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作用的研究

2021-11-21 14:08何婷刘景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气功调节状态

何婷 刘景玉

(山西中医药大学 山西晋中 030600)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状态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现阶段,人们关注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现阶段我国发展过程中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该文以大学生为例,对其心理健康情况及健身气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大学生属于特殊群体,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发展后备力量的整体水平,是保证我国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1]。而从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乐观,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面对的压力更大,其不仅需要面对学业、考试等由学习带来的压力,还需要面对个人成长、前途、人际关系、金钱等由社会带来的压力。再加上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更是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从大学教育角度讲,在进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知识的教育及技能的培训,还需要采用合理的手段,稳定自身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体育活动是一种提升学生素质及心理健康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学生的内分泌状态,也能够辅助学生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进而辅助学生更好地稳定自身的情绪。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体育锻炼活动强度较大,对学生锻炼时长要求较高,造成学生锻炼的整体质量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健身气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锻炼强度适中,对锻炼环境要求较低,简单易学,能够辅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身情绪。

从现阶段的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健身气功的研究资料较为丰富,但多数学者是将健身气功应用于老年健身活动中,而将健身气功与年轻人及心理学相互结合的应用较少。该研究一方面能够为健身气功与心理学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也能够指导高校选择合理的手段,利用健身气功辅助学生缓解自身不良情绪,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2 概念阐述

2.1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概念是建立在生理健康之上的,美国学者斯惠特认为,人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内外统一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证人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健康生活中,需要从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两方面入手,综合性地对人们的状态进行调节。

2.2 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是我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身体的活动、呼吸的吐纳对人们的身体及心理进行调节,使人们能够始终保持较为良好的状态。现阶段,健身气功主要分为9种,即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十二段锦、大舞、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术、太极养生杖。与传统的体育锻炼不同,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其更加倾向于利用“健身”与“气功”之间的协调,使人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找到身心融合的手段与方法,体会身心合一,更好地进行心理状态的调节,进而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2]。

3 大学生心理现状

现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并不乐观,从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心理状况研究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约43%的学生表示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较大,17.38%的学生则表示家长所带来的压力超过一般水平;在自我安全感方面,约44.68%的学生自我安全感较低,会经常性地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检查,仅有不到25%的学生认同自己,不会长时间且多次地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反复检查;在虚荣心方面,有20%的学生表示会在比较中产生自卑感,约9.58%的学生在比较中会产生怨恨感,约3%的学生会产生嫉妒情绪。嫉妒是一种较为常见且正常的心理状态,因此而产生怨恨情绪及自卑情绪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质量偏低。在人际关系方面,约44%的学生认为自身在大学生活中没有知心朋友或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知心朋友。在对待生活方面,23%的学生表示生活中常常会感觉压抑,约25%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感觉压抑。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偏低。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50名山西中医药大二和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在健身气功锻炼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健身气功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4.2 研究方法

在实验前,对50名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测量,了解学生基本心理情况。该实验持续进行12周,要求学生每周进行2次健身气功锻炼,在此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健身气功相关知识的宣传,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地进行锻炼活动[3]。在试验结束后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再次进行测量。

5 研究结果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症状、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躯体化症状是指学生在心理感到不适的情况下,没有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变化,而是产生头痛恶心、腰疼、胸闷的症状。强迫症是指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由于自身过于追求完美及在乎外界看法,造成学生在生活中刻意改变自己,过于执着地追求某事物或事件。人际关系敏感在90后大学生中较为常见,90后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且长期处于独居环境,对于如何与他人相处认识程度不高,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情况,造成人际关系处理不和谐。抑郁症状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没有活力,缺乏动力,部分学生也会出现轻生的念头。这种情况在较为内向的学生中较为常见,以及部分学生没有对自身情绪进行合理处置,导致负面情绪没有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产生抑郁的可能性,认为自身没有价值,不适合生存,厌世。焦虑情况则最为常见,大多学生都存在焦虑状况,通常学生能够自主排解焦虑情绪,但如果焦虑情绪较为严重,则会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有研究发现,学生焦虑情绪基本来自于失恋、考试压力、身体疾病等。

该研究以学生正常心理状态为标准,没有超过标准的学生心理状态良好,其余的学生心理状态有待优化。由表1可知,躯体化症状中有2位学生的状态调节到正常水平,2名学生强迫症症状调节到正常水平,9名学生人际关系情况得到明显改善,22名学生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6名学生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因此,健身气功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心理状态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6 分析与讨论

健身气功对调节大学生心理状态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同时也应注意健身气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准确性,以保证其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该研究还发现,经过12周健身气功锻炼后,学生的身体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多数学生的气色及精神状态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因此,健身气功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还能够改善学生的身体状态,使学生能够以更加健康的状态面对生活[4-6]。但健身气功仅能对较轻的身心问题进行调节,若学生心理状态不良且难以使用运动方式缓解心理压力时,教师应联系学生家长,寻找心理医师进行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7 结语

健身气功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缓解不良情绪,使学生的心理始终维持在较为平和的状态,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从现阶段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对学生身体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学校更加重视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教学,对体育锻炼相关内容重视程度不高。我国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学生身体锻炼的质量,利用体育锻炼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猜你喜欢
气功调节状态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智珠二则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手型篇)
调节日光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