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优势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2021-08-05 11:18高伊琛周海涵南方周末实习生刘欣昊
南方周末 2021-08-05
关键词:哈珀睾酮国际奥委会

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周海涵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欣昊

2021年8月2日,劳雷尔·哈伯德在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比赛中。

人民视觉 ❘图

★即使在进行激素治疗后,跨性别女性也会比普通女性更高、更大、更强壮。但国际奥委会顾问乔安娜·哈珀强调,“在体育运动中,优势是允许的,不允许的是压倒性优势。”

“哪怕在10年前,这个世界可能也还没有为像我这样的运动员做好准备,也许现在也没有。但我觉得,至少人们愿意考虑让我参加比赛,现在似乎是穿上‘靴子登上舞台的时机了。”

新西兰选手劳雷尔·哈伯德(Laurel Hubbard)此刻显得很紧张,她仰头大喊,吐出一口气,手臂下垂,双手沾满镁粉,十根手指快速放松着,握住杠铃杆。这是2021年8月2日,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她抓举125公斤的第三次尝试,前两次都失败了。

她的发挥有些失常。早在1998年,哈伯德就以抓举135公斤、挺举170公斤、总重量305公斤的成绩,创造了新西兰青少年纪录。只不过,那时的她还是一名男性。她的职业生涯被性别分割为两段,男子组与女子组壁垒分明。

在众人的注视中,哈伯德深蹲,猛地将杠铃杆从地上拔了起来,125公斤的重量摇摇欲坠。第三次也没能抓举成功,出人意料地,她提前告别了东京奥运会赛场。

作为奥运赛场上第一位完赛的跨性别运动员,哈伯德的出现饱受争议。赛事直播页面上,滚动着网友们的评论与留言,质疑跨性别者参赛的公平性。

哈伯德承认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希望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或许可以将我没有获胜的事实作为证据,证明我可能拥有的任何优势都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大。”

“我认为我们太关注个别运动员了。”国际奥委会顾问、医学物理学家乔安娜·哈珀(Joanna Harper)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除哈伯德以外,本届奥运会还有两位跨性别运动员:已踢入决赛的加拿大女足中场球员奎因(Quinn),以及美国自行车替补选手切尔西·沃尔夫(Chelsea Wolfe)。“我认为跨性别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公开比赛是非常好的,我希望2024年在巴黎能看到更多。然而,跨性别运动员在精英运动中的代表性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不足。”

练举重,为了更有男子气概

哈伯德是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举重运动员,登上东京竞技场已是43岁,几乎是其他举重选手平均年龄的两倍。

这项运动在她的人生中中断过16年。青少年时期,哈伯德曾以男性运动员身份,在举重领域崭露头角,拿到过99公斤级16岁以上青少年全国锦标赛第一名和108公斤级北部地区中学锦标赛第二名。最好的成绩是在1998年打破新西兰纪录,那一年她20岁。

那时她还不叫劳雷尔,而叫加文,一个害羞、沉默寡言的男生。她1994年毕业班的同学在接受《澳大利亚每日邮报》的采访时提到,印象里,加文在学校里好像没有太多的朋友,似乎从未真正融入其中。

加文长大的地方,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那里是新西兰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中心,气候温和多雨,连续多年入选全球最适宜城市前三名。在奥克兰,提到哈伯德这个姓氏,当地市民往往会想起前奥克兰市长、哈伯德食品公司创始人迪克·哈伯德,那正是加文的父亲。

加文的举重训练大多在一所名叫圣肯蒂根的男子学院完成,每年22000美元。当时的加文,或许已经有了性别认同上的困惑。直到变为劳雷尔后的2017年,她才向媒体透露,那时练举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有男子气概。她曾对新西兰广播电台说:“我想,如果我尝试一些如此男性化的东西,也许我就会成为那样子。”

但哈伯德的尝试在23岁宣告失败,“因为它变得难以承受”。哈伯德停止举重,并怀疑自己“试图融入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世界”。

再次受到关注是2012年,在度过34年的男性生涯后,哈伯德正式选择成为一名女性并开始接受激素治疗。五年后,她再次参加国际举重比赛——以女性运动员的身份。

奥运赛场的性别界定

哈伯德转换性别重归举坛背后,是奥运赛事章程的革新与尝试。

关于性别的界定与判断,有着一段复杂的变化史。从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开始,所有参赛的女性运动员会被进行强制性性别检测。

1999年,国际奥委会废除了强制检查制,只对有争议的女运动员进行测试。

此前30年内,共有13位运动员被查出“误用”女性身份参赛,其中不乏男扮女装的情况,以及由于激素紊乱导致的“双性人”或睾酮激素过高的女性。

那道口子是在2004年撕开的。国际奥委会制定了允许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规则,只要他们进行性别重置手术,获得转换性别的法律承认,并接受足够时间的激素治疗,以“最小化与性别相关的优势”。

对于哈伯德来说,参赛机会是在2015年出现的。那一年,国际奥委会再度对规则进行调整,跨性别女运动员不再需要接受性别重置手术。

医学物理学家乔安娜·哈珀是2015年帮助国际奥委会编写指南的25人之一,也是2017年建议降低睾酮激素限值的委员会成员。她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目前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方针要求跨性别女性在参加女子组比赛前,需降低睾酮水平12个月,提供参赛前至少12个月内睾酮水平低于10纳摩尔/升的证明。

“有些运动需要较低水平的睾酮激素,我认为包括举重。”乔安娜·哈珀说。

睾酮激素是一种影响肌肉质量的激素,男女分泌量差异较大,成年男性的分泌量是成年女性的20倍,正常体内含量也高出7-8倍,被认为是造成男女成绩差距的主要因素。

乔安娜·哈珀在英国拉夫堡大学进行了一项关于跨性别运动员睾酮水平和其他指标的研究,样本包括20名跨性别运动员数据。同样作为跨性别跑步运动员,她自己的经历是在2004年之前作为一名男子运动员参加比赛,在开始激素治疗的9个月内,她的成绩下降了约12%。

乔安娜·哈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群体的角度来看,跨性别女性比普通的顺性别女性具有运动优势,平均而言,即使在进行激素治疗后,跨性别女性也会比普通女性更高、更大、更强壮,这些都是许多项目的优势。但她强调,“在体育运动中,优势是允许的,不允许的是压倒性优势。”

“例如,尽管左撇子网球选手具有优势,但允许他们与右撇子网球选手竞争。但是,重量级拳击手不允许进入拳击场对抗轻量级拳击手。”乔安娜·哈珀指出,重要的区别在于,左撇子和右撇子网球运动员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竞争,而重量级拳击手和轻量级拳击手之间不存在这种竞争,“我认为在这个框架内研究跨性别女运动员的问题很重要”。

在乔安娜·哈珀看来,哈伯德参加奥运会女子组比赛,并没有不公平的优势。“我相信经过激素治疗后,跨性别女性所拥有的任何剩余优势,实际上与左撇子网球运动员的优势相似,应该被允许。”

“现在是登上舞台的时机了”

转换性别赛道后,哈伯德在多个国内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

长发扎成低马尾,弯腰抓取杠铃时,露出M型的发际线,加之1.85米的身高、方正硬朗的面部轮廓,这些外貌特征都隐隐地向观众提示着,哈伯德曾经是一名男性。

2017年,哈伯德走上了运动员生涯的巅峰,她在澳大利亚赢得了三项赛事冠军,并且在2017年加利福尼亚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赢得了两枚90公斤级以上的银牌,这也打破了新西兰在举重世锦赛历史上零奖牌的纪录。

但仅仅几个月后,意外发生。英联邦运动会上,哈伯德挑战132公斤抓举纪录时,杠铃失衡落在了她的身后。哈伯德肘部受伤,痛苦地在赛场大喊一声,径直走下了比赛的场台。“我好像韧带断裂了。”哈伯德赛后说。

这次受伤一度让她以为职业生涯到此结束。所幸在一年的调息后,哈伯德在2019年萨摩亚太平洋运动会上,再度为举重生涯赢下两枚金牌。

争议随之而来。她在大洋洲锦标赛的胜利,遭到了同场比赛银牌得主Iuniarra Sipaia的猛烈批评:“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劳雷尔仍然是一名男性,尽管他已经做过改变性别的手术……但这只改变了身体的一面,他的情绪、力量等一切仍然是男性。”

这一反对的声音得到了众多教练与运动员的支持,其中还包括澳大利亚举重联合会。该联合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基兰在一封信中提到,无论睾酮激素水平如何,哈伯德都比女性运动员有身体优势。

时任新西兰奥林匹克举重主席加里·马歇尔则告诉《新西兰先驱报》,“我们必须遵守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举重联合会的规定。”虽然饱受争议,但哈伯德作为女性运动员参赛符合规定。

2021年6月21日,新西兰奥委会公布代表新西兰征战东京奥运会的举重队队员名单,哈伯德入选。当天,哈伯德在新西兰奥委会发布了一份声明,向新西兰人给予她的善意和支持表示感激:“当我在三年前的英联邦运动会上摔断手臂时,有人告诉我,我的体育生涯可能就要结束了。”“但是你们的支持,你们的鼓励和你们的爱带我穿越了黑暗。”

在2017年接受新西兰广播电台和《新西兰先驱报》的采访后,有近四年的时间,哈伯德没有在媒体中发声。四年前的那次回答颇有意味,当媒体问哈伯德关于体育界对他们这个群体的看法时,哈伯德用比普通女性更低沉的声音,温柔坚定地说:“哪怕在10年前,这个世界可能也还没有为像我这样的运动员做好准备,也许现在也没有。但我觉得,至少人们愿意考虑让我参加比赛,现在似乎是穿上‘靴子登上舞台的时机了。”

猜你喜欢
哈珀睾酮国际奥委会
男性睾酮低的8种症状
被“逼”出来的诺贝尔奖
哈珀·李的沉默
洛杉矶将2024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让给巴黎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关注睾酮药品引起的心血管风险
正说睾酮
雄鸟嘹亮的歌声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