由宁波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展出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的160余件(套)丝绸之路相关文物,如代表着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高峰的“马家窑彩陶器”、体现中原与域外青铜文化交融的“翼兽形铜提梁盉”“人头形銎青铜戟”和刻画胡人样貌的“陶骆驼与三彩牵驼俑”等。展览共分为“丝绸之路的前奏”“丝绸之路的开拓”“丝绸之路的繁盛”和“丝绸之路的延续”四个单元,并以时间为轴为观众勾勒出一幅甘肃物质文明史全景图,生动地讲述了河陇大地上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

在展览图文版面中还着重介绍了甘肃的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为全面地展示了甘肃的丝路文化,也让观众多层面、多维度地认识了河西走廊上随着“丝绸之路”变迁所产生的物质文明。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风物黑石
国学小笔记:“可盐可甜”的地下第一IP
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木槿
上海博物馆内容和运营均需升级
过骊山
国家文物局将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
哥伦比亚前西班牙时期黄金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