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

2021-04-17 06:28李斌雄魏心凝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现代化道路

李斌雄,魏心凝(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现代化”作为一个国家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变迁的过程,在中国社会最早发生于鸦片战争后。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却是在1921年由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如何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现代主权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同时期致力解决的具有不同矛盾特点的历史性课题。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本文立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关键时刻,考察党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和经验,对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防范风险挑战、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丰富共产党执政经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探求历史借鉴。

一、“现代化”的内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对“现代化”的探讨起源于西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研究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迁的理论。它最早是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发展理论,把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模仿的样板,把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作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贫穷问题的出路。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证明,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与具体国情,西方的现代化模式难以普适。因此,探索以本国自身独特的文化为内核的现代化道路是应有之义。目前,学界对现代化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是衡量是否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标准,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特征[3];一种观点认为在各方面追赶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才称得上实现了现代化[4];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指包括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认识、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内的由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全面变革[5]。可见,“现代化”既可作为一个名词,指一个国家在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国家治理、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又可作为一个动词,指落后国家从农业社会多层次地向现代工业社会连续不断地发展变迁并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实现、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

而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应当至少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建立现代的主权国家。一个国家只有主权完整,才能独立自主地走上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19世纪下半叶以来,阻碍中国社会踏入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制度。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始终使我国富强民主文明的愿望成为空中楼阁,证明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是一切现代化毋庸置疑的前提。第二,必须完成以工业化和技术革命为驱动的生产力革命性发展乃至整个生产方式的变革,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都是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第三,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实现以民主和法治为内核的现代政治文明。这是现代化的灵魂所在。一个工业发达却实行个人专制的国家是不能称为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满足上述普遍特征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国家由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后建立,建立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中不乏探索实现现代化的实践、改革与革命活动,并经历了器物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到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历程。其实质都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为模仿对象的西式的现代化,并且都遭遇了失败。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独立自强的希望。因此,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步骤地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就成为中国建立现代主权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途径和政治前提,而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实现形式。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向外剥削落后民族国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推动实现工业化;后发的社会主义国家则与此不同,其不通过剥削无产阶级,也不通过剥削其他国家,而通过无产者之间的联合,通过建立能够容纳社会化大生产的所有制关系,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有计划的经济发展战略来进行资源配置,逐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上一条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第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相比,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追求实现现代政治文明,所不同的在于其追求的是更加真实、更加平等的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国家保障占统治地位的少数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相区别,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保障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自由民主,力图实现的是消灭剥削和压迫基础上的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其最终呈现的现代化是克服了资本主义发展弊病,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均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以上三点就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标志。

以上述条件为依据,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实际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谋求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时期、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这四个阶段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程

一切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谋求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序章。

(一)谋求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时期(1921-1949)

1921年到1949年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设条件、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如下探索。

第一,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纲领、目标,对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了符合实际的蓝图。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宣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6]1,点明了中国共产党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与以往的一切尝试根本不同,即通过社会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1922年,党的二大将这一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并首次提出了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主权国家的目标任务,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6]133。并在之后陆续提出了实现“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7]“力争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8],将未来建立现代主权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进一步具体化。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此后,中国共产党对建立什么样的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现代主权国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一方面,党对未来谋求建立的现代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整体轮廓进行了勾勒。1940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旗帜鲜明地指出:“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9]12。而这个“新中国”首先是“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再经过发展“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9]20。另一方面,党对未来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有了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考量。1948年,毛泽东指出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不是仅仅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10]。毛泽东对政权性质的定位既符合我国革命时期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需求,又有远见地团结了受压迫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适应未来新中国的建设需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新发展。这两方面的论断铺垫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基本的设计蓝图,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到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1]这就指明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迈向工业化。

第二,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建设,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组织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准备了必要的干部资源;同时加强根据地建设和思想宣传工作,积累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经验和制度治理经验。符合中国国情、代表中国革命发展必然趋势的现代主权国家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共产主义素质的大量干部资源、需要足以动员和整合大多数群众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一整套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新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发明了思想建党的方式,并通过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途径规范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到1948年,党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培训、管理、调配制度,为解放战争胜利后顺利接管城市,进行政权建设准备了人才资源。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注重军队建设,不仅为夺取政权筹备了武装力量,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管理提供了大量的后备人才。解放战争后期,为解决接管城市中出现的干部不足问题,大量军队干部被委以重任,从各地抽调到南方,缓解了干部短缺的燃眉之急,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干部顺利嵌入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政权组织提供了便利。此外,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和思想动员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传播到人民群众之中,使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获得了群众的意识形态认同和政治合法性认同。

以上探索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章。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时期(1949-1978)

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开辟了真正的起点。从这时起,中国共产党开始按照革命胜利前夕作出的规划,使我国稳步地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迈进。这一过程中重点解决两个矛盾:一是使我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是竭力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提高。这两个矛盾的解决,构成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线。

第一,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并对如何实现现代化有了系统的战略规划,使我国在这一时期建立并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建成了基本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这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一是保证中国向社会主义的前途迈进;二是通过工业化使我国的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打下基础。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并运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方向。在此基础上,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3]初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被正式确定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表明党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在“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防科技、航天科技、计算机和生物科技等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关心人民生活与集中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关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如何通过生产关系和所有制释放生产积极性,如何处理发展生产与发展成果的分配、商品流通与计划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问题。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在领导人民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走过一段弯路,出现了生产关系过于超前、把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等误区,从而导致生产关系非但没有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制约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对此,党中央及时纠正错误。1958年,党中央针对人民公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强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只有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状况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某种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14]527针对某些急于废除货币、取消商品的主张,毛泽东批评这是不承认客观规律的表现,并指出:“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15]针对某些地区的领导干部只注意生产,忽视群众生活,致使群众中出现过度劳累、感染伤寒疫病等现象,毛泽东反复强调要关心群众生活,并要求各级干部采取工作生活同时并重的方针。这些宝贵的认识表明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这一阶段仍未摆脱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问题,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出现严重曲折。这一教训也警示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尊重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时期(1978-2012)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加快推进时期,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安排更加系统、全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拓宽到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出贴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走上行稳致远的快速推进阶段。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着重“以苏为师”,虽然曾提出要“以苏为鉴”,但最终仍未摆脱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吸取经验教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自己的理解。1979年,邓小平倡导要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并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具体化为“小康之家”[16]237。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7],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从物质文明拓展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广度;1987年,党的十三大承接改革开放前的“两步走”战略,结合时代发展形势和我国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对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长达70年的时间跨度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自此,党中央领导人民沿着这一战略宏图砥砺奋进,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划目标不断进行细化、补充和调整。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8]9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层次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系统,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共同发展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开辟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这一现代化的新路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有了更成熟全面的考虑。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6]236,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此,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开辟了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新路径。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市场这一资源配置手段的驾驭能力也越来越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方式的成熟考量。党认真地为反思市场带来的经济发展失衡、生态破坏、分配不公等弊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8]11-12,突出了人民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优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方式与方法。

(四)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2012年至今)

从2012年至今,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擘画了新的篇章,规划了2020年到2035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战略安排。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布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不断提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开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境界。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价值观,夯实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9]789,并在实践中予以践行,关注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思想既是对以往关心群众生活、以人为本的继承,又是对实践中出现的“唯GDP”而忽视人民需求做法的纠正。表明党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就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发展需要。一切以牺牲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根本旨趣的。

第二,中国共产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发展的主题,谋划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20]30;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发展的主题。这表明与以往“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4]263“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8]15的认识不同,党对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见解。把“质量”放在“速度”之前,也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要求的把握。另一方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经历了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1]“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2]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9,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把握的深化与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绝不仅仅追求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更追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是生产发达、政治民主、文化丰富、环境美丽、社会治理十分健全的社会。

第三,中国共产党扎实推进新发展理念,开辟新发展格局,拓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视野。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9]792五大发展理念,对科学文化创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发展全局的五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前新的国际形势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3],更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总体调整,表明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决心专注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自身发展,保持战略定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搞活经济、突破发展瓶颈的决心。

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征程,坚持不懈地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方法,锲而不舍地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而带动我国社会发展种种矛盾的解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实现现代化是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就埋藏在中国人心中的愿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前途的现代化才是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利益、最受广大人民拥护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百年探索历程的初心,党的领导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一方面,党的领导是我国独立自主走上现代化,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就难以完成,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干涉和掠夺就不会停止,我国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不可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长期占据着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在21世纪国际力量对比格局深刻调整的的当下,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凸显和国家间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下,西方模式已暴露出不可调和的弊端,面临着江河日下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党的领导,能够最大程度克服现代化过程中资本发展和市场盲目竞争带来的无序性,克服两党轮流执政下的互相掣肘、倾轧以及效率低下的弊端,保证国家大政方针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发挥全国一盘棋的战略统筹优势;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既是坚持百年探索的初心,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又是在当前动荡变革的世界形势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的不二选择。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来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经验。

(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2]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和方向,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展现出巨大优势。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故步自封的教条,其科学性就在于其全部认识都基于真实的客观实践检验,具有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4]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时,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和思想本质,以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而非只言片语、以马克思主义活的方法而非教条来当做自己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如此。尤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搞清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作用,明确生产力始终是决定因素,不能盲目建立超越当前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在激发经济活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中的重大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获得长足发展。

(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更包括“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更高水平的满足,是力求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状态。一切无视人民的需求,牺牲人民的利益的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一切满足人民的需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发展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百年建设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生活,才能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努力中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从某些工作失误中也得出了必须关注群众生活、保障亿万农民利益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成果更加向满足人民需要倾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明确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动力。

(四)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领导力量

打铁还须自身硬。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指出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强调“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即“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5]。巩固、强健的党组织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组织力量、干部人才和军队骨干;为中国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正确而可供遵循的纲领、路线和理论;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提供了治理资源。这说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建设的质量和成效,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事业,要最终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要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得坚强有力。尤其在当下,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仍然严峻,这就需要党时刻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

(五)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及扩张过程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无不是建立在剥削后发国家的基础之上的。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决然与此不同。无论在谋求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现代主权国家时期,还是在正式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之后,我国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不侵犯他国领土和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一心一意谋发展。历史和现实证明,靠剥削、侵略、干涉和制裁其他国家来发展自己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在全球经济互融互通、休戚与共的今天,人类早已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整体而独善其身。因此,只有所有国家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行为,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这也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为世界提供的智慧和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立志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会愿景,创造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这条道路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扬弃了工具理性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摒弃了零和博弈的传统思维,坚持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共同谋发展,开辟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回顾百年探索的艰辛历程,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过往的宝贵经验,为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交出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道路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