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港相争,谁让步

2021-08-05 11:17杨凯奇发自连云港
南方周末 2021-08-05
关键词:导则滩涂滨海

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发自连云港

远处的挖泥船将泥浆吹填到岸边,形成人造湿地。 南方周末记者 ❘ 杨凯奇 ❘ 摄

因为成语“鹬蚌相争”,鹬名气响亮,却少有人目睹过。鸻鹬类水鸟是一个大家族,“小个子”勺嘴鹬只有麻雀般大,中等个儿的半蹼鹬相当于一张A4纸的长边,腹部呈雪白色,喙又长又直。

连云港规划中的“连云新城”,计划在“蓝色海湾基础工程”中,用半圆形的大堤把一片滩涂围起来,将泥滩改造成沙滩。但这泥滩正是半蹼鹬的觅食地。因环评中没有包括鸟类分析,环保组织提起了环境公益诉讼。

“鹬港相争”正在上演。连云港的滨海梦和候鸟保护,陷入了两难。

主城区离海太远的连云港,一直有着蓝色滨海梦。

蓝天、碧海、金沙,这是人们印象中美丽海滩该有的模样。而在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还分布着不少“脏兮兮、黏乎乎”的淤泥质滩涂。江苏北部的黄海海岸,拥有中国最大的一片淤泥质滩涂,但被连云港市“嫌弃”。

规划中的连云港“连云新城”,计划在“蓝色海湾基础工程”中,用半圆形的大堤把一片滩涂围起来,将泥滩改造成沙滩。项目环评报告直言,“泥滩大面积出露,难以形成碧海蓝天、绿水白沙的滨海景观,影响了连云新城的滨海城市品质”。

但这泥滩正是候鸟的觅食地。这里曾出现过两万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半蹼鹬,超过全球种群数量的90%。如果觅食地消失,鸟儿可能有灭绝危机。

一场“鹬港相争”就此上演。蹊跷的是,2017年12月当地报批的海洋环评报告中,丝毫没有提到工程对鸟类的影响。尽管后续在专家组要求下,项目补上了鸟类分析,但工程已经上马,耗资3亿元的弥补工程能否消除对鸟儿的影响,还不得而知。

2021年5月,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将项目建设公司和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一并告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已经立案。

连云港的滨海梦和候鸟保护,陷入了两难。

觅食地和项目地高度重合

包括环抱堤在内,连云港打造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共计三个项目。项目并未因诉讼而暂停施工,并计划在2022年底前陆续完工。

环抱堤是其中最基础的项目,圈起约14.2平方公里的滩涂,相当于20座北京故宫的面积。这道防波挡沙的大堤可挡住潮涨潮落,方便堤内建设人工沙滩,打造海滨浴场。同时方便蓄起海水,满足“碧海金沙”的景观需求。

2021年7月12日,南方周末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半圆形的环抱堤已经接近合龙。大堤内,挖泥船往来如梭,乌黑的海底淤泥从管道口喷涌而出,再被输送到另外区域,构建起人工湿地和生态沙滩的地基。晚10点,还有大货车从80公里外的山东日照拉来大石块,它们将成为沙滩的基石。

赶进度的工程让鸟类研究者着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曾在2019-2020年作了一项观测:在蒙古国给8只半蹼鹬绑上卫星追踪器,其中有3只迁徙到了连云港,迁徙停歇地与“蓝色海湾”项目地高度重合。“这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这片地方是重要的半蹼鹬觅食场所。”与该团队有过交流的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助理教授蔡志扬介绍。

因为成语“鹬蚌相争”,鹬名气响亮,却少有人目睹过。鸻鹬类水鸟是一个大家族,“小个子”勺嘴鹬只有麻雀般大,中等个儿的半蹼鹬相当于一张A4纸的长边,腹部呈雪白色,喙又长又直。

低头觅食时,半蹼鹬像台老式的缝纫机,脑袋在泥滩里一上一下。这种可爱小鸟的迁徙之路纵跨东亚大陆,旅行的中间点恰是连云港。此时,半蹼鹬们刚好处于能量耗竭的状态,饥肠辘辘。“勺嘴鹬在中国”创始人李静就此担心,半蹼鹬如果发现熟悉的觅食地不复存在,等待它们的可能是死亡。

“不同水鸟对栖息地各有偏好。”李静观察到,勺嘴鹬在盐城和南通有分布,而半蹼鹬就集中在连云港滨海湿地。每片滩涂的底栖生物种类、植被各不相同,半蹼鹬要想找到另一片合适的觅食地,绝非易事。

环评为何没提及鸟类

“自然之友”的起诉书认为,“蓝色海湾”环抱堤工程的环评报告没有对建设项目区域的鸟类情况和生态影响进行评价,属于“关键内容遗漏”,是环评弄虚作假的典型情形。

实际上,施工前,“蓝色海湾”建设方、连云港金海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就知道当地有候鸟存在。“整个连云港沿海都有候鸟,大家都清楚。”金海岸总经理肖望表示,环评报告中没有鸟类专项评价,是因为《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并没有提到要评价鸟类。此外,当地发改委和国土部门在批复“蓝色海湾”用地时也确认,项目选址不在生态红线内。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上述导则主要评估浮游动物、潮间带动物、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确实不包含鸟类。但北京环评工程师王工(化名)介绍,环评体系并非只执行单项导则,也要接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等总纲导则、环境要素导则的指导。后者就提到,如果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涉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要做“专题调查”。

“是否需要分析鸟类,主要看工程是否涉及鸟类的索饵场、产卵场、迁徙路线等区域。”王工举例,如果某海洋工程建设地点正好在觅食区,肯定要分析对鸟类的影响。

肖望认为,环评报告没有做鸟类专项评价,是“疏漏”而非“问题”,金海岸公司“完全是按照环评审批部门的要求做的环评,并得到了批复”。

当时审批海洋工程类环评报告的是连云港海洋与渔业局。知情人士认为,“海洋局可能对涉及鸟类的项目的环评缺乏经验,因为鸟类一般是林业部门主管”。

环评报告批复是在2018年,恰在2019年机构改革之前。连云港生态环境局环评处一名王姓处长称,机构改革后,连云港海洋局负责海洋工程环评审批的人员确实分流到了生态环境局,但是人员已经打散到各个处室,不易找到当年究竟是谁批复了这份环评。

▶下转第2版

猜你喜欢
导则滩涂滨海
霞浦滩涂
上岸的鱼
跪拜
郊野型公路绿化景观导则式设计方法探讨
滩涂上的丹顶鹤
《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LettheSparkoftheCultureCollisionsShine
岛、城、人共生
核电厂分析软件验证导则研究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